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制定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 打造「黃河之濱也很美...

2020-12-12 湘湘愛旅行

近日,市政府印發《蘭州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今後,我市將聚焦「黃河之濱也很美」城市品牌,把蘭州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旅遊名城、西北區域旅遊集散中心和全國重要旅遊目的地城市,到2022年,全市旅遊人數達1億人次以上,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50億元以上。

《方案》表明,我市文旅發展三年攻堅行動將打造「黃河之濱也很美」城市品牌;「一個理念」,樹立文旅IP轉化消費CP工作理念,促進文旅融合,做強全域旅遊,提升「十大生態產業」文旅產業佔比,變文化制高點為消費爆發點;「五大突破」,即推進文旅業態轉型升級五項工程,實現蘭州文旅「新場景」;「一個責任」,即強化落實文旅產業指標屬地責任。

扶持政策措施:

形成一批具有蘭州特色和金城風情特色商標

在扶持政策措施方面,包括財政支持、市場準入支持、科技支持、稅收支持、金融支持、土地支持、人才培養、消費惠民等方面。其中,加強對「天生園」「佛慈」「悅賓樓」等老字號企業和知名商號企業商標、商號資產的保護運用,鼓勵企業推進商號、商標一體化,提升「老字號」商標價值和傳統特色產品、地方名優小吃商標價值,形成一批具有蘭州特色和金城風情的特色商標。鼓勵文化旅遊產業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企業研發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研發機構給予一次性組建資金補助。城鄉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從事民宿等旅遊經營。

2020年:

啟動白塔山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

推進大眾巷城市有機更新工程、蘭州老街、中天建廣場、金城公園二期、華夏文化展示中心、河口古鎮大景區保護開發、棲雲田園小鎮及精品民宿、中川小鎮等重點項目;完成「蘭貅」吉祥物品牌體系一期工程;啟動白塔山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

制定全市文化產業園區發展方案和推進計劃,積極協調解決文化產業園區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支持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重點推進「文創+」創新創業生態綜合體、嵐沐文體旅創意產業園建設,並根據實際推進情況,培育1個示範性園區;創建2個達到國家3A級景區標準的鄉村旅遊景區或度假區;爭取1個國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創建單位。

2021年:

啟動興隆山景區、什川古梨園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

推進讀者印象生態文化精品街區、萬達茂、甘肅華夏文化博覽園、興隆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青城古鎮綜合保護開發、文成廣場、蘭州動物園易地搬遷建設、蘭州新區田園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啟動興隆山景區、什川古梨園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積極爭取省上政策和資金扶持,重點推進蘭州老街文化園區、西北印刷文化產業園建設,並根據實際推進情況,培育1個示範性園區;創建3個以上達到國家3A級景區標準的鄉村旅遊景區或度假區;打造研學旅行中心城市,建成研學旅行基地5個。

2022年:

啟動蘭州樹屏丹霞景區、蘭山景區、石佛溝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

推進隴香源民俗小鎮、西固區全域旅遊基礎設施及景觀提升、十裡桃鄉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建設、什川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蘭州恆大溫泉水世界文化旅遊城、蘭州市「三館」建設等重點項目;啟動蘭州樹屏丹霞景區、蘭山景區、石佛溝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加大國家和省上政策資金爭取力度,重點推進榆中文化產業園、華夏收藏文化博覽園建設,並根據實際推進情況,培育1個示範性園區;創建2個達到國家4A級景區標準的鄉村旅遊景區或度假區;完善自駕遊線路,建成房車自駕車營地5個以上。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甘霖 攝

【來源:蘭州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打造「黃河之濱也很美」 城市品牌,蘭州要這樣幹
    5月23日,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從蘭州市政府辦公室了解到,日前蘭州市印發的《蘭州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提出,蘭州市將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鑄品牌」工作目標,強力推進文旅產業攻堅計劃,做足黃河和金城文章,打造「黃河之濱也很美」城市品牌。到2022年,全市旅遊人數達1億人次以上,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50億元以上。
  • 美了鄉村 富了農民——我市大力發展旅遊扶貧工作紀實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搶抓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省委、省政府致力打造黃河旅遊板塊的重大機遇,著眼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的鄉村旅遊目的地,努力走出一條富有呂梁特色的鄉村旅遊扶貧之路。以打造精品為著力點, 拓寬鄉村旅遊覆蓋面久居喧囂的城市,會嚮往鄉村的寧靜。
  • 根植黃河文化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黃河是河南的根脈,發展文化旅遊,河南省最有競爭力、號召力和吸引力的就是黃河文化。
  • 府谷:建設黃河流域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先後出臺了若干政策加以引導和規範旅遊行業持續發展,2009年,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之後,國務院又相繼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關於金融支持旅遊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旅遊業的實施意見》、《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等。
  • 河長史萬鈞:講好「黃河故事」 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
    中國網記者:「來沙漠看海」逐漸成為烏海靚麗名片,烏海還打造了諸多旅遊品牌和旅遊產業,請您介紹下烏海文旅產業發展情況,在發展文旅產業過程中黃河起到了什麼作用?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以「旅遊+文化」打造烏海新名片,先後舉辦了黃河明珠·中國烏海書法藝術節、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藝術節,國際書法產業博覽會等品牌節慶活動。
  • 鄭州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之產業扶貧專場
    制定了《鄭州市農業產業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鄭州市產業扶持脫貧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並注重實施過程中政策匹配的精準化,從特色種養業、電商、旅遊、就業等幫扶方案中選擇最合適的項目作為對戶措施,為每個貧困村貧困戶量身定製脫貧幫扶計劃,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二是組織保障。
  • 黃河幾字彎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調研組走進包頭
    9月15日,「幾字彎黃河文化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黃河幾字彎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調研組來到被譽稱「草原鋼城」「稀土之都」的包頭。調研組一行先後參觀北方兵器城、一機集團展廳,調研了黃河謠文化旅遊區並召開專家座談會,通過深入交流為黃河幾字彎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提出各自的意見和建議。
  • 今日關注 | 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
    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通過各方力量全力攻堅,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整治、高效能管理,持續實施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如期全面完成。 縱覽津郊鄉村,乾淨整潔有序美化的農村人居環境基本形成,顯著增強了農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 臨夏州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不斷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印發實施了《臨夏州全域旅遊總體規劃(2020-2030)》及配套的《臨夏州全域旅遊三年行動方案》《臨夏州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規劃》,制定出臺了《關於促進全州文化旅遊產業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全州旅遊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關於加快全州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在編制《臨夏州「十四五」文化旅遊業發展規劃》。
  • 蘭州:黃河之濱正在崛起的現代化中心城市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蘭州:黃河之濱正在崛起的現代化中心城市甘肅蘭州,從新中國成立初期以重工業為主的產業體系到如今向先進位造、通道物流、數據信息、生物醫藥等十大生態產業的綠色蝶變,從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到如今向「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與國家向西開放新高地騰飛……蘭州作為甘肅省省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一座現代化中心城市正在黃河母親河畔高質量快速崛起
  • 【中國夢·黃河情】對話河長劉宛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網北京10月10日訊(記者 江虹霖 宋柏霖)黃河落天,潤澤河洛;千年古都,洛水之陽。位於大河之濱的洛陽,是黃河流域的重要節點城市。在長達1000多年的建都史上,黃河成就了洛陽的富饒瑰麗,也饋贈了極為豐富的文化寶藏。新時代,洛陽會如何繼續書寫精彩的黃河故事?
  • ...且看碧水繞新城——東營市實施「溼地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
    兩年前的金秋,市委六屆四次全會召開,提出了「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的目標定位,擘畫了東營市銳意改革創新的拼搏發展圖景。  當前,我市正處於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力爭在區域競爭合作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期,提出著眼長遠、面向未來的發展戰略,制定科學合理、精準施策的行動指南至關重要。
  •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激活文化旅遊消費
    6月2日上午,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塗碧波帶隊考察調研了我市文化創意產業,分別對數字文化類、網絡科技類、數字動漫類、文化旅遊類、藝術培訓類的5家文化企業進行了現場考察。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廣體局、武陵區政府、柳葉湖旅遊度假區及市經投集團相關負責人參加。
  • 黃河、大運河、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這樣建
    印發《山東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完成《山東省 「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總體規劃》《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等。 通過抓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山東推動黃河、大運河、齊長城項目列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重點項目和省「十四五」規劃、新舊動能轉換重點。
  • 深讀:我市蘭花產業發展觀察
    二十年後,蘭花產業已成為翁源一張「金字名片」。「蘭花專業鎮」、「中國蘭花第一縣」、「中國蘭花之鄉」,這眾多響噹噹的名號是翁源人蘭香蕙馥數十載,付出艱辛努力,辛勤澆灌出來的豐碩成果。粵臺蘭花基地 。其實,近幾年,蘭花產業不僅僅在翁源,而是在整個韶關星火燎原。今年3月,我市將蘭花確定為「市花」,這必將為蘭花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 馬正勇:全力推進我市旅遊產業高品質高端化發展
    6月23日,市長馬正勇率隊到清城區七星崗塔、飛霞山藏霞古洞、飛霞洞等地就我市文旅產業發展、文物保護等工作開展調研。他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處理好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關係,探索推進北江文化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清遠特色的旅遊品牌,全力推進我市旅遊產業高品質高端化發展。
  • 對我省打造全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地的幾點思考
    我們認為,《規劃》中提到的打造四大文化旅遊示範區、發展海洋旅遊、打造紅色旅遊精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打造「好客山東」服務品牌等五個方面很有可能打造成全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地。除此以外,大力發展醫養健康產業、打造「好品山東」產品品牌、促進黃河流域(山東段)文旅高質量發展等三個方面有必要也有可能在打造全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地方面體現山東智慧,成為「山東模式」。
  • 「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蘭州文理學院專場演出成功舉辦
    原標題:青春之光閃耀黃河之濱 「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蘭州文理學院專場演出成功舉辦 展示青春風採,放飛藝術夢想。7月19日晚,「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蘭州文理學院專場文藝演出,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南廣場流動舞臺車上精彩上演。
  • ...思路促發展——我市文化旅遊產業考察團赴豫深川地區學習考察綜述
    都江堰市以旅遊為核心構建產業生態圈,成立李冰文化創意旅遊、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四川青城山旅遊裝備3個產業功能區,打造「管委會+國有公司+集體資本+社會資本」的功能區產業發展機制,構建「一個龍頭企業引領、一個技術平臺支撐、一套資金保障機制」旅遊產業發展模式;引入民間資本組建40億元中金勝邦產業基金,與騰邦國際合作發起設立全國縣級市首家50億元的文旅產業發展基金,構建1(文化旅遊發展基金)+1(全域旅遊運營平臺
  • 現代產業體系跑出加速度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五年來,湛江砥礪前行,只爭朝夕,以高標準、大手筆在雷州半島這片熱土上奮力書寫臨港產業、濱海旅遊、特色優勢農業、軍民融合「四篇文章」,勇擔「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與海南相向而行」的時代使命,為發展之卷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如今:大工業發展蹄疾步穩、四海遊客紛至沓來、蔬果海鮮香飄海外、軍民融合風帆正舉……湛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跑出加速度,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