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勝做客王峰十問:未來3年每個網際網路公司都會結合區塊鏈技術

2021-01-08 獵雲網

比特幣是覆蓋了全世界和全人類的最大規模的風暴,所以如果它是泡沫,一定也是人類歷史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5月3日報導(文/王非)

5月2日22點,美圖公司董事長,265.com創始人蔡文勝做客「3點鐘火星財經創始學習群」答王峰十問。

1.域名創業和個人網站這兩段經歷,讓蔡文勝在進入天使投資領域以及區塊鏈時獲益良多。蔡文勝會儘快地去了解中國做得一些成功的天使投資人是誰並和他們交流,他會用最短的時間接觸中國甚至世界上做區塊鏈投資最成功的那些人。

2.蔡文勝認為每個天使投資人的價值觀都一樣,早期投資是為了賺錢,當賺到足夠多的錢,更多的考量是從社會價值去衡量的,也就是說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去幫助更多的人。

3.蔡文勝表示,比特幣是覆蓋了全世界和全人類的最大規模的風暴,所以如果它是泡沫,一定也是人類歷史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他不知道未來數字貨幣到底會不會成為最大的成功,但是他認為,現在全世界玩比特幣和數字貨幣的人也就3000多萬人,這個數量還是在一個很早的開始,所以不參與才是最大的風險。

4.蔡文勝強調,BEC美鏈不是美圖公司做的,也不是他個人做的。通過上述相關的一系列事情,蔡文勝認為,區塊鏈的創業門檻是非常高的。它不單單涉及到技術方面,包括你對發幣的經濟邏輯,包括你的營銷能力,包括你的社群運營能力,都要求非常高。

5.蔡文勝透露,自己現在擁有約1萬個比特幣。他自己還投了差不多十幾個區塊鏈的項目,從現在看,有浮贏有浮虧的,但是這只是短期表現。從長線看,蔡文勝非常看好,很多項目還需要更多時間來驗證。

蔡文勝表示,區塊鏈投資就是提供一個普通投資者能夠和著名投資人和著名投資機構一樣成本的進入機會。大家基本在同一個起跑線。區塊鏈項目也反應出著名投資機構不一定就是比普通投資者聰明多少。

他還認為區塊鏈的項目可以離開token獨立存在,而全新的,有一些創造性的項目應該需要跟token結合,才能產生巨大的價值。蔡文勝還表示,明年會有很多落地場景實現,目前是金融,遊戲和娛樂先開始。

6.蔡文勝認為,初期表現良好的創業項目,在未來發展的瓶頸期,一定要結合技術能力,同時要具有組建管理團隊的能力,才有可能做成一個巨大的項目。

7.他還認為,現在過於追逐區塊鏈的熱點而冷落了人工智慧,未來人工智慧跟區塊鏈是可以很好地結合起來。未來三年,區塊鏈和網際網路之間會加快融合,可能每個網際網路公司,都可能會有結合區塊鏈的技術;同樣,好的區塊鏈項目,一定也要結合網際網路現有的技術和用戶資源,才能真正的做大。

蔡文勝總結了個人的投資規則如下:一是不按規則,二是敢擁抱新的變化,三是服務於更多的人。

8.蔡文勝告勸現在做區塊鏈項目創業的團隊,如果太早通過ICO募到錢,或者太早快速的成長,其實都是雙刃劍,都會給創業者帶來極大的困擾,有可能沒辦法堅持到最後。他還認為,正因為有了熊市,剛好給創業者們鍛鍊的機會,踏實做事的團隊反而會脫穎而出。

9.蔡文勝結合自身表示,一個人如果想要連續成功,除了運氣,跟他本身的努力和自我學習、自我變化的能力都有很大關係。想要獲得投資人請來,首先要看自己有什麼,能做什麼,然後做起來,並且慢慢積累,直到做出一定的成績,投資人自然就會找上門來或者幫助你。如果抱著我必須拿到錢,或者我必須要有什麼條件,才能去創業的心態,永遠不會成功。

10.蔡文勝希望未來區塊鏈世界會有幾個大的公鏈存在,然後建立一些基礎的應用,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同時成千上萬甚至幾十萬個不同的區塊鏈社群存在,形成了就像地球一樣千奇百態的生態景象。

他認為,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會促進人類社會往前發展,提高社會運行效率,產生更大的財富,但是必須加入人文精神,這個世界才有意義。如果未來通過區塊鏈,把我們人類的情感、思想變得有價值,比如文學家思考的價值可以直接傳遞和體現,那就更加偉大了。

對話時間:5月2日22點

微信社群:3點鐘火星財經創始學習群

對話嘉賓:

蔡文勝:美圖公司董事長,265.com創始人。2005到2007年,連續舉辦三屆中國網際網路站長大會,被廣大站長尊稱為個人網站教父。先後投資暴風影音等數十個優秀網站,成為中國著名的天使投資人。

王峰:火星財經發起人,藍港互動集團(HK.8267)創始人,極客幫創投合伙人,曾任金山軟體高級副總裁。

以下為對話原文整理,來源王峰十問(ID:wangfengshiwen):

第一問

王峰:大家都知道你第一桶金是域名,你曾經交易過uc.cn(優視)、qiyi.com(奇藝網)、fm365.com(聯想門戶網站)、t.cn(新浪微博)、360.cn(360公司)、g.cn(谷歌中國)、weishi.com(微視)等優質域名,所以你也被稱為「域名大王」。2005年4月,你個人出資包下全部食宿,在廈門連辦兩天「第一屆中國網際網路站長大會」,邀請了國內流量最大的150名個人網站的站長參加,其中包括李興平(hao123)、龐升東(51.com)、姚勁波(58同城)、王微(土豆網)、俞軍(9238搜索)和猛小蛇等,還邀請了雷軍、周鴻禕、劉韌等國內網際網路大佬和IDG等主流投資機構代表。這一屆的站長大會被普遍認為是個人站向商業站轉型的標誌,也開創了網際網路草根創業的浪潮。當時你為什麼想要組織站長大會?

蔡文勝:我是從2000年開始進入網際網路的,之所以從域名切入,第一我沒有技術背景,第二選擇域名創業成本比較低,一臺電腦加很少的資金就可以註冊域名。

到了2003年,我開始做個人網站265,並因為它到了北京,獲得了IDG投資。當時我是草根網站第一個拿到IDG主流基金投資的,我就覺得還有更多的個人網站、個人站長,可能也需要有這麼一個平臺,能夠獲得風險投資從而做大,這是為什麼我要做站長大會的原因。

我選擇廈門,是因為我是從廈門出發,所以我希望,也能更多地幫助廈門的一些個人站長。

王峰:當時為什麼選擇網際網路創業從域名和個人站長開始?域名和個人站長的這段經歷,對於日後你做投資、創業有哪些啟發?

域名和個人站長的這段經歷,對我以後的投資和創業最大的影響在於,域名是一個網際網路的基礎,你在註冊域名的過程中,會了解中國所有網站的域名註冊信息:包括網站是如何做的,誰做的,怎麼做成功的。這個部分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當時我能做到,中國某一天流量IP超過10萬的個人站長,我都知道是誰做的,他是如何做到的。這種學習很重要,後面我進入天使投資領域,我也會儘快地去了解中國做得一些成功的天使投資人是誰,和他們交流。同樣,現在我對區塊鏈感興趣,我也會用最短的時間接觸中國甚至世界上做區塊鏈投資最成功的那些人。

這是我的一個方法論,對大家可能也會有啟發。

蔡文勝在第一屆站長大會演講

第二問

王峰:4月24日,中國天使投資人大會在香港舉行。我知道你和雷軍、李開復、徐小平、薛蠻子、楊向陽、何伯權、倪正東、龔虹嘉、包凡、王剛、姚勁波、袁嶽和曾李青等人都是天使會成員。你們在這個會上討論了什麼話題?你認為在這些人裡,誰取得的成就更大?作為非常有影響力的投資人,你認為中國的投資人除了投資回報,應不應該有價值觀的考慮?你是怎樣踐行的?哈哈,這個問題有點大,但是既然要問你,值得我們聽聽。

蔡文勝:中國天使會每年都會舉行一次對外的會議,主要話題就是為了推廣天使投資、鼓勵創業。這次進入香港,主要的原因是天使投資在中國內地已經做得非常好,我們應該往國際化去發展,香港剛好是一個中西結合的地方,我們希望藉此來討論未來的投資方向,獲得更大成就。

至於天使會的14個人裡,誰取得的成就更大,我覺得是不能完全按經濟指標,以賺錢來論成就,每個人其實都有各自的方法。我想講一下我理解的每個人的特點。

比如李開復的投資風格是偏邏輯性,包括從數據方面,團隊方面,發展方向,他都會從邏輯性去衡量一個項目。他也會偏愛投資一些有大公司從業經驗的人。

徐小平,我覺得他是偏浪漫型的,只要你的項目能夠感動他,他覺得這個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他就會投資。

薛蠻子,是我見過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人,他更多是一個廣撒種的方式,只要投入資金不用很大,他就願意去投,項目眾多,等待它成為爆款。

楊向陽是一個偏情懷的人,他早期是投醫療的,後來投了一些硬體。他早期投醫療時,他覺得中國能不能在醫療方面有突破,能夠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他做硬體,也是覺得中國工業製造比較薄弱,他願意去幫助一些工業4.0這一類的項目。他經常為情懷買單。

雷軍的風格,早期的投資他一般只投熟悉的人,或者是熟人介紹的項目。另外,我覺得他的評估標準是這個項目有沒有機會能夠得到更多投資人的認同,能夠組建足夠強的團隊,我認為這是他的風格。

王剛,他是天使會裡面最年輕的人,但我覺得他的投資風格最成熟,他幾乎都會深入到團隊裡面去,包括方向、人才和資本。

關於天使投資有沒有價值觀,我覺得每個人都一樣,早期投資是為了賺錢,當賺到足夠多的錢,更多的考量是從社會價值去衡量的,比如海康威視的龔虹嘉,他從海康威視賺到了幾百億。有一次我們在私下聊天的時候,他說他其實很彷徨,他不知道要用這些錢幹什麼?

後來他想明白了,他說他覺得老天給了他這麼多錢,就是要讓他承擔更多的責任,去幫助更多的人。所以,他現在就加大了投資範圍,把他所有的錢投到更多的項目裡面去。

我本人也一樣,其實我大大小小投的站長最少幾百個,大家知道的有幾個成功的,還有很多是不成功的,當時我投資他們的時候,我也知道可能不會賺到錢,可能沒有商業價值,但是我覺得他會幫助更多的人,我就願意投他。

舉兩個例子。我投了一個新農網,它是幫助農民用養殖技術、種植技術發展農業的網站,一開始我也覺得不一定能賺到錢,但是它真得能幫助一些農民怎麼樣更好的養殖,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另外,我投了一個網站叫貸幫網,這個網站當時也是在湖南、湖北發展,就是小額貸款給農民。這個已經投了10年了,當時他希望能夠做一個像中國的尤努斯,幫助農民獲得小額貸款。這個項目到現在基本上也不算成功,但他直接幫助了很多農民。

王峰:追問一句,過去十年裡你最沒有想到的成功者是誰?你的投資和創業生涯裡,你曾經有過接近於做成BAT這樣規模的路徑機會嗎?

蔡文勝:我覺得連草根都能成功,所以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功,我從來不會去想哪個人不會成功,我覺得每個人都有機會能成功。

我覺得當然有機會投出BAT。比如雷軍的小米,現在就是一個這樣的段位,當時我是有機會去投資到他的,因為小米的融資非常快,而且一開始規模就很大,超過了天使投資的範疇,所以當時雖然覺得小米會成功,但自己卻沒有主動去投資。

還有美團,我記得當時王興2007年要做美團的時候來找我,他當時剛賣掉了校內網準備團購,當時我認為團購是很難成為一個巨大的商業平臺的,但是王興很厲害,他在團購的基礎上其實已經做成了現在大家看到的美團。

我跟張一鳴也是2005年就認識了,當時他是跟吳世春在做酷訊,後來他出來創業做了99房, 他當時是在99房的基礎上做了今日頭條。因為那個時候剛好我已經想回廈門創業投資了,不留在北京,所以就錯過了頭條。

這三個項目其實是接近BAT的,當時只要我主動一點,都可以投進去,但是錯過了。

第三問

王峰:你從2005年開始,先後投了4399、暴風影音、58同城、知乎等知名項目,已經在古典投資功成名就的你,為什麼今年春節期間在「三點鐘無眠區塊鏈」微信群高調發聲,把自己變為區塊鏈投資先鋒?後來為什麼你選擇逐漸淡出三點鐘群,一段時間裡,你開始很少發聲?

蔡文勝:我之前也說過,把網際網路歸為古典是不合適的,我個人認為區塊鏈的本質就是基於P2P的技術,也是屬於網際網路的技術產生的一個新商業模式。

我在這裡面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價值,就像2000年我對網際網路的感覺,覺得網際網路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我也希望我身邊的人和更多的人能認識到區塊鏈的價值,能參與到這裡面來,這是我在3點鐘發聲的初衷。

後來為什麼選擇慢慢地淡出呢?同樣因為區塊鏈是一個全新的東西,所以它必然也會帶來很大的爭議。雖然區塊鏈是一個未來,但是它還是需要時間,我也不希望所有人短期太過樂觀,別盲目的投入進來。再加上我個人還有一些傳統的投資和事務,綜合起來就會比較少出現了。

王峰:你認為「三點鐘無眠區塊鏈」微信群為什麼會在春節期間大火?誰起到了關鍵推動作用?

你曾經說,「區塊鏈是人類有歷史以來最大的泡沫,不參與才是最大風險。」對此,你怎麼看?

蔡文勝:三點鐘第一個關鍵人物是玉紅,因為當時就是他發起的,一開始他去拉了跟遊戲、娛樂相關的人進來,因為是靠近春節,所以那個春節一開始大家就在裡面發紅包,也拉了一些娛樂明星進來,就形成了一個熱潮。

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我起到的作用有三點:

第一,我提出了群主可以輪值,可以按照個人不同的主題風格,來做一天群主。

第二,提出了約法三章。關鍵點一:這裡面不能發紅包,大家是做區塊鏈的人,再發紅包有點古典了,因為發紅包都是刷屏,不能發紅包就不能刷屏。關鍵點二:發幣或者是發糖果可以,但是不要把錢包代碼寫上來。關鍵點三:歡迎、表揚、稱讚別人,但是不要重複copy,要有誠意積極手寫。我們進到一個群裡面,經常一個大佬進來,大家就千篇一律的歡迎、鼓掌,底下滿屏都是同樣的信息,如果要致歡迎詞,要手寫。

因為有了這個約法三章,就變成有一些主題去討論,討論的內容就非常有意義,所以就變成了去傳播這些觀點,所以就火起來了。

第三,我進來以後,拉動了一些網際網路投資大佬進來,比如說閻焱、沈南鵬等人,同時,我也把一些區塊鏈大佬拉進來,比如吳忌寒、李笑來等人,就把網際網路投資和區塊鏈投資結合在一起了,影響也加大了。

後面整個三點鐘群起來,其實還有很多因素,包括陳偉星、帥初、Dovey、王峰等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陳偉星鮮明性格讓大家印象深刻,他對貨幣經濟學研究非常到位;帥初對區塊鏈技術發展的見解獨特;Dovey邀請了幾個美國區塊鏈投資大佬參與討論;而王峰十問,更加延續了三點鐘的熱度和深度。當然還有許多嘉賓專家如曾鳴、楊東等等的參與,也讓三點鐘群更受關注。

當然還有一個挺重要的原因,因為剛好那個階段是春節,大家沒有熱點,剛好比較閒,所以就變成了一個全民的現象。

關於泡沫,我的理解是,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多次資本市場的泡沫,包括鬱金香,包括1929年美股大崩潰,包括近一點的,比如說1997年的東南亞危機,包括2008年的次貸危機,但這些泡沫基本上都是有區域性的,參與面並沒有涉及到全世界。現在的比特幣是覆蓋了全世界和全人類,風暴規模是最大的,所以它如果是泡沫,一定也是人類歷史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

但是現在全世界玩比特幣和數字貨幣的人也就3000多萬人。那麼,這個數量還是在一個很早的開始。它帶來的變革可能是一個全球性的,那麼,到底未來數字貨幣會不會成為最大的成功?我不知道,但是它剛剛開始,所以我覺得不參與才是最大的風險。

第四問

王峰:關於美鏈,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2月23日下午,美鏈BEC在OKEX公開交易,上線當日開盤暴漲超過4000%;據證券時報報導,發現70億枚BEC中有99.9321%掌握在前4個地址當中,BEC數量分布非常集中;而且,美鏈BEC的白皮書並未公布私募、公募規則,也未進行公開認購。上市後1個月內,美鏈BEC的價格下降了近8成。在很多人眼裡,發幣就是ICO,你可否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ICO?這種模式可否有借鑑?很多人關心。你不妨多說說。

99.9321%的BEC幣在前四個地址裡,分別為49.9321%、30%、10%、10%

蔡文勝:首先,我要在這裡強調一下,BEC美鏈不是美圖公司做的,也不是我個人做的。

大家都在討論ICO,但ICO並不代表區塊鏈,也不代表數字貨幣。不是所有的數字貨幣都會ICO的。比如BTC,2009年創建,它就沒有私募,沒有ICO,對不對?這很正常,因為它不需要募集資金。

第二,很多人認為ICO完成,才能夠進到交易所交易,這也是一個誤解。目前在交易所交易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數字貨幣,是沒有ICO的。有一些是融的天使投資,做的私募,也沒有向公眾ICO,它也會上交易所交易。

所以並不是說發幣就是ICO。也並不是說要ICO完成才能去上交易所交易。這個模式,我覺得接下來一定會有更多的區塊鏈項目會選擇不去ICO。

因為我們知道ICO最成功的項目是ETH。是因它的創始人Vitalik非常年輕,他需要資金去開發以太坊,所以才進行ICO。接下來如果有一些比如說網際網路公司,它們原來已經具有資金實力,有技術團隊,他們是可以不募集資金,不需要ICO,也能夠把區塊鏈項目做起來的。我覺得未來更多的會這個模式做。

我覺得對交易所來講,什麼樣的幣能上交易所?這個幣得有很大的流通性,特別是它的地址要分散。通過上鏈查詢可以了解到,BEC目前的地址是36萬個,36萬個地址分散已經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了。比如EOS也差不多40萬的地址分散。

我們知道交易所除了你正常申請,交易所如果看到你的地址足夠分散,流通性足夠大,他也願意主動幫你上交易所,甚至都不會通知你。比如BTC、ETH,中本聰從來沒有叫交易所上它的幣,但是所有的交易所主動會上BTC、ETH。對不對?

作為交易所,願意讓BEC去交易,我覺得一個考慮,就是覺得它們的地址足夠多,有36萬。另外,我來分析,上線當天BEC為什麼會暴漲?暴漲那麼多,這其實是目前交易所存在一個弊端。我們知道股票市場,有股票IPO時,它會有一個盤前交易,撮合交易。但數字貨幣交易所是沒有盤前交易的。所以在上線的瞬間,有人只要花個幾千美金,都會讓這個幣漲幾十倍。

很多幣在交易所上線的第一天,都是上漲幾十倍,只是那個交易金額極小。可能因為傳聞BEC和我扯上關係,所以就被媒體報導說成炒作,但其實是大部分新上幣的慣例。所以我這裡也認為,交易所過後應該會改革,會進行一個盤前交易。

至於說發現70億的BEC裡面,99.9%都是在前4個地址,更加說明BEC沒有任何割韭菜的行為,如果要割韭菜,它就會募集資金,但它一分錢都沒有募集。第二個它可能會把這個幣發到交易所裡面去交易,只有百份之零點零幾的幣,可以通過鏈上查詢,在OKEx上交易所裡面的BEC幣從來沒有超過300萬個。怎麼去割韭菜呢?如果要割韭菜,它就更應該把大部分的BEC掛到交易所裡面去交易,對不對?

當時BEC只有兩個方法可以得到:一是空投,就是等於白送人家的,二是通過當時的合作方BeautyPlus,拍攝或分享照片可以得到BEC。通過這兩個方法你拿到的BEC都是免費的。

它上交易所,其實是讓這些免費拿到的BEC有一個交易的地方。當然,這裡面不排除有少數的人,會在高點去買到BEC。但這個其實是極少數的人,而且是極少數的行為。據我了解,BEC當天上幣的交易並沒有超過10萬美金,之後每天平均的交易額也沒有超過10萬美金。

雖然BEC不是我做的,但我想用我了解的情況來分析這個過程。

王峰:巧合的是,美圖2月份也上線了一款區塊鏈錢包產品「貝客錢包」。那麼,BEC美鏈究竟是不是美圖上市公司的資產?BEC美鏈和美圖到底是什麼關係?美鏈BEC事件引發了社會很大爭議,這可能會讓你始料未及,你能否在「王峰十問」裡對公眾解釋一下?

蔡文勝:就像我們公告中所說,美圖公司跟美鏈BEC沒有任何的關係。它不屬於美圖上市公司的資產,美鏈是一個在新加坡成立的,以獨立基金會的形式成立的一個區塊鏈項目。的確,我也看到他們的白皮書並沒有團隊的介紹。以我的了解,是因為BEC團隊想低調的做事情,因為它不對外募集資金,所以它們也不寫上他們的團隊介紹,有些區塊鏈項目也是選擇這樣低調的方式。

剛好相反,如果它是一個想要騙錢、割韭菜的項目,它反而會貼上一大堆非常有名氣的人,來做團隊的顧問,這誰都能做,對不對?如果你想要去募集資金,想要更多人來買你的幣,那不就更應該把團隊列出來,貼上幾個非常牛逼的人?這個很容易做到。

據我了解,BEC基金會經過這次的事件以後,應該會深刻反思,會在恰當的時機展示出BEC的團隊成員並重新規劃BEC的發展。

貝客錢包是美圖做的,因為我們看到錢包是政策允許的,那麼美圖公司想去擁抱區塊鏈,所以做了貝客錢包。當時我們是用海外的產品beautyplus跟美鏈BEC合作的,美圖在海外有3億的用戶,希望在這3億用戶裡面可以做一個嘗試,看區塊鏈如何能跟網際網路產品結合落地。後來大家也看到,因為引起爭論太大,BEC自身也出現重大技術漏洞,美圖公司也終止了跟美鏈的合作。

王峰:4月22日,BEC美鏈由於被黑客發現了漏洞,造成大量BEC增發,最後引發黑客拋售1100萬BEC。有人說,BEC高達280億美金的市值,當天瞬間就歸零了。同時,OKEX也緊急停止了BEC的交易。之後,美圖宣布旗下海外產品BeautyPlus終止與BEC美鏈的海外推廣合作。為什麼BEC會出現被黑客攻擊那樣的技術漏洞?很多人關心區塊鏈的安全問題。

蔡文勝:說BEC高達280億美金的市值歸零,這個理解非常錯誤。280億美元的市值,是有人按照第一天交易的最高價格4美元乘以總要發行70億個BEC,得出的市值,這是錯誤的計算方式。

這裡也跟大家普及一下,數字貨幣市值一般都只算你的流通量,並不算你的總量,不管是現在的BTC、以太坊、EOS,所有的數字貨幣都不是按照你要發多少幣,是按照你能流通的數量來算你的市值。

所以BEC它的市值就應該是它空投加使用場景發行出來的,到現在為止,根據我了解,只有900萬個BEC在市場流通,市值只有幾百萬美元。

這裡我還要講一下,之前很多人在說BEC破發,這也是一個錯誤。BEC當時在OKEx的發行價是0.1美元,直到黑客攻擊那一瞬間是0.35美元,從來沒有破發過。你不能去說最高點漲到多少錢,現在跌了多少,然後就定義為破發,BEC從來沒有破發過。如同BTC最高兩萬美元,現在跌到九千美元,也不能說是破發。

這裡我覺得要表揚一下OKEx,因為BEC在22日下午1點18分發生,他們在1點45分就發現問題並停止了交易,反應速度是非常快的,也避免了用戶的損失。

據我的了解,到4月28日,BEC已經完成了全部回滾,所有的交易都回滾,買到假的BEC的錢都退回了給用戶,沒有任何一個用戶受到損害。黑客拋售了1100萬個BEC,得到價值60個比特幣。但黑客轉走的只有20個比特幣,其他的40個被交易所及時凍結了。

BEC基金會承擔了所有交易的損失,另外再加補償用戶10%。BEC基金會也採取積極措施來補救。第一時間協調二個交易所進行回滾,退回當時交易費用並適當補償。第二,檢測所有代碼與安全性,重新發行新的智能合約。第三,最快時間完成對外流通的900萬個新的BEC映射,發送地址達到36萬個BEC錢包地址。所以沒有任何一個用戶受到損害。

BEC的技術漏洞,後來有一些技術論壇裡也專門做了說明。有幾十個基於以太坊ERC20的數字貨幣都出現這種問題。BEC可能是因為比較受關注,第一個引發了黑客攻擊。我覺得這個對整個行業可能是件好事,也讓大家更關注區塊鏈的安全問題。

區塊鏈的確就是一個全新的東西,它有巨大價值,同樣它有巨大的風險,那麼,通過這個事件,我覺得會讓整個行業借鑑,後來引發了整個行業全部在自查這個安全漏洞,我覺得這個可能是一個好的推動。

這也促使大家思考,如果要做區塊鏈的創業,不是簡單發個幣就行。通過這件事情,我個人認為,區塊鏈的創業門檻是非常高的。它不單單涉及到技術方面,包括你對發幣的經濟邏輯,包括你的營銷能力,包括你的社群運營能力,都要求非常高。只有都很懂,才能真正做成一個區塊鏈項目。而且發幣的人要用上你這輩子所有積累的信用,如果沒有決心長期去做區塊鏈項目,儘量不要隨便發幣。

第五問

王峰:接下來問點實際的。你買了多少比特幣?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投資區塊鏈項目的?到現在為止,投資了多少個區塊鏈項目?4月21日凌晨,你在「三點鐘無眠區塊鏈」群中分享了幾點思考,其中提到:「這次回暖不會雞鴨都升天,除了基礎貨幣BTC,ETH,EOS。其他能落地,人脈關係強大,有實力團隊才能起來。」這是你區塊鏈投資邏輯的一部分嗎?在過去幾個月的熊市基本盤裡,能否透露下你的盈虧情況?

蔡文勝4月21日的分享記錄

蔡文勝:今年一月份我還只有個位數比特幣,只是玩票。當我確定區塊鏈和比特幣是未來,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擁有一萬個比特幣。當時到12月份高峰的時候,我個人覺得價格已經有點高,我沒有買。後面我應該是在2018年1月底,才逐步隨著價格下降不斷建倉,不斷地買。現在這個小目標基本實現了。

我認為投資與投機最大的差別是,當你購買了某個股票還是某個數字貨幣,價格不斷下跌,你的心態是越跌越高興,可以不斷補倉,那才是算投資,反之,買完不斷下跌就懊悔抱怨,那就是投機。當然,決定投資某個標的,你必須認真研究和分析,才能堅定自己的信念。

我大大小小,投了差不多十幾個區塊鏈的項目,比如Theta、Ontology(ONT)本體、Cortex(CTXC)、ArcBlock(ABT)、Zipper(ZIP)、YeeCall(YEE)、Dxchain(DXC)、Charter(CAF)等,這裡有回報很多的,也有現在還是虧錢的。

我投資的區塊鏈項目,現在看有浮贏有浮虧的,但是這只是短期表現。區塊鏈還在初期階段,很多場景很沒辦法落地,需要大家多方面的支持和寬容。長線看,我是非常看好的,很多項目還需要更多時間來驗證。

我個人理解,現在區塊鏈的投資就如同2000年你去做網際網路投資,挺難保證大部分會成功,可能少數會成功。但是,區塊鏈的項目如果你投中了一個,可能回報就是幾十倍。

這裡想強調一點,作為投資人,去投一些區塊鏈的項目,如果這個幣漲了,我會賺到錢。有用戶買到它,也會賺錢,大家都開心;但如果我投了一個幣,虧錢了,有用戶也可能會虧錢,但是,用戶不能因此說因為有蔡文勝投了,就會保證你不虧錢,我覺得這個邏輯,大家不能去這樣理解。投資人也會投錯項目。

所以這裡我也想為其他投資人說句話,大家要去好好的分辨,不能因為有某個大佬背書,或者投資了某個項目,大家就覺得這個項目一定會賺錢,這個投資的邏輯一定是錯誤的。

我這裡可以講一個,在3月底熊市,是大部分投資區塊鏈最艱難的時刻,比特幣跌到了6500美元,以太坊跌到360美元。但是大家忽略了一個趨勢:從更長時間維度看,它其實是漲的。我們用比特幣做例子,3月31號,比特幣不到7000塊美元,但是2017年的3月31號,比特幣只有1000美元;2016年比特幣只有400美元。2015年BTC多少錢呢?還不到100美元。所以,從這個趨勢來講,數字貨幣它其實是不斷漲的,只是它中間可能會波動比較大。

我要強調的就是,在去年1月份以前,大量的這種新的ICO發行出來,在分辨力不足的時候,隨便什麼數字貨幣都會漲。我覺得經過了這段時間的熊市經歷和教訓,接下來大家的分辨能力會加強。不可能什麼亂七八糟的幣都會漲,要真正的做實事的人,能落地的東西,它才是未來。

區塊鏈投資就是提供一個普通投資者能夠和著名投資人和著名投資機構一樣成本的進入機會。大家基本在同一個起跑線。區塊鏈項目也反應出著名投資機構不一定就是比普通投資者聰明多少。

一個項目,機構投資人也就提前一點點時間進入,上交易所交易以後,大家機會都是一樣的,如果你看好一個項目長期發展,任何時候進去都是對的。

王峰:2017年12月15日,你在海南「網際網路+」創新創業節的演講上提到,「區塊鏈經濟帶來了一場認知的革命,區塊鏈的核心不是技術,而是商業邏輯的重構。」這句話,你能否進一步談談自己的理解?此外,你認為區塊鏈項目可以離開Token而獨立存在嗎?有人將區塊鏈比作通證經濟,指出Token和鏈不可分離。

蔡文勝:我的理解,區塊鏈是基於P2P的技術發展起來的,P2P的技術其實已經是在1999年就出現了。這個技術並不新鮮,那麼,它真正的引發大的革命,是因為中本聰把P2P的技術用於數字貨幣,變成了價值的傳遞,這引發了整個商業邏輯的變化。

同樣,在這個數字貨幣的發展過程,延伸出來的token,包括ICO,也讓我們重新去思考,組織架構是不是可以變化?比如公司的出現是在160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公司。1606年,同樣出現的第一個股票公司,也是東印度股票;但是在人類的歷史發展長河裡面,幾百年挺短暫,所以,說不定未來這種ICO方式,這種token的方式,可能會讓我們重新樹立一個組織架構。

所以我認為,真正的去理解區塊鏈,是從它的商業邏輯重新思考的。包括未來我們僱一個人,是不是給他發工資,或者就用token的激勵方法都能完成?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從中本聰的例子也能看出來,一個創始人,他提出了一個理念,創建了項目,現在我們都不知道他是生是死,他也不去管這個項目,比特幣依然繼續存在。這些都是顛覆我們的認知的。

區塊鏈的項目可以離開token獨立存在嗎?我認為是可以的。當然好的區塊鏈項目,一般都要跟token結合,它能發揮最大的價值。但是,有一些是可以不用token的。特別是技術方面,比如我們現在看到,不管是中國、美國,包括中國的銀行業,在用區塊鏈的方式改造銀行系統,包括我們可以看到澳洲的交易所,用區塊鏈方式去改造它們的交易所。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證明區塊鏈的技術它是可以獨立存在的,它會提高效率,為很多企業應用。

當然,我認為全新的,有一些創造性的項目應該需要跟token結合,才能產生巨大的價值。

我之所以選擇網際網路創業,就是可以不用應酬,專注喜歡的事情。現在喜歡區塊鏈,就是選擇自由精神。人若無名,專心練劍!其實我很懷念2004年之前在廈門的日子,沒有誰認識我,也沒有誰會來找我聊天,這樣可以專注做喜歡的事情,可以主動去找其他人請教。人有點名氣能帶來一些好處,信息資源和影響力,但也會帶來相應的壞處。

群友問:區塊鏈技術和區塊鏈實際落地應用哪個更重要,我個人認為落地場景才能推動技術的革新與升級,您認為呢?

蔡文勝:我覺得明年會有很多落地場景實現,目前是金融,遊戲和娛樂先開始。

第六問

王峰:你早年做的265和4399都是滿足網際網路普遍性簡單需求的工具,沒有太多技術含量。265賣給了Google;4399到現在為止都還是中國最大的小遊戲平臺。後來的美圖更不用說了,有4.5億月活用戶,說實話我沒想到美圖能做今天這麼大。我看你投資和實際創業的所有公司,基本上都不是以技術為核心驅動的。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到今天嗎,越來越重視技術上的軍備競賽,BAT就不說了,像機器學習之於今日頭條、系統安全之於獵豹,搜索技術積累之於搜狗,團隊都需要有極高的技術實力。近十年的後起之秀中,張一鳴、王興、王小川要麼是程式設計師出身,要麼是技術型產品經理,同他們相比,草根站長出身的創業者還有機會做到今天美圖這樣的規模嗎?

蔡文勝:在網際網路發展早期,265導航當時就抓住了一個最常用的需求,你不用輸入網址,通過265能夠快速找到網站。4399其實也是抓住了當時一個需求,很多家庭限制小孩玩網路遊戲,但允許小孩玩碎片化的小遊戲,我們抓住機會很快把4399做起來了。美圖也通過一個簡單的修圖工具,積累了數以億計的用戶。

我認為,有的項目剛開始可能並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含量,但到了某個階段,它必然會出現瓶頸。我們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依靠技術驅動能力,才能更快速地發展用戶。

美圖能走到今天,做到這麼大,其實已經在幾年前就開始專注技術了,也一直在大量招聘技術人員。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會問為什麼有2000多個人去做一個修圖軟體呢?美圖2000多名員工,70%都是技術和產品崗位。你看到的美顏相機、美圖秀秀等產品,它們已經應用了非常多的大數據、AI、機器推薦等技術。

我覺得,同樣草根站長出身的創業者,還是有機會做成最大的公司。有句話講「將相本無種」,多年前的BAT,你也沒想到它會發展到今天,所以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機會,特別在區塊鏈這個全新的領域裡,未來一定會出現甚至能超過BAT的公司。

但這裡必須要強調一點,有的項目初期做得好,可能是因為你的一個創意好,或者是你的營銷能力強,但是在未來,一定要結合技術能力,同時要具有組建管理團隊的能力,才有可能做成一個巨大的項目。

對於創業者來說,他本身要有自我學習能力和不斷的進化能力。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BAT,還是美團、今日頭條等等公司的創始人,必須具備強大的自我學習能力、自我糾錯能力,不斷改正,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第七問

王峰:我看你去年也非常關注人工智慧、工業4.0方向,這一點我跟你也一樣。我們共同感興趣的可能還有短視頻、網際網路金融等領域。你是怎麼看去年這些還特別熱的網際網路創業機會呢?好像現在談論的人一下子少了很多。美圖前不久任命史丹福大學物理系教授張首晟教授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提名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成員。為什麼聘請張首晟作為獨立非執行董事?你和張教授的相識淵源是什麼?張教授的丹華資本之前專注於AI,但隨後迅速在區塊鏈領域發力發聲,影響很大,你們之前有什麼默契?

美圖任命張首晟教授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提名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成員

蔡文勝:任何技術的發展,它都會經歷這麼一個階段,就是突然一個熱潮上來,所有人都在談論它,然後過了一段,大家才發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快速地發展,之後,有些人半途而廢就退出了,有一些人堅持留了下來,幾年後才會看到最大價值的出現。

前兩年都在談論人工智慧、工業4.0等等方向,今年基本上都不是大熱點了,但以我的了解,其實有不少公司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比如專注於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的商湯科技,也是我投的公司,它已經在人工智慧方面,不管是布局,還是應用,都做得非常好。我在廈門投資的另一家人工智慧公司,目前也已經進入盈利階段。

區塊鏈是現在的熱點,大家都喜歡去追逐熱點,所以就忽略了人工智慧,但我認為,未來人工智慧跟區塊鏈是可以很好地結合起來。

雖然區塊鏈現階段非常熱,但是相對於投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方面的資本來看,投在區塊鏈方面的資本其實還是非常少的。網際網路還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吸引了最多的人才和最多的資本,還能發現巨大的價值。

我跟張首昇教授其實已經認識了有幾年了,是去美國矽谷的時候認識的。當時他邀請我投資了他們的丹華資本,我是丹華資本的LP。當時,我做丹華資本的LP,也是看中了丹華資本在AI方面的布局,我們會經常互相溝通對未來的看法。剛好,丹華資本在區塊鏈方面,算比較早介入,我覺得這算是個不謀而合,剛好大家都看到了區塊鏈的巨大機會。

我作為美圖的董事長,因為看到了區塊鏈巨大的機會,我也盡力去推動公司往區塊鏈技術去發展,所以,我們聘請張首昇教授做我們的獨立董事,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如同美圖公司原來就請李開復做我們的董事,因為我們認同開復對美圖人工智慧AI的推動。

所以,無論是邀請人工智慧非常厲害的李開復,還是與區塊鏈行業專家張首晟的合作,其實都說明了美圖積極擁抱未來技術變化的開放態度。

王峰:那麼,在你看來,未來三年,區塊鏈與網際網路之間將會是怎樣一種關係?勉強融合還是逐漸顛覆?以及,在你未來投資組合裡,區塊鏈和網際網路創業項目的比例會是怎樣呢?

蔡文勝:我覺得區塊鏈和網際網路之間會加快融合,可能就不會再分什麼是區塊鏈的項目,或者什麼是網際網路項目了。比如現在的移動網際網路跟新零售的結合,像阿里巴巴投了那麼多新零售項目,你很難說阿里的業務是線上還是線下。

未來三年,可能每個網際網路公司,都可能會有結合區塊鏈的技術;同樣,好的區塊鏈項目,一定也要結合網際網路現有的技術和用戶資源,才能真正的做大,這是我的理解。

關於我未來投資組合裡區塊鏈項目的佔比,其實我並沒有設定一個比例,因為我創立的隆領投資,沒有LP,全部都是我個人的資本。我任何一個投資項目都沒有時間的要求,也沒有領域的區分,只要我看中了就投。

我在前幾天的「2018中國天使投資人大會」上也說過,每個人投資都有不同路數和打法。

我的打法第一規則,就是不按行業規則。因為規則都沒用,社會進步的速度比規則制定的速度快得多。

第二,要能非常快的接受新東西,只要發現新東西都能快速接受。

第三,是投的這個項目能不能服務更多的人?因為所有東西打交道還是跟人有關,服務足夠多的人就是商業模式。在前面十幾年,因為我接觸更多草根,所以我會偏向投資草根,但是其實在最近幾年,不管是從大公司出來的,或者精英,或者草根,我覺得只要團隊足夠優秀,我都會投資。

所以,總結一下我個人的投資規則就是:一是不按規則,二是敢擁抱新的變化,三是服務於更多的人。

第八問

王峰:關於地域創業問題。我記得2004年你創辦265.com,以打破IDG兩個紀錄(學歷最低,高中沒畢業;沒有商業計劃書PPT)的形式拿到投資,之後便將265.com搬到了北京。到了北京後,你和網際網路主流人物、公司接觸的機會大大增加。265.com原COO、明勢資本創始人黃明明曾經回憶,那時候,你在故宮旁邊的南池子的一個四合院,與創業者一撥接一撥來聊天,一天至少聊十幾撥人,每天晚上燈火通明。有一次就是馮鑫帶我去的,那時候我還沒有離開金山。中國的第一代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大多數誕生在北京,北京集中了政策、資源、人才和媒體各種優勢,而且,這些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斷累積的。可是,為什麼你後來選擇回去福建廈門重新創業?

蔡文勝:我2000年到2004年是在廈門創業,當時到北京去發展,其實我受到雷軍的影響。在2003年的時候,我跟雷軍認識,是因為他找我買域名,我們經常通電話聊天,雷軍不斷鼓勵和動員我:文勝,你為什麼不來北京發展?後來我就選擇了2004年去北京創業。

到了2008年,我賣掉了265給谷歌。那個時候,不管是從人脈資源還是其他各方面的優勢來講,留在北京繼續創業,機會可能會更大。但當時我有三個考量,所以選擇回到了福建。

第一,我發現,當時的我已經小有名氣,找我的人越來越多,感覺時間都被浪費掉了。第二,自己會處於一個焦慮當中,覺得自己會很難再成長。如果離開北京這麼繁華的地方,回到廈門,可以給自己一個重新出發和安靜成長的機會。另外,我自己一個人到北京創業,家人在廈門,希望回去能夠好好陪我的家人。第三,是家鄉的情結,因為我是福建人,從福建出去,也希望能再回到福建,幫助更多福建的創業者。

當然,回到廈門後的成績也是非常不錯,除了自己創辦了4399和美圖秀秀以外,我在廈門投資了十幾家網際網路公司,按照福建省公布的前幾大福建網際網路企業中,有一半都是我投資的,跟我個人相關。

王峰:網際網路時代,湧現了一批敢打敢拼的福建系創業者,他們中很多成為了閩商的傳奇人物:你是福建泉州石獅人;美團網王興和今日頭條張一鳴,都是福建龍巖人;雪球的方三文,福建武平人;91手機助手的創始人熊俊,福建龍巖人;比特大陸CEO詹克團飛,福建福州人……福建人經商能力超強,不少人總把你當作商人而不是實業家,而且說你是典型的福建商人,喜歡賺快錢,你自己如何看?對了,福建還有莆田系,哈哈。

蔡文勝:福建的確是一個善於經商的地方。在傳統產業裡,已經出現了很多優秀的福建企業,比如像恆安、安踏等等。而且,福建的商人大多是跟實業家結合在一起的。

但可能有些福建商人也的確做了一些比較短平快的事情,但我覺得不能因為有少數的人這樣做,就把這個現象地域化,這是不公平的。不能因為少數人或者少數公司,就把人群標籤化和地域化,未來,網際網路創業與區塊鏈創業都是不分地域的,甚至是跨國界的。

說我喜歡賺快錢,其實剛好相反。我所有最成功的投資,全部都是需要時間的。

比如我註冊域名,在2000年,註冊一個域名花60塊錢,我真正的回報是2010年以後才開始的。如果我在2003年、2004年賣域名,那個時候好一點的域名也就賣幾萬塊,但是如果2010年賣的話,每個域名都是幾十萬,甚至百萬。所以,域名的投資也是需要10年以上。

我投資過回報最高的兩個項目,一個58同城,一個是暴風科技,它們都是我在2005年投資的。到10年後的2015年才開始回報。我2008年創建美圖秀秀,到現在也是整整十年了。

所以,包括在區塊鏈領域,如果你投資一個數字貨幣後,快速賺到錢,其實日後挺難再去發展壯大了。這裡,我也想勸一下現在做區塊鏈項目創業的團隊,如果太早通過ICO募到錢,或者太早快速的成長,其實都是雙刃劍,都會給創業者帶來極大的困擾,有可能沒辦法堅持到最後。

今年前三個月的熊市,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如果沒有這個熊市,這麼多人快速拿到錢,可能都會失去了創業的初衷,變成了一個炒幣市場,很多項目就不會有發展。因為有了熊市,剛好給創業者們鍛鍊的機會,踏實做事的團隊反而會脫穎而出。

第九問

王峰:賈伯斯在2005年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演講時提到,人生某種意義上就是connecting the dots(連接不同的點)。作為創業者,創業一路遇到的每一個貴人,好比剛才說的那個Dots,對個人的影響是連續和演進式的。2016年12月21日,你發布了在美圖上市答謝宴上準備的一封感謝信,信中回顧了30年來的創業史,自己如何從一個懵懂少年到商業領袖的奮鬥勵志過程。在人生每一個重要的階段,你都遇到了貴人,包括薛蠻子、李開復、過以宏、汪東風、黃明明、肖楓、馮波、姚勁波、閻焱、小林等等,都給予過自己很大幫助和支持。你剛才還提到雷軍也曾力勸你到北京發展,對你幫助很大。很多人感慨懷才不遇,其實就是說沒有遇到可以幫扶一把自己的人,你怎樣看待事業旅程中的「貴人相助」?

蔡文勝:我在美圖上市答謝宴上,確實準備了一封感謝信,但那封感謝信主要是針對到場嘉賓的感謝,還有很多沒有到場的人,對我也幫助很大,我也非常感謝,就像那天也不在答謝宴現場的雷軍、新浪曹國偉、265原COO秦致、265原CTO林興陸(小林)等等。我認為自己算比較幸運的人,因為的確這一路走來,能夠碰到那麼多幫助我的人。

一個人要成功,或者一個企業要成功,一定會碰到很多坎,在這個過程,他會碰到無數的貴人,可能哪怕是一個程式設計師幫你修改了一個BUG,或者是一個銷售員幫你拿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訂單……這些都組成了你成功的因素。所以,為什麼說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因為要成功,需要很多環節都做到,包括好運氣,不然是很難的。

創業是這樣,如果在某個點成功了,可能會是運氣因素比較多,但是,一個人如果想要連續成功,除了運氣,跟他本身的努力和自我學習、自我變化的能力都有很大關係。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幾個重要的轉折點,在每個轉折點,你的選擇必須是對的,才能繼續下去。

在2000年的時候,當時我自己一個人在默默創業、註冊域名的時候,我也感慨:為什麼那些VC會投資給張朝陽,投資給馬雲,投資給丁磊?為什麼那些VC不看中我呢?後來我慢慢明白了。首先要看你有什麼,你能做什麼,然後做起來,並且慢慢積累,直到做出一定的成績,投資人自然就會找上門來或者幫助你。如果抱著我必須拿到錢,或者我必須要有什麼條件,才能去創業的心態,永遠不會成功。

第十問

王峰:在和你對話準備材料中,我想起KK的一本書《失控》,這是一本關於機器、系統、生物和社會的「大部頭」,這本作者寫於1994年的關於社會進化的書,成為了後來一步一步驗證網際網路發展的「先知預言」,作者思想主要涉及兩個方向:一個是整個世界的未來應該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結構,這就是全書的主題以「失控」為名的答題喻義。其次,是生物和機器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最終都會融為一體成為超生命。我印象最深的是對蜜蜂群體行為詳細的描述,沒有統一的管理和命令,而且單個蜜蜂尋找花粉時往往很迷茫。但是,當眾多蜜蜂對少數偵查蜜蜂反饋的「某個方向有花粉」進行民主投票時,整個蜂群逐漸形成了統一的意見,能進行高效的採蜜。如今,區塊鏈會讓我們人類成為爬在各自公鏈和社區裡的那些蜂群嗎?

蔡文勝:我和王峰的看法一樣,我之前也推薦過KK的這本《失控》,書裡講的很多內容都會在區塊鏈社會裡兌現,特別提到人類社會結構可以像蜂巢那樣。

但是,如果我們人類成為了爬在各自公鏈和社區裡的那些蜂群,我不希望是這樣。因為這說明世界上90%以上的人,都在幹著重複的事情,沒有理想也就沒有未來,這其實是挺悲哀的一件事情。我更希望未來區塊鏈世界會有幾個大的公鏈存在,然後建立一些基礎的應用,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同時成千上萬甚至幾十萬個不同的區塊鏈社群存在,形成了就像地球一樣千奇百態的生態景象。

最近有一部電影,史匹柏導演的《頭號玩家》,我看了三遍。我覺得《頭號玩家》給我們的啟發更大,隨著AI人工智慧的發展,未來可能很多人只能活在虛擬世界。這讓我們反思,它到底是不是我們未來想要的生活?

或者未來還有更偉大的發明,讓每個人都能去幹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工作。那才是真正激動人心的夢想世界!

電影《頭號玩家》劇照

所以,不管是人工智慧也好,區塊鏈也好,它的確會促進人類社會往前發展,提高社會運行效率,產生更大的財富。但這裡面,我覺得必須加入人文精神,這個世界才有意義。

如果我們一味追求技術的進步,一味追求效率和財富,其實最終並不會快樂。不管是我本人,還是我接觸到的很多有錢人,說實話,當你財富到達一定階段以後,你吃的就那麼多,你穿也就那麼多。最終,大部分人都會去反思,我們應該為這個社會做什麼,推動這個社會往哪個方向去發展?這其實也是我自己堅信的。

人工智慧無論如何發展,它也很難代替人類。因為人工智慧是冷冰冰的,沒有情感,沒有思想,也沒有靈魂。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面,人工智慧都很難代替人類。

像區塊鏈的這種價值傳遞,他是用基礎邏輯去解決我們的貨幣問題,但未來真正的價值是什麼?我覺得,不一定是貨幣形式。如果未來通過區塊鏈,把我們人類的情感、思想變得有價值,比如文學家思考的價值可以直接傳遞和體現,那就更加偉大了。

王峰:文勝,如果今天你還是那個初出茅廬的追風少年,你會All in哪個領域?

追風少年蔡文勝

蔡文勝:我覺得我現在還是個初出茅廬的追風少年。一個人的年輕不是年齡,是他的心態,當你自己覺得很年輕,即使到80歲,你也依然可以追風。

我會不斷的去擁抱新變化,現階段我還是全力做好美圖公司,同時會關注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未來可能還會出現更新的技術革命,我想我還會去全力投入。

Final question

王峰:你的未來人生理想是什麼?

蔡文勝2011年在微博上許下的三個願望

蔡文勝:很遺憾,2011年的這三個願望都實現一半而已。到100個國家旅行現在實現50個左右,我覺得人生就要到處去看看,才算真正來過這世界。

第二個願望做到一家百億美元公司奮鬥中,希望不久將來可以做到,離的最近是美圖公司,我會更加努力!

第三個願望,我還是有家鄉情結,特別我從農村出來,後來出國,再回到廈門,去北京創業再回到福建,我從高中輟學排地攤,做服裝做建築做各種各樣生意,再到網際網路高科技,經歷很多不同的過程,如果能夠記錄寫出來,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區塊鏈是未來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下一代網際網路 可以真正實現...
    最近幾年,「區塊鏈」「數字貨幣」「硬碟挖礦」」poc挖礦」」分布式存儲」「自主雲」等等和區塊鏈相關的概念都大火。可到底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技術是如何運作的?為什麼它會受到如此多的人的追捧呢?關於區塊鏈、數字貨幣的精簡總結,DDS分布式生態社區為你總結了10條。區塊鏈,目前的普遍定義是「加密的分布式記帳技術」。
  • CSDN創始人蔣濤把握區塊鏈時代黃金窗口用編碼改變世界
    一直以來,每一個技術時代的黃金窗口都是屬於程式設計師的,從 PC、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到今天的區塊鏈莫不如是。而要推動區塊鏈發展,程式設計師之間交流、分享、傳播的平臺就格外重要。本期幣誠時代「鏈識大咖」將帶大家走進CSDN創始人蔣濤的世界。
  • 臺灣網際網路內容平臺宣布攜區塊鏈技術進軍大陸
    臺灣網際網路內容平臺宣布攜區塊鏈技術進軍大陸這些年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可謂是達到了令所有人驚訝的地步,近些年區塊鏈技術又是網際網路行業當中非常熱門的了。都知道一個新技術的誕生,必將會帶來很多的機遇,同時也會創造出很多的財富。
  • 寶馬區塊鏈負責人:我們是如何讓區塊鏈技術與汽車產業結合的?
    專欄簡介 不知不覺區塊鏈已經發展了近10年,但哪怕到現在也還會有人質疑區塊鏈當前並沒有什麼實際應用,但恰恰相反,憑藉過去幾年的技術積累和行業探索,區塊鏈已經悄悄在一些行業生根發芽…… 而「區塊鏈應用案例」的專欄意在通過一些區塊鏈與實體產業結合的具體案例,以此探索到區塊鏈真正的落地情況,並給企業或區塊鏈從業者以啟發
  • 安永區塊鏈中國區負責人王靖:區塊鏈未來20年的四個趨勢
    網際網路技術從產生到現在解決了2C的問題,但是沒有改變2B端。2B端的改變將通過區塊鏈實現。我們有理由認為,網際網路的第二階段就是區塊鏈階段。安永觀察認為區塊鏈領域全世界將有四個發展趨勢趨勢一,從私有鏈到公有鏈的轉移如果每個企業都建私有鏈,一個供應商一個鏈條,如果要建聯盟鏈,他們之間鏈與鏈的打通非常困難。所以,未來的世界還是基於公鏈,存在一個從私有鏈到公有鏈轉移的過程。
  • 區塊鏈技術前沿報告2020
    (一) 政策方面2016 年 1 月 19 日,英國政府發布《分布式帳本技術:超越區塊鏈》白皮書,積極探索區塊鏈未來在減少金融詐騙、降低交易成本的潛力;2016 年 6 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沙盒計劃」(Sandbox),在可控範圍內允許金融科技公司測試基於區塊鏈等技術的創新金融產品;2017
  • 2020年區塊鏈峰會《區塊鏈技術與應用》杭州站
    導讀:近兩年,區塊鏈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眾所周知,網際網路用於連接,而區塊鏈則為接建立信用,保駕護航。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持續創新和商業應用的不斷拓展,區塊鏈技術也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2020年12月13日,由指股網主辦的《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峰會於杭州濱江開元名庭酒店大會堂取得圓滿成功!
  • 上市公司區塊鏈周動態:年報集中披露 70家上市公司發力區塊鏈
    其中,「網盛區塊鏈存證平臺」、「大數據與AI在網盛供應鏈金融場景中的應用」等項目將探索區塊鏈、AI等新技術在公司業務場景上的應用。預計新技術的應用將是公司未來研發工作的一個持續性主題。在區塊鏈研究方面,2019年3月,公司正式發布旗下區塊鏈產品——「健康鏈·hBlock」,並於2019年6月上線。健康鏈獲得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19區塊鏈優秀解決方案」獎項及首屆區塊鏈與產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大會「創新案例」獎。健康鏈已經應用於患者管理平臺項目中,用技術手段在醫療機構,患者及監管方之間建立起一種數據交換、共享應用的互信機制,保障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
  • 任力欣:區塊鏈未來發展將有五大趨勢
    趨勢五:全球各地,央行對於數字貨幣都會有它的想法,包括歐洲。央行數字貨幣已經在很多地方做試點,未來也會大量推。 在他的介紹中,IBM這幾年做了非常多的嘗試。他認為,區塊鏈產品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個場景:1.供應鏈;2.在線內容的真實性驗證;3.更關鍵的是和業務流程的結合。
  • 專訪區塊鏈行業資深投資人李謙:展望區塊鏈技術 從概念到場景落地...
    什麼是區塊鏈?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的學術論文以及標準組織給出過解答。簡而言之,區塊鏈技術應用是一場偉大的技術革命。它對傳統的顛覆,將會比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來的更加迅猛、徹底。它是一種新的信息與網絡技術,它採用加密、哈希和共識機制來保證網絡中每個節點所記錄的信息(也稱為分布式帳本)真實有效。
  • 大都會資本BMAN:區塊鏈的投資模型
    但就是這樣簡單的模型,創造了前所未有巨大的商業奇蹟:1、一個沒有CEO的公司,管理幾十萬員工;2、每個員工自私自利,爭權奪利,公司運作9年風生水起;3、一份代碼上線,穩定運行9年,沒出過bug;4、遭到各國政府打壓
  • 蹭熱點、炒概念、發幣,上市公司「玩壞」區塊鏈
    根據公告,中南建設未來會將戰略重點放在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現有業務中,逐步對區塊鏈類公司進行剝離,以減少公司在新產業投資的風險。此次轉讓是因為投注表的業績未達預期。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10月,金丘股份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區塊鏈技術基礎平臺——海星鏈(XingChain)。金丘股份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6036.03萬元,淨利潤88.93萬元,與此前淨利潤不低於700萬元的業績承諾相去甚遠。
  • 火龍果財經:區塊鏈視聽技術前景展望
    區塊鏈被認為是構建未來價值網際網路的基礎技術。廣播電視媒體和網絡作為 黨的重要宣傳輿論陣地和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和價值傳播的重要載體。 而與網絡視聽相關的音視頻數據已經佔到網際網路數據的80%以上,網絡視聽處理 技術已經成為當前網際網路最活躍的技術領域。
  • 區塊鏈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是什麼?挑戰還是機遇?
    2.我們認為,到2030-2035年,絕大多數企業將在區塊鏈技術平臺上運行。目前至2030年這段時期將是區塊鏈技術發展和應用的高潮時期。 3.區塊鏈的經濟學意義在於,集中式共享數據的邊際成本已經高於邊際效應。因此,區塊鏈技術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 正廣泛應用於電子病歷的區塊鏈技術,還有哪些醫療可能性?
    北京市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在衛生健康上,表示將圍繞數據安全、過程可靠、監管合規的醫療衛生管理體系建設需求,探索打造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基於區塊鏈技術數據共享、信息透明、智能可信等特點,探索其在醫療監管、疫苗管理、醫療廢物管理及其他業務場景中的應用。
  • ...高層區塊鏈知識公益培訓(鏈媒班)第二期在京開班|「鏈」動未來
    當前,世界正在加快進入數據經濟時代,區塊鏈技術作為引領社會生產力變革的新力量,備受全世界矚目。在此背景下,基於首期鏈媒班的成功舉辦,10月18日,2020年媒體高層區塊鏈知識公益培訓(鏈媒班)第二期在北京開班。
  • BSN長話短說之一:萬字庖解區塊鏈跨鏈技術
    興盛的網際網路時代,成就了一眾依靠數據快速崛起的科技公司,但隨著數據孤島的表象越發明顯,科技企業的業務瓶頸也越發嚴重,增長遲滯,難見創新。區塊鏈技術進入公眾視野後,為數據流動的底層邏輯增加了一套新方案,如今,優秀的從業者正不斷修葺著這套新方案。
  • 帶有天使之翼、傳說級區塊鏈寵物萊茨狗竟然報價20萬!
    區塊鏈借比特幣之勢火了之後,從「王峰十問」到科技巨頭,區塊鏈也成了大眾話題。面對這個超級流量,巨頭們也按耐不住了。在這個比以往備感焦慮感的時代,寵物成了「孩子」、「老伴」和單身狗的「另一半」。巨頭們確實比較了解人們的訴求,便以各種萌翻天的寵物形象和娛樂感為試水切入點。
  • 乘風而上,萬字長文解讀未來區塊鏈世界|於佳寧跨年演講全記錄
    「通過區塊鏈和隱私計算技術,讓數據實現『可用而不可見』,是未來每個人獨立擁有管理數字身份的前提」......以下為於佳寧跨年演講精華全文,與大家分享:2020年是魔幻的一年,巴菲特想不到在89歲的年紀裡,見證了美股十天四次熔斷。巴菲特更想不到的是,他曾經嗤之以鼻的比特幣,前不久一舉突破3萬美元關口,市值也超過了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 將區塊鏈和開放協議相結合可以創建Web3.0,讓未來去中心化
    通過像區塊鏈和去中心化協議這樣的新技術對網絡進行去中心化,可以確保網絡像最初所希望的那樣,始終以社區為中心並面向用戶。為了了解原因,並幫助設想去中心化將如何為網際網路建立更美好的未來,我們必須了解網際網路最初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它如何運作。01退後一步……1969年10月29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查理·克萊恩(Charley Kline)向史丹福大學的一位研究員發送了一條簡單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