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教授:走了一趟中國,擊碎了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優越感

2020-12-09 秦思君

「虛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驕傲的人,常誇己之長。」謙虛常常是一個人的優秀品質,它常常會使人想起自己的短處,從來加以改變,使得人更加優秀,而驕傲的人,卻常常自大,認為自己是不可超越的,常常誇讚自己的長處,卻從來不反省自己的短處,這就使得一個人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無法改正,從而在時間的推移下,屈居人後。

其實,作為一個國家,也是一樣。不能以自己為中心,在思想上還是驕傲自滿,不知道抬眼看世界。

作為鄰國,韓國人對於中國的看法始終都是存有「偏見」的,在他們國家,有一個「三明治理論」,就是說韓國,中國和日本這三個國家,在實力上,日本是遙遙領先的,中國就是一個陪跑者,處於最後,而韓國則是在中間。

他們認為,中國一直在追趕韓國的步伐。誠然,真的是這樣麼?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全國國民的共同努力,中華民族顯然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衰敗貧困的民族了。

中國國民經歷了戰亂的侵擾,懂得了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也知道要順應世界的潮流,而不是像以前一般實行閉關鎖國,種種歷史的經驗都讓我們成長,變得日益謙遜,所以才取得了現在這般成就。

而韓國,卻是沒有看到我們日益發展的變化,但其中也不乏有清醒的人士,金蘭都教授,就在他進行了一次中國之行後,深知中國的強大,同時也擊碎了他身為一個韓國人的優越感。

金蘭都之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一個人知道自己有不足,或者說知道自己生存的國家存有不足,那便是「智」的,每個人都應該善於反省,總結經驗教訓,所謂有自知之明,便是說能夠看透一件事的其實。

在沒有來中國之前,很多人對中國的認識都還停留在以前的思想裡,他們以為中國落後貧困,以為中國思想保守不堪,可這也只是他們幻想中的中國,其實中國現在的面貌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已。

但是,幸好在韓國,還是有能夠認識中國現今狀態的人的,他就是金蘭都。

金蘭都是韓國高校的著名教授,同時也是三星等著名企業的專業顧問,他有著一個清晰的世界觀,知道現在世界發展的局勢,同時也告訴過韓國人,中國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

他在《明見萬裡》的節目中也說過,如今看不起中國的也只有韓國人,如果再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韓國會走上衰敗之路。

在金蘭都教授的眼裡,中國有著前瞻性的科技發展,有著「一部手機走天下」的便利生活,有著機械化生產的能力,中國從來不是一個沒有未來的國家,相反,中國的潛力是巨大的,也不是任何國家能夠比擬的,中國是個特殊的存在。

而作為中國一份子的青年們,他們更是個個朝氣蓬勃,有著無限的創造力。

中國頂尖高校清華中的「姚班」來說,曾經他們取得的成績一度超過麻省理工,再來說今年的疫情,有多少90後甚至00後的青年人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挺身而出?這就是中國青年的力量,他們有著擔當,他們是中國的未來。

「閉關鎖國」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任何事情,都不能「滿」了。

曾經的中國,曾以天朝上國自居,覺得優人一等,甚至還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也正是因為這個政策的實施,使得中國從此和海外沒有了聯繫,不能看到別的國家的發展,從而中國一步步落後守舊。

而別的國家卻相繼發展了起來,從此中國的「悲劇」就開始了,從萬國朝拜到敵國入侵,窮困潦倒,中國的經歷顯然是在告訴世人不應該「閉關鎖國」,而是應該有所借鑑有所學習。

相比較我們周邊國家的案例,當中國還在閉關鎖國的時候,日本卻已經向西方先進的國家學習,就算只是一個很小的島國,日本也是憑藉著這個「優點」而在整個亞洲揚名立萬。

所以,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閉關鎖國」的思想是不能夠讓國家或者個人發展的,只有充分認清事實,才能夠有所發展。

而現在的韓國,雖然在表面上看,他們並沒有「閉關鎖國」,但是他們的思想卻是有著「閉關鎖國」的傾向,韓國看不起中國,認為中國一直在他們腳步,追逐著他們的步伐。

曾經有留學在韓國的中國學生,韓國學生每每拿起一樣東西都會說,你沒用過吧,沒見過吧等,都在覺得中國是不存在那些東西的,然而就是他們的這種想法,會讓人可笑至極,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任人欺負的中國,它有著輝煌的成就。

韓國人如果再這般想,那麼最後損失的也是他們整個國家。

傲慢與偏見

「自信與驕傲有異;自信者常沉著,而驕傲者常浮揚。」一個人可以自信,因為自信是一種積極的表現,它能夠讓人有積極的發展。而傲慢卻不是,一個人傲慢,便只能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也只是能夠看到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別人的優點。

這種性格的形成,往往會造成看待某一事物有著極度的偏見,從而蒙蔽了雙眼。如果問韓國人,朝鮮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他們往往給出的答案都是落後貧困,思想不自由等,而如果問他們中國的印象,顯然他們給出的答案和朝鮮差不多,同樣認為中國也是落後貧窮。

這只能說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幾十年前,所謂眼見為實,韓國很多人都沒有去過現在的中國,就給出了這樣的結論,很明顯是偏見思想造成的。

而金蘭都教授,去過中國,在他的眼下的中國和傳統韓國觀念的認知裡的中國,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中國並不是一貧如洗,也不是思想落後,他們擁有便利的生活條件,也有著高科技的發展。

其實很多韓國人都不處在一種居安思危的狀態,他們往往會被固有思想所束縛,會被自己骨子裡的傲慢與偏見所掌控,憑空想像出一個不符合實際的國家的狀態,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韓國在思想中的「落後」。

小結: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人不應該妄自菲薄,不應該對認知產生偏差,作為一個個體來說,謙虛謹慎是需要的。

「謙虛使人進步」這句話並無道理,它的確能夠讓人在成長中一點點進步,而妄自菲薄卻是決不能有的,試想一個人整天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那一個,沒有對手,從而不知道努力上進,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個後退者。

而國家也是一樣,現今國家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一個國家想要脫穎而出,這不僅僅是需要外部條件,比如科技水平,經濟發展,軍事力量,而且還要知道內部,就是說國人的思想,如果國人思想陳舊落後,那麼整個國家還有什麼希望可言呢?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國民才是最根本的動力,而國民也要認清楚現狀,居安思危。

就像韓國,本來就是一個大國,韓國人要對別的國家有著清晰的認識,而不是說活在自己的幻想裡,就像金蘭都教授的中國見聞,擊碎了他對中國的固有認知,也擊碎了他身為一個韓國人的優越感。

相關焦點

  • 韓國博士說:來到中國後,徹底擊碎了我的自豪感,我很慚愧
    近日,一位常年在歐洲國家留學的韓國年輕博士談起了他最近的中國之行,他的言辭懇切,表明自己之前所有看法的錯誤性。他說自己之前對於中國有了很多錯誤的認知,但是在他中國一行後,徹底改變了他的觀念。韓國博士說:來到中國後,徹底擊碎了我的自豪感,我很慚愧究竟是怎麼回事?
  • 韓國人到中國吐槽:原以為中國很落後,來了之後被韓國媒體騙了
    ,中國的成就很多西方國家非常的羨慕嫉妒恨,在他們國家很多媒體抹黑中國的事情層出不窮,比如在韓國人的心目中中國就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他們一向都是比較有優越感的,也不知道他們優越感是怎麼來的。但是有一個韓國人來到中國之後就吐槽:原以為中國很落後,原來是被韓國媒體給騙得太久。
  • 韓國人眼中的中國:可怕的未來
    韓國作為與中國交好的一個亞洲鄰國,韓國人對中國的看法一度卻十分輕視,然而因為建國後中國在各個領域的長足進步,讓一些致力於了解中國研究中國的人開始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中國。 其中最著名的大抵就要數韓國的金蘭都教授所演講的一段紀錄片,而這段紀錄片,也告訴了所有中國人,在韓國人眼中,中國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 湖大杜鋼建教授:英語起源於中國!中國不是韓國,沒必要「偷」
    英語竟然起源於中國,英國人的祖先竟然來自湖南湘西!你以為這又是某些自媒體的杜撰嗎?錯了!這是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杜鋼建教授在北京演講時提出的觀點。這位杜鋼建教授在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意見領袖」之一,學術成就碩果纍纍,其中就包含一本名為《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湘西成為了世界文明的發源地,「無論是古希臘的三大民族,還是古羅馬的三大民族,都是在不同時期,從中國移民到西方的,而且從祖源上來推論,都起源於大湘西地區。」
  • 中國打破技術壟斷,擊碎了日本人的優越感
    但我國經過多年的付出,也是打破了日本的技術壟斷,也擊碎了日本人的優越感。中國基建取得重大成績眾所周知,我國目前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績,而在基建方面也做到了世界領先的水準。由於我國基建經驗豐富,也讓我們建造了很多工程,其中高鐵也成為了我們一張亮眼的名片。
  • 韓國人推特狂罵漢服:這些明明是韓服!中國一直抄襲韓國
    最近,韓國網友在推上大肆指控中國抄襲他們「傳統服飾」。 聽起來匪夷所思,但這件事情就這麼發生了。 事情的起因挺簡單的,11月1日,中國畫手Old先在推特上發了一張古風混搭的插圖。
  • 韓國教授抗議韓國泡菜源於中國說登上網絡熱搜了,到底咋啦?
    最近韓國教授抗議韓國泡菜源於中國說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相信還有很多人和小編之前一樣不了解韓國教授抗議韓國泡菜源於中國說是啥?怎麼回事?為此小編特意在網上整理了關於韓國教授抗議韓國泡菜源於中國說的內容,方便您了解其相關信息和來龍去脈。
  • 探訪「韓國街」:在滬韓國人與中國鄰居共戰疫
    嚴陣以待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涉外防疫措施的當天,第一財經記者訪問了在滬韓國人密集居住的「韓國街」。位於上海市閔行區虹橋鎮虹莘路、虹泉路一帶的「韓國街」,目前居住著近1萬名韓國人,是上海配套最成熟的國際社區之一。
  • 衣冠文物,悉同中國,韓國人你哪裡來的底氣說漢服是自己的?
    11月1日晚,中國漫畫作者「old先」在海外社交網站推特上分享了幾張自己的手繪古風圖,隨後一群韓國網友前來圍觀,韓國人再一次告訴了人們什麼是自大。本著全世界都是韓國的原則,韓國人這一次又將主意打到中國的漢服身上。
  • 人間芭比Lisa在韓國遭到嫌棄,在中國受到熱捧,難道韓國人就喜歡...
    Lisa在韓國出道,在韓國活動,屬於韓國的女團成員,難道韓國人就不值得驕傲嗎?要是lisa是在中國出道,那可真是多多少少人的榮幸啊,小編真的覺得lisa要是在中國出道就好了。
  • 韓教授質疑「泡菜源於中國」,百度百科回應
    【環球時報記者李梅 趙覺珵 金惠真】韓國與中國之間的「文化之爭」近來愈演愈烈。據韓聯社8日報導,韓國誠信女子大學教授徐垧德當天表示,他已向中國的百度百科發郵件,就「泡菜」詞條中「韓國泡菜源於中國」的表述表示抗議。
  • 網紅韓國教授陳泰夏:漢字不是中國的文字
    網絡視頻平臺發展速度迅猛,除了年輕人們的創意視頻外,各領域的專家教授也紛紛入駐為網友普及知識。憑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幽默的教學方式,這些學者也積累了很深厚的粉絲基礎。韓國被譽為網絡普及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他們國內的專家自然也不會放過視頻平臺這個領域,韓國著名語言學家陳泰夏發布過有關語言領域的視頻。在陳泰夏的眾多視頻中,有一個視頻的內容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因為他在其中闡述了一個幾乎全世界人都不相信的事情,陳泰夏認為漢字不是中國的文字。
  • 中國一個超過20萬韓國人定居的地方,到處都是韓國人的影子
    而一些外國人在看到中國發展如此之快之後也紛紛來中國發展或者遊玩,但是當他們來到中國後,被中國的一切所吸引,這個時候的他們竟然還不走了。之前我國人民看到外國人很是好奇,但是現在已經見怪不見了,因為太多的外國人出現在我們眼前。比如說黑人在廣州地區就經常出沒,日本人在上海以每年五萬的人數上升,還有很多日本人打算定居在煙雨中江南的蘇州。
  • 韓國人:大簷帽,是韓國傳統服飾,中國抄襲。明朝漢服分分鐘打臉
    前幾天,中國漫畫家「old先」的服裝作品被韓國某無知網友噴了!他們聲稱畫的帽子是抄襲韓國服飾,漢服與韓服的爭論再次引爆全網絡,引來無數網友關注,隨後漫畫家「old先」在社交平臺上用鐵證如山的歷史資料替自己洗刷清白。於是整個網絡,中國網友和韓國網友就開始進行罵戰。
  • 為何韓國人來中國青島上班後,就不想回國了,韓國姑娘告訴你
    為何韓國人來中國青島上班後,就不想回國了,韓國姑娘告訴你我們一直都有看到外國人來中國的場景,當我們在街邊閒逛的時候,有時候還會看到金髮碧眼的外國人,說著一口比較流利的普通話,在商店裡面挑選著自己的商品。
  • 「深度」韓國演藝圈,為什麼老和中國過不去?
    韓國藝人發表不當涉華言論的例子並不鮮見,其中包括打入中國市場的那些知名韓星,最近兩年的例子是黃致列。他原本在韓國並沒有多少人氣,但憑藉參加湖南衛視節目《我是歌手》而爆紅。去年初,黃致列在韓國一檔節目中對中國的環境發表如下言論:「前輩告訴我,去中國可能會水土不服。當我到達機場,(出去後)一眼望去看不清前方,喝了口水,總感覺味道不太一樣。」
  • 韓國人:難以置信,韓國最火聊天軟體,最大的股東居然是中國企業
    中國的經濟在不斷的發展,因此中國的市場也在不斷地擴大,這也是使得中國的企業其實擁有相當大的優勢,因為他們就在國內,這麼龐大的市場,使得他們能夠獲得其他國家的人望塵莫及的資產以及家底。
  • 中國畫師的一張古風畫,被韓國人怒噴其偷竊文化
    好好好,都是你的,這骨頭也是你的,叼走吧,別回來了。不僅是服飾方面,韓國貴族甚至以習漢字為榮。韓國人說的那個什麼翼善冠,在我國出土的明朝文物中就有。,中國服飾被說是韓國服飾,中國網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微博身為我們的大本營就不提了,嘲諷思密達的比比皆是。
  • 韓國教授寫給韓國民眾的一封信:全球化時代,我們需要的不是「厭惡...
    在此作為一個韓國人,也作為一位教授中國學生的老師,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想。前幾日因「新型肺炎」引發韓國兩大工會的強烈「回應」。一是大韓航空工會對「武漢撤僑」包機的機組工作人員給予特殊獎勵。同時大韓航空職員積極「請戰」參與「武漢撤僑」行動。
  • 中國漫畫家遭韓國網友圍攻:漢服,又要被韓國人搶走了?
    11月1日晚,中國漫畫作者「old先」在海外社交網站推特上分享了幾張自己的手繪古風圖,沒想到,竟然引來一群韓國網友的爭論。 他們生氣地指出:「這是我們韓國的帽子,不是你們中國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