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世界衛生日。其設立源於《世界衛生組織憲章》,在1948年4月7日生效。
無疑,今年的世界衛生日將在與新冠病毒的全球「戰爭」中度過。全球確診病例已過百萬的事實,證明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在大瘟疫面前能「獨善其身」。
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已有「遏制階段」進入「緩疫階段」的中國,正是沿著這樣的思路,帶著寶貴的物資和經驗,以國際醫療隊的形式奔赴各大洲,成為「國際抗疫」的寶貴力量。
已向9國派出11支醫療隊
繼國內抗疫「一省包一市」的硝煙逐漸散盡之時,「一省包一國」、「一省包多國」、「多省包一國」的對口支援又相繼上演。截止健康界發稿時,我國已向9個國家派遣了11支醫療隊和工作組支持抗疫,中國醫療衛生專家的足跡已覆蓋南亞、中東、歐洲和美洲,包括: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塞爾維亞、柬埔寨、英國、巴基斯坦、寮國、委內瑞拉。
早在2月底,中國就向伊朗伸出援手。以上海醫療專家為主組建的中國紅十字會赴伊朗志願專家團隊,是我國向外國派出的第一支醫療隊,伊通社在報導中將專家團隊稱為「最美逆行者」。
隨後,對於此次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義大利,中國已先後派出三批醫療專家組前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受到當地媒體與民眾的廣泛關注與好評。義大利外交部長迪馬約在接受義大利國家電視臺1臺採訪時,介紹了中國為幫助義大利抗擊新冠疫情而提供的援助,並表達對中國援助義大利抗擊疫情的感謝。更有義大利多地居民降下歐盟旗幟,升起中國五星紅旗以表達感謝。此外,還有羅馬市居民區市民用擴音器播放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並有人大聲高喊「Grazie Cina!」(感謝中國)。
十分罕見的是,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總理布爾納比齊等多位政府官員直接在停機坪等候中國醫療隊的抵達!中國專家醫療隊帶著政府緊急籌集的十幾噸物資抵達塞爾維亞時,武契奇熱情與6名醫療隊成員一一碰肘表示歡迎和感謝。隨後,武契奇還向五星紅旗上獻上深情一吻,這一幕不由讓很多人動容。
傳授的不僅僅是「怎麼救」
在我國派遣的國際醫療隊或工作組中,「硬核標配」主要是專家成員搭配醫療物資。但和國內各省醫療隊援鄂救治不同,援助海外各國的專家組成員不直接參與當地救治,而是主要從救治、防控角度提供「中國經驗」。
中國派往義大利第二批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周華就表示:「具體治療措施不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對我們而言救治某一個、幾個病人是沒有用的。只要我們的經驗能影響到他們,比對某一個、幾個病人實施救治更有價值……重要的是把整個流程理順。」 所以此次中國派出的「外援」其實有著更重要的使命:傳遞中國抗疫經驗,讓各國抗疫少走彎路。
這意味著,醫療隊成員構成不僅限於以呼吸科為主的重症救治專家,往往還包括感控、檢驗、公共衛生或疾控專家。
從我國赴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義大利、柬埔寨等國支援的專家組實際情況來看,他們在實地考察當地醫院救治流程與感染控制措施時,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疾病防控、臨床診斷、社區管理等提供培訓和指導,並將中國此次抗疫過程中不斷探索分析與積累總結出來的的防控策略、技術、標準和案例予以傳授。
以此次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義大利為例,周華總結,專家組的意見很統一,結合我國的「四個早」——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對重症病人集中收治,集中優勢資源,集中優勢專家來治療重症病人。尤其重要的是,至少要採取一些方法和措施,做到應收盡收,把已經確診的病人集中隔離。只要隔離起來,兩個星期以後情況馬上就會有所好轉。
同時,根據對口援助各國當地疫情的嚴重程度及醫療衛生條件,我國在充分保障國內抗疫工作需要的前提下,會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為當地提供抗疫援助。
在飽受戰爭摧殘,醫療體系較為薄弱的伊拉克,防治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檢測能力不足。
專家組成員、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楊鴻輝說:「中國的經驗就是檢測、檢測再檢測!當前伊拉克只有一家實驗室可以檢測,我們覺得這是遠遠不夠的。」基於這種情況,中國專家組在其首都巴格達援建了PCR實驗室,從設計到建設,乃至實驗室裡的全套設備均由我國負責。
該實驗室此後預計每天可完成約1000例新冠病例檢測工作,這將對伊拉克擴大檢測人群、彌補檢測漏洞有重要意義。此外,伊拉克共和國總理還稱,中國捐贈的5萬份核酸檢測試劑和其他實驗室設備可以幫助伊拉克在其他省份開設5家新實驗室。
在救治和檢驗等方向的助力之外,專家組還在當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宣教防疫知識、疾病預防救治等工作,更有當地電視臺全程現場直播,讓更多醫護人員了解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經驗做法。
援助外國友人的同時,中國援外專家組也儘可能為各地華人華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比如山東省派出的赴英聯合工作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對在英華人華僑的防護指導。
想方設法把「乾貨」留給當地
援助海外的醫療隊員們,在國內疫情勢頭正猛時普遍堅守在一線。馬不停蹄前往被援助國家後,他們把這個節奏又帶到了他鄉。
周華所在的醫療隊,自3月18日當晚抵達米蘭後,來不及倒時差,處理物資一直到半夜,第二天又直接連軸轉地開始工作。在貝加莫最大的醫院Giovanni XXIII醫院實地考察救治情況時,走到隔離病區時,周華和大家相視一笑,不約而同拿出防護服。「這個時候,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到醫院不上一線就無法了解真實情況,不能體會義大利同行的工作狀態。
在國內疫情初期,周華就曾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督導組成員一直參與督導工作,對整個社會的防控流程較為熟悉。據介紹,此次在義大利向公眾宣傳防疫知識,專家組成員們一起嘗試了很多辦法。
為了在視頻直播中周全解答留學生關於防疫的問題,十來個人準備了兩天。他們錄製的新冠防控《赴意專家知識堂》系列視頻,也在義大利語平臺上翻譯推送。
此外,周華所在專家組與國內基金會合作,將國家衛生健康委的診療方案及浙大一院的新冠肺炎防控手冊用中文版、英文版、義大利版專門翻譯成冊,把其中的救治方式與理念不斷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醫院傳遞。
新冠防控《赴意專家知識堂》系列視頻
不止是周華所在的醫療隊,在伊拉克、在委內瑞拉、在伊朗……疫情不分國界,這場新冠世界戰爭,中國幫你們一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