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態度堅決,拒絕與阿拉伯國家談判,逼著埃及沙特研製核武器?
在中東,不僅伊朗尋求獲得核武器,已經擁有核武器的以色列、沙特等國也在其他國家的支持下秘密推進核計劃,不過都遭到了美國等各方的強烈反對。一旦伊朗擁有核武器,將對中東局勢產生巨大影響。沙特王儲薩勒曼曾公開表示,一旦伊朗擁有核武器,沙烏地阿拉伯也將擁有核武器。
-
伊朗「核武器之父」此時被暗殺,有何玄機?
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長期將伊朗視作中東最危險的敵人,並一直對伊朗「擁有核武器的危險」如鯁在喉,一直極力慫恿美國與之聯手,對伊朗納坦茲等核研究基地進行「外科手術襲擊」,「摩薩德」和美國情報機構曾合作對伊朗核設施網絡進行「病毒襲擊」。
-
伊朗拒絕就涉核談判與沙特商量
針對沙烏地阿拉伯日前提議伊朗就涉及核問題的談判與海灣國家磋商,伊朗方面7日予以拒絕。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本·法爾漢·阿勒沙特5日提議,就任何可能的核問題談判進展,伊朗方面可與沙特「充分商議」。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賽義德·哈提卜扎德7日拒絕這一提議。
-
習近平對沙特埃及伊朗進行國事訪問_央廣網
、埃及、伊朗和阿盟總部,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同3國領導人商定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對接各自...、埃及、伊朗國事訪問後,國家主席習... 新年伊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對沙特、埃及、伊朗進行國事訪問
-
伊朗解除核封印!核武器研發全面提速?美警告:打開潘多拉魔盒
據伊朗「邁赫爾」通信社11月30日報導,伊朗議會議長加裡巴夫周日表示,該國著名核物理學家莫赫森-法赫裡扎德遇刺的鮮血將解除對伊朗核計劃的限制,必須要以此為契機全面加強國防尤其是核力量,展示伊朗絕不向美國低頭的強硬決心。
-
伊朗如果成功擁有核武器,對世界格局有什麼影響?
伊朗與以色列是仇敵,與同樣信仰伊斯蘭教,但屬於遜尼派的沙特也是死仇,由於伊朗自身實力不濟,只能通過扶持代理人的方式,對付這些中東死仇。通過控制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哈馬斯以及真主黨對抗以色列,同時在葉門扶持胡塞武裝對抗沙特。
-
伊朗為什麼高調宣布核武器計劃取得巨大進展?
伊朗高調宣布伊朗的核武器計劃取得了巨大進步,這有為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復仇的意味,也是伊朗對美國以色列展示的強硬姿態,在美國以色列的武力威懾下,伊朗不可能示弱。伊朗宗教政權如果對美國以色列示弱,會嚴重動搖伊朗宗教政權在伊朗和整個什葉派力量中的領袖威信,擁有廣大什葉派力量的支持,才是伊朗敢於和美國強硬對抗的最大底氣。在什葉派武裝力量要求給蘇萊曼尼復仇的強烈呼籲下,伊朗宗教政權不得不有所表示,伊朗高調宣布核武器計劃取得巨大進展,也是對什葉派給蘇萊曼尼復仇呼聲的回應。
-
中東北非地區五強:伊朗、沙特、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的GDP對比
該地區,主要有五大強國,分別是:土耳其、沙特、埃及、以色列、伊朗,那這五個國家的經濟總量、人均GDP如何呢?接下來,南生為大家一一介紹。埃及、伊朗的GDP、人均GDP簡介2019年,埃及經濟實際增長4.9%,屬於該地區經濟增速較高的國家。完成的名義GDP約為54278.97億埃鎊,約為3229.14億美元——屬於中東北非地區五強中,經濟總量最低的國家,但擁有人口優勢。
-
華黎明:再度刺殺伊朗科學家是想刺激伊朗,挑起中東戰爭
這造成了伊朗與伊拉克、沙特和其他周圍鄰國的關係都不好,這些阿拉伯國家都很懼怕伊朗,懼怕其將自己的革命模式輸出到本國,這才有了兩伊戰爭,以及伊朗與沙特、與海灣國家之間的敵對狀態。所以伊朗與美國、以色列和其周圍國家的恩怨,跟伊朗革命以後的外交政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胡塞武裝發威將沙特打得滿地找牙,為伊朗消除主要威脅
這是沙特王儲薩勒曼10月29日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就石油設施遇襲及伊朗等問題做出的表態。據「今日俄羅斯」最新報導稱,儘管薩勒曼呼籲國際社會繼續對伊朗施壓,但同時卻表示希望沙特和伊朗之間不要爆發戰爭,因為這將導致局勢升級,從而威脅世界的利益。
-
伊朗敢和美國強硬對抗的底氣在哪裡?
伊朗和美國的強硬對抗,是兩種文明尖銳的衝突和對抗,是伊斯蘭文明和以美國為首的基督教文明的衝突和對抗,不可調和,伊朗宗教政權是伊斯蘭什葉派反美的一面旗幟,把美國邪惡文明趕出中東是伊朗宗教政權的歷史使命。
-
媒體稱伊朗正全球招募核科學家 助其研發核武器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和《溫哥華太陽報》12月22日消息,伊朗消息人士日前向英國《每日電訊報》透露,伊朗正面向全球招募傑出的核科學家,以幫助該國研發核武器。 於2010年1月辭去職務的前伊朗駐奧斯陸領事穆罕默德(Mohammad Reza Heydari)日前證實了此事,他表示,伊朗的招募計劃面向全球,不過最看好的是朝鮮的核科學家。穆罕默德稱,長期以來,伊朗與朝鮮間就研發核武形成了相互依賴的關係:伊朗向朝鮮提供資金,支持其研發活動;作為回報,朝鮮向伊朗提供技術和科研人員。
-
沙特梟雄崛起,借勢美國,與以色列和好,率阿拉伯國家,對付伊朗
阿聯和以色列建交之後,波斯人很惶恐,土耳其很憤怒,埃爾多安甚至聲稱,要與阿聯斷交,要從阿聯召回土耳其大使。比較奇怪的是,至今為止,沙特一直在沉默。阿聯和以色列的建交公報已經發布了3天,沙特沒有公開支持,當然也不會公開反對,沒有任何表態。沙特這是要幹什麼? 其實不表態,就是已經表態了,那就是沙特對於阿聯和以色列建交,默認和支持。介於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千年仇恨,歷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被打得灰頭土臉。沙特不適合高姿態支持,默認就是最大的支持了。
-
沙特王儲和內塔尼亞胡到底見沒見面?背後還有美國撮合與布局
潛旭明則告訴澎湃新聞,從內塔尼亞胡秘密訪問沙特來看,面對伊朗不斷發展彈道飛彈,且有意追求核武器,以色列和沙特眼下決定抱團取暖,以減少各自對美國的依賴,「在川普下臺之後,以沙兩國或繼續加強情報部門的合作,此外沙特還可以獲得以色列的核保護。」
-
伊朗飛彈摧毀沙特軍事基地,以色列如意算盤落空
在常規武器遠遠落後於以色列的情況下,伊朗要想進行報復,最好的手段仍然是進行彈道飛彈襲擊。然而以色列和美國不同,以色列在國外並沒有什麼軍事基地,如果伊朗選擇直接襲擊以色列本土,那麼結果只能是和美以全面開戰,以伊朗目前的實力來看,戰爭一旦開始,根本沒有贏的機率,所以即便要進行報復,目標的選擇也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
-
防不勝防 伊朗「核武器之父」慘遭暗殺 德黑蘭誓言血債血還!
據悉,法赫裡扎德是代表伊朗最高水平的核科學家之一,同時也是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官員,並被西方國家視為伊朗「核武器之父」。早前,國際原子能機構曾要求訪問法赫裡扎德,但遭到德黑蘭拒絕,他自此遭到聯合國安理會資產凍結和旅行通知要求限制。事實上,為了為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美國中情局和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早將多位伊朗核科學家列入黑名單,並制定了周密的「死亡名單」。
-
「阿拉伯之春」後的伊朗、沙特、以色列三角關係
埃及逐步開放對加沙的封鎖、促成哈馬斯和法塔赫和解,敘利亞邊界上的暴力衝突等等,無不增加以色列的危機感。另外,因為白宮政策逐漸受到阿拉伯民意壓力,以色列對美國政府保護傘的信任感顯著降低。按照以色列一貫的先發制人原則,乘阿拉伯民主草創、尚未形成真正安全威脅之機,突襲伊朗核設施是個宜早不宜晚的有吸引力抉擇。伊朗近期不會有變亂再看伊朗。
-
繼以色列空襲後的重磅打擊,伊朗系老巢遭轟炸
美國、以色列、沙特這些國家都站在同一個陣線,他們都想要去打壓伊朗陣營的勢力,不希望伊朗能夠發展起來,怕會對自己一方的陣營造成巨大的威脅。因為伊朗的海外勢力發展得越來越快,在多個國家都有軍事據點,而且加入的人越來越多,這會給美國陣營帶來巨大的壓力。所以他們必須要進行多方位的打壓和制裁,這才有可能讓他們能夠在邊境上擁有著更強大的實力。
-
想復仇,伊朗還得再忍忍!
研發核武器一直是伊朗的既定策略,並不能算是一次有針對性的反擊。受制於各方面原因,伊朗必須在國際上保持低調姿態。並不是伊朗不願意說「不」,而是伊朗不敢說「不」。實際上,除了一開始伊朗宗教領袖哈梅內伊痛斥沙特和伊朗學生打砸沙特大使館之外,伊朗並沒有採取實質性的對抗措施。在沙特亢奮之時,伊朗保持冷靜,在國際社會向沙特公開釋放善意。最終,由於伊朗保持克制,鬧夠了的沙特也悻悻而歸。伊朗不願意與沙特發生衝突的深層原因是不想刺激到美國和以色列以打斷剛剛起步的魯哈尼改革。
-
一天傳來三個壞消息,伊朗外長用中文發推求救,情況不容樂觀
首席科學家遭到暗殺 環球網報導表示11月27日伊朗負責核武器研發的首席科學家遭到武裝分子襲擊,並且因此身亡這件事被伊朗方面認為是以色列動的手,還表示會為此展開報復行動。中評社方面還傳來消息表示,同日沙特主導的聯軍對伊朗的盟友,胡塞武裝發起了襲擊。 壞消息不止這些,伊朗首席科學家被暗殺的消息引起了伊朗人民的憤怒,他們走上街頭進行遊行,表達起對以色列跟其背後的美國的不滿,他們一直認為需要用報復行動來證明伊朗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