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任粟裕警衛員,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如今百歲仍然健在

2020-12-19 詩珊涵義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十大元帥、十大大將,以及一大批開國將軍,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還頒發了許多其他較低的軍銜,如校級軍銜。而且,在眾多的開國大校中,此人曾是粟裕的衛兵,而且因為後來他在軍隊中的出色表現,在1988年第二次被授予上將軍銜,現在百歲老人依然健在!這位是萬海峰將軍。

萬海峰將軍1920年生於河南省光山縣,由於家庭貧困,十歲以下的他便開始為地主打工謀生。因為親眼看到農民被壓榨,所以從童年起萬海峰就樹立起了雄心,這也為他後來的革命生涯埋下了伏筆。年僅13歲的萬海峰,在1933年紅軍途經光山時,毅然決定加入紅軍,正式踏上革命徵程。

此後,萬海峰所在的紅色28軍進入鄂豫皖地區建立根據地,當時的條件和政治環境相當艱苦,但萬海峰和他的戰友們卻以頑強的革命精神和高湛的熱忱,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建立了鄂豫皖根據地。此後,萬海峰跟隨部隊在此進行了三年艱苦的遊擊戰,因戰功卓著,被稱為「紅小鬼」的萬海峰榮幸地被粟裕將軍選為衛兵之一。

之後與粟裕一起工作的萬海峰還獲得了進入新四軍教導團學習的機會,從而能夠接受到系統的軍事理論學習。而且,他長期追隨粟裕,所以萬海峰的指揮水平和軍事素養都得到了極大地提高,這也為他以後的升遷埋下了伏筆。

點擊

此後,由於萬海峰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傑出表現,他於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並在後來的職務中,不斷得到升遷,逐步成為我軍高級指揮員。萬海峰從軍時,總是能夠積極配合中央軍委的調動,不管是在哪一級工作,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同樣因為他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現,他曾擔任過北京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政委等職,並在第二次授銜時獲得上將軍銜。

時至今日,萬海峰將軍已是百歲高齡,但他的身體依然十分強健。而且作為見證我軍發展的活化石,我們也希望他能夠長壽。

相關焦點

  • 此人手下出了3位上將,連警衛員都成了少將,他卻當了一輩子中將
    此人手下出了3位上將,連警衛員都成了少將,他卻當了一輩子中將 此人手下出了3位上將,連警衛員都成了少將,他卻當了一輩子中將 1955年9月27日,國家在北京舉行了全軍首次授銜儀式,為千餘位解放軍現役將領授予了少將及以上軍銜。
  • 三個了不起的開國大校,後晉升上將軍銜,其中一位過百歲還健在
    1955年,我軍實行了軍銜制,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尉官,一共授予了六十多萬名將軍。這其中就數尉官和校官的人數最多,校官是3.2萬多人,尉官是49.8萬多人。而在校官裡面開國大校有1266人,在這裡面有三個了不起的開國大校,後來都晉升為了上將軍銜,其中一位過百歲還健在,他們都是誰?
  • 高敬亭被錯殺,多年後他的部下成開國中將,警衛員成上將
    新四軍的四大支隊司令員,只有他沒有活到建國後,只有他沒有軍銜。第二,高敬亭是紅二十八軍的領軍人。我曾去高敬亭故居參觀,當地有關部門在故居門口拉了一條橫幅,紀念紅二十八軍成立85周年。高敬亭是紅二十八軍的旗幟,非常遺憾地被錯殺了,那麼,紅二十八軍還有哪些代表人呢?
  • 他1955年授予上校軍銜,33年後成為上將,哥哥曾任國家主席
    011955年,新中國舉行授銜儀式,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將軍一共有57位。1988年,我國舉行了第二次大授銜,這次被授予上將軍銜的一共有17位,其中包括李德生、尤太忠等人。今天筆者不說他們,而是說說1955年還是上校,33年後成為上將的楊白冰。1988年授銜時,楊白冰當時是軍委委員。據了解,這一年他哥哥楊尚昆的地位更高,4月份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02楊白冰1920年出生,祖籍四川,在家裡排行十一。
  • 授銜時,為何有五位曾經的「野戰軍副司令員」,沒有被授予軍銜?
    一野無論是在西北野戰軍時期,還是在一野時期,都有兩個副司令員:張宗遜、趙壽山;二野除了兼任陳老總之外,先念同志也曾任副司令員;三野在華野時期,有粟裕和張雲逸兩個副司令員,到了三野時期,只有粟裕一個副司令員;四野先後召集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高同志、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肖勁光三人都曾任司令員。
  • 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三人:四川、山東均一位!另一位103歲的健在!
    其中,一位元帥,兩位上將,十三位中將。1955年,劉姓有少將42人,1961年-1963年,劉姓13人晉升少將,1964年18人晉升少將。當然,也有人說是92人,因為有幾位開國將軍,本姓劉,比如劉姓健在開國將軍文擊將軍。1955年-1965年,期間授銜的軍人,統稱開國將軍,他們大部分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的奉獻。
  • 全國還有多少開國將軍健在?1955年,他們被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在2020年,全國有多少位開國將軍健在呢?這些健在的開國將領,他們在1955年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話題。我在這裡先告訴大家:截止到2020年,1955年首次授銜被授予將軍軍銜,如今仍然健在的開國將領共有4人,他們分別是:黎光、詹大南、鄒衍、楊永松。下面,我們就對這4位開國將軍的事跡和1955年授銜的情況進行逐一解讀。
  • 陳姓四位百歲開國將軍,來自四個不同的省份!他們分別是誰?
    筆者研究發現, 新中國陳姓有61位陳姓開國將帥,陳姓有開國上將六人,開國中將五人,開國少將四十八人。在六十多位陳姓開國將軍中,有四人活過了100歲,他們經歷了戰爭與和平,苦難與幸福。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四位陳姓百歲開國將軍,來自四個不同的省份,江蘇一陳姓開國將軍是陳姓最後的開國將軍。
  • 55年大授銜:主席不當大元帥,粟裕等讓帥自降級,許世友嫌銜低
    不同級別之間待遇、地位相差大,評定軍銜時掌握了適當「平衡」的原則根據當時評銜的規定,不軍層級之間待遇及地位差別比較大:元帥是行政三級,享受政治局委員待遇;大將是行政四級,享受副總理待遇;上將為行政五級,享受國務院秘書長待遇;中將為行政六級,享受部長待遇。中將以上為高級將領,可配備警衛員、秘書和保健醫生、廚師及勤務員。
  • 授銜時,有22位將領都不是正兵團級,為何還能被授予上將軍銜?
    烏蘭夫是蒙軍的司令官、政委,是內蒙古解放的頭號功臣,解放戰爭期間,他還派遣軍隊到東北協助作戰,為東北解放出力不少,可以說,烏蘭夫無論職務高低,貢獻大小,都足以當上開國將軍,儘管當時已不再有軍職,沒有軍銜,卻仍然被授予上將,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 此人是著名的「獨臂戰將」,建國後被授予上將,此人是誰?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開國上將,此人名叫彭紹輝。彭紹輝是湖南湘潭縣人,與毛主席的老家韶山沖只有幾公裡遠。彭紹輝的家庭很窮,沒錢供他上學,他稍大一些之後還當過一段時間的長工。1926年,彭紹輝加入了湘潭縣農民協會。
  • 李景:上將軍銜,原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曾任海軍航空兵司令員
    李景:上將軍銜,原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曾任海軍航空兵司令員海軍航空兵是海軍的翅膀,也是從近海到深海的關鍵兵種。然而,我軍海軍航空兵經歷了十分曲折的發展過程。在海軍航空兵發展史的關鍵時刻,原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李景上將功不可沒。李景生於1930年,山東滕州人。1946年11月,李景參軍入伍。解放戰爭時期,李景歷任魯南軍區尼山分區滕縣八區區中隊戰士、分區衛生處文書、魯南軍區教導團幹部隊學員。期間,李景參加了孟良崮戰役、魯西南戰役、兗州戰役等重大軍事行動。
  • 起義上將董其武為何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1947年6月,蔣介石授予其上將軍銜,但他對外仍宣稱是中將。1949年1月21日,傅作義宣布北平和平解放。董其武從收音機聽到消息後,立即與傅作義聯繫。第二天就從歸綏飛往北平,直接到中南海居仁堂面見傅作義,商討綏遠未來走向。 回到綏遠後,董其武就著手起義準備工作。
  • 中國十位開國大將,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需要什麼標準?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1955年授銜儀式上,中國當時有10位元帥,10位大將,可以看到大將的地位十分的高,這十大將分別是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和許光達。我們都知道這十位大將都是赫赫有名之人,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資歷才能被入選呢?
  • 紅軍時期倖存的6位軍團長中,4位授元帥軍銜,為何他只授上將?
    紅軍時期,一般是指1927年黃麻起義到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此期間,紅軍經歷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起義,隊伍不斷壯大,先後誕生了10個軍團。然而這10個軍團的軍團長,倖存的只有6位。那麼這6位都是誰?其中4位是元帥,1位只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一軍團軍團長朱老總、林總
  • 授銜時,這五位擔任過野戰軍副司令員的將領,為何沒有授予軍銜
    授銜時,四大野戰軍的司令員全部授予元帥軍銜(不算代司令員粟裕),而副司令員的授銜情況卻頗為不同。五五授銜時,擔任過四大野戰軍副司令員的將領們一半都是大將或上將軍銜(不算兼任的陳老總),粟裕、張雲逸、肖勁光都是開國大將,而張宗遜、呂正操則是開國上將。但是我們發現,趙壽山、先念同志、高同志、李運昌、周保中五位將領都沒有授予軍銜,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他們的資歷。
  • 一個軍長一個師政委,後軍長成為上將,1955年同時被授予上將軍銜
    現在講一下,當時的第4軍軍長,以及他手下的一個師政委,他們後來都有很大的成就,1955年同時還被授予上將軍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繼續往下看吧。那時是許世友,他是紅四方面軍第4軍軍長,他是河南新縣許家窪人(此地原屬湖北麻城),生於1905年。童年時代,許世友因家境貧寒,曾到少林寺學習武術,後來毅然走上革命道路。
  • 八路軍三師六旅的首任正副旅長最終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最低是上將
    天津解放後,曾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兼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軍委軍校部部長、總後勤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2021年,開國將星僅剩六顆,他們來自五個省份!
    筆者注意到,2020年離世的開國將星和2019年一樣,均是四人,1955年少將2位,1961年少將1位,1964年少將1位。他們分別是:一:陳姓最後的開國將軍——陳紹昆陳紹昆1921年出生,江蘇省宿遷市(原宿遷縣)人,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2020年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陳紹昆曾任冶金部部長,是歷任冶金部部長中唯一的開國將軍。
  • 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還健在的都是百歲英雄,他們分別是誰?
    如今,我們家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充分發展,出現了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我們不能忘記,如今和平的發展環境,是老一輩革命先驅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回想65年前,為了實現軍隊的正規化,也為了表彰開國元勳們的豐功偉績,1955年實行軍銜制,共評出一千多名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