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7月31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鄧葉 石榮 實習生 劉思慧 嚴語)球球(化名)今年3歲了,卻還難以完整清晰地喊出「爸爸媽媽」,他也不喜歡和人交往,但對玩車子有近乎偏執的喜愛。
感覺異常的爸媽帶他到處檢查,最終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兒少心理科,球球被診斷為孤獨症。該院醫生今天通過本報向更多家長們發出提醒,孤獨症越早康復治療越好,一般症狀在3歲以前就已經出現,如果家中孩子出現相關表現,就引起注意,儘早帶孩子就醫確診。
他喜歡一個人的「玩具世界」
球球家住長沙,今年已經3歲了。與同齡孩子咿呀學語不同,他還不能正確使用語言,家人的稱呼他難以完整清晰的叫出來,家長的言語指令他似乎也難以理解。
不僅如此,球球爸媽發現,他總不願與同齡孩子進行社交,在孩子較多的場合玩耍,他只默默站在一旁看其他人玩或者蹲在一邊玩自己帶來的小車玩具。
球球喜歡玩車子,他喜歡把車子排成整齊的行列,如果家長試圖加入或者打亂車子的排列順序,球球動輒大發脾氣,哭鬧不休,又或者會放下手中的玩具車,徑直走開。今年6月,考慮到球球即將面臨上幼兒園的問題,球球爸媽將孩子到處檢查,最終到了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孩子為何這樣孤僻、沉默?
經過該院兒少心理科主治醫生陳曦的深入了解,球球除了在言語發育上存在障礙,還伴隨有明顯的社交障礙。他缺乏與人交往的興趣,也沒有正確的社交技能,更缺乏與同齡孩子交往玩耍的興趣。
同時,球球在興趣行為上也有明顯異常,他的興趣範圍狹窄,行為刻板,對於車子和玩車子的方式有近乎偏執的喜愛,不允許變化,時常還會出現原地轉圈,墊著腳走路的行為。
據一系列檢查和測驗評估,球球被確診為孤獨症。球球爸媽難以接受,立即配合醫生對孩子進行康復訓練。記者今天了解到,球球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在言語和社交表達等方面都有了一定進步。
孤獨症患病率呈現逐年增長趨勢
陳曦醫生表示,目前,全世界各國報告的患病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在我國,越來越多的孩子由於醫療系統的完善而被確診為孤獨症,像球球這樣的孩子,已經不在少數。如果家長對孤獨症的症狀的認識不清,很有可能會使孩子錯失治療幹預的最佳時期。
「其實孤獨症的症狀,通常在3歲以前就已經出現了。」陳曦醫生提醒,如孩子存在以下表現,那麼家長需要引起注意,儘早帶孩子就醫確診:
其一,社交障礙:孩子不能適當的使用目光交流、面部表情、非言語行為來進行社會交往;同時孩子還缺乏主動向外界尋求共享快樂、興趣的動力。
其二,言語障礙:孩子在言語發育上存在遲滯等情況,無法與外界建立社交性的問答,言語形式內容異常,存在即刻模仿、反覆重複、自創自構語言的情況,語音語調在用適當的語言表達自身意願上存在困難。
其三,行為興趣異常,孩子常表現出興趣狹窄,行為上存在刻板重複,有些孩子還會有怪異行為,比如重複的蹦跳、原地轉圈、踮著腳尖走路,尖叫等。
其四,感知覺異常,孩子可能在大小動作上存在發育問題,動作不協調、缺乏平衡感,感覺上有針對性的敏感體驗,如討厭某種特定的聲音、觸覺,或只偏愛某種顏色或味道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