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把兒子扭送派出所,局長疑惑:您不是狼牙山五壯士嗎?

2020-12-22 沁流史

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曾經被寫進語文課本裡被世人膜拜歌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真實的故事還有個倖存者的故事,用一生譜寫著一個平凡人不平凡的史詩。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葛振林,狼牙五壯士之一。

一、接手重任,五個人為了不被活捉跳下懸崖

1941年的秋天,當時正值9月份,葛振林所在的7連6班為八路軍晉察冀第一軍所屬。他和其餘四個「壯士」奉命負責掩護部隊和群眾的轉移工作。五個人斷後狙擊敵人的過程中,把敵人引到了狼牙山的懸崖上。原本他們也可以不用這麼做的,但是為了完成保護組織和群眾的任務,他們選擇了一條相反的路線轉移敵人注意力。

槍彈已經用盡,他們就用石頭,石頭用完再無可以還擊的兵器後,他們相互看了一眼,高喊著口號選擇了跳崖自盡。先後犧牲的有連長馬寶玉,河北張家口人。胡德林、胡福才都是河北保定人,他們也接著連長的路走了。

副連長葛振林,河北保定人,他和宋學義因為跳崖時候被樹枝掛住才倖免於難。傷勢累累的二人被人救起時候,已經奄奄一息,所幸附近的廟宇裡有個會醫的道士救活了他們倆。

日本軍方面,跟了半天不敢相信居然就跟到了五個人,已經氣急敗壞的他們浪費了太多彈藥。一直嗷嗷叫著要抓活的日本兵看到五壯士挨個跳下去後簡直是驚呆了。

二、萬幸活下來用生命詮釋活著的意義

萬幸活下來的葛振林和宋學義用一生詮釋了什麼是人活著的意義。首當其衝的是葛振林,他傷口癒合之後隨即就參加了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在戰場上,他抱著視死如歸的態度作戰,勇敢不要命的精神一如當時跳崖時候的決絕,屢建奇功。戰後,回歸鄉林村野之間的他簡單樸素,善良溫和,低調謙遜的品格依然影響著後人。

葛振林從不驕傲,他居住的地方裝飾簡約樸素,一把椅子用了40年,屋裡連個像樣的家具和電器都沒有。葛振林為人卻很大方,平常外出買菜或者其他,但凡遇到需要找零頭的情況,他都擺擺手不要了。

戴著一頂小黃帽,穿著一身舊軍裝。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英雄應該有的模樣,走在人群裡,也就一個不顯眼的小老頭子。小老頭子葛振林

平易近人,不管誰都能處得來,連要飯的都喜歡去他家

葛振林從不居功自傲,連他自己的孩子都是通過電影知道自己父親的英雄事跡。就算是兒子找工作,孫子生病,他也從不麻煩別人,用英雄的名義走後門。他常常叮囑自己的後人:不能給別人添麻煩。

三、把吸毒兒子送進派出所,以感恩的心面對社會

1993年,他的兒子葛擁憲吸上了毒品。用葛振林的勳章換了毒品。葛振林知道後第一時間大義滅親,報警抓了自己的兒子。他還不顧派出所的從寬處理,一定要求派出所嚴懲並且勒令兒子戒毒。

當年那個在山崖下背起他和戰友的救命恩人叫餘藥夫。再次遇到救命恩人的時候,葛振林已經從小夥子變成了小老頭。倆人45年沒見面了,一見面回憶往昔,葛振林更加唏噓感慨自己的生命來之不易,總要做點什麼。

每當遇到需要捐款的事情的時候,葛振林一改往日低調謙遜的作風自己帶頭捐款捐物。一邊捐還一邊念念有詞的說:國家還不富裕,有多少就該出多少力。

葛振林的另外一個戰友宋學義也在用自己的行為詮釋著什麼是真正的英雄。宋學義餘生一直致力於建設祖國的各種鬥爭中,在疲勞中過早積勞成疾而去世,用行為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英雄。

四、英雄落幕,事跡被搬上螢屏

葛振林去世的時候,他的事跡依然在電影院裡放映著,人們爭相排隊搶票,座無虛席。五壯士跳下去的懸崖成為了遊客們最愛的景點,他們觀摩英雄並且延續這種民族氣節和精神。

慶幸葛振林和宋學義搭著肩膀往下跳,所幸還有樹枝掛著他們,最感恩路過的餘藥夫背著他們去道觀養傷。最幸運的是,周圍的人因他們的存在而開心幸福。

葛振林一生只講究奉獻卻不索取,一生簡樸卻對外人大方熱情,甚至是乞丐都喜歡他。他看著只是一個小老頭子,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卻是一個巨人一般的英雄。

葛振林用他的一生維護著狼牙山五壯士的名譽,用行動詮釋什麼是對得起黨和國家的行為。2005年,葛振林病逝。曾經被他舉報的兒子跪在靈前,一會說恨他,一會又感激他。

結語

生命的意義在於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英雄葛振林和其他四位戰士,活下來的活出來了精神和勁頭,已經死去的死的光榮死的偉大。不管生與死,每個人都用生命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英雄。

相關焦點

  • 追擊五壯士日軍小隊長重返狼牙山:磕頭謝罪嚎啕大哭
    68歲的劉宏泉,是「狼牙山五壯士」所在連連長劉福山之子。他說,在1941年那次反掃蕩戰鬥中,他的父親右眼被打瞎,腿也被打斷。由於五位壯士的英勇機智和無畏犧牲,劉福山和眾多傷員,以及數萬軍民最後都安全轉移了。
  • 曾追擊狼牙山五壯士,56年後日本老兵長跪謝罪?
    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英雄的事跡激勵了幾代人。 近日網上一則文章,描述一名日軍老兵,在56年後來到狼牙山磕頭謝罪,並配發了一段視頻。 視頻截圖視頻截圖那麼,真的是這樣嗎?網絡截圖當年的報導:1997年7月14日,時任易縣縣長的劉建軍接待「一位80多歲的日本侵華老兵」茅田幸助和他的30多歲的兒子,茅田幸助稱,他就是1941年9月25日追擊狼牙山五壯士的日軍的小隊長。
  • 新3D版《狼牙山五壯士》開拍
    狼牙山五壯士就是傑出代表之一,今天重新拍攝,有著重要意義。 「狼牙山五壯士」永垂青史,英名不容詆毀近年來,網絡上出現了個別人懷疑和虛構「狼牙山五壯士」抗日鬥爭情節的奇談怪論,抓住某個細節主觀臆想無限放大,歪曲詆毀抗日英雄之能事,否定和醜化八路軍抗戰歷史,混淆了視聽,抹黑了英雄,是極不負責、很不道德的行為。
  • 《狼牙山五壯士》為何被移除課本?專家給出解釋,卻令人憤慨
    家長們光顧著電視臺去了,你們有沒有發現,最該培養孩子精神面貌的課本也把《狼牙山五壯士》、《黃繼光》、《誰是最可愛的人》等紅色經典課文給移除了。 早在2005年,《狼牙山五壯士》就從上海市二期課改語文教材中移出去過,上海教材編寫組專家說刪掉這篇課文的原因是:「符號現代社會的需要」,該專家認為《狼牙山五壯士》這種革命英雄佔主要成分的文章在
  • 揭秘狼牙山五壯士:日軍脫帽敬禮 軍官磕頭謝罪
    【英模小傳】 「狼牙山五壯士」,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第1團第7連第6班班長、共產黨員馬寶玉,副班長、共產黨員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8月,日軍對晉察冀邊區所屬根據地進行「大掃蕩」。第1軍分區第1團第7連奉命掩護機關、部隊和群眾向老君堂方向轉移。
  • 狼牙山五壯士都犧牲了嗎?有一個倖存者戰後隱瞞身份,清貧了一生
    現在和小編和大家說話的是狼牙山五壯士的倖存者,戰後隱瞞了身份,清貧一生88歲去世。 1941年日軍開始掃蕩。 八路軍知道後馬上轉移黨機關和群眾,七連完成掩護任務,留下了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人。 所以發生了「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死亡的事情。
  • 教材為何要刪除《狼牙山五壯士》?專家給出解釋,卻令人憤怒
    特別是《狼牙山五壯士》它是中國抗日戰爭中,民族精神的高潮。我們不光感到質疑甚至是憤怒。《狼牙山五壯士》在教科書中存在了40多年了《狼牙山五壯士》是一名抗日戰地記者,在抗戰勝利時期寫的文章,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這篇文章當時在日報上反響熱烈。在1978年被它被正式收錄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
  • 狼牙山五壯士中倖存的2位將士,後來去了哪裡,他們過得還好嗎?
    在狼牙山居住的五個壯士,大家都沒有聽說過,當時這五個壯士為了使群眾更多地轉移,撤退了,就利用區內五個人的力量,同成千上萬的日軍進行了鬥爭。那時他們射完子彈就扔石子,與日軍周旋了許久,給了大部隊充足的退卻時間。而且真的沒帶武器,這五個壯士毫不猶豫地跳下懸崖,在他們看來連自殺都不讓日軍得逞。但是好人有好報。
  • 《狼牙山五壯士》觀後感
    今天,我在看中國地圖的時候,瞄到了河北省易縣的狼牙山,聽說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個英雄故事,然後我就看起了《狼牙山五壯士》這部電影。看完後,我被深深地打動了。
  • 他是狼牙山五壯士倖存者,晚年生活讓人感嘆,網友:英雄本色
    說起狼牙山五壯士,相信大家都知道,因為他們的事跡被編入了小學語文教材,被拍成了電影。我當學生的時候就學過學《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現在當了老師,又給學生們講這篇課文。在和敵人激戰的過程中,五位壯士充分利用地形,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斃敵數十人。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他們把敵人引上絕路——狼牙山頂峰棋盤陀,在子彈打光,石頭砸沒了的情況下,英勇跳下懸崖,以身殉國。課文寫道這裡就結束了,人們為五壯士的英勇而讚嘆,為他們的犧牲扼腕。
  • 鐵證:「狼牙山五壯士」的真實細節無可置疑
    該文寫道,當時「五壯士」所在的6班不是5個人,而是6個人,其中小商販出身的副班長吳希順在敵偽勸降下投降,「被氣急敗壞的日軍用刺刀當場挑死」。   真有此事?NO!這種說法來源於一出叫做《五大勇士》的話劇。該劇借鑑蘇聯話劇用叛徒烘託英雄的表現手法,把「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搬上舞臺時,加工出一個叫吳希順的叛徒。
  • 【追尋先烈足跡】狼牙山五壯士 | 寧死不屈 視死如歸
    【追尋先烈足跡】狼牙山五壯士 | 寧死不屈 視死如歸環球網  作者:鮑宇雁  2020-09-25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鮑宇雁 實習記者 梅旭航】「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
  • 他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靠懸崖樹枝死裡逃生,晚年生活令人唏噓
    說起「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在我們很多人的學生時代也都學過這篇課文。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五位壯士在跳下懸崖之後,除了馬寶玉、胡德林和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和宋學義在跳下山崖後被山腰上的樹枝掛住,倖免於難。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葛振林。
  • 課本劇大賽視頻展播|銅獎作品《狼牙山五壯士》
    課本劇大賽視頻展播|銅獎作品《狼牙山五壯士》 2020-12-14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狼牙山五壯士》要從課本中刪除?專家給出解釋,網友:這是忘本
    相比於狼牙山五壯士,不如在課文中講講運動健兒劉翔的故事更能與孩子產生共鳴,激勵他們奮勇向前。對此,有網友毫不客氣地指責這些專家,稱他們這叫忘本。《狼牙山五壯士》到底應不應該從課本中刪除?如果從「與時俱進」和「現代共鳴」的角度來講,似乎五壯士所在的年代確實與現在相隔甚遠,從這個角度來講,好像專家說得也不無道理,起碼劉翔的事跡更容易讓孩子理解。
  • 課本為什麼要刪除《狼牙山五壯士》?專家給出解釋,卻令人憤怒
    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被刪除今年3月份,抗日老兵葛振林離世,他曾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他的離世有很多人想到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但近期人們發現,上海教育部門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把這篇文章從教科書中刪掉,這一決定還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外界也給出了不少質疑,認為刪掉這種革命文章,不利於對於孩子們的愛國教育。
  • 狼牙山五壯士班長誕辰百年,烈士故裡4000人赴狼牙山悼念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馬寶玉烈士誕辰100周年。近期,在馬寶玉的故鄉張家口蔚縣,縣總工會組織蔚縣幹部職工赴保定易縣狼牙山五壯士紀念館進行系列悼念活動。
  • 狼牙山五壯士:葛振林,跳崖後沒有犧牲,晚年的結局如何?
    其中,我們眾所周知的狼牙山五壯士,就是最為壯烈的!被日軍死死重圍,臨危受命在1941年的時候,日本軍他們攻打了易縣,並且還企圖著能夠包圍當時的晉察翼軍區,同時也包括了狼牙山等很多個縣區等。被逼走投無路,選擇跳崖為了不讓日本人的陰謀得逞,不被日本人活捉,他們五個人一起,不約而同地縱身一跳,從懸崖上跳了下去!他們的英勇事跡傳遍了整個中國,他們五個人也被追為「狼牙山五壯士」。
  • 《狼牙山五壯士》為何被課本移除?專家給出的解釋,令人憤怒不已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是耳熟能詳,甚至背誦都不成問題。但對於下一代來說,也就未必了,因為它被移出了課本。所以當你跟孩子談起五壯士的悲壯時,他們會不甚了解,甚至是一無所知。倘若想讓孩子知道,也只能家長教育,或者是偶然得知。那麼,狼牙山五壯士為何會被移出課本呢?
  • 葛振林:「狼牙山五壯士」之一,死裡逃生,一生都在想著國家
    引言「巍巍燕山高,瀟瀟易水寒;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79年前,五位戰士在狼牙山上奮不顧身的一躍,被永遠定格在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光輝歷史上。2005年3月很平常的一天晚上,在湖南的一家醫院裡,一位老人去世了,這樣的畫面在醫院中經常上演,但是這次卻也不普通。這位老人是當年「狼牙山五壯士」倖存者之一的葛振林,享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