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高質量發展是時代最強音。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
守體育初心 擔強國使命
山東體育學院主動探索服務奧運戰略新路徑
近年來,山東體育學院秉承建設體育強國初心,自覺融入體育事業全局,以「對接需求、協同創新、集聚特色」為發展理念,主動探索地方專業體育院校助力中國特色競技體育改革發展的新路徑,吹響了新時代高質量服務奧運戰略的新號角。
一、服務保障「一體化」
中國的專業體育院校歷經60餘年的發展,與競技體育共生共榮,相對具有綜合優勢,建設「訓科醫教培」五位一體訓練基地,通過「基地大學化+大學基地化」,能有效適應開放性的競技體育發展要求,特別是運動員知識化、運動項目智能化發展的需求,彌補傳統訓練基地多為生活服務型的弊端,建立起資源互享、力量互融、優勢互補的「訓科醫教培」協同體系。這也是專業體育院校區別於師範院校體育院系的一個特色標誌。目前,學校已建立國家舉重隊備戰奧運訓練基地、國家田徑隊奧運備戰及青訓基地、中國橄欖球協會奧運備戰基地、山東省體育局訓練基地,正在商建中國水上運動體能訓練基地、中國冬奧項目體能夏訓基地。2019年10月,中國舉重隊在泰國世錦賽上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在給我校的感謝信中表示,25天日照校區集訓的「全方位保障」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舉重隊為國爭光、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和嚴格的戰前軍事化管理對校區廣大師生員工的教育是深刻的充滿正能量的。國家男女舉重隊計劃明年5月至奧運會前在日照校區訓練,我們將極盡所能服務好這支中國奧運軍團中的「夢之隊」。2019年4月,中國田徑協會和學校共同投資650萬元,按照東京奧運會比賽場地標準,由同一家義大利公司完成了對田徑場塑膠場地整體改造,已有多批次國家隊和省隊在此訓練。英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的國家田徑協會也發函中國田徑協會,希望東京奧運會前到此基地訓練。
二、科技支撐「智能化」
要實現我國體育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發展方式的轉變,其中科技驅動是關鍵。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以信息資源目錄為主線,把傳統信息技術與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分布式等技術相結合,貫穿數據整合、清洗、轉化、加工、服務的全生命周期,通過數據智能分析寫「藥方」,指導運動成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2018-2019年,省體育局和學校籌集2000餘萬元,聯合山東浪潮集團、西北工業大學等單位建設運動監控大數據中心,初步建成運動表現數位化實驗室、運動機能監控數位化實驗室和運動數據標準化實驗室,配備20名研究人員(15名博士),還派出3名「數據醫生」全程參與服務國家舉重隊備戰東京奧運會大數據和技術解析工作。同時,學校大力建設「體育+」科技創新平臺和創新創業專業孵化器,與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等組建「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加大科技創新與集成轉化,投資500餘萬元研發兩輛科技保障車,打通了科研服務從實驗室到比賽場的「最後一公裡」。還自主研發新產品17個,申請國內發明授權專利73件、實用新型專利39件,1項成果獲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8年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成果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2018年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2019年全國體育科技創新大賽唯一大獎並獲一等獎一項。
三、運動項目「學院化」
競技和教育相融走集約化發展道路,共同培養知識型優秀競技運動人才是提高競技運動水平的重要探索。協會與大學共建運動專項學院,能有效整合體育、教育和社會多方資源,實現人才培養的體教貫通,讓運動員「大學夢」和大學生「體育夢」共融共促。2017年1月12日,國家足球學院和國家籃球學院在學校日照校區成立,這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足球協會、中國籃球協會、山東省體育局和山東體育學院聯合承辦的,以我校二級學院形式成立的「國字號」應用型專項運動學院。從兩個學院近年來考生報考情況來看,考生數量和質量持續提升,目前在校生546人,2020年擴大招生至每屆300人。2019年8月23日,中國舉重學院在日照校區揭牌。這是學校與中國舉重協會攜手應對理念、體制、人才和文化等挑戰,整合各方力量推動舉重運動可持續發展而建立的專業化、國際化舉重運動全鏈條人才培養綜合體。目前,學校還正與中國皮划艇協會、中國賽艇協會籌建中國水上運動學院,以更好服務水上運動科學發展。這些「國字號」專項運動學院開啟了體育人才培養的新探索,並同時開展了專業培訓、科學研究、文化傳承與傳播、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工作。2019年,學校承接中國足協、中國籃協的各級教練員職業培訓23期近1000人次,承辦12項國內比賽。
四、教育師資「國際化」
國際化是通向世界一流的必經之路。近三年來,學校與美國、英國、法國、葡萄牙等國家的16所院校(機構)建立國際合作,成功籤約功勳教練米盧教練團隊執教國家足球學院,引進烏克蘭教練團隊1個、歐洲高水平籃球和足球教練4人、外籍大數據專家1人、香港科技大學教授1人,以及國際特色專業課程8門、外教專家講座109人次。2019年,學校與斯洛維尼亞馬裡博爾市政府達成建設山東體育學院歐洲實訓基地協議。另外,還與世界健身聯合會(國際)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了「世界健身聯合會(國際)中國培訓學院」,引進世界健身聯合會培訓課程體系和認證制度。同時,學校持續加大「走出去」力度,派出36批126人次赴17個國家訪學培訓,與英國拉夫堡大學籤署碩博聯合培養協議,與德國柏林健康與運動學院、德國管理應用技術大學等籤定辦學協議。
五、比賽運作「品牌化」
2016年,學校在全國體育院校中率先響應國家體育總局 「一校一品牌,一校一賽事」改革要求,創辦全國體育院校籃球聯賽(SCBA)。四年來,聯賽遵循社會化、市場化辦賽理念,吸引社會資金2000餘萬元,積極推進了體育院校賽事育人的新探索。2017年獲評全國十佳最有價值新銳賽事第五名。2018年榮登全國十佳最有價值新銳賽事榜首。2019賽季累計在線觀看突破2千萬人次,決賽單場突破200萬人次,SCBA品牌價值和美譽度持續提升。2019年10月我校創意並成功承辦第一屆全國體育科技創新大賽,來自全國26個省市和臺灣地區的130支參賽隊伍參加比賽。這是目前國內體育科技創新領域最高規格、最大規模的全國性賽事,也是體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平臺,我校獲得此賽事的永久承辦權。同時,學校還成功申辦2021年第十二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
六、後備隊伍「體系化」
我校原體育運動學校是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但面臨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學生輸出渠道單一,上升空間受限,優秀後備人才生源不足等困難和衝擊。2018年3月,在省體育局和省教育廳的共同支持和推進下,突破種種現行政策瓶頸,學校獲批設立附屬中學,加掛山東省體育實驗中學牌子,設初中部和高中部,辦學規模3000人(初中部1500人、高中部1500人),面向全省招生。附屬中學不同於傳統體校和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是全國第一所省級體育實驗中學,是一所以體育特色為本的普通中學,辦學理念是「讓學生鍛鍊好,讓運動員學習好」,目標是積極推進體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體育教育融合發展的「齊魯樣板」。目前,附屬中學承擔了攀巖、滑板、滑雪、攀冰等4個項目的國家集訓隊備戰任務。滑雪登山隊在2019年世界盃上奪得6塊金牌,在世錦賽暨冬青奧會選拔賽中拿滿代表國家隊徵戰的4個名額。攀冰隊在2019年全國錦標賽上包攬男子組前七名和女子組前四名,在世界盃中創中國歷史最好成績。此外,學校還正在與有關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合作,共建二、三線隊伍,進一步完善山東青少年運動員培養體系。
在高質量服務奧運戰略的同時,作為山東省唯一的專業體育院校,受省體育局委託,學校承擔了山東省備戰2021年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3個運動項目的組隊任務。目前,山東省中國式摔跤隊已組隊完成,山東省棒球隊、山東省壘球隊正在組建。同時,受教育廳委託,學校還承擔了山東省參加2021年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的大學、中學的田徑項目、籃球、排球等項目組隊任務。
此外,學校積極推進全民健身與健康中國的深度融合。2016年,學校在全國率先建設了省級科學健身指導中心,並以總評分第一的成績獲批「國家體育總局科學健身示範區(籌)」。該中心建有19個工作機構,組建48人專家團隊,招募300名志願服務者,開發建成「科學健身與健康促進專家服務平臺」「登山戶外資源信息服務平臺」等,提供「線上+線下」培訓指導服務。投資3000餘萬元建設的山東省科學健身指導中心大樓已經完工,即將投入使用。另外,學校還獲批成立了全國幼兒體育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中心、山東省老年人運動與健康研究中心、山東省體育政策研究院、山東省校園足球發展研究中心暨訓練總營、山東省運動戒毒研究中心等機構,開展針對性研究並承接政府服務項目。2020年8月,根據省委省政府打造體育產業生態部署要求,學校承擔山東省體育產業研究院任務,助力打造山東的千億級體育產業集群。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山東體育學院將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把住「建成中國奧訓基地」和「實現省部共建」兩個著力點聚焦發力,努力建成國際知名、國內著名、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專業體育院校,在服務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貢獻新的力量!
「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活動來了,典型案例持續徵集中!
徵集郵箱:dzrb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