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恐怖片界的《頭號玩家》可沒有你們想的那麼簡單

2020-12-15 High電影

對於恐怖電影死忠粉來說,一看標題就知道小嗨要說哪部電影。

所以這次我們直奔主題。

——《林中小屋》

《林中小屋》

五個年輕人組團來到深山老林裡的一間小木屋歡度周末,偶然發現地下室裡擺滿了各種稀奇古怪的物件。

隨著一個女孩用拉丁語念出一本古籍中的咒語,危機悄然而至。

咒語召喚出了長眠於地下的喪屍,一場血腥屠殺正式開始。

是不是怎麼看怎麼像「不作死就不會死」的流水線恐怖片?

可就是這樣一部看起來相當套路的B級恐怖片,在2012年上映後卻引發了不亞於商業大片的關注度。

憑什麼?原因有三,接下來我們就好好看一看。

《林中小屋》

01老套路新花樣

本片前半段,無非就是幾個年輕人作死遭遇危機的「侮辱智商」模式。

但如果你以為它只是如此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影片開頭有一個極其容易被忽視的鏡頭:一隻老鷹飛著飛著突然撞上了結界一般的電子屏障。

這個鏡頭無異於已經告訴了我們真相:一切都是人為操控的「真人秀」。

《林中小屋》

凌駕於普通人之上的神秘組織秘密操控著一場真人表演,依然不新鮮。

關鍵在於,他們的動機是什麼。

以往的恐怖片中,操控真人表演的幕後主使一般不是為了利益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惡趣味。

而本片中的神秘組織無疑是一股清流,他們機關算盡地想要置主角一行人於死地、在鏡頭前眼睜睜看著他們被喪屍追殺屠戮,竟然是為了拯救世界

《林中小屋》

實際上,神秘組織暗地裡圈養了無數妖魔鬼怪,林中小屋地下室裡的每一個物件都能召喚出一種怪物。

他們每年都必須通過利用怪物殺死被選之人的方式來祭祀地下的神靈,如若不然,神靈便會毀滅人類。

避重就輕、犧牲部分保全整體,聽起來居然合情合理?

事實上,這也的確符合人類骨子裡自帶的「延續」基因。

如此與以往相同又有所不同的設定,已經讓本片與俗套二字劃清了界限。

《林中小屋》

02恐怖電影死忠粉的獻禮

設定上的創新只是開胃小菜,本片最為吸引人的部分莫過於它就像是恐怖片界的《頭號玩家》,讓像小嗨一樣的恐怖電影死忠粉們狠狠狂歡了一把。

影片後半段,倖存的兩名主角意外潛入了神秘組織內部,放出了所有怪物。

自此影片也迎來了高潮,各種我們熟悉的恐怖形象傾巢而出、匯聚一堂。

《閃靈》裡的雙胞胎姐妹、《午夜兇鈴》裡的貞子、《小丑回魂》裡的小丑……

還有女巫、狼人、吸血鬼、食人魔、木乃伊、金剛、異形、血新娘、殺手凱文……

總之你能想到的經典恐怖形象幾乎全都出現了,哪怕不是恐怖片死忠粉,也肯定能認出幾個,足以入選恐怖片影史名場面。

《林中小屋》

千萬別覺得這很簡單,恰恰相反,很難。

因為把這麼多知名的恐怖形象放在一起,不僅要解決版權問題,還要考慮如何合理地將它們糅合起來。

既不能突兀,又不能拼湊,更不能生硬。

所以在本片之前,完全沒有人敢於去做,頂多也就是像《貞子VS伽椰子》那樣把兩個恐怖形象湊在一起罷了。

而本片的編劇喬斯·韋登卻利用一個俗到不能再俗的故事完成了這場對於恐怖電影死忠粉的獻禮。

實在難得。

《林中小屋》

03對於恐怖片產業的諷刺和揶揄

如果只是如此的話,那麼本片還不至於成為我的心頭之愛。

其實它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全片無處不在的辛辣諷刺。

諷刺什麼?套路化、模式化的流水線恐怖片產業鏈。

《林中小屋》

恐怖片市場就像是一座不斷在搭建、日益完善的迷宮,前人走的路越多,留給後人的路就越少。

它也像是一塊帶肉的骨頭,前人吃光了肉,留給後人的只有難啃的骨頭。

隨著觀眾口味和欣賞水平的不斷提升,製造驚喜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所以我們經常能夠在觀看某些恐怖片的時候產生類似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主角團配置永遠是純、騷、呆、傻、猛?

為什麼反派的智商永遠不在線?

為什麼主角逃跑必摔倒、遇到危險必分開?

《林中小屋》

本片對這些疑問全都進行了毫不留情的諷刺。

你看片中主角團的人設:清純妹、浪蕩女、自負男、肌肉男、老實男,標準的團滅配置好嗎?

幾位演員還刻意進行了誇張的演繹,生怕觀眾不知道他們是恐怖片裡的模式化角色。

《林中小屋》

再看那些出人意料的細節。

比如面對喪屍時,錘哥原本建議封死所有入口,大家一起死守小木屋,結果神秘組織暗中使壞,釋放弱智煙霧,錘哥吸入後立馬改口讓大家分開。

可見他們所做的愚蠢決定全都是神秘組織的暗箱操作,現在知道為什麼主角遇險必分開了吧?

再比如只剩清純妹時,觀眾都以為她死了電影就結束了。

沒想到老實男突然死而復生,還帶著清純妹混進神秘組織內部放出了所有怪物。

誰說領了盒飯就是炮灰、就不能加戲?

《林中小屋》

最高明的是,其實整個故事的設定都是一個絕妙的隱喻。

神秘組織代表恐怖片創作者,所謂的神靈代表觀眾,每年的獻祭代表恐怖片創作者取悅觀眾。

如果觀眾不滿意,降罪不說,整個產業都會慢慢崩壞,簡直絕了。

《林中小屋》

由此可見,本片既是給恐怖片死忠粉的獻禮,又是對於如今流水線恐怖片產業的諷刺和揶揄。

其本身就是一部不落俗套的恐怖片:頗為豐滿的劇情、令人咋舌的場景、巧妙的殺人獻祭設定、「獵人」與「獵物」同歸於盡的結局,都不會讓影迷們失望。

而片中無處不在的反思維、反套路、辛辣諷刺,又使其具有了全新的意義。

這種恐怖與諷刺的均衡配比,正是它能夠打動人心的根本所在。

不愧是我的心頭之愛。

《林中小屋》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頭號玩家》中提到的恐怖電影《閃靈》,其中旅館和迷宮讓人驚嘆
    今天把電影《閃靈》看完了,畢竟是經典的恐怖作品,故事的情節比較詭異,演員演技也基本在線,電影的故事情節略微狗血,不過要是探討這背後的象徵意義則會發現本作還是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了。之所以看這部影片完全是個意外,之前看《頭號玩家》的時候,裡面出現了經典的《閃靈》情節,抱著更深入理解電影劇情的想法,我觀看了這部《閃靈》,而後又接著複習了一遍《頭號玩家》,不得不說第二次看《頭號玩家》確實對這部分的劇情有更深入的體會,《頭號玩家》裡的這部分場景復刻太成功了,可以以假亂真了。
  • 《閃靈》可不止是恐怖那麼簡單
    最近大爆的熱門電影應該就是埋梗狂魔皮導的《頭號玩家》了。論票房,一天一億的速度榮升全球最大票倉;論口碑,今年上映所有電影中開畫最高;論彩蛋,請問彩蛋裡穿劇情的還有哪個!!!米姐刷完除過膜拜還是膜拜!尤其當「237」房間的裸體女人出現時,這種比原作還恐怖的神還原也只此一家。《閃靈》,想必因此進入了很多人的重溫or必看片單。(1980版)至於這個被譽為「最完美恐怖類型片」的電影到底有何過人之處能成為鼻祖,米姐有去認真刷了好幾遍。
  • 《頭號玩家》強勢刷屏朋友圈!16萬人打出9.1分,這部電影可不止200個彩蛋那麼簡單!
    》推到了朋友圈的話題中心「一時間,感覺朋友圈都在討論頭號玩家!」答案不難猜,反正套路你們都懂。另外一點是史匹柏對於遊戲和生活的態度 ,他沒有把這兩者放在對立面 ,我們要擁抱生活,面對現實 ,卻並不代表不可以在遊戲裡沉淪,現實和虛擬,都是我們活著的動力,「好好工作,拼命玩」。
  • 沃興華:大字書法創作,不是你們想的那麼簡單
    舉個簡單的例子,王羲之的《蘭亭序》雖好,可最適合的就是放在案頭細品,如果把它裝裱起來放在巨大寬敞的高牆之上,多少也會有點不搭調。書法這門藝術,在傳承前人經典的基礎上,當然也要寫出屬於當下這個時代的新風貌。很多優秀書家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和努力。近些年來咱們比較常見的大字書法,就屬於這方面的嘗試之一。
  • 《頭號玩家》致敬梗喚起遊戲情懷!
    影片裡我覺得引用最好的一段就是翡翠鑰匙那段,重新呈現了《閃靈》的經典畫面:Overlook Hotel、恐怖雙胞胎姐妹、血漿噴射的電梯、237房間的可怕裸女、冰雪迷宮的瘋狂追殺。大戰那片段,高達出現的時候全場歡呼,網上現在出現了彩蛋集合,從119個到185個的版本都有,但是我真的沒有找到那麼多~~看來要等電視貓的二刷甚至於N刷了。總之推薦去電影院看。
  • 看完這部超級電影,我也想成為「頭號玩家」
    一部《頭號玩家》讓人印象深刻,確實也驚豔了我。 作為史匹柏的影片,他的科幻程度肯定是我們不用懷疑。這部《頭號玩家》特效和故事以及思想都是高度統一的,絲毫沒有套路,完全符合我的思想,瞬間讓腎上腺素飆升。 地產界的「頭號玩家」則非恆大莫屬。
  • 電影頭號玩家彩蛋是什麼劇透 頭號玩家138個彩蛋致敬了哪些遊戲
    頭號玩家豆瓣評分9.2 為什麼電影頭號玩家口碑這麼好31.《宇宙靜悄悄》片中的標誌性飛船同樣出現在阿奇的工作室中。32.《終結者2》阿奇在結尾大戰「犧牲前」,在熔巖中豎起大拇指的段落,致敬了T-800。《閃靈》彩蛋第二關整段致敬這部庫布裡克的恐怖經典,史匹柏甚至完全重建了一座《閃靈》中旅店的實景。
  • 我的世界:像素畫不像搭建房子那麼簡單,棕色的小兔子最恐怖!
    《我的世界》自上線之際就誕生了許許多多用方塊作畫的玩家,但是現在這類用方塊作畫的玩家確實越來越少了,畢竟像素畫可不像搭建房子那麼簡單,這類玩家需要比其他玩家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像素畫進行雕琢,甚至每一個身體部位他都要設計半天,做這件事情就像是在雕刻一樣,每一刀其實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
  • 這可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說起MP與HP,我想就算是不太了解遊戲的人也知道是什麼吧。絕大部分玩家認為自己對HP及MP的概念已經熟悉到不得了——HP是體力而MP就是魔力,還有什麼好談?但其實最初HP及MP的設定並非如此簡單,因此這次大家不妨先把自己對HP及MP的概念稍稍放下,重新想想這些在遊戲裡的基本數值到底代表著什麼。HP = 體力?
  • 《頭號玩家》:最大的彩蛋
    狂拽酷炫的《頭號玩家》竟然出自72歲的史匹柏之手,這或許是大多數人看完《頭號玩家》最驚訝之處。一位72歲老年人,卻拍出年輕人喜歡的東西,要情懷有情懷,要前衛有前衛,要勁爆有勁爆!其實,用不著驚訝,倘若《頭號玩家》不是出自72歲的史匹柏之手,又怎會狂拽酷炫呢?史匹柏還是史匹柏,他永遠沒有過氣。這位名列好萊塢四大導演之一的老先生,根本一直走在潮流的最前線,並未因為年長而過時,但也不是所有年長之人都不會過時,比如伍迪·艾倫,抱守自己那套賴以成名的愛情小品玩到底,明顯已經玩不轉了。
  • 知乎第一高贊,如何評價電影《頭號玩家》?
    知乎第一高贊,如何評價電影《頭號玩家》? 原標題:知乎第一高贊,如何評價電影《頭號玩家》?
  • 《頭號玩家》的200個彩蛋裡,佔了最大篇幅的卻是「它」!
    這也使得《頭號玩家》成為了一部好看又「好玩」如果你打算去看《頭號玩家》,不如今天先和小編一起來補補這一部吧。這一部分在《頭號玩家》的電影中也提到了,並且成為了解開謎題的關鍵。但這也並未妨礙庫布裡克的這部《閃靈》成為影史上的恐怖片經典。
  • 《頭號玩家》中國火美國溫,因為這四個原因,最後兩個讓人刺痛
    首先得說明,小編也覺得《頭號玩家》是一部好電影,在史匹柏作品中,它能排到中等偏上,相較於《大白鯊》《ET外星人》和《侏羅紀公園》的開創性,《辛德勒名單》《拯救大兵瑞恩》和《人工智慧》的深邃性,《頭號玩家》跟這些經典作品相比,顯然還差了那麼一點點。
  • 頭號玩家 電影
    《頭號玩家》續集電影《二號玩家》已在籌備中 Ernest Cline 創作的小說《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續篇《二號玩家(Ready Player Two)》已經在11月正式推出,近日
  • 《頭號玩家》它並非沒有缺點,只是它的優點可以吹爆!
    《頭號玩家》 3 月 30 日全球同步上映,作為一名宅男,第一時辰就去看了。如今雖然過了一天,但快樂的感受還記憶猶新,良多人留言讓我做影評,如今就來:《頭號玩家》影片改編自恩斯特·克萊恩所著的科幻小說《玩家一號》,國內翻譯成《頭號玩家》,不外意思是一樣的。
  • 有超人有蝙蝠俠,《頭號玩家》的趣味彩蛋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整個《頭號玩家》的標題便是一個迷宮的設計,在字母「O」中藏著那顆重要的復活節彩蛋。還不快試試看你能不能成功破解這個迷宮,摘得彩蛋呢?帕西法爾重新了愛情經典《情到深處》中John Cusack手舉音響的鏡頭,想必看到這一刻,不少影迷們嘴邊都是帶著微笑的吧。《鋼鐵巨人》帕西法爾的好夥伴艾齊的車庫裡那個超過15米高的舉行機器人是備受喜愛的動畫電影《鋼鐵巨人》中機器人的完美複製品。這鋼鐵巨人可不僅僅是個展覽品,讓粉絲們會心一笑而已,他在後來的劇情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電影《頭號玩家》——從遊戲裡獲得存在感!
    非得把遊戲弄廢掉他就高興了,對於沒錢、想好好玩遊戲的人一點遊戲體驗都沒有;另一方面,就是一些遊戲公司,為了賺取玩家的錢,也是想著法子,遊戲不花錢你裝備就不行,砍個怪都要好久。真的,我很想知道這些遊戲公司的初衷是啥?遊戲遊戲,就是為了讓玩家從你的遊戲裡不花一分錢獲得樂趣,有人可能會說是「白嫖」。
  • 《頭號玩家》裡的VR虛擬實境分析
    《頭號玩家》裡的未來世界。「綠洲」世界裡,眾人在空中舞蹈。《頭號玩家》。史匹柏《頭號玩家》劇照。記者採訪了成都一家VR研發中心的負責人郭元昊,帶領大家走進《頭號玩家》的世界。科技電影愛出bug?《頭號玩家》幾乎沒有犯錯郭元昊曾經參與過電影《變形金剛3》和《超級戰艦》視覺特效製作,算得上是這個行業的一名專家。《頭號玩家》上映之後,他第一時間觀看了這部電影,關於大家覺得裡面各種超燃的爆點以及先進的技術,他的反應是「還好,並不特別驚豔」。
  • 他們無疑是頭號遊戲家但是 每個人都可以是頭號玩家
    說英雄誰是英雄,在遊戲圈中有幾個大佬,那真真說得上是頭號遊戲家。他們在遊戲裡說得上是一手遮天,有的名利雙收,有的功成身退。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頭號玩家們。一人可攻一座城「別拿你的年薪,挑戰我的零花錢」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
  • 不只是《It》,為什麼歐美電影那麼愛恐怖小丑?
    不過其實縱觀好萊塢恐怖片,其實不乏恐怖Clown的題材,但是本來應該是要提供歡樂的Clown,是如何同時也變成恐怖的象徵?為什麼歐美影視那麼愛用恐怖Clown呢?1. Clown的前世今生古今中外,都不乏Clown這個身份的存在,用意無疑就是用來搞笑、並且娛樂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