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界」被科學家發現,竟然真實存在,在裡面呆1年等於地球247年
我們都知道宇宙浩瀚無邊而我們生活的地球在這漫漫星空之中顯得是如此的渺小,誰也不敢保證除地球之外的星球中難免不會存在其他智慧的生命體,雖然我們都在大力開發外太空但是因為技術卻還是顯得捉襟見肘。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顆美麗的星球上,隨著時間的不斷更迭,生命、文明也在不斷的進化。正因為我們開始有了智慧,我們才會將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這麼龐大的地步。
同時我們也開始逐漸的好奇地球之外宇宙之中的其他星球,但是目前我們還僅限於太陽系中,甚至連太陽系都沒有完全的探索清楚。而在太陽系中像木星、水星、火星等等星球都是科學家們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他們離我們近所以更便於探索宇宙的奧秘。但是在太陽系的邊緣有一顆特殊的行星,因為太過遙遠所以我們對其了解還是處在一個比較陌生的層次,它就是冥王星。
在西方就有很多神話描述過冥界的樣子,在羅馬神話中冥界被形容為一個黑暗冰冷,死靈聚集的死寂之地,他們的主宰就是普魯託。而在希臘神話中冥界也是一個充滿死亡的地方,只有墮落之人、神才會前往,它的領袖就是哈迪斯傳說中宙斯的親哥哥。在我們的神話中特別是道教文明裡冥界就是陰曹地府是黃泉之地,是人死後投胎轉世的地方。
但是這些古代神話中的冥界都是古人臆測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卻讓我們發現了一顆真實存在的「冥界」,它是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只不過後來經過多次探索才發現原來冥王星並不能算是大行星,它的體積很小只有月球的1/3大,只能算是矮行星。但是奈何當時已經被人們記入史冊,後來經過多次討論才將其踢出了九大行星之列,也是極具故事性。
據悉人類第一次發現冥王星是在1930年,發現者是克萊德·湯博。但是人們真正的接觸到冥王星卻是在2015年,美國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經過十年的太空旅行才到達冥王星,人類真正意義上親密接觸到這個神秘且具有爭議的星球。果然冥王星一如傳聞那樣冰冷黑暗,它是由7成巖石加3成冰塊組成的,這就是真實的冥王星,如果真有神話真的存在的話,那麼冥界與冥王星確實非常相似。
而說到冥王星就不得不提到最為神奇的「冥逆」,所謂的「冥逆」就是因為要圍繞著太陽轉動所以它也有一定的公轉周期。而且從地球上看它就是逆行的,幾乎每年逆一次每次逆半年,這樣看來神話中的冥界裡幽靈與生命的對立論極為相似。因為它的軌道面積很大所以自然對應的公轉時間就很長。科學家經過標準的計算得出,冥王星上的一年相當於地球的90000多天,也就是247年多。
同時人們也發現了冥王星很多地方和地球很相似,有著同樣龜裂的地表地貌,還有地下時刻運動的地核,存在著低溫火山,和類似白雪覆蓋的雪山,還曾發現液體揮發這類只有地球等少數星球存在的現象......但冥王星上面雖然也有大氣層但是相較於地球太過稀薄,雲層是否存在成謎。
因為這可能就像科學家巴斯託說的那樣「地球大氣雲層是大氣層中懸浮水滴形成的,我們可能看到一個類似效應,但不一定是水,尤其當溫度非常低時,或者表面釋放物質形成雲層,因此我們看到的區域存在更多氣體,看上去比周圍區域更加不透明。」雖然對冥王星的探索較之前有了很多的進步,但是還是有太多的秘密讓我們無法知曉。
難怪古人將冥界比作是死靈之地,是人在生命消逝後靈魂都將去往的地方,當然這樣的想法完全是古人憑思想揣測出來的並沒有什麼真憑實據。關於人死後究竟是否存在,死後去往何處也是眾說紛紜,但是基本上科學上認為人死亡後就宣告一個生命的終結,什麼都沒有了。如今冥王星也被證實確實存在,或許正如它的名字命名一樣充斥著人們對「冥界」的所有奇幻的期許吧!
而且在地球上很早之前就有過關於「冥界」的傳言,而且發現了古人記載中的「冥界入口通道」。不過經過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這個所謂的異界通道應該是古人模擬製造出來的,象徵著人在死後去往另外一個世界的入口,也就是「冥界入口」,記載在入口兩旁有神水引導就能進入冥界。在墓葬處還有著一些神奇的工藝品,如變形的骨頭、類似瑪雅文明的綠色寶石首飾,科學家們也期待著希望能夠藉此考古挖掘驗證該神秘通道就是古人的祭葬儀式,讓我們可以更加真實的了解古代人的文化傳統方式為何。
不管如何冥王星始終都是太陽系的一員,我們人類對於冥王星的探索也從未中斷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對於冥王星的探索會更加深入。當我們的科學技術能達到探測器到達冥王星的時間大大縮短,相信屬於冥王星的秘密也會逐漸揭曉開來。正如科學家赫·韋弗介紹說,「然而今天,我們認識到冥王星竟然是如此的特別,它推翻了我們之前的種種設想。更讓人激動的是,它還在持續不斷給我們帶來驚喜的發現。」
雖然我們人類不斷對外星球進行探索,但是霍金卻說過讓人類不要過於探究宇宙外的秘密,說不定會引來「三體文明事件」的衝擊,屆時地球如果遇到高文明說不定會是一場災難,或許三體裡面的那種降維打擊也說不準會出現。
那麼你對人類不斷對外太空探索這件事情怎麼看呢?是機遇還是危機?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
無錫創元傳媒:四夕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