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000876)12月28日披露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顯示,儘管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和豬價下行的衝擊,新希望今年的營收、利潤都將創公司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合併營收預計首次歷史性超過千億。飼料業務預計全年外銷量超過1700萬噸,同比去年增長接近20%,遠高於行業平均增速,加上內銷量後的總量將接近2400萬噸,預計將是行業裡第一個年總銷量突破兩千萬噸的企業。新希望表示,順利地實現了生豬年度出欄總目標。
12月28日,新希望披露投資者關係活動表,表示公司今年營收、利潤都將創新高,其中生豬增長速度在行業歷史上處於較快水平。據財聯社記者了解,2017-2019年公司外銷生豬分別為170萬頭、250萬頭、350萬頭,今年超過800萬頭,3年實現近4倍增長;若明年能實現內部考核目標2500萬頭,3年可能會實現接近10倍增長。
「儘管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和豬價下行的衝擊,新希望今年的營收、利潤都將創公司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合併營收預計首次歷史性超過千億。」新希望稱。
「豬周期是一個開放的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幾個判斷是比較共性的認識。」新希望執行董事長、總裁張明貴說出了自己對於豬周期的理解:「第一,未來豬周期所表現的方式和波動方式,和過去比,相信有很大的不一樣。因為養豬的結構、參與養豬的選手、政策所能調節的深度,和過去比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方式。甚至生產的方式和運行的模式,都和過去不一樣。今天準確預計未來周期的格局和運行的方式,對每一家企業都是有挑戰的。通過這一次行業變革,是行業成熟的和進步的表現,未來周期給行業帶來的變化和影響,我認為會變得更好,不會比過去變得更壞。」
「第二,對企業自身來講,當外部環境不太可能準確把握預測的時候,做好自身是最重要的。對成本的把握和基本控制、內部管理性能提升是需要我們一直去追求的。我們既追求階段性的絕對成本指標,我們更要去追求持續的相對成本指標。希望我們的成本水平能夠保持在行業top級水平,公司內部會有一個管理的導向和要求,就是以動態的成本指標和靜態的指標雙線來對管理進行驅動和靠組織來進行支撐。」
「第三,關於未來投資的信心和行情變化的疊加,從公司投資和未來戰略的安排應該就能簡單判斷,周期的波動和我們投資的強度是有一個錯位的,對我們企業的健康運行來講,我們是有基本考慮的。」
「第四,我們在財務結構和資本化支出的結構是比較良性的,資本性直融佔比較高,8-12年的長期負債佔比是最大的,對平抑豬周期的資金壓力,是有相當保障的,在行業裡我們也是有一定優勢的。」
出欄量之外,種豬儲備方面,新希望目前種豬存欄量系去年年底的4倍。數據顯示,截止12月中旬,種豬總存欄216萬頭,其中父母代能繁超過100萬頭,相較於2019底的55萬頭種豬,種豬存欄量大幅增長。
生豬工程建設領域,目前已投入運營的種豬場,年產能超3000萬頭,相較於2018年年底,已形成兩年翻7倍的規模;建設中的種豬場,年產能超2500萬頭,其中絕大部分都將於明年3-4月前竣工,合計會超過5500萬頭。
不過,生豬板塊仍存不足,其中出欄結構與此前年報目標「自產仔豬500萬頭」仍存差距;此外,自產仔豬育肥成本也未能如期降至13元/公斤,下半年仍處於14元/公斤以上。對此公司人士回應道:「在自產仔豬裡面,由於時間滯後,育肥豬數量比預期要少,外購仔豬育肥數量較高,這些結構也會影響我們今年豬產業上可實現的利潤。」
生豬板塊之外,上述接近公司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飼料板塊,新希望今年飼料總銷量預計突破兩千萬噸。此外,記者注意到,在食品板塊,公司小酥肉全年營收預計超6億元,成市場上一大爆品;家禽板塊,公司肉雞自養比例從年初20%提升至年底50%,肉鴨自養比例由年初2%提升至20%。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