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王者榮耀中的女英雄數不勝數,但巾幗英雄卻屈指可數,最大名鼎鼎的就是花木蘭,然而花木蘭的英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今天要說的這位同樣也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唐朝女宰相——上官婉兒。
●紅妝時代
「巾幗宰相」上官婉兒出生名門,她的祖父上官儀是唐高宗時的宰相,父親上官庭芝是周王李顯的府屬。生在這樣的家庭裡,按理說上官婉兒一輩子榮華富貴、衣食無憂是很輕鬆的事情,命運卻在她即將出世的時候給她安排了一個地獄開局。
唐高宗李治因不滿武則天的強勢,便心生了廢后的想法,便與當朝宰相一起商議廢后的方法。但是權力過大的武則天不但沒被廢除反而登上了王位。
對於敵人,武則天從來不手軟,她讓自己的親信許敬宗上奏誣告上官儀和廢掉的太子李忠密謀造反,上官儀和其子上官庭芝不久就被處死,還是個嬰兒的上官婉兒和母親一起,被發配到掖廷做了奴僕。
但上官婉兒並沒有因此而平平庸庸,婉兒十三歲的時候便得到女帝的賞識,為她破例免除奴婢賤籍擢升至五品才人,武則天稱帝後上官婉兒的位置就相當於女宰相。
但真正讓她大放異彩的應該是中宗時期,中宗掌權後,上官婉兒也一躍成為二品昭容,這個「昭容」,與她在高宗時期的「才人」一樣,只是給她加品的名號,並不是實質上的後宮嬪妃。
婉兒以昭容身份入禁中為皇帝起草制書,這一職責實際與當時的北門學士、後來的翰林學士掌機密者無異,制誥從禁中出,獨立於中書門下,直接由皇帝負責,這也是唐代皇帝分割宰相權力的一種方式。
只是其他朝少說也有三人共事,然而唐朝只有兩人,但中宗時期婉兒卻是「獨掌朝政」,「軍國謀猷,生殺大柄,多其決」可見其權力之大。這也反映了在中宗時期女官打破身份的束縛,開始走入朝堂。
而且由婉兒死後的特殊待遇可以推知,唐朝政府並沒把她當作嬪妃或一般女官看待,朝廷實際已經認可她是朝廷大臣,名副其實的宰相了。
●梅花妝
上官婉兒成為武則天的得力助手時,曾與武則天的情人眉來眼去的,這一幕正好被武則天逮個正著。
本來這次上官婉兒肯定是難逃一死的,可是殺伐決斷的武則天在最後一刻竟然心軟了,她一來是想起了上官婉兒這麼多年對自己勤勤懇懇的付出,於心不忍。
二是因為這上官婉兒是武則天最得力的助手,身邊兒還真是不能沒有她,殺了她沒有第二個這樣的人利用了,於是就讓上官婉兒繼續留在自己身邊,但是作為懲罰,武后毀了婉兒的臉,以至於讓她沒辦法再去勾引男人。
就這樣,上官婉兒雖然逃過了一死,卻在額頭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這漂亮小臉蛋兒算是毀了。容貌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有多重要,這無需多言,更何況是上官婉兒這樣的絕世美女,這個刑罰對她來說就是個致命的打擊。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上官婉兒能是一般人嗎?當然不是,她看著鏡子裡的自己,靈機一動,想出一個主意:用金箔製成梅花的樣子貼在額頭上,不僅可以蓋住原本的傷疤,而且更加能夠襯託自己的美麗,顯得格外有嫵媚動人。
上官婉兒不僅是個才女,她還算得上是個時尚達人。宮裡的女人們看到了上官婉兒的裝扮,也都紛紛跟著學了起來,一時間,上官婉兒創造的這個「梅花妝」成了當時最流行的時尚風向標,簡單來說就是網紅爆款。直到現在,咱們在古裝劇裡也能經常看到這個裝扮。
●悲慘結局
武則天后期在傳位的人選問題上搖擺不定,上官婉兒作為大唐女宰相,被太平公主拉攏,為太平公主提供人員安插的便利及情報傳遞。太平公主與李唐宗室及大臣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下臺,唐中宗李顯上位。這是婉兒與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合作。
唐中宗李顯在位期間韋後勢力日盛,上官婉兒依附韋後與中宗,還是宮中女宰相。因在神龍政變中立功被中宗封為昭容。
但是韋後欲仿武則天稱帝,而上官婉兒判斷韋後勝算不大,太平公主的勢力又日漸強盛。於是聰明的上官婉兒悄悄依附太平公主。中宗李顯駕崩後,韋後瞞下死訊,欲獨攬大權。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合議起草了一份遺詔,為平衡各方勢力,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但韋後一心想稱帝,而更改詔書,不讓李旦輔政,獨攬大權。
後來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除掉韋後與安樂公主及其黨羽,擁立李旦為帝。上官婉兒在政變當晚被控制後拿出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給前來執行政變的劉幽求查看,證明自己不是韋後一夥,而屬於李唐。劉幽求拿不定主意,就去找李隆基,但李隆基為免除後患決定殺掉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的死並不在政變計劃中,太平公主毫不知情,太平公主也不在場,無法阻止。後來在太平公主的遊說下,唐睿宗李旦下詔按品級修建了上官婉兒的陵墓。
●總結
說到底,上官身上所謂的「罪」,沒有不可饒恕,她本身也並非代表了「惡勢力」,只是她的立場,她所站的隊伍,和婉兒一貫的行事作風,將她推向了最終的結局。
感謝閱讀本篇內容,你認為上官婉兒是好人還是壞人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