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墓穴改造成了世外桃源
網絡上有一個有些特殊的問題:如果你能拿到10萬月薪,猛獸馴獸師、殯儀館、毒物飼養員、驗屍官、危險雜技演員、守墓人當中,你更願意做哪一個工作?結果大部分的投票者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看起來似乎更安全的守墓人。
也許出於心中的恐懼,人們往往會害怕這些與死亡息息相關的工作,選擇守墓人興許也是無奈之舉。真實的守墓人的工作並不像其他工作那樣直面恐懼,往往只是默默守候在墓園即可,古時候的守墓人常常是接受官方指派身懷絕技的高手。
朝代變遷,每況愈下
守墓人的起源要追溯到秦朝的時候,秦始皇專門為當時的一些皇族設計了這個職務,以防止墓穴遭到盜墓者的破壞。那時的守墓人可以說相當於公務員性質,有著一大片土地,幫官方做事,領官方俸祿,甚至可以說守墓人在當時可以是一份相當吃香的工作。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守墓人的工作條件也每況愈下,到了清朝時期,朝廷已經很少給守墓人撥款了,那時的守墓人更多的是出於對先祖及皇室的敬意而自發堅持做守墓人的。到了清末甚至那原本微薄的俸祿也拿不到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堅持了下來。
到了民國時期,所剩下的守墓人已經寥寥無幾,當時的民國政府出於對先祖的崇敬而專門指派了一些出身於清八旗子弟或者高官的人前往守護陵墓。儘管情況較晚清而言稍微好了一些,但由於這些人並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導致很多陵墓沒有得到正確的保護。
新中國成立以後,浩浩蕩蕩的破四舊行動使得人們對這些工作更加忌諱莫深。時至今日,還堅持著做守墓人的已是屈指可數,只有當地政府偶爾會給他們一些少量的生活補助,艱苦而又清貧的工作環境使得這項由來已久的工作也因此幾乎在消亡的邊緣。
了解了守墓人的現狀後,除了在職的守墓人外恐怕是沒有人願意守在墳墓旁邊了,甚至連踏入陵墓都不情願。然而,現實中就是有這麼一個奇人,他就在眾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時候主動選擇了墓穴,搬進了墓穴中,這一住就是三十年。
無家可歸,四處漂泊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陶少堂,今年已經是83歲高齡,他原本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之中,本可以就此平平安安地長大並普普通通地參加工作。然而,由於一次偶然的事故,陶少堂的父母雙雙被奪走了生命,從此,他只能寄居在爺爺家中,接受爺爺的照顧。
儘管爺爺十分疼愛年幼的陶少堂,同時居住在一起的還有陶少堂叔伯家的幾個表兄弟。這幾個表兄弟相當不待見身為不速之客的陶少堂,認為陶少堂是寄生蟲,因此常常排擠陶少堂,甚至於經常在學習、生活上排擠打罵陶少堂。
這導致陶少堂的性格越來越內向,因為寄人籬下,更是因為不想給爺爺增加負擔,他也從不向爺爺訴苦。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陶少堂只是一昧地忍耐著這種種艱難困苦,在熬到他長大成年以後,他便選擇了離開爺爺家,過上了四處漂泊的日子。
很快地,陶少堂便遇到了一個"好人",並在這人的介紹下得到了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起初他對這個人也是十分感激。然而,陶少堂工作了大半年以後,卻一分錢都沒拿到,當時和他朝夕相處的工友們都知道原因卻也不告訴他,最終他只能再次離開尋找新的安身之處。
陶少堂再次回到了爺爺家,卻發現自己的親戚們全部都不見了蹤影,原來的爺爺家早已經是物是人非。經過詢問後,陶少堂才知道,在自己離開期間,爺爺就已經去世了,而自己的表兄弟一家也趁此搬了家,完完全全斷絕了他的念想,這無疑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悲痛。
安身立命,墓穴當家
陶少堂雖然返回了自己的老家,但他卻已經是舉目無親,家鄉的其他人與自己非親非故,更是不可能接納他。陶少堂發現自己返回家鄉並不能找到出路,最終只能開始了渾渾噩噩的生活,所幸當時山上物產豐富,他僅靠山泉野果就熬過了幾年的時光。
偶然有一天,陶少堂在山上挖草藥的時候,發現了幾個煞有介事的洞穴,這讓本就一無所有的他產生了興趣,他便想要下到洞穴深處一探究竟。然而洞穴內卻是空無一物,陶少堂對洞穴的精妙構造感到佩服,便又返回村中,再三詢問後才知道這是幾座空墓穴。
陶少堂再一次回到了墓穴,意外地,他並不像村民那樣害怕墓穴的陰森恐怖,反而感到了舒適平和,或許是陶少堂感受到了墓穴和自己的共同點,他愈發覺得墓穴十分親切,聯繫到自己無家可歸,最終他乾脆決定搬到墓穴之中去定居。
說幹就幹,陶少堂本就身無長物,他當天便在墓穴中住了下來,而往後的一年時光,他漸漸地將空墓穴填滿,還自己親手製作了一些生活器具。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墓穴內有了床和桌椅等等必要的家具,看起來還真的有了家的樣子。
陶少堂還在墓穴的旁邊挖了一口井以供自己飲水所需,又種下了一些果樹養起了雞鴨,村民們偶爾也會為他提供一些幫助。此外,他還養了一窩蜜蜂,為自己提供生活需要的糖分,正是由於自己多年在外漂泊的經驗,他才能迅速振作起來改善自己將來的住處。
現如今,陶少堂已經有了一些經濟來源,他在山上開墾了十畝地,能夠賺取一定的生活費,他的生活也變得豐富起來,也因此不再那麼內向孤僻,反而四處結交了不少朋友。每當閒暇時間就和朋友一起聊天打牌、下下象棋,日子過得別提有多麼滋潤了。
結語
當地派出所得知了陶少堂的事跡後,本想為他提供一些幫助,還說要給他安排住宿和生活必需品。陶少堂為此表示十分感激,然而,已經在自己親手搭建的小窩住習慣的他並沒有接受民警的邀請,他已經把墓穴當成了自己的家,而派出所所長最終表示尊重他的想法。
對於陶少堂來說,墓穴就是他的綠洲,是他的天堂,也是世外桃源。正是因為有了墓穴,他才能夠重新振作擁抱生活,也為他打開了與人交往的窗戶。雖然如今的陶少堂無兒無女,但卻生活得有滋有味,個中快樂,恐難以同外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