在農村,不但生長有各種各樣的野生動植物,還有形態各異的多種昆蟲,說到昆蟲,朋友們是不是覺得所有昆蟲都是害蟲呢。這個答案肯定是錯誤的,比如:蜜蜂、螳螂、瓢蟲、蜻蜓等,這些昆蟲都是益蟲。只不過害蟲的比例佔多數而已,這些害蟲有的對莊稼有危害;有的對樹木有危害;還有更厲害的,能夠對人形成威脅。
我們這裡就有一種長有翅膀的昆蟲,由於它的巢穴像人們種植的葫蘆一樣,故而人們親切稱它「胡蘆包」。其實這種昆蟲學名叫「大胡蜂」,也有地方叫胡蜂或黃蜂,體型有蜜蜂的一倍還大,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它的尾部生長的有蜇人的毒刺,人如果被這種毒刺蟄傷,輕者紅腫,重則可能會喪失性命。
胡蘆包是群居昆蟲,巢穴橢圓形,基本都是懸掛於樹枝、建築物邊沿等,很少有把巢穴做在地面的。最大時直徑可達60—70釐米左右,巢穴非常結實,就是摔在了地上,也不一定會破裂,並且能經受得了風吹雨灑。胡蘆包自己是昆蟲,可是它卻吃昆蟲,老家人們養殖的蜜蜂,經常就成了它的下飯菜,它除了吃昆蟲以外,也會採食樹木和花草上的花蜜。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上山砍柴,幾個小夥伴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殊不知在我們身後就有一個胡蘆包。起先只有一個胡蘆包在我們身邊繞了幾圈,大家都沒有在意,估計有半分鐘的時間,大批胡蘆包蜂擁而至,小夥伴們一個個被蟄得哭爹叫娘。那個時候人們也不知道去醫院治療,只是在家裡弄一些土法子給我們處理傷口,還好每個人被蟄的不太嚴重,除了個個都變成大胖子以外,也沒有發生其它意外,在家休息了足足一個星期,才緩過勁來。
現在的信息傳播的快,每年都聽說有人被胡蘆包蟄傷而丟掉性命的。主要是秋天來了,山坡裡有很多的野貨,人們有時候為了採摘這些野貨而疏於防範,而胡蘆包在這個時期也是生長最鼎盛的時候,遇到有人或其它動物幹擾了它,它們就會群起而攻之。它還有一個特殊本領,就是能識方向,高聲說話和有目的地去捅它,它都能準確地回來攻擊你,所以有句俗語說「捅了馬蜂窩」,就是這個道理。
為了能更好地避開胡蘆包的傷害,在我們進入不熟悉的樹林之前,一定要仔細觀察有沒有胡蘆包的跡象。如果有胡蘆包圍繞你伴飛,那你可得要注意了,弄不好周邊就有胡蘆包的巢穴。除了要避開活的胡蘆包以外,剛死掉的胡蘆包也不要去動它,我們這裡老人們常說「死蜂子活箭」,就是說這個胡蘆包雖然死了,可是它的毒刺還能存活一段時間,如果你去抓它,說不定就會被蜇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