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爸媽們在幼兒園的選擇上,是慎之又慎,不說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起碼不能落後人家一截。有的給孩子上雙語幼兒園,有的給孩子報名氣大的幼兒園。但是教書育人,重在育人二字,家長們往往只看重幼兒園的硬體條件,忘了考查幼兒園老師和領導的素質水平。
01「我和賣魚的,賣菜的沒法溝通」,幼兒園家長開家長會,引發爭議
曾經看到過這麼一段視頻,在網上引起爭議,這是一家幼兒園召開的家長會現場。園長在黑板前正在發言,本以為只是常規式地介紹幼兒園工作情況,沒想到這位園長的話讓人大跌眼鏡。
這位園長先是振振有詞地說道:「我學的是養天鵝的技術,我不會養豬。」緊接著又強調自己沒有看不起農村孩子,只是「和賣魚的,賣菜的沒法溝通。」當有家長質疑這家幼兒園收費比周邊都貴幾百塊,為什麼不降價時,她的理由是:「門檻低了農村孩子進來後,你的孩子身邊就會魚龍混雜,面對的都是些賣菜的賣魚的孩子。」
雖然這位園長嘴上說著沒有瞧不起農村人,但句句話都是不願與農村孩子為伍,對於園長的發言,網友們大多持反對的態度,不過也有不一樣的聲音。
一位網友說道:「這幼兒園就是收再貴的學費,也是最低端的學校。園長是個十足的勢利眼,我可不敢把孩子放到這麼功利的環境裡。」
另一位網友則說:「這園長話說得難聽,但道理卻還是有幾分的。不然怎麼那麼多人希望孩子上名校,還不是想讓孩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嗎?」
02老師的功利思想可能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不利影響?
1.孩子得不到公平對待。
用家境把孩子區分開,意味著孩子在老師眼中也被劃成三六九等,對待有錢人家的孩子關心備至,對待窮人家的孩子不理不睬,甚至惡語相向都是有可能的。都是花一樣的錢上學,孩子卻被區別對待,這肯定是家長們不願看到的。
2.孩子性格變得內向。
一些孩子不願意表達自己,很可能是因為在學校裡得不到足夠的關注,或是踴躍表現,卻得不到回應。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更加不樂意與外界接觸。
3.孩子也戴上「有色眼鏡」看人。
老師開口閉口就是家裡有沒有錢,沒有是非道德觀念的孩子肯定會有樣學樣,用貧富作為判斷人的第一標準。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不該這樣做,功利心強的老師教育孩子,會讓孩子形成拜金的心理。
03家長怎樣做才能避免遇到這種情況?
1.不輕信宣傳。
公立幼兒園的招生名額,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就讀需求,一些家長為了孩子能有上學的一席之地,往往容易輕信一些私立幼兒園的招生宣傳。宣傳語和海報裡把師資力量和學習生活環境吹得天花亂墜。家長們在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還是應該多實地考察,別只聽一家之言就確定孩子要上的學校。
2.家長和老師之間多些真誠,多些交流。
老師要有師德,家長也應該有尊師重道的美德。老師不是孩子的私人保姆,不能時時刻刻緊盯著一家的孩子,家長對老師的繁忙工作應該給予理解,有問題可以通過交流的方式提出解決,吵鬧只會激化雙方的矛盾。同時老師也應該盡到自己教書育人的責任,和家長多交流孩子的情況,讓家長們放心。
家校之間的教育存在差距不可避免,但是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變得更好,在這一點上,家校之間一定要統一意見,不能拿孩子人生開玩笑。
今日互動話題:你和孩子幼兒園老師有過矛盾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