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潛水遊世界第8021次分享
文/阿怪 出處/藍旗潛水
本人是參與這次「11.15桃花水母2號天窗事故」(下發統稱事故)的打撈人員之一,藍旗潛水俱樂部的鐘承呈(阿怪),以下是本人對這次事故遇難者的潛水電腦表中數據的分析,僅為個人觀點以及從潛水員的角度來分析,供參考。
遇難者佩戴的是Suunto松拓,zoop novo系列的潛水電腦表(以下統稱為電腦表),Suunto松拓是現在市面上佔有率比較高的潛水電腦品牌,zoop novo該系列的技術規格數據為(截取與這次事故最為相關的3個數據):
1. 最大工作深度:80米
2. 潛水日誌存儲空間:約140小時(每20秒採樣一次潛水數據)
3. 防水深度:120米
遇難者於11月21日晚11點半左右出水,遺體上水後,現場法醫將遇難者
隨身裝備解除,其中包含該款電腦表,當日該電腦表屏幕是關閉狀態,我們默認其已經沒電或者進水後導致表內電路異常關機(該猜測建立在此表的防水深度為 120 米,遇難者在140米被發現,水壓已經超過其產品數據),故當晚,我們將該電腦表交給法醫,由法醫將其作為物證帶回當地公安局物證室,我們回俱樂部準備該電腦表的電池。
我們於11月24日接到當地公安通知,朱總,貓哥和Bruce一起出發協助法醫將其電腦表中的數據和遇難者裝備進行檢查,並且實時記錄檢查過程。
在該視頻中,我們發現其電腦表還能正常開機,並且沒有明顯的進水痕跡,但已經顯示電池電量低,從最後一潛的記錄上的潛水時間999分,可以由此推斷該電腦表是在過了正常潛水時間記錄後,默認潛水結束,自動關機了。
在該視頻中,我們調出遇難者最後一次的潛水記錄,從電腦表上的數據可知:
1. 最大深度:141米
2. 當時水溫:22度
3. 潛水時間:999分鐘
4. 潛水日期:2020年11月15日
5. 本次開始潛水的深度記錄:1.9米(每20秒記錄一次深度),以下我會選取幾個分界點作為主要數據:
在1分40秒,到達16.8米,接近初級潛水員OW的最大深度18米,下降速度比較正常。
在3分鐘,到達31.4米,接近進階潛水員AOW的最大深度30米,下降速度比較正常,也到達事故俱樂部帶隊教練描述的丟失遇難者的時間。以下為我個人的判斷:遇難者佩戴4公斤配重,3毫米的溼衣,正常潛水裝備和一支滿氣的12L氣瓶,這樣的下降速度,說明遇難者可以保持一定的中性浮力,但可能是靠踢水來控制深度。
在3分20秒,到達34.2米,隨後一直到6分40秒,遇難者一直在34到37米向下遊動,在這3分鐘20秒鐘,以下為我個人的判斷:這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時間段,遇難者已經和潛水隊失散,並且正在尋找,根據帶隊教練的電腦表數據和描述,他們是沿著北壁從東頭往西頭遊動,到達34米深度時折返,並逐步上升,也是在這個折返的時間點最早有人發現失散。後面找到的遇難者遺體的方位,是北壁再往北向的洞裡約20多米遠。可以推測遇難者失散後在往北面的洞裡遊,但深度卻一直在向下走,這裡可以分析為遇難者可能知道在潛伴丟失後需要做尋找,但卻控制不了深度,也超過了教學中所說的在同深度尋找1分鐘的時間,而且在這個深度遇難者很有可能已經氮醉,氮醉簡單來說是潛水中的惰性氣體對我們人體的麻醉效果,深度越深迷醉的效果越大,迷醉的感覺也因人而異,但基本表現為,反應遲鈍、行動變慢、思考能力下降、四肢麻木等,重度情況下甚至可以導致意識模糊乃至昏迷。
在救援打撈報告中可知2號天窗這邊的水溫低,能見度較差,黑水,這些環境壓力都會加劇氮醉反應,再加上丟失潛水隊的心理壓力,這些都能讓一個處於驚慌的潛水員失去正確的判斷能力,正常情況應該是尋找不到潛伴後,緩慢上升,但可能因為頭頂是遮蔽的屋簷完全看不到天光,同時遇難者因為潛水溼衣在水壓變大的情況下被壓縮,浮力減少,且沒有給自己的BCD(浮力裝置)充氣,(遇難者的BCD在該次的裝備檢查過程中工作正常),由此也可以判斷出,遇難者的中性浮力基本是靠自己的腳踢的,這樣的大量消耗體力的踢動也是累積二氧化碳加劇氣體迷醉的因素,導致潛水員的潛水深度越來越深。
在第7分鐘,遇難者已經到達40米,第8分鐘,已經到達60米,這1分鐘內下降20米,這個階段我的判斷是,遇難者已經氮醉較為嚴重,已經不再踢動,人基本上是自由下落,但氣瓶中還有空氣。
在第9分鐘,遇難者已經到達70米,隨後一直到第12分鐘,遇難者在70米到76.5米之間有一段及小幅度的上升,可能是遇難者還有空氣和意識,並掉落在這一段深度巖壁的斜坡上,且相對陡峭。
在12-13分鐘之間,遇難者從76.5米下落到84.1米,然後13-16分鐘,遇難者在從84.1米下落到86.6米,這裡有兩種可能,第一在這個階段遇難者仍然活著並有些許意識但已經無法往上,氣瓶中的空氣也即將或者已經耗盡,身體只能隨著巖壁慢慢往下掉落,第二遇難者已經因為氮醉和空氣耗盡死亡,遺體沿著巖壁向下緩慢掉落。
在第17分鐘,已經到達91米,18分鐘到達126米,20分鐘達到140,22分鐘,遇難者停在了141米,然後電腦表深度不在變化。可以判斷出遇難者在17分鐘已經死亡,並且沿著巖壁往下滾落,直到停在了141米的巖壁上。
關於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氣體消耗的速度來做側面印證:
根據當事教練的陳訴,遇難潛水員下水時背負S80鋁瓶,氣壓180-200bar,也就是總共攜帶2000-2200升空氣。
考慮到寒冷(22攝氏度水溫,穿著3毫溼衣)、緊張和踢動等因素,假設潛水員的RMV為25升每分鐘,那麼根據潛水剖面曲線:
13分鐘時,25 x (2.5 x 3 + 4.5 x 4 + 6 x 1 + 7.5 x 1 + 8.3 x 3 + 9 x 1) = 1823升
17分鐘時,25 x (2.5 x 3 + 4.5 x 4 + 6 x 1 + 7.5 x 1 + 8.3 x 3 + 9 x 1 + 9.5 x 3 + 9.9 x 1) = 2783升
按照耗氣來計算,正常情況,第13-17分鐘時潛水員已經耗盡所攜帶的氣體了。
另外,根據打撈潛水員打撈時所見的描述,以及所攜攝像頭拍攝到的影像:
1、在140米處,遇難潛水員的殘壓表顯示用盡,備用二級頭黃色氣喉被壓成扁帶狀,說明潛水員用盡氣瓶的深度淺於140米。
2、在103米的深度做穿刺時,備用二級頭黃色氣喉有部分仍為扁帶狀,說明潛水員用盡氣瓶的深度淺於103米。
3、收繩時被卡住,打撈潛水員第二次下潛到54米時,觀察到氣喉已恢復形態,且氣瓶頭與調節器接縫處有微量氣泡溢出,說明潛水員用盡氣瓶的深度深於54米。
因此可斷定,遇難潛水員耗盡所攜帶氣瓶內空氣的深度應在54米至103米之間,符合之前的判斷。
延伸閱讀 戳標題
花落人亡,有香丘——1115廣西潛水事故救援始末
2020年5月1日廣西水下洞穴溺亡事件救援經過說明
由於微信更改了推送機制,喜歡我們請點擊文末的「在看」,否則你可能不能第一時間收到最新推文了。感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愛你們。
點擊下圖購買國內外潛水/衝浪/旅遊/健康保險
為了不錯過我們的推送
把我們加入星標
潛水遊世界行程/預定
(下劃模塊並點擊藍字查看行程細節)
國內部分
潛水長期 深圳潛水
長期 珠海潛水
長期 雲南撫仙湖潛水
長期 浙江千島湖潛水
長期 海南三亞潛水
長期 廣西南寧潛水
國內 自由潛水考證
滑雪
【滑雪招募】三地聯動的滑雪行程大集合,總有你要的!
【滑雪招募】聖誕怎麼能少了雪?12月25-27日我們崇禮見!
海外部分
21年3月31-4月4日 泰國斯米蘭船宿(熱招)
21年4月 馬爾地夫虎鯊島潛水(熱招)
21年4月22-28日 菲律賓圖巴塔哈船宿(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