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是怎麼「抗疫」的?

2020-12-22 行色小僕
瑞士馬特洪峰「印」上五星紅旗

馬特洪峰(Matterhorn)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知名的山峰。4月19日凌晨,瑞士採爾馬特市旅遊局用燈光將一面五星紅旗投射到馬特洪峰,向中國人民傳遞希望和勇氣,為中國人民抗擊新冠疫情打氣、加油。並以此表示,瑞士將和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克時艱。

日內瓦是瑞士的第二大城市。它也是許多國際組織所在地,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月25日瑞士提契諾州(TI,義大利語區)發現第一例新冠病例,迄今已近2個月。其新增病例已從最高峰時的單日1291例減少到今日(4月21日)的91例。這雖說不上成績斐然,但也不得不說,相對美國和許多歐洲國家,瑞士的「抗疫」很成功。作為在此工作的中國人,筆者親歷了瑞士人的「抗疫」之路。

瑞士人對新冠疫情最初的反應是遲頓的。當武漢1月23日宣布封城時,他們並沒覺得那和他們有什麼關係。甚至當1月底,許多亞洲國家已經開始在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檢測時,日內瓦國際機場仍然沒有採取任何特別檢查措施。整個日內瓦仍然安靜、祥和、有序。 我當時曾暗自祈禱,但願這場災難在瑞士不要來得太猛烈!

對西方國家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初表現出的麻痺與傲慢,我也曾十分不解。後來想想,這部分原因也許是因為他們的政體。試想,如果政府對疫情反應過度,一是會影響經濟活動;二是必然限制公民出行自由。這都會招致選民的反感,最終直接影響現任政府的連任前景。其實當時不僅是這些國家反應遲頓,就連世界衛生組織,在1月31日的時候,也僅將新冠疫情定性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直至3月11日才正式將新冠肺炎疫情定性為「大流行」。

自2月25日發現第一例患者,瑞士疫情發展很快。在短短20天內,感染人數就激增至近1200例。瑞士聯邦政府被迫於2月28日正式出臺第一輪控制措施: 一是聯邦政府將實行定期專題例會制。即每周三和周五舉行例會,其中周三的例會專門討論疫情相關問題。二是呼籲民眾高度自覺。聯邦政府呼籲民眾嚴格遵守聯邦相關決定,為抗擊疫情作出自己的貢獻,並號召所有接受過醫療護理培訓的公民向州政府報到。三是禁止公共場合5人以上集會,同時確保人與人之間至少保持2米距離。如有違反,警方可對有關人員罰款100瑞士法郎。四是嚴格落實衛生守則。州政府有義務監督食品店和其它企業如建築工地嚴格遵守衛生守則,上述場所必須保證在休息室或餐廳內不得同時超過5人停留。建築工地及廠房作業人數應降至最低水平。違者將被關停。五是不實行出行禁令。日常生活保障類場所和設施如零售業及公共運輸等照常運營,但民眾應積極響應聯邦號召,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對他人負責。65歲以上人士應儘量留在家中,並特別指出年輕人亦不能掉以輕心,也應儘量避免出行,以保護其他民眾。

對於這5項措施,我當時覺得太過「溫柔」。這基本上都靠公民自覺執行,靠譜嗎?但之後的所見所聞,徹底打消了我的疑慮。瑞士人在整個疫情期間,展現出高度的「自律」和法制意識,而其「團結、互助」精神也徹底改變了我認為其 「鬆散」的錯誤印象。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日內瓦疫情期間的一些花絮。

由於政府並沒有採取任何強制的「禁足「措施,瑞士人在疫情期間還是可以自由外出,社區也無人站崗阻攔。但政府通過電視、網絡廣告、馬特洪峰上的燈光秀、宣傳品等方式不斷柔性地提醒、規勸公民沒事少出門,儘量呆在家裡,外出時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疫情期間,除了超市、藥店、加油站、寵物店允許營業,其他商業、企業活動完全停止,因此絕大多數人賦閒在家。我的鄰居們,他們一般要麼是在家搞搞園藝,比如剪枝、種草,要麼在家陪孩子玩耍。偶爾外出,一是遛娃、遛狗,二是跑步、散步、騎行,三是去超市購物。外出時,如果碰上熟人打招呼、聊天,他們都會自覺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我親見兩個鄰居碰到後,分別站在街道的兩側,熱聊了至少半個小時!瑞士人非常重視鄰裡關係,這點不像美國人那麼高冷。外出購物時,超市也會在門外規劃出排隊線,人與人之間保持安全距離,且每次只允許特定人數在室內購物。有些講究的超市、加油站,還會免費提供免清洗洗手液供顧客使用。雖然疫情打破了他們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但瑞士人一如既往地井然有序!

馬特洪峰上的燈光秀之「希望」
馬特洪峰上的燈光秀之「居家」
日內瓦市民在Denner連瑣超市外排隊購物
公園裡的兒童遊樂設施因疫情關閉
超市裡的有關「新冠」防護提示
疫情期間照常可以去公園健身
瑞士一家人騎行健身,身背「國旗包」。
兩位鄰居隔著馬路「熱聊」

除了馬特宏峰上的燈光秀,在疫情期間,瑞士人的 「夜幕掌聲」也受到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在媒體的號召下,自3月15日起,每逢夜幕降臨,大約晚上9點左右,大多數瑞士人會放下手中的事情,站在自家陽臺上,一起鼓掌,以感謝和激勵那些奮戰在「戰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這靜夜中的掌聲,既是感謝和激勵,更像號角,號召著所有瑞士人團結一致,共克時艱,直至「戰疫」的最後勝利!

馬特宏峰上的燈光秀「團結」

令人欣慰的是,瑞士目前的新增病例已多日明顯下降,拐點已經確立。瑞士聯邦委員會4月16日宣布,瑞士將從4月27日開始分階段逐步放鬆新冠疫情管控措施,預示著勝利在望。而瑞士國家旅遊局也在馬特洪峰上不失時機地打出了新的燈光秀「dream now,travel later」(當下只是夢想,不久的將來即可旅行),為即將到來旅遊旺季打起了廣告.......

「dream now,travel later"

親愛的讀者,看了以上有關瑞士「抗疫」的介紹,你們有什麼感想嗎?當然,如果本文有不實之處,也歡迎您指正。

註:有關馬特洪峰燈光秀的圖片均源自網絡,其餘為作者原創。

相關焦點

  • 瑞士人最喜歡的芝士並不是瑞士芝士,而是它!
    瑞士人的最愛 瑞士是一個盛產芝士的地方,瑞士人也特別喜歡吃芝士。 那麼,瑞士人最愛吃的芝士,是哪一種呢? 有人肯定會說,艾蒙塔芝士! 沒錯,這個芝士確實在瑞士芝士之中,地位最為崇高。
  • 剛扣完瑞士口罩和手套,又對義大利下手了
    無法繼續抵賴這一點的德國人,只好在義大利官方的斡旋之下宣布批准通關,但是在得到批准之前,德國人有足夠的時間將這批口罩全部運走。於是乎就出現了現在的情況,即德國方面承認義大利可以拿到這批口罩,但是口罩已經不見了。顯然,數量高達83萬隻的口罩不會平白無故消失,德國人一向以嚴謹精確而自豪,怎麼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弄丟這麼一大批口罩呢?
  • 瑞士媒體靈魂發問:中國的成功秘訣是什麼?美國人百思不得其解
    據環球網援引瑞士《新蘇黎世報》近日的文章稱,過去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奉行不幹涉他國內政原則,專注於發展經濟,這成就了中國現在的強大和未來的潛力,可以說,不幹涉內政的原則讓中國如今佔據優勢。在瑞士媒體看來,這是以美國為主導西方國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所在,是中國崛起的成功秘訣。
  • 我駐瑞士新一任大使王世廷:中瑞經貿科技人文合作前景可期
    如今,上千家瑞士企業在中國發展,數千名中國留學生在瑞士學習生活,平均每年有150萬人次中國遊客赴瑞士旅遊。中瑞關係在中歐關係中扮演了「開拓者」角色,開創了多個「第一」。瑞士是最早一批承認並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1980年瑞士迅達電梯在華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資工業企業;2007年瑞士在歐洲率先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2013年瑞士作為世界經濟前20強中的首個國家同中國籤署自貿協定;2016年中瑞建立了首個以創新為標誌的戰略夥伴關係。王世廷指出,展望未來,希望深化雙方在諸多領域的合作。一是加強經貿金融領域合作。
  • 美國有德芙,瑞士有瑞士蓮,我國的這款巧克力被譽為「國貨精品」
    我想巧克力是大部分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比較喜歡的一種甜品,不管是白巧克力還是黑巧克力,還是牛奶巧克力的味道,都比較有特色,相信很多人小時候也是特別喜歡吃巧克力的,但是小時候吃巧克力也並不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因為小顆粒的價格比普通糖果的價格高出不少,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幾款巧克力吧?
  • 你真的了解瑞士嗎?這是一個讓人無地自容的國家
    常人覺得瑞士銀行、瑞士手錶已經很牛了,如果了解更多的人,會知道瑞士軍刀、瑞士醫藥都是行業巨頭。然而,瑞士的經濟領域中,最強大的卻是機電金屬領域,機械、點子和金屬加工是瑞士的工業的第一經濟支柱,從業人員佔據了總人數的一半,出口佔據了40%。然後是化工醫藥、鐘錶製造、銀行業、保險業等。我在瑞士不到一周時間,所到之處,遊客無不是人山人海。瑞士旅遊業如此發達,卻很難進入前5。
  • 莎拉遊記|梵蒂岡衣著鮮亮的那些士兵,為何必須是瑞士人?
    其實,他們可是不折不扣的,全世界唯一的瑞士僱傭兵團了。1527年,羅馬之劫,教皇被大軍包圍。189名瑞士士兵在人數懸殊的情況下,為了履行職責,依然進行了慘烈的鬥爭。最後,147人陣亡,最後的42人掩護教皇安全的從聖天使堡撤離。據傳,當時教皇身邊還有其他國家的僱傭兵,但面對強大的敵人臨陣脫逃了。
  • 瑞士這樣定義「危險高溫」
    預計本周將席捲瑞士的高溫天氣令瑞士氣象局對部分地區發出了2015年以來的最高級別熱浪警報。在瑞士,天氣得多熱才能被視為危及健康呢?氣象局預報,周二(6月25日)至周四(6月27日)天氣將非常之熱,某些地區氣溫甚至可達破紀錄的40攝氏度。是什麼造成了瑞士的熱浪?
  • 8月1日瑞士國慶節!全球之最,瑞士當之無愧
    瑞士,包攬了世界各國關於美的冠名權:伊犁和林芝,人稱東方小瑞士;模里西斯,人稱非洲的瑞士哥斯大黎加,人稱拉丁美洲的瑞士;就連100%純淨的紐西蘭,也被比喻南半球的瑞士。瑞士的美,簡直無可挑剔!瑞士有世界最扎堆的名山馬特宏峰,「歐洲山王」位於採爾馬特地區的馬特宏峰,是瑞士人最引以為豪的瑞士名景。馬特宏峰天然特殊的三角錐造型,和一柱擎天的架勢,實在是勾人入魂!
  • 瑞士便宜的手錶品牌這麼好?還是瑞士的手錶好一些
    瑞士手錶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心目中都是非常高昂的。對於很多普通工薪階級的朋友們來說,擁有一款瑞士手錶也成為了一種奢望。因為瑞士手錶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昂貴的。當然瑞士手錶也有很多比較便宜又不錯的手錶,對於很多朋友們來說都不是很了解。
  • 瑞士導演為何要拍中國鬼片?
    想拍鬼故事的董特寧,曾是瑞士的「主旋律」導演,2013年他接受瑞士電視臺的邀請,導演了瑞士電視劇版的《建國大業》——《瑞士》。2014年,他又接受央視的委託,拍了一部分為十集、每集五分鐘的紀錄短片《中國印象》。這部原本是要拍給瑞士人看的紀錄片,幾經壓縮、刪改,最終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
  • 莎拉遊記|我們都誤會瑞士了,忠誠與守諾才是真正的瑞士精神
    你對瑞士的印象是什麼?富庶、湖光山色,還是那個永久中立國?現在的瑞士祥和、安定,有著「世界公園」的美譽,多次被評選為世界最宜居國家之一。但是你能想像嗎?曾經的瑞士很貧窮很落後, 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是輸出僱傭兵。
  • 他是亞洲第一個去瑞士安樂死的人,臨終畫面溫馨卻令人深思!
    在我們國家,安樂死問題尚未討論出結果,但是這位中國人為了擺脫疾病折磨,成功在瑞士安樂死,他就是傅達仁。傅達仁1933年出生在山東濟南,他五歲時,父親在抗日戰爭中戰死在黃河邊,因為母親也早早離世,傅達仁開始了流浪的生涯。15歲時,傅達仁到了臺灣,因為酷愛運動,25歲時成為了一位籃球運動員,後來還成為了體育賽事的解說員。
  • 進口瑞士盧森,做環保實木顆粒板
    無醛添加,0.01ppm級高環保,像在大自然中呼吸所有瑞士盧森板材使用的基材原料,都來自於瑞士森林的成年松木,絕不添加循環回收木,從源頭上確保了瑞士盧森基材的優質可靠。2020年瑞士盧森板材的產品中,BE.YOND超級實木顆粒板卻與其他品牌的顆粒板大不相同,它是盧森最新推出的革新性的產品,以瑞士原木為基材,使用的膠水也是BE.YOND別漾產品使用的是Eco-Synthetix公司最新DuraBind
  • 世界美景在瑞士,瑞士美景在琉森,天下美女在琉森
    在上一篇裡我介紹過了,瑞士是全球最美的國家,阿爾卑斯山全長1200公裡,綿延數個國家,卻把最美的一段身影留給了瑞士:那就是阿爾卑斯最著名的風景區——鐵力士雪山風景區。橋內橫眉上共有百多幅古畫,敘述著琉森和瑞士聯邦的歷史。橋與湖中八角形的水塔塔樓以及彩色遊船相襯託,平添典雅浪漫。天鵝撥弄清波,鴛鴦盡情戲水,野鴨往來湊趣,紅嘴鷗也來比美。面對此景,不飲亦醉。輕拭雙目,自忖莫非我來仙境伊甸園不成?這是童話世界,詩的意境,而且是一首雋永的朦朧詩,品味起來餘韻無窮。經我思索,愚人一得:世界美景在瑞士,瑞士美景在琉森。
  • 為啥說瑞士中立是沙俄力主、歐洲列強硬塞和瑞士的借坡下驢呢?
    起先,神聖羅馬帝國統治著瑞士這片土地。曾叱吒風雲於歐洲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祖先日耳曼人中的一支,就起源於現在的法國東北部的阿爾薩斯,而當時這一地區則屬於瑞士的地盤。13世紀瑞士人不滿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的魯道夫的統治,為對抗哈布斯堡,1291年8月1 日瑞士的3個州結成永久同盟。
  • 瑞士化工巨頭科萊恩擬裁員1000人
    據道瓊旗下新聞網站Market Watch報導,瑞士特種化工產品撥備7000萬瑞士法郎此外,科萊恩還表示,在2021年底之前,還將實現節省5000萬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3.6億元)成本的
  • 瑞士化工公司科萊恩計劃裁員至少500人
    當地時間2月13日,瑞士特種化學品公司科萊恩宣布,將在未來兩年減員500-600人,這一決定可幫助其每年減少約5000萬瑞士法郎(約合3.56億元人民幣)的成本。科萊恩目前員工規模約1.7萬人,此次裁員佔公司員工總數的約3%。
  • 瑞士蓮品牌代言人辛芷蕾與費德勒 共同探索瑞士蓮的巧克力世界
    瑞士蘇黎世2019年12月3日 /美通社/ -- 始於1845年的瑞士經典巧克力品牌瑞士蓮近日邀請中國區品牌代言人辛芷蕾,攜手全球品牌代言人羅傑·費德勒 (Roger Federer),親臨瑞士蓮總部所在地 -- 瑞士蘇黎世,共同探索瑞士蓮的巧克力世界。兩人在發現LINDOR瑞士蓮軟心巧克力融情奧秘的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瑞士蓮與聖誕節的秘密,點亮冬日聖誕融情之旅。
  • 機械錶大師:瑞士手錶使用最多的機芯有哪些?瑞士機芯排行榜!
    瑞士80%的手錶都使用的ETA機芯,為什麼ETA機芯這麼受瑞士手錶品牌的歡迎呢?主要就是因為ETA機芯的功能強大,不同的機芯型號對應不同的手錶需求。因此ETA機芯毫無質疑的是瑞士手錶品牌中使用最多、最頻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