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鐺!已經舉行了18次的「超級星期二」初選結果出爐啦:
共和黨這邊毫無懸念可言,川普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而民主黨這邊,一度非常「擁擠」的候選人大混戰轉變成了拜登和桑德斯兩個人的舞臺。
這倆人一個77歲一個78歲,如果真成了美國總統,無論是誰都將是史上年紀最大的總統,要知道川普當年上任的時候也就70歲220天,已經是美國年齡最大的總統。
不過要說起來,這裡面最有趣的是,之前趕在截止日期前參選,空降的一位重量級的億萬富翁麥可·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狂砸5億美元以後,在美國本土一州未勝,又宣布退選......
超級富豪
單看布隆伯格的臉你可能還不熟,我們來換種方式。
彭博社你聽過伐,就是人家的產業,下面我們再看眼他的人名:Michael Bloomberg。
沒錯,彭博就是布隆伯格的另一種譯法。
這位大佬是真超級富豪。
上一份富豪榜排名感受一下。
2019年10月,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位列第8名。
根據《福布斯》的最新統計,川普擁有的淨財富約為31億美元,而一手創辦彭博社的布隆伯格,資產則高達534億美元,是川普的16倍!
絕對不差錢~
這也是為啥人家100天狂砸5億美元的原因,
花了5億,還有529億
說到這,可能又有人會問,一個做新聞的咋能這麼有錢?
如果你真的以為「彭博」是做新聞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彭博的核心業務是金融信息「終端」,其數據終端系統「彭博專業服務」可以幫助客戶查閱和分析實時的金融市場數據,並進行交易。
終端年費20000美元一年,在全球擁有315000個用戶,每年為公司貢獻79億美元的收入。
它為客戶提供快速且無限量的資訊,只要可以幫助客戶賺錢的資訊都被一網打盡,從CDS利差到體育比賽的賠率。彭博甚至動用衛星,每周拍攝俄克拉荷馬州美國最大的石油儲藏庫的照片兩次,並根據房頂上的陰影長度來判斷儲油罐內的油量。
傳說中的終端系統就是這麼個東西
紐約前市長
除了這些,布隆伯格在美國政壇也是有資深「前科」的。
也許賺錢賺到手軟的他感覺沒有挑戰了,轉向實現自己的從政夢想。
人家的另一個身份是紐約前市長。而且一當就是12年。
2001年初,布隆伯格參選紐約市長。
財大氣粗的他組建了一流的競選團隊,憑藉自己在新聞界的名聲,通過報紙、廣播、電視、電話和電子郵件狂拉選票。
為成功競選,他還表示,紐約市長19.5萬美元的年薪自己根本不在意,只要能當上年薪1美元都可以!
不僅如此,他還動用了自己公司的股權,自掏腰包砸了6900萬美元的競選資金。
終於,功夫不負有錢人,這位大佬在2002年成為了紐約第108任市長,並在2005年和為2009年順利連任。
至於當上紐約市長以後布隆伯格的風格,首先讓市民感受到的是:這位土豪大爺「事兒媽」風格!事無巨細,啥都要管。當年《紐約時報》曾經刊登過整版廣告,來諷刺布隆伯格「事兒媽」的管理風格。
從自身的經歷開始下手,他年輕時候辛辛苦苦戒了煙,當上市長第二年就搞了禁菸令,除了極少數獲得許可的酒吧、俱樂部外,絕大部分餐館和酒吧等公共場所嚴禁吸菸。此外他給香菸增稅。紐約香菸銷售稅當年7月從每包0.08美元增至1.5美元,香菸零售價因而上漲32%。
在禁菸令取得了初步效果之後,市長大人將他的禁菸區擴大到更多公共場合,比如公園,海灘,廣場等。而在紐約禁菸全面勝利後,布隆伯格關心起了全世界人民,2008年,他與比爾蓋茨曾共同捐出3.7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推廣禁菸。
布隆伯格拽上比爾蓋茨推廣戒菸
管完了抽菸還要管喝飲料,他之前推行指令,要禁止在紐約銷售大號包裝的軟飲料——包括從可樂、碳酸飲料到甜冰茶等各種含糖的飲料,但不包括果汁、奶製品和酒類,也不包括維生素水和無糖冰茶等低卡路裡飲料。
所謂大號的標準,就是超過16盎司。
16盎多大?差不多500ml,一瓶可樂這個大。
也就是說,如果當初此項政策如果通過,在紐約買瓶「普通」的可樂就不可能了。
此論一出,媒體沸騰。這樣的措施,畢竟是全國第一個,而且是在紐約這樣的頭號城市。飲料商們更是氣憤。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大公司立即發起各種遊說和宣傳攻勢,說政府管得太寬,幹預了市場運行和個人的自由選擇,並把布隆伯格稱為「布隆伯格保姆」,說他當市長高高在上,把老百姓當作未成年的孩子來管。
好在最後這項政策沒有通過...而且就在布隆伯格離任市長的前一天,他還在推行一項新計劃:鼓勵全市民眾爬樓梯減肥...
不過話說回來,在任期間,布隆伯格的戰績也很亮眼。
作為市長,他卻從來不坐專車,每天都坐地鐵回家。
在擁擠的車廂裡,布隆伯格經常找不到座位,只能站半個小時。
一開始,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在「作秀」。
但布隆伯格表示,乘地鐵既省錢,又可緩解市中心交通擁堵。
而且這也是一個「接地氣」了解交通部門運作的機會,還能化解「9·11」後市民對地鐵安全的憂慮。
久而久之,大家也慢慢接受了他的這種做法。
除此之外,布隆伯格還下令減少特權車。
2004年,他宣布下令將255輛政府用車的警燈和警鈴拆除,只保留73輛「特權車」。
後來,紐約市大概有78%的市政車輛都被除去警燈和警鈴,不再享有特權。
與川普的「恩怨情仇」
這次其實並不是他一次有意參選美國總統。
早在2008年和2012年,財大氣粗的布隆伯格就決定「自費」十億美元參加總統大選,不過後來都不了了之了。
2016年2月,布隆伯格又表示考慮以獨立候選人身份角逐那一年的總統競選。
身為獨立參選人士的布隆伯格部分政策理念與民主黨接近,他的加入很有可能會分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選票,導致最後把總統位拱手讓給川普。
所以再三衡量之下,布隆伯還是選擇放棄競選。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陰差陽錯之下那位川普居然成功當選了...
布隆伯格也在事後表示,對於2016年未堅持參選一直非常後悔。如果當時參選,說不定能阻止川普入住白宮。
所以他也一直在為自己的參選2020年的美國總統鋪路。
18年4月份的時候,他自掏450萬美元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為補足因為川普退出《巴黎協定》而造成的資金缺口。
6月底,他又為11月份的美國國會中期選舉至少捐了8000萬美元,通過支持民主黨候選人,來幫助民主黨重新奪回眾議院的控制權。
這實際上也就是為自己2020年以民主黨派的身份參與競選鋪路。
而如今,2020年這場燒錢大戰,78歲的布隆伯格還是以退選告終,沒能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長、最富有的總統。
比川普還不差錢的布隆伯格譁譁往外撒的錢全都白撒惹...
宣布退選後,布隆伯格在推特上寫道,「我一直認為,要擊敗川普,首先必須團結在最有可能獲勝的競選人身後。經過昨天的投票,很顯然,這位競選人就是我的朋友,一位偉大的美國人,喬·拜登。」
布隆伯格退選的消息宣布後,立刻迎來總統川普在推特上的一頓嘲諷:「迷你邁克剛剛『退出』了總統競選。我本該很早前就告訴他,他根本沒有成功的條件,那樣他就可以省下十億美元了,血本無歸了。現在他準備把錢繼續投給瞌睡喬,希望可以挽回顏面。行不通的!」
p.s.拜登因為在演講中時常失言,被川普貼上了『瞌睡喬』的標籤;布隆伯格則因為身高(1.72米左右),而受到嘲笑。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網友多年前的神預言:
有錢也不是想當總統就能當的。
「去競選然後大把的浪費錢吧。希拉蕊比川普花的還要多,但還是沒卵用」......
番外:
據CNN援引美國疾控中心(CDC)及各州政府公布的數據,美國國內目前已確診158例新冠肺炎病例。
但比起疫情,
美國人更在乎的是「超級星期二」。
在這樣重大的日子註定會出現一個此時非常不應該有的現象——人群聚集。
政客們接近群眾拉票
舉辦集會
大量或興奮或激動的群眾走上街頭
集體外出投票
光是看圖就能發現,一個戴口罩的都沒有……
在3月2日,有記者問川普,在這樣一個公共衛生危機期間,舉行選舉集會安全嗎?
川普表示,「這是很早之前就定下來的,大家都這樣。你可以去問問民主黨人唄,他們也在集會也在競選。」
「我覺得,挺安全的。」
番外來源:英國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