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工作細胞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整個行業的發展逐漸趨於理性,從長遠來看是個好現象
新番動畫,即在日本市場推出的動畫作品,按照播出時間的不同,通常會分為1月(冬季番)、4月(春季番)、7月(夏季番)、10月(秋季番)這四種類別。由於新番動畫在中國動漫市場及文化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於是將這些動畫作品進行同期引進,已經成為了近些年來許多中國視頻平臺搶奪核心用戶的重要手段。
所以,各視頻平臺的新番動畫引進情況,也能較為客觀地反映該平臺在二次元內容領域採取的內容運營策略。那麼,2018年中國的新番動畫引進市場,究竟呈現出了怎樣的發展狀況呢?
(註:文中所有數據均來自各視頻平臺公開的信息整理,可能與真實情況存在一定誤差。)
總體趨於理性的新番動畫引進策略
在ACGx統計到的共計230部日本2018年新番動畫中,有78.7%的作品被各大視頻平臺進行了正版引進,共計181部。雖然中國的視頻平臺對日本新番動畫內容依然表現出了較強的購買力,但當我們按照播放季逐一進行數據分析,就能看出中國的視頻網站在購買新番動畫的力度上,仍然呈現出了減弱的趨勢,比2017年每一季均超過80%的數據水平有所下降。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中國的視頻平臺在新番動畫的引進上逐漸趨於理性,會將內容審核、市場接受度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而不是以前那種盲目追求「多而全」的做法;二是部分視頻平臺針對新番動畫的引進策略作出了相應的調整。
受此影響,整個2018年中國新番動畫引進市場的格局,也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B站、愛奇藝已經成為該市場領域的絕對主力,這兩家視頻平臺加起來幾乎覆蓋了整個2018年的新番動畫內容。
或許是因為平臺動漫內容運營策略進行了調整的原因,優酷引進的新番動畫數量從2017年開始就呈現出了較為疲軟的態勢。而優酷在2018年7月、10月引進作品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再加上該視頻平臺在2018年9月上線了漫畫頻道的動向,也說明優酷確實正在進行較大的動漫內容運營調整。
另外,PPTV、搜狐視頻、樂視、愛動漫(中國電信天翼旗下動漫平臺)這四家視頻平臺,在2018年幾乎都退出了新番動畫的內容爭奪。而在2018年出現的「新面孔」,則是波洞星球(即QQ動漫)、半次元(2018年2月被今日頭條收購)和咪咕圈圈(中國移動咪咕旗下動漫平臺),他們與曾經一度陷入關站危機的A站一樣,都正嘗試利用相對較為優質的新番動畫或獨播內容為平臺引流。
值得注意的是,新番動畫的引進並不是這些視頻平臺完善二次元內容庫的唯一途徑。比如半次元、B站等平臺就在2018年就購入了許多經典日本動畫作品的播放權,而騰訊視頻除了動畫之外,還引進了多部《假面騎士》系列作品,吸引到了不少國內特攝迷的關注。
新番動畫付費播放時代的來臨
我們不難看出,各視頻網站在新番動畫,乃至其他優質二次元相關內容的引進方面,都在按照各自平臺的客觀發展情況制定著相應的計劃。而中國視頻網站引進這類內容的目的,最重要的還是會員付費內容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在2018年,日本新番動畫在引入國內後最明顯的一大特徵,就是付費內容佔比的不斷提高。
ACGx以B站、愛奇藝這2家視頻平臺為例。
作為一家從ACG垂直內容開始發展而來的視頻彈幕網站,新番動畫一直都是B站最核心的內容之一。在2018年以前,B站在新番動畫內容方面一直採用的是完全免費的播出模式,用戶則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隨意打賞。
然而從2018年1月開始,B站開始出現了採用「會員免費」這一付費模式播出的新番動畫,而這些付費內容的比例也隨著每個季度的到來而不斷升高。2018年10月,在B站播出的新番動畫付費內容佔比已經達到了90%以上,幾乎覆蓋了所有熱門作品。
相比起來,像愛奇藝這類從綜合性視頻網站切入到動漫垂直領域的視頻平臺,他們在內容付費方面的嘗試要更早。早在2017年,愛奇藝在新番動畫領域就曾嘗試過「VIP全免費」、「VIP提前看」的付費模式,而到2018年,隨著愛奇藝動漫獨立APP以及「FUN會員」的推出,愛奇藝引進新番動畫的動機,其實都是為了不斷完善其會員內容體系。
實際上,除了A站、波洞星球這類仍還需要靠免費內容吸引人流的平臺之外,不斷將包括新番動畫在內的大量優質內容納入會員體系,已經成為了當下所有視頻平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正是這樣的發展方向,讓新番動畫的播放模式在2018年全面進入了付費時代。2018年10月,全網新番動畫付費播出的佔比已經達到了90%以上,這樣的發展趨勢或許也會影響到中國網絡原創動畫的發行模式,讓動畫的付費播出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常態。
為新番動畫推出中配版的風潮
在2018年4月,很多中國的動漫愛好者都注意到了部分新番動畫推出中配版的情況。據ACGx不完全統計,在2018年推出且具有中配版的新番動畫,有以下幾部:
在這份列表中,《隊長小翼》《卡片戰鬥先導者 Vanguard》《甜甜私房貓 第四季》《索斯機獸:荒野紀》之所以會推出中配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幾乎都被各大視頻平臺歸為了少兒向動畫作品。除了動畫外,同樣是主要針對少兒觀眾的特攝作品《假面騎士》,在引入中國後也同樣推出了中配版。實際上,這類動畫或特攝作品因為內容方面的緣故,往往都會被視頻平臺歸入到「少兒」頻道或者貼上了相關的內容標籤,針對頻道用戶的內容需求推出中配版其實早已成為了標配。
而《刀使巫女》《魔法少女 俺》《鹿楓堂四色日和》之所以會推出中配版,則是因為這幾部動畫作品背後的日本製片公司Genco,主動通過驚奇大地找到了音熊聯萌,針對中國觀眾的需求從而進行的內容中文化嘗試。
至於《命運石之門 0》能夠推出中配版,主要是因為獲得該動畫作品獨播權的騰訊視頻,委託領聲而進行的內容本地化嘗試。
雖然這些新番動畫推出中配版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憑藉母語優勢,這些嘗試幾乎都獲得了不少中國觀眾的好評。不過可能是因為性價比或是其他的一些未知原因,這股為新番動畫推出中配版的風潮在2018年4月達到頂峰之後並沒有繼續延續下去,這對於喜愛中配版的觀眾來說,無疑是留下了些許的遺憾。
立足中國動漫IP出海的中資新番動畫
自從2016年1月騰訊動漫《從前有座靈劍山》正式在日本播出後,許多中國的動畫公司、資本開始嘗試進入動漫產業發達的日本市場,希望能夠從中學習到一些成熟市場的運作經驗,甚至還希望能夠在日本動畫市場立足。在2017年,這類跨國合作項目呈現出了「全面開花」式的發展態勢,涵蓋了中日合作動畫、國產動畫出口、IP投資等合作方式。
但是在2018年,中國動漫企業在與日方展開合作方面,卻呈現出了更清晰的思路。其重要合作項目列表如下:
簡單總結起來,這些中日合作項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進行國產動漫IP出口的探索。對於騰訊動漫、企鵝影視、愛奇藝這類中國動漫行業巨頭來說,他們本身已經整合了包括投資、內容製作和發行等一系列打造動漫IP的能力,製作出來的動畫作品往往也主要是針對中國市場。在與日方進行合作這個問題上,這些行業巨頭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能夠在內容出海方面積累更多的經驗,進一步完成平臺動漫內容的業務布局。
第二類是希望藉助日本資源切入到動漫市場領域。如上表中提到的《重神機潘多拉》《喂,看見耳朵啦》《暮光幻影》這三部動畫作品,其幕後的遊族網絡、漫漫漫畫、樂元素等主要出品方,雖然已經是中國二次元產業的「老司機」,但在製作動畫這個問題上仍然是缺乏相關的經驗。倘若他們希望能夠打造原創動漫IP,或者是將旗下漫畫IP動畫化,與日方相關企業展開合作其實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即便是中日合作項目在數量上有所減少,但是更為理性的跨國商業合作目的,仍然是中國動漫行業正不斷進步的標誌。相信在未來中日動漫相關企業之間的合作,將會越來越深度和緊密。
中國新番動畫引進市場的隱憂
2018年11月下旬,一則關於「網絡視聽節目即將先審後播」的傳言在網絡上傳播開來,引起了許多中國動漫行業從業者、愛好者的廣泛關注。畢竟現在無論是國產動畫還是引進的新番動畫,目前絕大多數都是採用的「邊做邊播」模式,倘若施行「先審後播」,那就意味著需要待成片製作完畢後,才能進行內容的上線播出。
在前段時間由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動畫協會發行的《日本動畫產業報告2018》中,也明確提到了日本動畫行業對此項政策的憂慮和關注。要知道在2017年,日本動畫海外業務已經佔日本動畫產業市場總量的46.2%,中國相關市場的急速增長,也被日本動畫行業普遍認為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實際上,業內出現關於「先審後播」的傳言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14年末就在網絡上出現過類似問題的討論,但時至今日仍未正式落地。
雖然我們目前並不能確認該傳言的真實性,但對於各視頻平臺以及整個中國動漫行業來說,如何從與海外優秀動漫企業的接觸中積累更多的經驗,並將其用於打造更多優質的本土動漫作品,才是當下最實際且最重要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