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玩啥風冷,RGB可編程的一體式水冷了解一下?

2021-01-10 網際網路第一線

傳統DIY風格已經已經越來越來越受到了限制,而牙膏廠不斷的擠牙膏也讓平臺之間的性能差距越來越小,更多的只是功耗、製程方面的區別,如今的人越來越強調個性化,更多人願意為了打造一款專屬自己的平臺而付出,除了在外設、機箱方面的改造之外,最多的也就是水冷,當然,分體式水冷能根據玩家自己的個性進行打造,但這無論對動手能力、財力都是一種考驗,這些年一體式水冷不斷的親民也讓玩家們看到了讓自己的電腦上水冷的曙光,最近入手了傳統散熱廠家超頻3的偃月,來看看它到底怎麼樣?

超頻3偃月的包裝很傳統,從信息上也能看到風扇、水冷頭都支持RGB可調,符合目前個性化裝機的需求

超頻3偃月為240水冷排設計,所以有兩把風扇,支持pwm調速,9葉片設計顯得風扇有些緊湊。

不過細看還是能發現裡面還設計有導風槽,轉數為1000-2000RPM,屬於靜音的風扇,白色的葉片設計除了RGB調光之外也是為了美觀。風扇四腳都有橡膠墊,可以減震降噪。

配件集合,全平臺支持,需要注意到的是它是支持自調光,所以線材需要接駁電源,因為本身用的是Z370主板,但針腳似乎是有特殊處理,如果跟主板不匹配就需要進行接駁。當然,最後為了方便(還不是因為懶),我就讓它變成自動的了,切換隨意。

水冷頭同樣也能跟風扇一樣支持調光,但就外觀來說比起一般的水冷頭小個了一些,不過使用了陶瓷軸承,十級電機,在可信度以及靜音方面的控制還是值得期待的。

純銅底座的面積挺大的,用了十顆螺絲進行固定,安裝之前記得將薄膜撕掉。

在水冷排以及水冷頭的接口處還有熱縮管的設計,這點比較貼心。水冷管道的外層還有編織線的設計,可以預防裝機碰到割裂等情況。

安裝過程

風扇先固定好在水冷排,選擇好水冷排的最佳位置,現在機箱大多都支持頂部、後部以及前部的水冷排安裝,選自己喜歡的就好,這次我選擇的是前部。

目前使用的是i58600k平臺,其實還是要吐槽一下現在的英特爾,真是逼著用戶多花錢買散熱器。

散熱底座安裝完成圖

在這過程中碰到了一個不是特別順手的事,雖然超頻3偃月的底座是金屬,當然需要用塑料片來進行隔絕,但其實個人認為安裝的時候塑料片的限位作用有限,而如果是初次安裝的玩家很可能會忘記,個人更希望是限位的設計,更穩當。

安裝後一覽

雖然進入到第八代之後很多主板廠家都意識到了光汙染對於玩家的意義,但無奈各個廠家之間的協議、設計都有差異,所以想統一是非常難的事,前面說過超頻3偃月支持華碩主板的神光同步,但其他的主板就不支持了,所以調光是需要通過手動,當然,也能跟我一樣直接auto走起。

開啟光汙染之後,超頻3偃月又給了我新的感受,雖然說它支持調色,但顏色的變換實際上是漸變的,而且不會有猛的直接切換過另一種顏色的違和感,上多幾張圖看看光汙染效果。

還是來看看各種各種炫酷的動畫效果吧,因為用的是幻光戟內存條,也是現階段玩光汙染比較6的馬甲條,跟超頻3偃月搭配起來也是相得益彰。

來驗證一下超頻3偃月的散熱能力,這次是用魯大師的溫度壓力測試以及AIDA64的系統全面測試,AIDA64主要是模擬滿載的情況,魯大師主要是負責記錄CPU溫度的實時數據,雖然用的是一塊具備超頻能力的8600K,但整個長達兩個小時的測試過程中並未超頻。首先是在轉數上可以看到CPU的溫度被牢牢鎖定在80°C以下,而即便是滿載的情況下超頻3偃月的風扇轉數並不高,個人感覺沒有像風冷那樣狂轉的噪音。

其次是在長時間滿載後恢復到平時工作的情況,可以從魯大師的溫度監控中看出幾乎是在滿載結束的瞬間,CPU的溫度有了一個較大的變化,曲線圖甚至呈直角狀,而在模擬平時工作(看網頁、聊天、PS)的情況下,這塊I5-8600K的溫度也一直比較穩定的控制在了60°C內,超頻3偃月的風扇最低甚至到了1300轉的速度,這樣的散熱效果還是值得肯定的。

就目前來說,如果買英特爾平臺也就意味著要自己獨立選擇散熱器,而從實際的體驗區別來說,100-200元的風冷其實在平臺滿載時候的噪音其實是挺大的,加上一體式水冷價格的不斷親民,更多的人就將目光看向了更有個性化的水冷,超頻3作為國內老牌的散熱器廠家,其品牌的號召力自然不用贅述,而且在價格方面,超頻3偃月其實也就400元左右,與其選擇風冷,還不如上個一體式水冷,加上可編程的RGB燈效跟目前主流DIY的光汙染趨勢符合的,試問誰又不想讓自己的主機更炫彩一些呢?

相關焦點

  • 一體式及分體式製冰機的風冷及水冷的不同
    製冰機的性能:水冷製冰機:水冷性能穩定,長時間製冰效果好,夏季高溫製冰不受溫度的影響,更重要的是產冰量大,對於用冰量需求大的客戶。風冷製冰機:風冷性能及水冷性能相比,穩定性沒有水冷好,製冰效果一般。風冷製冰機:無水資源,運行成本低,安裝使用起來比較便捷,使用的時候只需接通電源即可投入,一般用於供水或者缺水嚴重的區域。
  • 硬糖:有液體的散熱器就是水冷?詳解PC端水冷散熱系統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PC 的水冷到底是啥、我們又該如何選擇。何謂水冷?    PC是一個集成了大量電路元件的設備。集成電路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熱量,不斷升高的溫度就會讓整個PC出現異常,這部分高溫主要來自於CPU、GPU、主板晶片組、硬碟、機箱、電源甚至光碟機和內存等。
  • 這份分體式水冷入門指南請收好
    隨著攢機愛好者對性能的追求越來越極致,機箱的散熱壓力也越來越大,風冷要提升散熱效率,難免會噪聲擾人,此時,很多人會開始考慮改用水冷散熱。一體式水冷的安裝並不比風冷散熱器難出多少,但愛好者們往往不會止步於此,價格高昂的陽極氧化鋁側透機箱,自然是和可尋址RGB、硬管分體水冷最搭啦~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裝機老司機,也難免心癢想嘗試。
  • Zen3溫度遠超前代,ZEROZONE BMR水冷更適配
    高端的風冷散熱器其實並不是很適合,當然在性能上壓制住這般高溫是沒有問題,然而高端風冷龐大的體積會影響到主機的安裝,甚至有些設計不當的塔式散熱會阻擋內存。 所以對這樣的高端平臺而言,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冷頭+冷排結構,相對而言就很適合。就熱傳導的介質來說,水冷的散熱效果相對來說是領先於風冷的。
  • 分體水冷老牌首款一體水冷,是硬核還是虛名?
    隨著一體水冷市場的需求越來越旺,一向主推分體水冷解決方案的BARROW最近也推出了首款一體水冷散熱器——炫影360,這個帶著高端神秘光環的產品來到市場,是真正的硬核還是虛有聲勢?只有親自體驗一把才能給大家一個答案了。
  • 一體式水冷!華碩ROG STRIX LC RX 6800 XT GAMING圖賞
    全新的RX6000系列顯卡搭載了RDNA2架構的Big Navi核心,並支持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可使ZEN處理器與RX6000系列顯卡聯動工作,讓CPU和GPU之間的工作更加協同跟順暢。我們快科技已經拿到了華碩ROG STRIX LC RX 6800 XT GAMING,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 安裝簡便 Tt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裝教程(全文)_Tt Water 3.0...
    水冷散熱,對於很多玩家而言可是一類相當「高大上」的玩意,跨過了傳統而更顯成熟的風冷散熱,當然很多的DIY玩家都深深明白水冷散熱系統相對於風冷散熱的效能優勢,但前者依然居高的價格,實在讓人望而卻步。因而水冷散熱系統在DIY改造、裝載的過程中,並不為太多玩家用戶所熟悉,甚至「不明覺厲」的玩家不在少數。
  • RGB賽高!一上頭升級振華NEON240水冷
    前言筆者是個蘋果全家桶用戶,但即便再果吹,有些場景下還是使用Windows來的舒服,比如說我們在Steam上學習賽博朋克藝術流派啥的。我一上頭(來自LKS的口頭禪),搜索一體水就下了單,便有了今天的文章開箱介紹選擇的是站內一個朋友推薦過的振華NEON240水冷,聽說是該電源廠商近年來第一次做水冷的產品,希望藉此產品殺入水冷市場,做一個攪局者。
  • EVGA RTX 3090 KINGPIN風冷+水冷版發布:要價1.3萬元
    在見識了微星全新設計的SUPRIM系列、華碩的EKWB水冷系列之後,再看看北美大廠EVGA的新作——RTX 3090 KINGPIN HYBRID。EVGA常年與極限超頻玩家KINGPIN合作打造頂級非公顯卡,這次的RTX 3090 KINGPIN HYBRID也不例外,這也是EVGA的第一款風冷+水冷混合散熱顯卡,尾部一個風扇,同時還有360mm一體式水冷。
  • NZXT Kraken X63 RGB 280水冷評測:散熱強悍更多兼容
    目前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市場已經相當成熟,240/360尺寸的水冷產品非常常見,為了極致的散熱效果,冷排都得往大了做,大家的旗艦產品都是360的。NZXT旗下的X系列280水冷已經推出過X60、X61、X62三代產品,並在今年推出了新一代的X63,這一代的X63升級了全新第七代Asetek水泵,在散熱的性能表現上將更加出色,同時飽受好評的RGB燈圈設計得到加強,NZXT增大了鏡面無限循環RGB燈圈的尺寸,冷頭頂部採用了可旋轉設計,在提供出色的水冷散熱體驗的同時質保期仍為6年,而且還推出了風扇帶RGB的版本。
  • RTX 3060Ti電競主機首發 搭載120mm一體式RGB水冷散熱
    十代 i7 水冷 + 16GB 內存 + 256GB NVME+1TB 機械硬碟配置,京東現已開啟預約,12 月 8 日首發價格¥8599 元。機械師未來戰艦 II 代 RTX 3060Ti 水冷遊戲主機現已在京東開啟預約,京東購買入口。
  • 酷冷至尊海魔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現在大部分DIY用戶在裝機時更願意選擇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因為價格並不會太貴目前主流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有240mm和360mm兩種,對於預算相對更充裕和散熱性能要求更高的用戶,往往會選擇360mm規格的一體式水冷。市面上一些中端的360mm規格一體式水冷價格基本在500元~700元之間,性能也能滿足高端平臺的散熱需求。像我們本期帶來的這款酷冷至尊海魔360一體式水冷就是其中之一,售價雖然不到700元,不過散熱性能到底如何我們還需要進行體驗。
  • 外觀精緻,散熱效果出眾、喬思伯天使眼240 Pro一體式水冷 評測
    設計風格的延續,會讓人有種熟悉的陌生感;細節部分的提升,會讓產品的使用體驗變得更加優秀;全新技術的加入,會讓產品的性能更加優秀 二、喬思伯ANGELEYES 天使眼240 Pro一體式水冷 開箱 ▼包裝的設計風格還是挺好的,比之前的好看多了
  • 恩傑Kraken X63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開箱
    NZXT的Kraken X系列一體式水冷以獨家鏡面視覺效果擄獲相當多玩家的芳心,近期推出升級版本,分別是X53(240mm)、X63( 280mm)與X73(360mm)三款,讓玩家可挑選最適合的尺寸使用,這次的升級主要是搭載全新第七代Asetek泵浦,性能表現更為優異出色。
  • 美商海盜船發布iCUE ELITE CAPELLIX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力與美的結合
    美商海盜船發布了全新的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iCUE ELITE CAPELLIX系列。這個系列的一體式水冷擁有驚豔的外觀與拔群的性能,同時運行的時候噪音卻很低。三款全新的iCUE ELITE CAPELLIX一體式水冷都配備了高性能的RGB泵頭、微流道導熱銅底和ML RGB系列高性能風扇。在具備頂級性能的同時,通過隨附的iCUE Commander CORE燈光與風扇控制器,能將高亮度的CAPELLIX LED燈珠的出色RGB效果最大程度的發揮,使出色的燈光與效能相得益彰。
  • 噴射式無泵冷頭設計有多強?愛國者銀河T360一體水冷評測
    熟悉DIY的朋友都知道,常見的一體式水冷主要是以冷排、風扇、水管、水冷液和一體式冷頭組成的。由於一體式的冷頭內 集成了水泵和吸熱底座,所以不同的冷頭設計會給散熱效能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 芝奇發布上古水神ENKI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售價為999元起
    劍客網12月24日訊 芝奇(G.SKILL)上古水神ENKI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正式在京東開啟預售,這款上古水神 ENKI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是芝奇 G.SKILL 本月本月推出的新品,有著多項創新設計,共有 360、280、240 三種規格可選,售價為999元起。
  • ZEROZONE BMR 240水冷科學搭配3080
    至於Intel目前還不支持PICE4.0,其實不用太過在意,單看遊戲性能,與3.0差距微乎其微。    當然了,強力的CPU也要搭配強力的散熱器,而且最優的選擇是水冷散熱器。雖說有很多高端的風冷在散熱性能上並不遜色於水冷,對於30系顯卡來說,還是選擇水冷散熱器比較科學。
  • 水冷一體機進行定期維護保養的重要性
    水冷一體機進行定期維護保養的重要性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水冷一體機,廠家直銷,價格優惠,歡迎來電採購!
  • 裝水冷前先讀懂 分體式水冷配件介紹(全文)_散熱器_散熱器評測...
    1分體式水冷配件介紹    說起分體式水冷,大家總是把這個散熱形式認為「高大上」,在筆者跟一些朋友的溝通交流中,他們總認為自己玩不起分體式水冷,價格和維護都是關鍵因素,其實分體式水冷真的有這麼神秘麼?價格真的是否決它的唯一因素麼?還是你真的不了解分體式水冷?不懂如何選擇配件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