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2020濱州文旅資源(滄州)推介會走進河北滄州,百餘家滄州旅行社以及濱州市各縣市區文化和旅遊局、重點景區、旅行社代表和當地媒體參加活動。
滄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王金鋼致辭,他在致辭中提到,滄州與濱州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是環渤海地區的近鄰,同是渤海之城。特別是抗日戰爭期間,兩地是同屬冀魯邊和渤海分區的一家人,共同書寫抵禦外寇的偉大和光榮。近年來,濱州市文旅行業一直都是滄州市對標學習的榜樣,滄州市也經常派員到濱州學習考察。藉此機會,王金鋼也向濱州文旅單位介紹了滄州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
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王木亮在致辭中介紹,濱州因地處渤海之濱、黃河之州而得名,是山東的北大門。滄州市地處環京津、環渤海經濟圈,地理位置優越,文化源遠流長。2015年5月,滄州、濱州、德州、聊城、衡水五城市旅遊部門協商發起成立"魯冀邊城市旅遊聯盟",從而合作和聯繫更加密切,兩市在資源整合、產品開發、市場開拓等方面展開了緊密合作,實現了兩地旅遊業跨越發展。滄州市與濱州市文旅資源各具特色又具有互補性,旅遊合作前景廣闊。通過今天的推介活動,希望各位來賓分享好的經驗和做法,加強兩地文旅企業溝通協作,實現資源互補、客源互送、信息共享,構築互動機制,促進兩地文化旅遊共同發展,實現互利互贏。
推介會上,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通過播放宣傳片、PPT推介、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全面介紹了濱州全域旅遊的發展規劃,霑化區文化和旅遊局、鄒平市文化和旅遊局、無棣縣文化和旅遊局、惠民縣文化和旅遊局、陽信縣文化和旅遊局等5個重點縣市區及黃河古村·西紙坊代表性旅遊景區相關負責人分別推介了各自景區的特色景點和優質服務,重點介紹了提供給滄州旅遊社的優惠政策。推介會現場還安排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呂劇演出、現場抽獎、互動問答等環節,引起熱烈反響,將會場氣氛不斷推向高潮。兩地旅遊企業同行就兩地旅遊發展的相關情況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合作洽談。同時,為了加強、深化濱州與滄州的文旅合作,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還與滄州優選合作夥伴進行了濱州旅遊直通車籤約儀式。
濱州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的資源和燦爛的文化,孕育了世界著名軍事家孫子及《孫子兵法》,成長於濱州的北宋著名政治家範仲淹,清朝鹹豐皇帝老師杜受田、漢孝子董永都出生或成長在這裡,轄區內有杜受田故居、孫武古城旅遊區、黃河島景區、鶴伴山景區等9處4A級景區,黃河古村西紙坊、鑫誠田園生態旅遊區、貝殼堤島等40處3A級景區,有魏氏莊園、丁公遺址、龍華寺遺址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9項,截至目前,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8家,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4家、示範基地6家,市縣圖書館、文化館16個,濱州戲劇《蘭桂飄香》《遊百川》等獲全國、全省大獎,霑化漁鼓小戲《老邪上任》獲政府群眾文化最高獎第十八屆群星獎,填補了山東小戲作品在全國"群星獎"上的空白,濱州厚重的歷史人文底蘊成為多年來推進濱州文化旅遊發展的強力引擎。
近年來,濱州市加快全域旅遊發展,重點發展觀光休閒遊、人文研學遊、文體娛樂遊、美麗鄉愁遊、城市後花園遊、工業康養遊、渤海紅色遊、古玩淘寶遊和霑化大高低空飛行遊,突出山嶽、黃河、濱海三大板塊,歸納總結出濱州文化旅遊發展"7+2"模式,同時打響"憶鄉愁,看濱州"品牌,濱州市榮獲"新時代·中國最美鄉村休閒旅遊目的地"稱號。(溫明華 胡旭陽)
【來源:濱州文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