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20年手繪真題內容
你是否覺得
手繪複習無從下手!
小編整理了一些
思路解析
一起來看看吧
!!!
01真題概括及問題解析
1真題要求部分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2020年視覺傳達設計真題是要求在考試題目中二選一作答,題目一是以「食品安全」為主題,設計海報2張,要求不少於100字的設計說明;題目二是以「校園」為主題,設計相應的文化創意產品,3個草圖,一個效果圖,不少於100字的設計設計說明。
2真題分析注意
文化創意產品圍繞「校園」進行設計,可以從六大類入手構思:公共設施、生活用品、文具用品、網絡產品、校園教研成果衍生品、校園紀念品。因此本次真題解析著重於分析題目二如何豐富校園文化創意產品視覺體系、如何構思與設計表達的過程。
02高校文創產品的類別和特點分析
1、基於功能的產品分類
(1)公共設施/展示類:
屬於公共用品。與使用環境密切相關,具有展示功能,功能性較強,使用頻率高。如:路標、指示牌等。
(2) 文具類:
屬於必需品。對產品的功能性要求較強,日常使用的頻率較高。如:筆記本、文件夾、書籤、便籤紙、筆等。
(3)校園生活用品類:
高校作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地方,家居用品作為生活必需品是不可或缺的。這類產品屬於消耗品,市場上的品類繁多,品牌之間競爭激烈。主要有服飾類(如:文化T恤、校服、帽子等)、家居類(如:靠枕、靠墊、雨傘等)、箱包(如:校園卡包、行李牌、鑰匙包等)、飲食類(如:水杯、水壺、餐具等)等。
2、基於情感的產品分類
(1) 校園紀念品類:
具有紀念意義,通常作為禮品出現,可以作為學校傳遞文化信息的工具,是傳播校園文化的重要媒介。
文化創意禮品與人的關係密切。受影響的人群:包括使用者、影響者、決策者。他們傾向選擇有文化和情感內涵的禮品。主要使用情境:文化交流、重大慶典活動、紀念和互贈。
(2)教學科研成果衍生品:
包括師生科研成果衍生品和學生作品的產品化。隨著學校教研工作的發展,不斷產出的新成果。校園文化衍生的力量是無窮的,讓高校師生可以參與到高校文創產品的設計中。備受矚目的教學科研成果在展現個性校園文化的同時,源源不斷的為產品設計提供創意。例如,藝術學院的學生草圖畫冊、學生習作、繪本、課程作業等。
03創意設計分析
首先,從考試主題來進行研究——「校園」文創設計。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通過其中一個主題或靈感來源,進而將其發展為一種產品系列,進而對產品進行衍生化設計,然後在開發產品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衍生出更多的產品設計。因此針對此次考題,校園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創意思維可以從校園文化與創意的表達、校園生活方式與創意的獲取、校園情感因素對創意的影響、時代大環境對創意的作用以及創意思維的多角度整合等方面展開構思。
1、校園文化創意產品的創意思維
校園文化創意產品與其他設計產品一樣,具有實用功能、認知功能以及審美功能。特別是審美功能通過產品的外觀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受。要達成這種審美功能,必須要求校園產品設計物需包含大量超越感官的校園文化與精神內涵,從而喚起校園這一特定情境的生活情趣與價值體驗。
1)校園文化與創意的表達
人物、校園文化價值觀念來源於學校的精神文化層面。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它也包含校園建築設計、校園景觀等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係、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範的行為準則。
2)校園生活方式與創意的獲取
生活方式是人們物質層面的文化現象。它包含滿足人們衣、食、住、行所需的生活資料、生產資料。它們是人們在適應不同生活環境的過程中取得的成果,並以物質的形態反映了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還包含了與社會活動相關連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道德觀念等。
譬如,當我們生活在學校裡時,就會發現校園裡隨處可見的流浪貓,它們幾乎成為同學們日常交流的話題,餵貓糧、和貓咪拍照上傳微博、微信等,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多樂趣也體現出學生們對動物的關愛之情,可以以此為設計來源。
在當代校園行活動中,人們來校園的目的是為了領略當地異域風光,體驗不同於自身文化圈的生活體驗。在這個過程中,與自身生活不同的校園生活方式及異地生活無疑給人以最直觀的感受。例如:當我們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遊覽這類展現皇家宮廷文化的人文景觀時,作為一個生活在資訊時代的普通大眾,紅牆高聳廣廈萬間的皇家園林給人朝代更替、滄海桑田的歷史宏大感。隨著遊覽的深入,對皇家的生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錦衣玉食乃至行文稱謂與普通大眾都存在巨大差異。這種生活方式上的差異為創作獨具匠心的文化創意產品提供了好素材。基於這一設想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了一部有趣的《故宮大冒險》動態漫畫。
3)校園情感因素對創意的影響
校園情感包含很多,有對校園的情感、有對老師的情感、有對同學的情感還有對室友的情感等。例如室友情感,校園裡這些獨有的情感因素也是創意來源的途徑。
2、校園文化與產品系列的營造分析
1)建立及豐富校園的基本視覺體系
建立豐富校園的基本視覺體系有助於創造和形成統一鮮明的學校形象,有助於高校走向國際化。比如設計一個被大眾接受的好的視覺標誌後,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種巨大的凝聚力,展現出一種團結一致、奮發向上的團結意識。如江南大學的學院標識,整體上看標識是一個七巧板的構成圖形,並從這種標識符上衍生出各個專業的標識圖形,進而開始展現出一些其他方案的導向圖形。
從應用方面可提出兩個研究方向:
①標誌的延展——輔助圖形設計
a.保留原來設計樣式,加入新的設計元素,從而設計出新的創意新符號。
b.根據原有標誌的形態推導或延伸出新的視覺圖形。
②校園獨特標誌性建築的輔助圖形設計
2)校園文創系列化設計的主要途徑:
①由某種校園文化擴展形成系列,可以是學生群體文化,如學生一起去上課、宿舍生活等;也可以是建築文化,例如,將變色雨傘印上大英博物館圖,這種設計就是以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特徵作為藝術設計的靈感來源,將建築結構應用於雨傘面料的圖案設計。也可以是校園著名人物,例如臺灣士林官邸紀念品店裡售賣以蔣介石和宋美齡的故事為主要元素的系列文化創意產品。
②由同一形象和不同功能擴展形成系列,如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翠玉白菜、漢代的墜馬髻等系列產品,可以充分運用同一種形象或圖案在不同使用功能的產品上.
3、應用案例:高校校園文創實例分析
——以蘇州大學為例
1)蘇州大學校園建築景觀文化產品系列
①收集資料與草圖繪製
②設計表達
蘇大特色建築有紅樓、鐘樓、圖書館、尊師軒等,通過提取建築元素及景觀形象,例如校園的四季變化,植物元素可以進行圖形的設計,通過截取、疊景、抽象等手段轉換為視覺語言,呈現出與文化內容相關聯的設計元素,一般是採用平面化的視覺效果。具備校園特徵的元素可以廣泛地應用到產品表面、局部乃至包裝、裝幀等方面。
建築及其前景色的處理,元素的情境烘託鮮明,能很好的把觀者帶入校園情境,給人一種舒適安逸的校園生活感。
色彩設計在校園文化創意產品中起著重要性的作用,色彩的色相、冷暖色性、明度對比等都需在設計中考慮周到。
下面作品展示一共設計了十二款插畫,分別是學校代表建築及其景觀進行視覺圖形創意設計,分別從圖形和色彩方面進行細緻創造,把它不同時刻的不同景色概括簡練的表現出來。
③圖形在明信片、檯曆、包裝等的應用
以下是圖章設計、明信片設計、檯曆設計的實例展示。
2)蘇州園林文化創意產品系列
以拙政園整體構造為原型創作拙政園創意地圖。
通過拙政園地圖設計,整理並提取其中元素進行設計再創造,如L型夾設計、明信片設計、禮品袋設計、帆布袋圖案設計、雨傘及傘包裝設計。
整個明信片系列均以手繪形式來表現景色的視覺效果,畫面中層次豐富的花草樹木為園林建築作了很好的呼應。
禮品袋的設計採用扁平化的形式語言。
帆布袋的系列設計則是提取了園林中特有並具代表性的花窗圖案,以最直接和簡潔的正負形的形式來裝飾整個布面。
拙政園雨傘及傘套的包裝設計結合了拙政園的設計元素,雨中在園林漫步的時候雨傘也能和周圍的景致相呼應。
案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