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海關緝私局與溫州市公安局聯合偵破特大走私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查證涉嫌走私穿山甲鱗片23.21噸,意味著近5萬隻穿山甲遭殺戮。捕殺、販賣和食用穿山甲違法。
在我們的印象中,穿山甲是個能穿山打洞的小能手,一個連山體巖石都能穿透的動物,自然是很強壯的,這樣的動物似乎能以強者在自然界生存。然而事實上他們的生存狀態卻也令人擔憂。
銅牆鐵壁的穿山甲鬥得過血肉之軀的人類嗎?
答案,我們心知肚明。
穿山甲是唯一一種有鱗甲的哺乳動物,雖然擁有銅牆鐵壁一般的盔甲,但卻毫無戰鬥力,鱗甲的主要作用只是用來防禦。
雖說主要是防禦,但這種防禦卻不是被動的挨打。首先,這身鱗甲末端相當鋒利,能夠在危險時張開並割傷敵人,在情況危急時,它還會釋放類似臭鼬的氣體,對敵人採取「生化武器」般的臭味攻擊。
而它們最最令人熟知的,便是天生自帶神技「縮成球」,這一點和烏龜的「龜縮功」極為類似。雖然蜷縮的球鱗甲之間存在縫隙,但是這個堅硬的外殼卻是連萬獸之王也咬不開。
但悲情的是,就是這連萬獸之王也無可奈何的穿山甲,卻是世界上被走私偷獵最多的哺乳動物之一。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萬獸之王不像我們人類,它們想方設法沒辦法搞定的「球」,人類,很簡單就能解決。
畢竟——哪個人不會撿球啊!!!
除去外因,穿山甲的繁衍生息的能力也不夠強大。由於是獨居,且本物種數量不多,即使遇到可交配的對象,一胎卻也只生一隻寶寶。這就極大減少了穿山甲種群的數量。同時, 穿山甲對環境的敏感度高,擁有較差的環境適應性,人工飼養也會出現因壓力大、抑鬱而絕食死亡的情況。但捕殺當然是他們快速衰減的原因。
人類為什麼要捕殺穿山甲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我們對穿山甲的誤解了。中藥典籍中記載。穿山甲「性微寒」,《綱目》稱「入厥經、陽明經」;《本草匯言》稱「入足太陰,厥陰經」。可入藥的部分為穿山甲的鱗甲。《別錄》認為穿山甲的鱗甲「主五邪驚啼悲傷,燒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七,療蟻瘻」而《綱目》則認為其「除痰瘧寒熱,風痺強直疼痛,通經脈,下乳汁,消腫痛,排濃血,通竅殺蟲」。而傳到民間,也就是大家所誤解的穿山甲食療和入藥能夠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弭潰堅,治療風溼痺痛,乳汁不通,癰種瘡毒。
但穿山甲鱗片真能入藥治病嗎?
穿山甲的鱗片含硬脂酸,膽甾醇,N-丁基-二十三(碳)醯胺,脂肪族醯胺,L-絲氨醯-L酪氨醯,二肽和D-絲氨醯-L-酪氨醯,L-酪氨醯二肽,又含鋅、鈉、鈦、鈣、鉛、矽、磷、鐵、錳、鉻、鎂、鎳、銅、鋇、硼、鋁、鉬、錫等18種元素。
最新科學研究已表明,鱗片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與人類的指甲及犀牛角相同的成分),沒有科學證據能夠證明穿山甲片具有藥用價值。若鱗甲能入藥治病,何不直接咬咬指甲來抗疾防癌?
多堅硬的外殼下,也掩蓋不了那脆弱的內在,都是血肉之軀,望善待穿山甲!
本文由中華醫學會主任、研究員唐芹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文由國家動物學會研究員黃乘明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