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農村俗語,都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總結,看似粗糙卻包含深意。有句話叫做:「有錢不置東南廈,無錢不求娘家人」,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有錢不置東南廈
這句話裡所說的「東南廈」,指的就是坐東朝西的房子和坐南朝北的房子,這個「置」字可以理解為置辦,添置的意思,就是說有錢的話就不要蓋東房或者南房了,有句農村俗語叫:「有錢不蓋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一句話就把東房和南房的缺點說出來了。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當然人也不能例外,所以在蓋房子的時候肯定要考慮陽光照進家裡的時間。雖然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是不會變化的,但是冬季和夏季,太陽從東到西的軌跡可不一樣,冬季的太陽都是從東經過南邊的上方,然後再西落。到了夏季的時候,太陽就從東邊經過頭頂然後從西邊落下。
根據太陽經過的軌跡可以看出,坐東朝西的房子背對著太陽,一年四季陽光都不會照進家裡,而坐南朝北的房子也很少陽光照進來,按理說朝北的房子應該可以照進一點陽光,但是農村的房子除了廟宇和殿堂之外,大部分都不會蓋成正南正北的,因此坐南朝北的房子也不會有陽光照進來。
因此這兩個方位的房子冬天曬不到太陽,夏天又會被太陽直曬房頂,算是標準的「夏熱冬冷」的房子,再加上以前農村的房子很少用水泥,家裡曬不到太陽也會潮溼,這種房子肯定是不受歡迎的。因此才有了「有錢不置東南廈」的說法。
無錢不求娘家人
人們常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意思是女兒一旦出嫁後,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與娘家就再也沒有關係了。特別是在古代,這種思想更為嚴重。大家都知道,以前人都有族譜,但是族譜中是不會寫女兒的名字的,就好比現在的戶口本一樣,女兒一旦嫁出去,娘家的戶口本上也就沒有你的名字了。
在農村,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拿出一張畫著族譜的圖畫掛在牆上祭拜,一般最上面畫著一男一女穿著清朝人的衣服,下面開始分開支,每個方框裡寫的就是名字,而女方的名字有時候會出現在這樣的圖譜中,但只有張氏或者李氏,並不會寫全名,相信很多老年人肯定見過。
以前女人在出嫁前與父親同氏,出嫁後就要跟隨丈夫的姓氏了,就好比張氏、李氏等,但是也可以用以前的姓氏。而女人在沒有出嫁前,都是住在閣樓裡,也就是二樓,意思就是女人不能佔用家裡的土地,只能住在二樓了,這也能看出以前的女人地位低下。
到了現在,雖然女人早已翻身,但是在一些偏遠山區,依然有賣女兒給兒子娶媳婦的現象,因此女人在出嫁後,就算再困難,一般是不會去找娘家借錢的,就算去了也不會借到,大部分都是母親從小門走出來,偷偷的給女兒一點散碎銀兩,還不敢讓丈夫知道。因此才有了「無錢不求娘家人」的說法。
當然「無錢不求娘家人」這句話放到現在已經不適用了,畢竟現在的女兒出嫁後,也會為娘家貢獻很多,但是相比之下,出嫁後的女兒還是沒有男孩吃香。
這句農村俗語:「有錢不置東南廈,無錢不求娘家人」,也是以前人的對生活的一種總結,至少前一句是很有道理的,後一句雖然沒有以前那麼明顯了,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