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一下。
我是中國體育報記者、主持人。
▲中國體育報/新體育網東京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節目錄製現場
我是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宣傳與市場委員會委員。
▲接受中帆協主席張小冬頒發的委員聘書
我是中國首支由媒體人組成的船隊:中國船媒隊創始人。
▲中國船媒隊成立儀式現場
我叫陳思彤,是一個從不服輸的人,迎風,我能起航,逆風,我要飛揚!
忘了是誰跟我說過,我是大海水命,今生必定要從事與海有關的工作。
可是我出生在吉林省白山市,這裡離最近的海,也要開車走上五六個小時,還得是全程高速,我從小怕水,連遊泳都沒學會,想不出來,我能做什麼和海有關的工作。所以當我進入中國體育報,領導把水上項目分給我的時候,一時有些懵懂。
▲我在海上工作的樣子
如今,當我和我組建的中國船媒隊一起在大海上乘風破浪的時候,我慶幸,我是海水命。
初識帆船,無法言說的尷尬
工作之後,陸陸續續有了採訪帆船比賽的機會,第一次採訪帆船比賽,就是兩個下馬威,首先,一個老裁判,給了我一本厚厚的帆船規則,讓我爭取能先看懂100頁左右,三天之後,這本書成為我最好的催眠藥,連第3頁都沒看完,實在是太枯燥太專業了,看的我頭暈目眩,頓時對這個項目產生了恐懼。但是這個下馬威還算是輕的,第二個下馬威來得更瓷實,我想上船看看,於是,組委會安排我上了起點裁判船。
帶著一絲興奮和期待,滿腦子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之類的優美詩句,我登上了這艘由破漁船改造的起點船,到了起點位置,船停下,這一天的折磨就算是開始了。停在水面上的船不停地晃,不一會兒,腦子裡的羅曼蒂克就被消耗殆盡,取而代之的是胃裡翻江倒海的感覺,強忍住想嘔吐的衝動,另一個尷尬又隨之而來,我要上廁所,可是,裁判船出來了是不能回去的,我就這樣尷尬地被晾在了船上。午飯時間,既不敢吃飯又不敢喝水的我已經癱倒在船上,但是渴和餓不是最重要的,完全靠意志力抑制著想上廁所的欲望,關鍵當時我是個年輕姑娘,也不好意思和裁判提想上廁所的要求。好不容易,有救援船經過,我趕緊讓人家把我帶了回去,首次出海,一共只有三個多小時,就被這樣的尷尬佔據了全程。
晚上的晚宴也很尷尬,滿座嘉賓衣著光鮮,只穿了運動短袖和短褲拖鞋的我縮在角落,沒吃幾口就匆匆溜走。這次對帆船的初印象,就在各種尷尬中結束了。
▲穿著合適的服裝出席帆船的相關活動已經成為我的習慣
不過我是個不服輸的人,既然從事了這個項目,就要適應這個項目的一切,吃一塹長一智,在此後多年的採訪中,我逐漸練就了一身硬功,我可以在媒體船上待六個小時不吃不喝,我從比賽前一天晚上就可以不進水,不吃水果蔬菜,而且可以整整持續七八天。我可以瞬間把運動裝換成晚禮服,還能利用短暫的時間化個妝。雖然我適應了帆船的一切,但是我總覺得,好像我還沒有融入這個圈子,好像帆船帶給我的快樂也僅限於我的新聞報導在獲獎時的短暫喜悅。
首次航海,體驗人生酸甜苦辣
如果愛一個人,就帶他去航海吧。
如果恨一個人,就帶他去航海吧。
如果對一個人又愛又恨,趕緊帶他來航海吧。
▲CCOR最後一輪比賽結束衝終點時,我們縱情歡呼。
這是我在我的航海初體驗後,寫在日記裡的話。
2004年入職到2019年,我從事航海報導已經整整15年,也算是帆船圈的熟臉。期間,作為嘉賓和媒體登上賽船的次數不少,也有過長航,但是從來沒有當過水手。一直到今年CCOR,我終於迎來了作為水手的「處女秀」。
起因是我要航海網的CEO洪運來(以下尊稱他為洪大脾氣,原因之後解釋),在我清晨沒睡醒的時候給我打電話,邀請我一起組隊參加CCOR帆船賽,我迷迷瞪瞪給了他身份證號就答應了。然後在我此後數次打退堂鼓的時候,洪大脾氣就用各種不同的回絕方法給予回絕,於是,我在被逼無奈下,以水手身份登上了CCOR穀雨隊的賽船。
▲第一天比賽後被澆成落湯雞的我
第一天比賽,風雨交加,還沒比完就已經失溫,被迫提前一輪退賽,第二天比賽,風平浪靜,一切感覺美好,第三天比賽,我們在海上晃蕩了三個小時,等風來,我也開始體驗到航海的樂趣,學著做一些簡單的工作,第四天比賽,是可以享受的長航賽,我認為,我這次航海算是圓滿了,嗯,如果我在參賽前知道我第四天是這麼過的,我就不來了。
事後形容那天的比賽,我形容它是「雞飛狗跳」。那天一起航,戰術師閆亮給出了非常精準的路線,我們這條七拼八湊,由六個飯桶(航海網媒體部主管小馬哥原話)組成的船竟然在起航階段跑在第一名,而且領先了很久,以至於解說員,也是我的男閨蜜,參加過克利伯帆船賽的張一博瞪大了眼睛確認這條船上是不是有他熟識多年的我。一群人在船上高呼「洪船長洪福齊天!」「千秋萬代一統江湖!」船長得意地笑,估計那一刻的情景即便星宿派掌門人丁春秋來了也甘拜下風。
▲歷盡艱險後,我得意地笑
好景不長,在順風航段,一陣妖風讓我們的球帆瞬間成了一個球,船發生劇烈傾斜,原本坐在下風口的我差點一個倒栽蔥進海裡,一切發生的如此突然,船長發的指令我一個也聽不懂,只聽見前甲板李巖大叫:快來幫我呀,我要掉進大海裡了,中倉、主繚、前繚......所有的崗位都一團糟,洪運來的大嗓門響徹天際,洪大脾氣的暱稱由此誕生。那時的我什麼都不會做,乾脆爬到艙門處,用防水袋把手機纏好丟進球帆袋,靜候落水的一刻。
最終,球帆以及球帆上掛著的李巖被大家一起救了下來,一切安好,只是領先的優勢全部喪失殆盡,回憶剛才的一刻,大家捧腹大笑,成績,名次都已是過眼煙雲,這一刻,我深深愛上了航海,它能讓你瞬間哭,瞬間笑,瞬間憂,瞬間喜,這種感覺,是其他項目不具備的。
▲我的水手處女秀
CCOR結束後,已經愛上帆船的我立刻和洪船長一起開始籌備中國媒體人自己的帆船隊——中國船媒隊。不僅如此,在我的帶動下,兒子也喜歡上了帆船運動,還和我一起參加了家庭帆船賽。8月27日,在我農曆生日那一天,中國船媒隊正式成立,這是我最珍貴的生日禮物。
為祖國升帆,讓帆船融入我的生命
8月10日,中國船媒隊完成首秀,嶄新的五星紅球帆讓我心念一動,在船上,我和中帆協副秘書長傅丹青商量,是不是十一我們船媒隊就在這裡以升五星紅球帆的形式為祖國母親慶生。(當然那次比賽也是令人終身難忘,詳情參見航海網博總名下的帖子便見分曉)這個想法不僅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而且還被洪大脾氣擴大了,在河北港口集團和秦皇島鴻洲國際遊艇俱樂部的支持下,我們決定帶領中國船媒隊以及200名帆友在國慶節期間搞一次轟轟烈烈的「為祖國升帆」的活動,讓五星紅球帆成為國慶期間最亮麗的風景,讓每一位參與其中的帆友終身銘記那難忘的一刻。
▲為祖國升帆開幕式現場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了這次活動,鴻洲俱樂部定製了20面嶄新的五星紅球帆,所有參與的工作人員大概有五六天的時間幾乎處於零睡眠的狀態。可是天公不作美,10月1日上午,大霧封海,我們無法出港,10月1日下午,海面風浪大起,升球帆已經變得極其困難,為了帶領大家把球帆升起來,我們船媒隊率先升起球帆,作為球繚手,我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將近5級的大風,球帆的繩子在絞盤上咯咯吱吱地響,手也被勒出一道道血痕,但是事與願違,因為風力過大,大部分船隻升球帆都失敗了,第一天的活動,只有四條船升起了球帆。
▲為祖國升帆比賽中
根據天氣預報,10月3日就將是大風降溫的天氣,不僅風力還會加大,而且氣溫將會驟降15度左右,所以,10月2日的比賽我們必須完成任務。那天晚上,20條船的船長,我們一個個打電話,重新調配人手,確保每一條船都能將球帆升起來,為祖國獻禮。這時候,每一個人都讓我們感動。
中帆協的劉衛東秘書長和傅丹青副秘書長,放棄國慶假期來秦皇島為我們助陣,而且都作為一名普通水手參與活動,大大鼓舞了我們的士氣。
裁判員閆亮,為了前來執裁,他把正在青島比賽的兒子扔給別人,連夜買站票趕到秦皇島,一個人完成了所有的布標工作。
裁判員尚金金,風浪顛簸下,金金一場比賽吐了六次,仍然堅定地留在裁判船上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攝影師小馬哥,為了保證所有媒體記者能夠拍到好的素材,忍痛放棄自己能夠出大片的機會,親自開媒體船下海,為媒體團隊提供服務。
郭川船長的愛人肖莉,帶著公司員工來打義工,自費買了400多面國旗和臉貼發到每個帆友的手中,還把兩個兒子都帶上船參加活動。
帆友劉松,帶領幾十人的團隊前來參賽,為了保證球帆順利升起,有些船隻必須撤下部分船員,劉松一個個做工作,累的口乾舌燥,嗓子冒煙。
終於,10月2日上午11點10分左右,迎來了那個讓我終生難忘的時刻,在中帆協號的帶領下,20艘船依次升起鮮豔的五星紅球帆,中國船媒隊最後一個出場,隨著洪大脾氣的一聲號令,我和前甲板李巖默契配合,鮮豔的五星紅球帆在我手中升起,那一刻,鮮豔的紅球帆,碧藍的天空,深邃的大海,潔白的雲彩,飛翔的海鷗,在我眼前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畫面。
「為祖國升帆」的活動結束之後,我們的圖片、視頻迅速流傳開來,甚至有美國南加州的旅居華人轉發了我們的視頻和照片,得知這些消息的時候,之前受過的苦,流過的汗都化作過眼雲煙。而那夢幻般美麗的一刻,是我們作為帆船人的驕傲,是我們作為媒體人的驕傲,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驕傲。這份驕傲,將伴隨我終生。
▲小帥哥在OP帆船上的英姿
▲家帆賽嘗試掌舵的小帥哥
當然,我在自己玩船的同時,也不忘培養我的接班人和守護者,我成功地把我愛人——新華社體育部的公兵老師拉上船,和我一起參加了家庭帆船賽。平時在家裡都是他說了算,這次在船上終於可以我說了算。最讓我驕傲的還是我的兒子,今年剛滿8歲的公博晨去年作為青島航校夏令營年紀最小的學員,在當期夏令營的結業比賽中以黑馬的姿態橫空出世,戰勝一批大孩子奪得亞軍,還跟隨我參加了兩站家庭帆船賽。「為祖國升帆」活動中,小朋友還為最後的專題片演唱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國」,為整個活動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冬雪夏帆,將是他未來完美的人生,相信在他長大後,他一定感謝他的媽媽用各種方式讓他選擇了帆船這項運動。
▲為祖國升帆現場的壯美畫面
後記:在工作之前,我是一個不自信的女孩,從小瘦瘦小小的我很容易被忽略。我還記得,小學的時候,因為貌不驚人、身材矮小,我們合唱團很多次刪減人員都會第一個把我減掉;同樣因為不爭氣的顏值,上大學的時候,在美女如雲的班裡,我也是無人在意的小草,生長在孤獨的角落。
很難想像,如今,我不僅僅是一個帆船記者,而且是一名水手,更是中國剛剛興起的冰帆運動的推廣者,是「為祖國升帆」的原創者,是帆船,帶給了我無限的快樂與光彩,帶給了我自信與開懷,帆船讓我變黑了,可是帆船卻讓我變美了,雖然我在船上素麵朝天,但是我放球帆的時候,我操縱鍵盤的時候,我掌舵的時候,是那樣自信,那樣美,美得自己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我在掌舵
從角落裡唯唯諾諾自卑到極點的小女孩,到一個虎虎生風的女船長。原來,這就是我的大海的緣分。我很感謝,我能擁有這樣的緣分。
▲我在零下27度的氣溫下測試冰帆車
▲帶著一家人參加家庭帆船賽
這就是我和帆船的故事。我很喜歡這個欄目的名字——追風的人,其實,我更喜歡迎風起航的感覺,因為只有敢迎風起航,才能夠逆風飛揚。
帆未動,心已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