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非遺竹編手藝人再度走紅:編出的二維碼能掃出來

2020-12-19 中華網科技

 

 

  正在製作竹編的李年根

 

 

 

 

 

 

 

  李年根用竹篾製作的二維碼、演員胡歌畫像、雙肩背包 本文圖片均來自抖音

 

    一位身著軍綠色上衣、手持篾刀的花甲老人,把一根十幾米長的竹子從上到下一劈為二,碗口粗的竹子瞬間被剖撕成數不清的篾片。老人選中度篾齒上最小的凹槽,將柔韌結實的篾片一根根地刮過小槽,篾片的表面變得光滑圓潤。再經過開水煮、浸泡、染色,竹篾在老人手中仿佛成為一根根絲線,經緯交錯中,演員胡歌的輪廓逐漸顯現……

    這是篾匠李年根在抖音直播間的畫面。李年根喜歡哈哈大笑,可只要戴上老花鏡編竹篾,瞬間一臉嚴肅,緊盯著手指下翻飛的篾片。他接觸網際網路1年,全網粉絲已經過千萬。「我一輩子不識字,幹了50多年篾匠,沒想過60歲了還能玩網際網路,讓這麼多人知道我竹編老李。」李年根感慨道。

    從小做篾匠的「竹編老李」

    李年根出生在江西新餘分宜縣洞村鄉。他3歲喪父,6歲跟隨伯父生活,8歲半就開始跟著伯父做篾匠,13歲就能帶徒弟,15歲自立門戶。

    「做篾匠好苦的。那時沒有電話,白天幫每家每戶做工,晚上要走一二十裡路聯繫家家戶戶,安排好第二天做的事。」李年根回憶說。

    上世紀80年代,李年根正值20出頭,也恰是篾匠的好時候。那時分田到戶,家家戶戶都需要簸箕、竹筐、竹蓆、竹簾、竹笥、竹扇……所有篾匠都有忙不完的活計。李年根記得,那時候村裡幾乎每個篾匠都帶一二十個小師傅,給成百上千戶人家做事。

    但好景不長,隨著市場化和機械化的推進,農田被大規模承包,塑料、不鏽鋼湧入千家萬戶,手藝人規模慢慢縮小。上世紀90年代初,李年根有20多個徒弟,沒過幾年,徒弟們全都出去打工了。「新世紀初,我就成了『光杆司令』。我一天最多掙18元,徒弟在外打工一天能掙40多元吶。」李年根想過打工,卻又舍不下竹編手藝,「我去不了。我從小做篾匠,一生一世都是篾匠。」

    實在維持不了生計,李年根決定跑摩託車。他堅持了4年,但始終放不下竹編手藝。「4年裡,我白天跑摩託,晚上拼命做竹編作品。每天都是凌晨才睡覺,就是為了編出精緻的竹編擺件。」李年根說,那時候還年輕,就想把最好的竹編作品做出來,讓大家都看得到。

    用竹篾編出《沁園春·雪》

    李年根哽咽於吃過的苦,也遺憾自己沒有接受過什麼教育。但只要提到竹編手藝,他瞬間自信起來:「我沒有文化,但對竹編全心全意。只要是竹子能做的東西,都難不倒我!」

    竹編生意並不好做,但李年根卻不願意自己的手藝黯淡下去。他不再滿足於傳統的竹編生活用品,開始試著編出更精美的工藝品。不為賺錢,只是自己離不開竹子,心裡放不下竹編。

    李年根最喜歡的作品是「嬰兒床」和「寶塔」,放在家裡七八年了,有人出高價也不賣。「我就想讓別人飽飽眼福,讓他們知道我的手藝不是一天出來的。別人一句『活了八九十歲,也沒見過這麼好看的嬰兒床』就讓我覺得這輩子值了。」李年根笑著說。

    酒香不怕巷子深。李年根的好手藝終於被人看到了。洞村旅遊景區開業第一天,為了給遊客展示手藝,李年根推著作品在路邊擺攤。那幅《沁園春·雪》尤其引人注目。這幅竹編字畫上所有的漢字都是用竹篾編出來的,長1.6米,寬80釐米,竟然是由一個不識字的篾匠耗時3個月做出來的。

    「我不識字,但能編出《沁園春·雪》。」李年根自豪地說。這個消息一傳開,縣委宣傳部來了,市委宣傳部也來了。

    201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有人建議李年根在網際網路上展示竹編手藝,他便嘗試著「觸網」。沒想到就做了幾個作品,拍了幾次視頻,他的抖音帳號就吸引了100多萬粉絲。「我都60了,怎麼可能會是網紅呢?!」一開始,李年根都不敢相信竹編這麼受歡迎。隨著竹編生意越來越好,自己的手藝被越來越多人看見,李年根才體會到網際網路的力量。

    令人感佩的「守藝人」

    李年根對自己的手藝非常自信,卻有一個最讓他操心的事——選竹料。竹編需要3到6年的竹子,做竹編的竹子一定要老、韌,煮過以後,篾更軟一點,不發黴,不起黑點,不生蟲。這樣,製成的竹編作品才能放百年以上。

    有時候,李年根在山上找一整天也找不到一根合適的竹子。「每個作品都要出不同的料,並不是3年以上的竹子都可以用,」李年根說,「一件作品有的地方需要用最硬的竹篾,有的地方需要用不硬不軟的。看起來可能差不多,但是手一摸就知道不一樣。」

    洞村竹編已有400多年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李年根家有一隻祖上留下來的竹編籃子,有150年歷史,是當地人製作夏布時專門用來績紗的。

    夏布是分宜縣另一種傳統手工藝,是一種將天然薴麻纖維通過手工紡織加工而成的平紋布。李年根從夏布編織中獲得靈感,將柔韌硬挺的竹篾變成一股股絲線,任憑自己天馬行空地創作。「我雖然不認識字,但不管你怎麼寫,我都可以把它當成圖畫,編出一模一樣的來。」李年根說。

    《沁園春·雪》就是通過編織竹篾的經緯,勾勒每一處細節,形成一幅完整的字畫。遠看如一張平滑的麻布上書寫的字,近看卻是無數根雙色竹篾交織而出。這便是李年根創作的篾織畫。用同樣的手法,李年根還編出一張二維碼,而且當真能掃出來!

    網絡上,網友們不斷地給李年根出新點子:雙肩包、行李箱、大西瓜、手鐲、文具盒……鏡頭裡,成百上千根竹篾在李年根靈巧的手指下,蛻變成色彩繽紛、花樣百出的竹編作品。

    如今,李年根作為洞村竹編非遺傳承人,積極地在各大平臺展示竹編手藝,還承諾「無論年齡大小,只要你願意學,我都免費教學!」50多年的篾匠生涯裡,李年根帶過很多徒弟,但只有他自己堅持了一輩子。屏幕前的千萬網友不僅讚嘆這門傳統手藝,也感佩於這位「守藝人」。(胡雪慧)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陳奕迅點讚抖音非遺竹編手藝人:他的匠心要傳承下去!
    直播中,當被主持人問及令他印象深刻的短視頻時,陳奕迅說:「有一位爺爺帶著他的孫女,歡迎我入駐抖音,他們用竹子編了一幅畫,這個很費功夫。他的匠心文化要承傳下去。」 被陳奕迅提及的竹編老爺爺,是抖音上的非遺竹編傳承人李年根師傅。陳奕迅入駐抖音後,李師傅在他的抖音帳號「非遺鴻茗閣老李」(抖音ID:zb881)上發布了一則短視頻,記錄自己用傳統竹編手藝為陳奕迅編織的竹畫。 視頻中,李師傅將竹子劈成竹篾,經過數道工序加工,編織成一副陳奕迅形象的竹畫。
  • 60歲非遺竹編手藝人成江西最熱網絡紅人
    其中一位來自新餘的非遺竹編手藝人李年根,是當天活動中年紀最大的紅人。現場,他用竹條編織了幾隻小鳥,手如舞蹈般嫻熟的編織技藝獲得全場喝彩,也令他成為當天活動中最耀眼的「明星」。當天的活動齊聚了來自全省各地的網絡紅人,其中上臺與大家分享成功經驗的不乏在短視頻創作上收益頗豐者,他們中很多人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 竹編老李的經緯新天地
    他堅持了4年,但始終放不下竹編手藝。「4年裡,我白天跑摩託,晚上拼命做竹編作品。每天都是凌晨才睡覺,就是為了編出精緻的竹編擺件。」李年根說,那時候還年輕,就想把最好的竹編作品做出來,讓大家都看得到。用竹篾編出《沁園春·雪》李年根哽咽於吃過的苦,也遺憾自己沒有接受過什麼教育。
  • 漢中藤編、竹編培訓助力非遺傳承
    南鄭區黃官鎮鑫豪藤編發展有限公司廠區內熱鬧非凡,由該區文化館組織承辦的2020年漢中市「三區」人才藤編、竹編培訓班在這裡舉行。本次藤編非遺技能培訓從12月1日開始為期3天,參訓學員來自陝南三縣區共計5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人、殘疾人3人。
  • 糖畫、竹編登上「微博非遺公開課」
    糖畫、竹編登上「微博非遺公開課」 發布日期:2020-03-02 09:18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 哪裡能看到無刪減的韓國漫畫
    事實上,抖音從2018年就開始對手藝人進行運營,去年3月抖音推出非遺合伙人計劃,截至目前共發布超過4000萬個非遺視頻。「我們專門成立了部門服務和運營手藝人相關類目,比如玉雕、陶瓷、木雕、茶藝、金石篆刻等,我們通過基地對手藝人進行集中的品控。我們在全國已��經有20多家像陶溪川這樣基於傳統手工藝品的基地,而且未來會有更多。」抖音珠寶文玩運營負責人汪禮強透露。
  • 東安縣山水村:竹編工藝織出致富路
    紅網時刻永州4月9日訊(通訊員 黃綺 唐明登)4月7日,在東安縣白牙市鎮山水村5組,竹編製作技藝傳承人龍祥庚坐在自家門前,有條不紊地編織傳統竹籮筐,一根根竹絲條在指尖靈活穿梭,精美的籮筐轉眼被編織出來。他家院落擺放著一堆堆茨竹,在二樓房間裡,編織好的竹籮筐層層疊疊整齊有序地堆放在一起。
  • 竹編之美,特別的美!|竹編|竹子|手工藝品
    竹編是我國的傳統民間手工藝術之一。人們利用竹子這種特有的自然資源,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將以前傳統的竹編工藝大膽革新,創造出許多新的竹編技藝,既承載著傳統的符號,又符合現代人生活節奏的竹編工具和手工藝品。據了解,竹編可以分兩大類:平面竹編和立體竹編。而我們欣賞的主要就是立體竹編,它往往是竹編工具和手工藝品結合體,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藝術欣賞功用。
  • 竹木牙角,竹在先——竹編
    >套等,使編出的圖案花色變化多樣。有些竹編的工藝品需要通過染色使其外表更為華麗,但由於成品之後再著色,表面顏色比較容易脫落,因此許多工匠會將所需要用的材料直接放進有顏色的開水裡煮沸後,再取出來進行編織,這樣會使顏色能長期完好地留在器物上。
  • 老字號「哈氏」攜手赤水竹編打造非遺跨界產品亮相「五五購物節」
    啟動儀式上,上海菸草旗下老字號上海哈爾濱食品廠推出的首款非遺跨界產品——「竹報平安」糕點禮盒首次亮相。手工糕點配以赤水竹編技藝,是一份蘊含最古樸而情深的禮盒,為消費者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平安! 赤水竹編是貴州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哈氏」糕點海派製作技藝是上海黃浦區非遺項目,「竹報平安」糕點禮盒是兩大非遺項目的結合。在當前國家扶貧戰略下,上海對口幫扶遵義,作為老字號,哈爾濱食品廠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到遵義赤水的精準扶貧中。
  • 抖音電商年貨節打造匠心專區 百款非遺好物讓年味更濃鬱
    為了讓用戶買好貨、過好年,抖音電商特別邀請了數十位頗具匠心的非遺傳人和技藝大師,包括制扇大師孫亞青、皮雕匠人喬雪、糕點技藝大師鄧祖如等,為用戶精心打磨新年禮,既有糕點、剪紙、刺繡品等傳統年貨,也有抖音電商獨家發售的景德鎮茶具、非遺皮雕中國象棋等高品質手工藝品。
  • 華州竹編:指尖縱橫的鄉愁技藝
    農忙時種田,農閒時做竹編是邢都看和老伴兒的生活日常。「竹編是個細活兒,很費工夫。」邢都看拿起一個編好的馬提籠向記者介紹,「編這樣一個馬提籠,要砍十幾斤竹子。天剛亮時取竹是最好的,要帶著水汽,等日頭上來後竹子太硬,就沒有那個柔韌勁兒了。竹節長、挺拔的竹子是最好的材料。背回來的竹子要去節、下料、截材、破篾……材料備好後,要先編底子,再收邊子等,整個下來需要三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