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日落精讀社。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作品堪稱是英國幻想經典。《時代雜誌》說這本書是「可怕又機智的警示預言」。
被改編的電影拿下了四項奧斯卡提名,卻在英國被禁播30年。
這本書叫做:《發條橙》。
《發條橙》的原著和電影,都極具魅力,非常奇特。電影版導演庫布裡克自這部作品上映以後收到了雪片一般的不是表揚信,而是恐嚇信。
在鏡頭和音樂的塑造之下,《發條橙》成為了與《奇愛博士》,《2001太空漫遊》和《閃靈》一樣驚世駭俗的庫布裡克電影。
為什麼是恐嚇信?就是因為這部作品貫穿始終的性和暴力。而英國也因為這一點把這部電影禁播了30年。
當然,今天咱們不開車,作品也不是在宣揚暴力。實際上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端假設:即使是一個墮落無恥的流氓混混,他是否也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那麼這個人墮落無恥到什麼程度呢?
一群混混,晚上在奶吧喝摻了毒品的奶之後,就去路邊毆打虐待路邊的老人取樂,又跟另外一群小混混大打出手,隨後一路飆車來到了一位作家的家裡,他們假裝需要幫助,誘騙女主人開門開門之後,一群惡徒就衝了進去,他們戴著面罩在作家家裡肆無忌憚的打砸。還當著作家的面輪姦了他的妻子。
主角Alex就是這幫混混的頭目。強姦、濫交、鬥毆、搶劫,無惡不作。他沒有任何的道德觀念,熱衷暴力又狂妄,並且從不掩飾自己的邪惡。他身上帶有一種原始的暴力衝動和欲望。但他同時,又熱愛音樂和貝多芬,會因為同伴在奶吧的粗魯行為打斷了正在唱歌的女士而對同伴大打出手。他的這種蠻橫招來了同伴的不滿,但Alex再次用暴力,換來了他們的服從。
在後來一次如法炮製的作案當中,他殺死了一座房子的女主人,又遭到了同伴的背叛,落入警察手中,被送入監牢。對於Alex這種惡棍來說,牢獄生活怎麼可能讓他改過自新呢?甚至在監獄牧師的監督下閱讀監獄圖書館中的著作時,他都幻想自己是古代戰場城的士兵,將自己沉浸在殺戮和暴力的幻想當中。
為了儘早出獄,Alex主動參與了政府的一項改造實驗計劃。這種實驗很簡單,就是條件反射。利用巴普洛夫效應,給實驗者注射藥物,並在藥物發作使人痛苦噁心的時候,把實驗者綁起來,強制觀看關於暴力和強姦的電影。
這樣,性和暴力在一個人身上就跟痛苦噁心的感受建立起了強烈的相關關係。這樣的一番所謂的治療下來,每當Alex想要對他人施暴,或者對女人有了性慾的時候,他就會不由自主地渾身痛苦,感到無比噁心,無法實施罪惡的行為。政府高興的宣布:「實驗成功了,我們成功把壞人治好了!」
你發現了嗎?其實,每一個反烏託邦的想像都有現實的依據。更可怕的是,人類從來不聽勸。每一個反烏託邦的寓言,總有人不知死活地去把它實現。
先回到這本書,故事到這裡要討論的主題逐漸浮出水面。書名《發條橙》的比喻也變得清晰,作者通過監獄牧師之口,說出了他的道德困境:「善良是來自心中。善良是一種選擇。當一個人無法選擇,他也不再為人。」
沒有選擇的善,是真的善嗎?
其實,這個問題在這本書的語境之下,答案已經不言而喻。
這樣的善本身就是反人性的。
作者伯吉斯自己也說:「徹底的善和徹底的惡一樣沒有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選擇權。」
因為,機械社會的發條決不能冒充有道德選擇的生命。
如果惡不能被接受為一種可能性,那麼善,就是無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