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特洪峰(Matterhorn)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知名的山峰。4月19日凌晨,瑞士採爾馬特市旅遊局用燈光將一面五星紅旗投射到馬特洪峰,向中國人民傳遞希望和勇氣,為中國人民抗擊新冠疫情打氣、加油。並以此表示,瑞士將和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克時艱。
日內瓦是瑞士的第二大城市。它也是許多國際組織所在地,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月25日瑞士提契諾州(TI,義大利語區)發現第一例新冠病例,迄今已近2個月。其新增病例已從最高峰時的單日1291例減少到今日(4月21日)的91例。這雖說不上成績斐然,但也不得不說,相對美國和許多歐洲國家,瑞士的「抗疫」很成功。作為在此工作的中國人,筆者親歷了瑞士人的「抗疫」之路。
瑞士人對新冠疫情最初的反應是遲頓的。當武漢1月23日宣布封城時,他們並沒覺得那和他們有什麼關係。甚至當1月底,許多亞洲國家已經開始在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檢測時,日內瓦國際機場仍然沒有採取任何特別檢查措施。整個日內瓦仍然安靜、祥和、有序。 我當時曾暗自祈禱,但願這場災難在瑞士不要來得太猛烈!
對西方國家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初表現出的麻痺與傲慢,我也曾十分不解。後來想想,這部分原因也許是因為他們的政體。試想,如果政府對疫情反應過度,一是會影響經濟活動;二是必然限制公民出行自由。這都會招致選民的反感,最終直接影響現任政府的連任前景。其實當時不僅是這些國家反應遲頓,就連世界衛生組織,在1月31日的時候,也僅將新冠疫情定性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直至3月11日才正式將新冠肺炎疫情定性為「大流行」。
自2月25日發現第一例患者,瑞士疫情發展很快。在短短20天內,感染人數就激增至近1200例。瑞士聯邦政府被迫於2月28日正式出臺第一輪控制措施: 一是聯邦政府將實行定期專題例會制。即每周三和周五舉行例會,其中周三的例會專門討論疫情相關問題。二是呼籲民眾高度自覺。聯邦政府呼籲民眾嚴格遵守聯邦相關決定,為抗擊疫情作出自己的貢獻,並號召所有接受過醫療護理培訓的公民向州政府報到。三是禁止公共場合5人以上集會,同時確保人與人之間至少保持2米距離。如有違反,警方可對有關人員罰款100瑞士法郎。四是嚴格落實衛生守則。州政府有義務監督食品店和其它企業如建築工地嚴格遵守衛生守則,上述場所必須保證在休息室或餐廳內不得同時超過5人停留。建築工地及廠房作業人數應降至最低水平。違者將被關停。五是不實行出行禁令。日常生活保障類場所和設施如零售業及公共運輸等照常運營,但民眾應積極響應聯邦號召,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對他人負責。65歲以上人士應儘量留在家中,並特別指出年輕人亦不能掉以輕心,也應儘量避免出行,以保護其他民眾。
對於這5項措施,我當時覺得太過「溫柔」。這基本上都靠公民自覺執行,靠譜嗎?但之後的所見所聞,徹底打消了我的疑慮。瑞士人在整個疫情期間,展現出高度的「自律」和法制意識,而其「團結、互助」精神也徹底改變了我認為其 「鬆散」的錯誤印象。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日內瓦疫情期間的一些花絮。
由於政府並沒有採取任何強制的「禁足「措施,瑞士人在疫情期間還是可以自由外出,社區也無人站崗阻攔。但政府通過電視、網絡廣告、馬特洪峰上的燈光秀、宣傳品等方式不斷柔性地提醒、規勸公民沒事少出門,儘量呆在家裡,外出時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疫情期間,除了超市、藥店、加油站、寵物店允許營業,其他商業、企業活動完全停止,因此絕大多數人賦閒在家。我的鄰居們,他們一般要麼是在家搞搞園藝,比如剪枝、種草,要麼在家陪孩子玩耍。偶爾外出,一是遛娃、遛狗,二是跑步、散步、騎行,三是去超市購物。外出時,如果碰上熟人打招呼、聊天,他們都會自覺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我親見兩個鄰居碰到後,分別站在街道的兩側,熱聊了至少半個小時!瑞士人非常重視鄰裡關係,這點不像美國人那麼高冷。外出購物時,超市也會在門外規劃出排隊線,人與人之間保持安全距離,且每次只允許特定人數在室內購物。有些講究的超市、加油站,還會免費提供免清洗洗手液供顧客使用。雖然疫情打破了他們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但瑞士人一如既往地井然有序!
除了馬特宏峰上的燈光秀,在疫情期間,瑞士人的 「夜幕掌聲」也受到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在媒體的號召下,自3月15日起,每逢夜幕降臨,大約晚上9點左右,大多數瑞士人會放下手中的事情,站在自家陽臺上,一起鼓掌,以感謝和激勵那些奮戰在「戰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這靜夜中的掌聲,既是感謝和激勵,更像號角,號召著所有瑞士人團結一致,共克時艱,直至「戰疫」的最後勝利!
令人欣慰的是,瑞士目前的新增病例已多日明顯下降,拐點已經確立。瑞士聯邦委員會4月16日宣布,瑞士將從4月27日開始分階段逐步放鬆新冠疫情管控措施,預示著勝利在望。而瑞士國家旅遊局也在馬特洪峰上不失時機地打出了新的燈光秀「dream now,travel later」(當下只是夢想,不久的將來即可旅行),為即將到來旅遊旺季打起了廣告.......
親愛的讀者,看了以上有關瑞士「抗疫」的介紹,你們有什麼感想嗎?當然,如果本文有不實之處,也歡迎您指正。
註:有關馬特洪峰燈光秀的圖片均源自網絡,其餘為作者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