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我家糰子懂事開始,我就琢磨著和她一起玩一些桌遊,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
無奈孩子太小,一直未能如願。
現在糰子已經4歲8個月,我觀察下來認為玩親子桌遊的時機也差不多成熟了。
對於親子桌遊,我其實是有一些要求的:
一是要足夠有趣,最好是大人和小孩都感興趣;
再是,桌遊不能太難,畢竟4、5歲的孩子,無論是閱讀、數學或是反應能力都還不足以應對過於複雜的遊戲;
第三呢,假如能夠寓教於樂,玩得過程中能動動腦筋、開發開發智力那是最好不過的了(一些擲骰子碰運氣的遊戲就排除了)。
最後一條,多人桌遊,但至少是兩個人就可以玩起來的。市場上有一些單人闖關的桌遊,也不錯,比如小紅帽、三隻小豬之類的,糰子也玩過。但畢竟多人遊戲就意味著對抗、競爭或者合作,對孩子而言不論是樂趣還是教育意義,我認為都要比單人遊戲更高一籌。
其實還有一條,是我買了桌遊後才意識到的,賣個關子,放在後面說。
根據以上幾點,我考察了一下市場上數十款親子桌遊產品,最終選中了一款牌類遊戲——《沉睡皇后》(Sleeping Queens)。
這款遊戲標稱的遊戲年齡是8歲,可供2至5人一同遊戲。
一開始我還有點擔心糰子太小,玩不起來。
後來證明,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糰子不但很快上手,而且痴迷其中,每天都要拉著我和團媽來上幾局,甚至去外公外婆家的時候還隨身帶著,教外公外婆陪她玩。
有時為了多玩幾把,甚至不惜縮減自己的最愛動畫片時間,這是萬萬沒想到的。
來簡單介紹一下這款遊戲。
遊戲由79張卡牌組成,12張皇后牌,8張國王牌,5張小丑牌,4張騎士牌,4張催眠牌,3張魔杖牌,3張飛龍牌,數字牌1-10(各4張)。
遊戲伊始,桌面上放置12張皇后牌,牌面朝下,意味沉睡。
其餘牌則堆放在一起。
參與遊戲的人每人先從牌堆中抽取5張手牌,之後每輪依次打出手牌後從牌堆裡摸相應數量的牌補足。
其中國王牌可以喚醒皇后;騎士牌可以搶對手一張皇后牌;火龍牌可以抵擋一次騎士襲擊;催眠牌能讓對手中皇后再沉睡;魔法棒牌可抵消催眠牌作用;小丑牌能讓玩家有機會喚醒一個皇后;皇后牌則用於計分,按照遊戲人數集齊相應張數的皇后牌或者分值即可獲勝。
打出有關角色功能牌後,可以選擇將一張皇后牌翻開,意味著喚醒。
國王喚醒皇后、騎士遇見火龍、魔法化解藥水,角色牌和功能牌之間可以打出相應的組合,也需要一點點策略上的思考。
數字牌沒有任何功能,但是可以通過加法組合,棄掉複數數量的數字牌,比如1,5,6三張牌,可以通過組成1+5=6的算式一次出掉,從而提高摸到角色牌和功能牌的機率。
對於還在學習加法的糰子來說,不但實際運用了算數,也直觀地體會到數學的力量。
而且很重要一點,這款遊戲的牌足夠小,孩子可以一手掌握。這就是之前我沒說的那條要求。
總之,這款桌遊完美契合我對「可玩性」親子桌遊的定義,不愧是獲得了2017年德國年度遊戲獎SDJ推薦桌遊獎的作品。
牆裂推薦給家長慌友們!!!
據說,這個遊戲還有一個浪漫的起源:
那是在一個寒冷冬夜,一名叫Miranda Evarts的小女孩的夢中上演一出關於沉睡皇后、國王、騎士、火龍間的精彩故事。
第二天,她和妹妹起床後,就在父母的協助下,開始把這個頭腦中的故事設計成現實中的遊戲。
昨天晚上我也做了個夢:有天糰子早上起來,和我說,「爸爸我發明了一款桌遊。」
之後呢,當然是收特許權使用費收到了手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