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一小區草叢中撿到一隻長相奇特,昏迷在地的鳥!
路南發布消息:近日,永紅橋街道南富莊社區居民在小區草叢中,撿到一隻長相奇特,昏迷在地的鳥,這隻鳥長著灰撲撲的翅膀,嘴巴有彎鉤,個頭比鴿子稍大,仔細觀察,這隻鳥有點像老鷹,可老鷹又沒有這麼小。後經專家確認,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雀鷹。
-
它不是烏鴉,是烏鶇
小烏鶇被巡防隊員發現 □記者李嵐實習生苗斌文圖 本報訊5月18日上午,鄭州市金水區鳳凰臺辦事處巡防隊員邢永志和魏建業,在商城東路與建業路交叉口附近的熊兒河邊巡邏時,發現草叢中有隻小鳥在拼命拍打翅膀,卻飛不起來。
-
冬季烏鶇不愛叫,可能是母鳥,掌握3個變化特點,輕鬆分辨所養的烏鶇...
但在換羽前,烏鶇雛鳥是一身黑白相間的花羽毛(指腹部);到了深秋和初冬,就會褪掉舊羽毛,重新換上一身純黑色的羽毛,成了一隻名副其實的黑鳥。此時的烏鶇,單純從體型和羽毛上來看,和成年鳥已經基本無異了。
-
市民撿到幼鳥悉心呵護,觀鳥協會會長:為烏鶇幼鳥,建議放生
楚天都市報5月21日訊(記者滿達)5月21日上午,江漢區唐家墩街西橋社區警務室工作人員杜先生反映,他在警務室門口撿到一隻幼鳥,經查詢他認為是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紫翅椋鳥,他希望這隻幼鳥得到妥善安置。
-
杭州女生撿到一隻鳥,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
「警察同志,我撿到了一隻鳥可能是保護動物,而且它的腳受傷了,你能幫幫它嗎?」2020年8月26日14時許,一位東山弄居民小愛(化名)到玉泉派出所尋求幫助:救助一隻鳥。當日下午,小愛正準備出門辦事,忽然在居民樓門口發現一隻鳥趴在草叢裡,長長的尖嘴,黑綠色的羽毛。好奇心讓她一步步走到了鳥的身邊,鳥卻沒有任何要飛走的意思。小愛發現這隻鳥的腳部受傷了,要是任它留在這裡,很可能會死,於是就把鳥帶到了寵物醫院醫治。醫生告訴小愛這隻鳥可能是保護動物,於是小愛將鳥送到了派出所,尋求幫助。
-
冬季了烏鶇還不愛叫?那可能是母鳥,把握3個變化特點輕鬆辯公母
但對於飼養烏鶇的朋友們而言,這又是一個耳朵開始享受的季節。到了冬季,也就意味著到了烏鶇的鳴叫期。從冬天一直持續到來年春夏季,我們的耳邊總能縈繞著烏鶇那優美動聽的鳴叫聲。不論是當年的雛鳥,還是養了多年的老鳥,此時每天的大部分時間,烏鶇都應該一展歌喉,在放聲歌唱。當然,以上有一個基本的前提條件,那就是養的必須是一隻公鳥。因為烏鶇母鳥不會叫、不願意叫。
-
烏鶇寶寶飛出窩了 再有幾天就能獨自飛
給烏鶇寶寶餵食4月18日,本報刊出了《烏鶇安家育娃記》一文,綠楊新苑一戶居民樓,一對烏鶇在這裡修築了愛巢,產下了5枚鳥蛋。經過20多天孵化和哺育後,烏鶇寶寶昨天終於出窩了。天光大亮後,記者來到窗前,發現小烏鶇果然出窩了,它們已飛到距離鳥窩10米遠的馬褂木上。原來,早上長時間的吵鬧,是烏鶇父母在鼓勵寶寶勇敢飛出鳥窩。烏鶇是晚成鳥,就是出殼後沒有睜眼,需靠父母哺育很長時間,現在雖然烏鶇寶寶出窩了,但它們依然需要父母哺育。
-
烏鶇幼鳥險成家犬美餐
3日晚19時許,南京六合公安分局瓜埠派出所民警接到轄區一名群眾報警稱,自己在路邊撿到一隻「貓頭鷹」。民警趕到現場發現這並不是貓頭鷹,而是一隻烏鶇幼鳥。民警現場觀察,這並不是一隻貓頭鷹,後聯繫動物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確定該鳥是一隻幼年烏鶇鳥,又名百舌鳥,被稱作是鳥中的「口技大師」。報警群眾張先生稱自己飯後帶著自家的三條狗散步,突然三隻狗猛地向路邊追趕起來並狂吠,張先生立即上前將狗拉住,發現一隻小鳥在路邊。「看著不像普通的鳥,我以為是貓頭鷹,又不知道怎麼處理就報警了。」
-
鳥的小知識:歌聲嘹亮的烏鶇,大家想認識一下嗎?
哈嘍,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鳥的世界,今天小編又來和大家見面了,隨著時代在發展,人們都喜歡用閒暇時間來餵養寵物,養什麼寵物的都有,有很多愛鳥人士喜歡餵養鳥,鳥的品種有很多,前幾天小編看了一下,看的眼花繚亂的,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鳥就是烏鶇。
-
它叫烏鶇!徐州4年級學生記錄鳥兒繁育過程,被老師當課件
聶明遠將自己拍到的視頻,及時發送給周老師,與老師分享他的觀察。 「科學老師通過查找資料,告訴聶明遠,這鳥不是八哥,是烏鶇(dong)。叫聲特別好聽。」張女士說。 4月23日一大早,經過14天的孵化,第一隻小烏鶇破殼而出。「媽媽,媽媽,小鳥出殼了!」一醒來就跑去看鳥窩的聶明遠高興地把他的發現第一時間告訴媽媽。 緊接著,一隻、兩隻……5隻小鳥陸續都出殼啦!
-
女子家裡飛來了一隻怪鳥,隱秘地潛伏在草叢中……它的真實身份是...
給記者發了照片 家裡飛來了一隻怪鳥 秘密潛伏在草叢中……這隻怪鳥頭是白色的, 全身灰黑色的羽毛, 還有白斑,好像珍珠滿了 拖著長尾巴,看起來像孔雀。 沈先生告訴記者, 早上,她在自的小院子裡餵雞 院子外面有微弱的聲音 黑灰色的物體在草叢中慢慢移動。 沈先生一眼就看到了 這種形狀像孔雀的動物 身材比家養雞大了一圈。 出於好奇心,我有興趣 沈先生馬上拿出手機記錄下來。
-
鬧市觀鳥:原來黑漆漆的不止是烏鴉,還有烏鶇
一群小朋友到檀木林酒店觀鳥3月24日,由自貢市觀鳥協會組織的「愛生態、愛鹽都」觀鳥體驗活動,確定觀鳥地點為金陵檀木林酒店時就引起了部分家長質疑--到五星級酒店觀什麼鳥!家長認為觀鳥至少應該去到野外,至於鬧市,印象當中只有周杰倫歌中唱的「窗外飛過的麻雀」。
-
烏鶇繁殖過程:第一枚鳥蛋破殼而出的全過程記錄,百舌鳥雛鳥出殼
2020年5月10日,一對烏鶇夫婦在陽臺花盆開始做窩。四天後,鳥窩終於做成了,一個碗狀的鳥「家」出現。雌鳥烏鶇開始了產蛋過程。烏鶇每年3-7月開始繁殖,每對烏鶇每年繁殖一到兩窩,每窩產蛋4-6枚(也有觀測到產蛋7枚的,但不多見),產蛋速度為每天一枚。
-
烏鶇非烏鴉 瑞典的國鳥意外落戶小學走廊
一個鳥家庭的意外降臨,打破了孩子們原本平靜的學習生活。一對鳥夫妻,一個鳥窩,六隻鳥蛋……出現在紹興上虞城東小學教室四樓走廊上的這個鳥家庭,一下子成了校園裡的明星。它是什麼鳥?它出現在學校教學樓四樓的走廊上。夏師傅回憶說,大概是3月24日,他看見地面上和欄杆上有些泥土和雜草,一開始以為是學生沒有打掃乾淨,走近一看,才發現這裡有鳥兒準備築巢。「我還以為是燕子來築巢,所以也沒有去打擾。」夏師傅說。就這樣,過了一個星期,校長林建鋒看到學校五(4)班班主任孫容容老師在學校微信群上發布了一張鳥巢圖片和文字。
-
百舌鳥的故事——烏鶇小記
烏鶇在公園裡,你可能見過身上烏黑的「烏鴉」,但在南方的城市裡,烏鴉其實很罕見,市民們多數看到的是八哥或另一種知名度更低的鳥——烏鶇。烏鶇分布廣泛,幾乎遍布整個北半球;和其它奔波的親戚不同,烏鶇已經放棄了遷徙。它們離開原野,融入都市、住進小區,甚至還藉助燈光開啟了夜生活模式,實在是鳥生贏家。因此,我多次在文中提到烏鶇,樂此不疲,烏鶇的多才多藝甚至讓我覺得長篇累牘也不過分。百舌鳥,正是烏鶇的外號。
-
怎樣才能養出一隻全翅全尾羽毛烏黑油亮的烏鶇百舌鳥?關鍵有幾點
烏鶇是一種其貌不揚的黑鳥,但鳴聲婉轉動聽,尤其善學百鳥之音,因此有「百舌」之稱,深受古今中外人們所喜愛。從春秋早期至清代中葉,烏鶇一直被我國古人當成八哥一樣的寵物鳥飼養,並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章。烏鶇也是西方人心目中「高雅的樂者」,瑞典直接將其選為國鳥。
-
烏鶇為什麼要壓口?白舌鳥不壓口可以嗎?
烏鶇(白舌鳥)小黑烏鶇是一種黑色的小鳥,體長似八哥。烏鶇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分布,是瑞典的國鳥。在我國,從新疆到海南都有分布。是其貌不揚的歌鳥。歌聲悠揚洪亮,是著名的大嗓門。烏鶇除了歌唱的不錯,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學舌,能夠學習模仿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音,如各種鳥叫蟲鳴,可謂惟妙惟肖。特別是清早的樹林裡,遠聽可能百鳥在鳴叫,走近了可能就會發現,整個樹林裡只有樹梢上的一隻黑鳥。這就是烏鶇的本領,因此也叫白舌鳥。家養的烏鶇,讓其學習聲音的過程,就叫壓口。籠養烏鶇和自然界不一樣,通常缺乏各種鳥叫的聲音。因此需要對烏鶇進行壓口。不壓口的烏鶇,不僅叫聲只有本口,單調。
-
被烏鶇鳥屎攻擊了怎麼辦?烏鶇襲擊人的原因真相、方式和防範對策
只見一隻黑鳥,利劍般從空中俯衝而來,快速掠過你頭頂,用鳥爪撓一下頭髮,或用鳥嘴猛啄。還沒等反應過來,黑鳥已拉升而去,準備下一波攻擊。遇到這種情況,識相點的,趕緊逃離現場,這樣最好。但倘若你不識趣,因此惱羞成怒,和烏鶇正面衝突,那麼烏鶇將視你為敵意,會展開另一種形式的進攻,會打到你懷疑人生,陷入噩夢般的絕望。這種方式,就是高空轟炸。
-
常州一市民撿到怪鳥 原來是「鷸蚌相爭」故事主角
常州市民張先生撿到一隻小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而這種小鳥,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中的「鷸」。10月15日晚上9點,天寧公安分局翠竹派出所民警接到張先生報警求助稱,他在金梅花園小區內撿到一隻怪鳥,可能因為下雨的原因,鳥兒蹲在地上無法飛起來。民警趕到現場,把鳥兒帶回來了派出所。
-
畫眉鳥當中的「白王黑將」,說的是烏鶇嗎?
可是烏鶇和畫眉鳥卻是不是同一種鳥,難道是古人把烏鶇錯認成為了黑色的畫眉鳥?這也有可能,因為畫眉鳥當中,除了最普遍的棕褐色畫眉鳥,還有長出白毛的花白畫眉鳥,生了黑點的畫眉鳥,以及完全變黑和變白的畫眉鳥。如果大膽猜測烏鶇就是傳說中的「黑畫眉鳥」,而烏鶇洪亮多變的叫聲,以及能夠模仿其他鳥類的聲音,這一個特點和畫眉鳥也極為的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