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伊朗核科學家遇刺事件招致伊朗強烈不滿,聲稱要對美國和以色列展開報復,由此引發該地區局勢持續緊張。中東的穩定關乎著全世界的能源安全,外界紛紛把目光聚焦至兩伊交界處,因為伊朗在這裡部署的兵力已經增加至10萬人,隨時有可能向伊拉克境內的美軍基地發起打擊。暗殺事件發生一周後,報復果然來了,但地點卻是在紅海東岸的沙特吉達港。
據沙特通訊社最新報導,當天一艘新加坡籍油輪在沙特吉達港遭遇不明身份的「外部襲擊」,造成船體中央燃起大火,黑色濃煙直衝雲霄。該油輪滿載排水量8萬噸,航行記錄顯示它於6日裝載了6萬噸成品汽油,不過襲擊和大火暫時沒有導致洩露。此類襲擊事件在沙特附近海域也曾發生過,基本上每次沙特和西方國家都指控是伊朗所為,但伊朗從未承認過。
報導引述沙特能源部消息稱,當地時間14日凌晨,一艘懸掛新加坡國旗的油輪停靠在吉達港卸貨時,突然被一艘載有炸藥的船隻撞上,並引發爆炸和大火。不過火勢並不大,消防人員很快將其撲滅,沒有任何人在襲擊中傷亡。可能是為了降低影響,沙特媒體在報導中特別強調,沙特的能源供應系統仍在正常運轉,吉達港的卸油設施也沒有遭到破壞。沙特政府表示:這是一起旨在破壞沙特石油出口的「恐怖襲擊」事件,沙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襲擊者的行為不僅是在針對沙特,而且還危害了全球能源安全。據了解,近段時間,沙特西部紅海沿岸頻頻發生針對油輪和石油設施的襲擊事件。11月12日,沙特西南部吉贊省沿海的一個石油處理海上平臺遭遇襲擊並發生火災;11月23日,沙特西部唯一石油出口港吉達附近的一座石油設施遭無人機襲擊後爆炸並起火,該事件在當天引發國際石油期貨上漲3個百分點。
從沙特方面的說法來看,這次襲擊事件和前幾起一樣,並未給該國造成多大損失。但美國廣播公司的報導卻稱,爆炸導致油輪上的油料部分洩露,預計將對該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破壞。報導還提到,在10月3日,一艘懸掛馬爾他國旗的油輪曾在吉達港附近疑似觸發水雷,導致原油洩露;11月26日,同樣是一艘懸掛馬爾他國旗的油輪,在離開吉達港後不久,遭到了水下不明物體襲擊,造成船體破裂,所幸原油已卸空,並未發生洩露事件。沙特當時將這些事件全部歸咎於葉門胡賽武裝所為,但美媒認為,胡賽武裝並不具備發動海上襲擊的能力,疑似水雷、魚雷的襲擊很有可能來自於伊朗的微型潛艇,包括這次新加坡油輪遭遇的自殺式小艇襲擊,也很符合伊朗海軍的特徵,畢竟伊朗海軍大部分水面艦艇都是這種排水量幾十噸的武裝快艇,而且他們也擁有專職自殺式襲擊的無人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