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86歲老人,在墓穴生活35年,曾言:怕人不怕鬼,單著就挺好

2020-12-06 歷史有妖氣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上有一種群體,叫「孤寡老人」,他們的配偶已經離世,兒女也不在身邊,過的一直是獨居生活,缺少陪伴和樂趣。然而,對於已經86歲的陶少堂來說,一個人的生活已經習慣了,他一輩子都沒有娶妻,也沒有兒女,而且住的地方也與眾不同——在山上的墓穴裡居住。

陶少堂是湖北武漢的新洲道觀河油麻嶺村人,自幼父母雙亡,寄養在爺爺家生活。由於爺爺家裡還有另外幾個表兄弟,所以在他們眼裡,陶少堂就是個「新來的」。在爺爺外出務農的時候,兄弟幾個經常打罵陶少堂,而陶少堂又很懂事,從來不把自己受欺負的事情告訴爺爺。久而久之,陶少堂開始對這個「新家」產生疏遠感。

在陶少堂十三四歲的時候,他和爺爺說要去城裡打工,於是背上幾個乾糧就出發了。不出意外,沒有什麼社會經驗的陶少堂很快就過上了風餐露宿的生活,在一些困難時期,他甚至幾天都吃不到一口飯。在他撐不下去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好心人」,他是一家工廠的老闆,帶陶少堂吃了一頓飽飯之後,他向陶少堂拋出橄欖枝:只要你來我廠裡打工,我包你吃包你住。

天真的陶少堂答應了老闆,並且為了「報答」他,幹活也十分賣力。但是陶少堂不知道的是,那些每天和他在一起工作的工友,除了和他一樣包吃包住外,還有一份工資。幾年後,陶少堂長大了,他弄懂了老闆僱傭他的理由,但卻無能為力。在一天下班後,陶少堂獨立離開了廠子,再也沒有回來過。離開之後的陶少堂本打算回到爺爺家,可是當他回到那裡之後發現,爺爺早已經去世了,唯一的老房子也被大火燒得乾乾淨淨,他再次成為孤身一人。

為了尋找一個新家,他爬上了距離村子幾公裡外的大厚窪山,在山腰處的一個小水塘邊隨便搭了個棚子住下。就這樣,陶少堂餓了就挖野菜吃野果,渴了就喝山泉水,沒事的時候挖挖草藥,到鎮上賣點錢。直到陶少堂51歲的時候,在一次採藥的過程中,他偶然間發現山頂處,有四個並排的墳包。

於是,陶少堂連忙趕了過去,將墳包挖開,把墓地裡的屍骨收拾好,從各處搬來一些石頭,慢慢地將墳包砌成房子,直到在這裡安家。據陶少堂所說,他雖然住在墳地上,但從來沒有感到過害怕,他從來不信什麼鬼神,而且相對於鬼神,他更怕人。陶少堂一生沒有成家,一個人逍遙自在,房子前面就是自己種的莊稼,屋後還種了一百多來棵梨樹和桃樹,儼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

後來,因為陶少堂種的東西多了,所以他就下山賣水果、賣糧食,和外面的交流越來越多。此外,在與村民接觸過程中,陶少堂還愛上了打牌,閒來無事時,他就下山玩上幾把。現在,陶少堂的家裡還多了兩件現代化設備,一個手錶和一個收音機,它們都是山下的朋友送的。

丈夫在外另娶,妻子憤而提出離婚,才發現已和丈夫離婚了10年

11名少年接連被害,屍體卻不知所蹤,兇手笑道:全都在鴕鳥肉裡

他將私房錢嵌在人頭木雕裡,藏了600餘年,兩任收藏家都沒發現

清朝3噸重龍床現世,專家要求上交國家,藏品主人:先拿5個億

她出身清廷皇室,從不接清宮戲,受劉德華邀請後,破例演一次格格

相關焦點

  • 比鬼更可怕的是人心,湖北老人住在古墓中30年,一輩子沒結婚
    有一個老人,他住在古墓中30年,而這30年中,他沒有結過婚。比鬼更可怕的是人心,湖北老人住在古墓中30年,一輩子結婚大家看過一些影視作品或者一些小說的話,可能了解過守墓人這個職業,而所謂的守墓人,就是在一些達官貴人或者一些重要的親人的墓旁守護的人。
  • 80歲老人墓穴生活實紀:在山上種地養蜂,生活悠然自得
    然而,現實中就是有這麼一個奇人,他就在眾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時候主動選擇了墓穴,搬進了墓穴中,這一住就是三十年。無家可歸,四處漂泊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陶少堂,今年已經是83歲高齡,他原本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之中,本可以就此平平安安地長大並普普通通地參加工作。
  • 警方透露陝西埋母男子封存墓穴入口,老人曾有厭世想法
    新京報訊(記者 胡巍)5月6日,陝西省靖邊縣男子馬某將79歲母親遺棄至廢棄墓坑掩埋一事,引發社會關注。馬某所在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馬某經濟狀況較差,收入不穩定。多位鄰居表示,此前照顧馬某母親的馬某弟弟有智力問題,無力照顧母親,因此母親搬來和馬某居住。
  • 九旬孤寡老人,22年花費20萬,為自己建造了布滿機關暗器的墓穴
    在湖南就有這麼一位老人,年老的他身邊已經沒有任何可以照顧自己的人,對於自己的後事只能靠著自己一手操辦。這位老人名為梁富生出生於1926年,算一算現在的他已經有90多歲的高齡,現在的他身邊已經沒有任何的親人了。
  • 你養的龜龜會怕人嗎?怎麼才讓龜不怕人?
    這些都屬於「怕人」的龜,真正不怕人的龜是見到人就往前靠,伸頭等著餵食,拿在手裡也不亂動的。那怎麼才能讓龜不怕人呢?這個也很簡單,經常接觸就好了。雖然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不是這麼一回事,有可能還會出現反效果,讓龜更加怕人。
  • 7歲小孩寫首詩,前兩句充滿童真,後兩句卻老辣如70歲老人之言
    在我國文學史上,從來不乏「神童」式小孩的出現,唐代的駱賓王7歲便寫出流傳千年的《詠鵝》,而宋代的寇凖同樣也是在7歲寫下了氣勢非凡的《詠華山》。
  • 86歲老人含恨離世,留給子女無限反思與懺悔……
    然而,最近在在深山的農村卻發生了一件非常悽涼的事情,村裡的鄰居每當提起李老的遭遇都傷心地落淚……86歲的李老,生活在一個貧困的深山小山村,膝下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出嫁同村戶人家,老人考慮到為了李家後代煙火不斷,自己老了好也有個人照顧,就讓小女兒招到了家。小女兒剛成家的幾年,家庭還算和睦,老人享受著天倫之樂的幸福生活。
  • 老人言中的3句經典:不說硬話,不做軟事;絕不惹事,也不怕事
    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言」是先輩們結合各種俗語諺語結合出來的結晶。老人言,好比陳年佳釀,歷久彌新,他們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去領會。2、有事不怕事樹欲靜而風不止。就算不惹事,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有事就不要怕事,怕也沒用,一直忍讓,不會讓人感恩戴德,反而會助長別人的錯誤行為。
  • 張旭東︱楊絳的「怕鬼」和「不怕鬼」
    是楊先生寫的「怕鬼」和「不怕鬼」。「怕鬼」還挺多的。從小就怕,《走到人生邊上》回憶:「我早年怕鬼,全家數我最怕鬼,卻又愛面子不肯流露。爸爸看透我,笑稱我『活鬼』——即膽小鬼。」(《走到人生邊上》,21頁,商務印書館,2013年)《我們仨》裡也說:「我是最怕鬼的,鍾書從小不懂得怕鬼。」
  • 86歲香港影后,省吃儉用演一輩子「鬼」,如今為疫情捐款100萬!
    86歲香港影后,省吃儉用演一輩子「鬼」,如今為疫情捐款100萬!為演好這個角色她幾乎不吃不喝電影播出後她的鬼婆婆一下就火了借著這個熱度羅蘭接連在《引降》《猛鬼學堂》等影片中演鬼婆婆怕自己過氣她火了後在一年內連演了十幾部電影連劉德華都佩服她的敬業跑龍套的她憑藉自己努力一躍成為香港著名的「鬼後」
  • 為什麼中國古代人都怕鬼,紀曉嵐的父親卻不怕鬼?
    後來姚三韭的兒子姚諶,曾孫姚錫,皆中進士四、紀曉嵐之父為何不怕鬼清代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這麼一段故事:明朝時福州學使衙門本是掌管稅收的官署。當時宦官貪婪橫暴,在官署裡殺害了許多無辜的百姓。所以至今那官衙裡還經常出現怪異。如今我(紀曉嵐自稱)任福建督學的時候,奴僕之輩在夜間往往被驚嚇。
  • 湖北十堰七旬老人突然離世,留下6歲孫子,令人心痛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令人心痛的新聞:疫情之下,湖北70歲老人不明原因於家中離世,僅留下6歲孫子。事情是這樣的,2月24日,湖北十堰的社區網格員上門做防疫排查時,發現這一家的70歲老人已經去世,是6歲孫子給網格員開的門,社區醫院工作人員推測老人可能已經去世2-3天。並說,老人生前曾告訴過孫子,說外面有病毒,不要出門。
  • 湖北唐崖司村,老人看護土司遺蹟近30年,1年看護費曾僅60元
    今天要介紹的是鄂西南邊陲藏著一處洞天福地—湖北鹹豐唐崖鎮,這裡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發生了很多動人的故事。這裡山青水秀,環境優美;這裡吊腳樓群環立,油茶湯令人回味;這裡風光獨特、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
  • 面對挑釁要有不怕鬼的精神
    有人來鬧事,我們是怕它好呢,還是不怕它好?毛澤東同志當年曾讓人編過一本書,叫做《不怕鬼的故事》,講的都是我國古代人民敢於罵鬼、驅鬼、打鬼、捉鬼的故事。意在藉此告訴大家,世界上有人怕鬼,也有人不怕鬼,而經驗證明鬼是怕不得的,越怕就越有鬼,不怕鬼就沒有鬼了。這就是怕與不怕的辯證。中國人歷來就不怕鬼、不信邪。
  • 廣東電視臺粵語配音鼻祖繆燕飛如今已年過86歲,真正的粵語好聲音
    繆燕飛於1934年出生在廣州,1953年執信中學畢業。如今86歲的她早已是廣東觀眾熟識的面孔了,她身邊的同事和很多觀眾都親切稱她為繆姨。在廣東本地製作的很多影視作品當中經常能看到她的身影,然而對於上了年紀的觀眾來說,她的聲音更加讓人熟識,她是廣東電視臺的粵語配音界的鼻祖。
  • 《倩女幽魂》中文弱書生寧採臣為什麼不怕鬼?
    2019年就上過電影《聶小倩》,2018年有一個叫做《聶小倩之前乾坤金印》的電影,而早一些的電影版本有《倩女幽魂》。王祖賢、劉亦菲等著名的演員都在銀幕上塑造過倩女這一形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很多人會受到電影《倩女幽魂》名字的影響,把聶小倩這一篇跟元雜劇《倩女離魂》搞混了,元雜劇的《倩女離魂》裡的倩女是張倩女,而《聶小倩》這一片女主人公是聶小倩,她的名字其實不叫倩女。
  • 「鬼後」羅蘭,被嫌晦氣86歲仍單身,古天樂:要照顧羅姨一輩子
    她與邵氏七公主等人一同開啟了從60年代開始,持續了數十年的香港電影黃金時期。 回歸影壇,一代「鬼後」就此誕生 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已經拍攝了上百部電影的羅蘭,漸漸地將事業重心轉到了電視劇行業上。
  • 86歲老人不舍土坯房不願轉移,鎮幹部嘴巴貼耳朵勸說到嘶啞
    楚天都市報7月7日訊(記者周萍英 通訊員曾憲華)一邊是86歲老人不捨得自家土坯房不配合轉移,另一邊是連日暴雨房子隨時可能垮塌。鎮幹部嘴巴貼著老人的耳朵大聲吼了半個多小時,才將老人說服撤離。7月6日上午一場大雨,洗兒嶺村、韓塔寺等三十多個村出現險情,鎮裡決定轉移群眾,鎮黨委書記彭強發現,該村86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方進明,任憑工作人員怎麼勸都無動於衷。原來,老人有新房子,但平日喜歡住在土坯房裡。「這間房子住了幾十年,我不走。」由於老人嚴重耳聾,不管怎麼勸說,他就是不配合。彭強把老人扶出門外,用嘴巴貼著老人的耳朵大聲做工作,「房子垮了怎麼辦?
  • 86歲獨自出國,還將遊歷寫成書,這是人家的退休生活
    86歲獨自出國,還將遊歷寫成書,這是人家的退休生活 2020-12-17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欲望都市》保姆奶奶林恩科恩離世,享年86歲,曾演《飢餓遊戲》
    2月15日,據外媒報導,美國演員林恩科恩已於2月14日去世,享年86歲,具體死亡原因官方還未公布。林恩科恩於1933年出生,從1983年第一部電影作品《神不知鬼不覺》開始,一直到2014年的《命運鞋奏曲》,林恩科恩為觀眾帶來了無數經典作品,創造出許多經典熒幕形象。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應該就是她在《欲望都市》中飾演Miranda的保姆Magda一角,並在後續的電影版中也有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