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換一個角度,天龍寺內諸位高僧大德之間的武學較量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次測試,鳩摩智相當於考官,五本、枯榮大師相當於學員,至於考試內容自然得鳩摩智這位考官來定嘍——聽說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為天下武林一絕,那今天的考試內容就它了吧!
天龍寺諸僧能拒絕麼?
當然不能,大理本來就是一個偏僻小國,而吐蕃雄霸西方,國力之強盛遠非孱弱的大理所能比擬,鳩摩智以吐蕃國師的身份造訪天龍寺,話裡話外的透露出六脈神劍不過徒具虛名罷了,若非自己昔年多事許諾了慕容先生將六脈神劍的劍譜取來一觀,自己壓根就不會走上這一趟,而天龍寺的敝帚自珍難免會傷了大理與吐蕃的交情。談崩後的第一句話更是充滿了威脅之意,道「我吐蕃國主久慕大理國風土人情,早有與貴國國主會獵大理之念,只是小僧心想此舉勢必多傷人命,大違我佛慈悲本懷,數年來一直竭力勸止。」似乎只要天龍寺內諸僧一旦強硬拒絕,大輪明王便會以國師的尊貴身份,由「竭力勸止」轉為竭力說服吐蕃發兵大理。
大輪明王在吐蕃內貴為國師,地位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話在吐蕃國王面前還是有幾分份量的,天龍寺諸僧本就是大理皇族中人,無論身為皇族的責任還是出家人的慈悲之心,只要鳩摩智所說的話有那麼一絲可能為真,那就只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面對有著吐蕃強大靠山的鳩摩智,天龍寺諸僧被這麼一擠兌,便只能以初學乍練的六脈神劍應敵,希望大輪明王能知難而退,如此既證明了六脈神劍的名不虛傳,又可顯露實力震懾住鳩摩智令其不敢妄動。
但值此武學末世,早已無人能夠積蓄起足以支撐六脈神劍瘋狂輸出的深厚內力,枯榮大師靈機一動便著令五本各練一脈劍法,連同自己在內一共六人組成了鳩摩智稱之為「六脈神劍劍陣」的古怪玩意,雖然依舊有以多欺少的嫌疑,但起碼也滿足了鳩摩智的考試要求,不至於離題萬裡。
只是初學乍練的六脈神劍到底是不夠純熟,以五本的身手依然難以抵禦鳩摩智的「火焰刀」,最後不得以也只能用一陽指的功夫強行解圍,枯榮大師更是乾淨利落的將祖傳秘籍當眾銷毀,徹底斷了鳩摩智的念想。雖然如此行事依舊難免得罪鳩摩智,但較之正面與大輪明王起衝突,此舉雖然失去了祖傳秘籍的真跡,卻也佔據了道義的制高點——你大輪明王借勢挾威而來,欲強搶我鎮寺之寶,本寺自知難敵無奈之下只能焚毀祖傳圖譜,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不得不說,枯榮大師雖然身為出家人,但耍起計謀來卻也毫不含糊,一次攻敵不備贏了鳩摩智半招,展現出足夠的實力,可一旦發覺事不可為之時,又擺出一副勢弱可憐的被欺負模樣,卻也讓鳩摩智無可奈何。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我是盧遐,一個讀過幾本小說、看過幾部動漫就敢提筆寫作的偽文化人,謝謝您的閱讀,也期待您的留言探討與點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