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視覺暫留179天
久別重逢≠巔峰重來
河北影院期待快速回血,重煥活力
先是旅行社跨省遊「約起」,緊接著,電影院陸續開門迎客……人們關心這些受疫情影響的「重災區」行業,更是在關注著我們生活的常態化復甦。
作為停工最早、復工最晚的行業之一,如今,河北電影行業的復工大潮已經到來。現實的情況是:「電影院開門」這一話題迅速衝上熱搜榜,但「久別重逢」不等於「巔峰重來」。影院挺過了這個「寒冬」,但也承受了「斷臂療傷」之苦。影院經營如何快速回血,如何重新煥發活力,都是業界正在思考的問題。
艱難:
長達半年時間,影院收入為零
此次疫情導致了影院長達半年時間的關閉,全國影院收入「歸零」。不過,經營者依然要面對房租、員工工資、水電等固定成本的支出,損失是巨大的。
石家莊市中心一家影院,月房租30萬,半年就合計180萬。國家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雖然提倡對影院租金進行減免,但大部分影院的承租地是在商業綜合體之中,物業同樣面臨經濟壓力,影院很難享受到租金減免等政策紅利。房租問題,或是目前大多數影院需要解決的最大支出項。另外,以企業員工規模在20人的中型影院為例,其月工資也需數萬元的支出。
「影院前期固定資產投資大,資金回籠慢,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此次影片撤檔、影院關閉,恰逢2020年春節,再到現在影院有序復工,越過了春節、五一和半個暑假這三個票房黃金檔。」河北中聯院線副總經理李斌表示,以往年的春節檔為例,半月收入基本會達到全年票房的20%。「去年全國票房600多億,春節檔超過100億。」
電影行業是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的一個「重災區」。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影院類企業1.7萬家,上半年相關企業註冊量同比下降34.6%。從河北的數據來看,相比全國其他省份的情況尚好。「截至2020年7月24日,河北省在業存續的影院相關企業數量為521家,2020上半年註銷吊銷企業數量為7家,註冊企業為13家。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現存影院相關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達88家,佔比為17%;邯鄲市次之,66家;秦皇島現存影院相關企業數量最少,為18家。」
記者注意到,此次影院復工出現了一個現象,相比大中城市,各地的縣級影院擔當起了復工復業的「排頭兵」。
「這些影院能夠迅速復工,一方面是前期院線指導復工復業準備工作做得好,另一方面是他們對於復工的迫切。」李斌表示,還有一點就是,縣城的房租等成本比市區更低,經營壓力較小,復工啟動也比一些城市影城更容易。
舉措:
系列政策力爭為行業減負
疫情期間,國家各部門也在盡力為行業減負。今年5月,接連兩天,國家財政部分別與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電影局聯合,發布了《關於電影等行業稅費支持政策的公告》和《關於暫免徵收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的公告》。
對於電影行業來說,這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釋放出了實實在在的利好。
「前者是2020年全年,後者是到今年的8月31日,兩項政策最多時大約可以節省一家影院全年票房8%左右的成本。」李斌表示,除此之外,河北省電影局還有一個對貸款影院進行貼息的政策。
「復工之後要面臨很多現實的困難,比如水電成本。好在目前可以享受到商業電價方面的一個優惠政策——從今年5月份開始,用電單價下降了大約一半。單這一項,一個月或可節省三四萬元的成本。」石家莊UME影城店長助理周鑫說,對於企業繳納社保等方面,也有相應減免的政策。
除了節約成本,也要想辦法增收。根據目前上座率不得超過30%、不能現場銷售食品物品等情況,周鑫表示,近期正在考慮嘗試通過新方式進行電影周邊產品的銷售,比如選擇一些進口影片原版海報,或活動見面會籤名海報,由現場售賣轉向郵寄、到店領取等方式進行銷售。
現狀:
復工影城的壓力都很大
停擺179天後,河北的影院正在被激活。有影迷說,不管放什麼電影,都要去看一看。當然,也有影迷靜心等待著春節檔那幾部早已在心裡「種草」的「大片」。
在消費者期待不減的同時,各大影院的經理、店長們的心情則顯得有些複雜——一方面對於「曙光來臨」激動萬分,另一方面,掩飾不住內心的擔憂。「物業也知道我們的情況,不開門,也不好意思找你要租金,但復工了,就得考慮這半年來沒有繳納的房租、物業、水電等費用了。」
記者了解到,尤其是位於城市核心地段的影城,資金壓力最大。同時,更有影城人士表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處於疫情防控常態期,不能超過30%的上座率、排片量降至一半、食品不能售賣……這對於復工後的影城來說,依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石家莊某影城的管理層人士表示,目前復工影城的壓力都很大,最主要還是因為疫情走向的不可控,比如大連的突發情況;其次,是防控政策的嚴格落地執行,不容有半點懈怠;再次,就是目前不容樂觀的經營情況。「開業,當然是高興,但這些壓力隨之而來,都挺焦慮的。」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復工影院的態度,基本都是「肯定虧損,先開,不考慮成本。」
「肯定會虧本,也肯定會盡力做好運營,我們在河北有非常好的團隊和銷售成績,更要拿出我們在這個行業的姿態來。」周鑫表示,希望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儘快滿足觀眾對文化市場的需求,同時保證自身市場影響力,在經營上也會想辦法進行減虧。
趨勢:
觀影熱潮將持續更長時間
「一系列的措施、限制加在一起,對影院影響非常大,但影院復工是必須要走的路,這是希望的開始。」李斌認為,現在市場最關注的是人們的觀影習慣是否能夠恢復,觀影熱情是否可以回歸。
對於目前尚未復工的影院,李斌認為,除了上述資金壓力過大、斷檔期租金等費用沒有解決之外,還可能是復工前防疫準備工作沒達標,尚未通過檢查、核驗。另外,也有部分影院的決策層仍在觀望。
事實上,對於已經復工的影院和業內人士,也在觀望目前的市場及趨勢。「新片的投放,對於市場來說是強刺激,但片方也在觀望。」李斌說,市場是否恢復的重要標準,就是大片的回歸。但就目前情況來看,一些大片還沒有明確上映時間。
在目前形勢下,新片、大片的上映肯定會成為觀影市場恢復的催化劑。「啟動市場是需要過渡期的,需要市場提供更多的信心,讓片商亮出底牌,我想定檔的時間也不會太遠。」周鑫說。
當然,市場上也迎來了積極信號——7月26日,以「加油2020」為主題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影視之夜」舉辦,展示了2020年度系列新片新劇優秀作品,這也昭示著電影電視業全產業鏈的即將發力。
李斌還提到,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未來人們的觀影習慣也有可能進行調整。比如針對上座率、排片量的限制,在觀影者自覺及影院的引導下,以後熱門檔期的觀影熱潮將持續更長時間。
觀點:
影院地位不會因疫情而動搖
疫情突襲,隨之而來的還有諸多變化,比如網絡視頻的崛起。「是否擔心網絡會搶走影院的觀眾呢?」對於記者的提問,業界人士均表示出了堅定的信心。
「中國電影崛起的10年,是影院與盜版搶生意的10年。最終,人們還是願意走進電影院。如今的影院,已經可以做到先於網絡引來優質片源,同時提供高品質的觀影質量,併兼顧了良好的性價比。」周鑫表示,「在影院觀影的價格比在商場吃飯還要便宜,市民們還是會為有品質的文化消費買單的。」
「2020年春節檔賀歲片《囧媽》在網絡上線,我認為這是在非常時期採取的一個非常舉措。」李斌表示,首先,電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通過電影院更能傳達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其次,網絡和院線的盈利模式不同,以《囧媽》這次線上播放的收益來看,目前票房分帳模式令院線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電影院仍是不可替代的。
隨著近期優質影片的不斷出現,業內預計,客流高峰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春節出現。「樂觀的話,今年十一或將迎來小高峰,畢竟大家對精神生活及優質文化的需求和關注度還是很高的。」周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