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祥生承上啟下的一年,也是祥生千億之後再出發的元年。隨著三四線紅利逐步降溫後,祥生控股集團不得不面臨一個重要問題:未來該如何調整戰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性?
對此,祥生控股集團沒有像其他房企一樣,將發展重點轉移到三大經濟圈和一二線城市,而是基於「1+1+X」發展戰略,立足浙江、深耕長三角、布局全中國,依託於發展趨勢和未來規劃,調整戰場結構和布局策略。
策略部署:持續推進「1+1+X」戰略
「1+1+X」發展戰略分別是指浙江大本營、浙江以外的泛長三角區域和重點潛力城市。與大多千億房企的「3+X」相比,「1+1+X」模式顯得更聚焦、更下沉,更區域化。
祥生控股集團行政總裁陳弘倪在近日採訪中表示:「未來行業不確定性很大,千億之後祥生優先在熟悉的區域深耕做大做強,這樣更有把握,同步在拓展其他新的區域。以精準、質量為先,在最有優勢、最有市場容量的地方做大做強,這也是祥生一貫的穩健風格。」
當然,行業裡也有疑惑的聲音。單一區域高權重,是否有系統性風險?能否支撐祥生千億之後的2、3年再增長?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的區域,僅房地產容量就高達2萬多億左右。天時、地利、人和及多種明顯優勢、多重政策支持,這些都能給祥生提供足夠的支持和發展空間。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1+1+X」也是個「組合戰」。即「1+1」板塊是「深耕策略」,「X」板塊是「能動策略」為主。未來,祥生將通過一系列計劃持續推進「1+1+X」戰略。對浙江區域,祥生將實現所有地級市「全覆蓋」修煉,繼續深耕下沉;對浙外的泛長三角區域,祥生將充分「打開」泛長三角城市投資骨架,重點突破南京、合肥、南昌、濟南等中心城市;對X城市,祥生將立足城市和項目質量,加大合作進入,實現X城市的高質量落地。
調整結構:當下541,未來442
目前,無論是土儲還是投資,都體現了祥生控股集團重倉浙江和長三角的偏好。在「1+1+X」戰略之中,可分為「541」的分布格局。在2019年祥生銷售額中,浙江大約貢獻5成,非浙江外泛長三角大概4成,X城市合計1成。對來祥生來說,1+1+X戰略的成長空間是足夠的,未來唯一改變的是「三者之間的權重」。
「隨著1+1+X動態推進,當下541格局未來會逐步走向均衡,預計3年、5年後會呈現出442的新格局。即浙江區域佔比40%,浙外泛長三角佔40%,而X區域佔比20%。」陳弘倪說。
442隻是一個大概數字,關鍵的是祥生區域布局的演變是以這個方向為主,即三個板塊都在增長,但因為X板塊基數低,邊界大、未來增速更快,所以浙江區域雖然業績會持續增長,但權重會從50%逐步下降到40%左右。
布局均衡:新拓一二線,精耕三四線
與其他房企回歸一二線不同,祥生控股集團早已實現了一二三四線全線布局,不僅僅是回歸一二線,還在加持和精耕三四線。在後千億時代,祥生一二三四線的均衡布局具備合理性,互補擴張具備戰略性。
據了解,從年初到現在,祥生新獲取近30個項目地塊,主要位於紹興、杭州、南通、宿州、寧波、合肥、嘉興、南昌、濟南等,其中省會城市杭州、合肥、南昌、濟南。截至2020年11月底,祥生新增土儲中的一二線城市新增土地建面已佔當期總新增土儲建面的50%以上。
從這可以看出,如果上一輪區域布局戰略是「1+1+」X,那麼2020年之後則是更細化的一個戰略動作,祥生將強化一二三四線的全貫通,最終達到一個均衡布局的狀態。
在「1+1+X」戰略指引下,祥生控股集團已在規模布局、產品服務、運營組織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從戰略部署到結構調整再到布局均衡,祥生控股集團在時代浪潮中主動求變,沒有隨波逐流,而以自己擅長的方式,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譜寫千億房企新篇章。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