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養生堂、美即以及各大工廠都亮出了哪些獨門黑科技?
by_品觀君
面膜,一直都是一個十分注重創新的品類,因其入行門檻低,周轉速度快、市場競爭激烈,每年都有無數的面膜新品推向市場,幾乎所有的品牌都在「拼命」找出一些具有區隔定位的技術,以此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雖然大多數面膜賣不出太高的價格,但面膜卻是中國化妝品市場裡技術競爭最激烈的品類之一。而今年養生堂、美即以及各大代工廠也都亮出了自己的獨門黑科技。看來,面膜行業又有一場腥風血雨了……
那麼,今年面膜品牌和技術企業都在面膜品類上開闢出哪些新的技術呢?來,品觀君給你拆解。
關鍵詞:無防腐、體驗感更強
面膜和精華液這對小夫妻,幾乎從面膜這個品類誕生到現在就沒有分開過。如今,為了消費者的體驗以及一些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這對小夫妻「被離婚」了。
到底誰這麼狠心?
1.美即「鮮注膜力」產品線
今年8月,被歐萊雅收購的美即又出新品了。這次,背後有歐萊雅研發做「靠山」的美即推出「鮮注膜力」產品線,產品的技術核心就是膜液分離。
據美即研發中心負責人林欣榮介紹,膜液分離突破了許多溼態化妝品的技術障礙和壁壘,尤其在活性成分的濃度領域,有了更多的嘗試空間,甚至可以說,以前面膜精華液的配方體系都會發生改變。
與此同時,溼態的膜布要使用相對較高劑量的防腐劑,實現膜液分離以後,面膜的防腐體系也可以做出調整,可以減少防腐劑用量,甚至不使用防腐劑。
2.歐曼娜歐曼娜「0+1純花水有機鮮面膜」
膜液分離帶來的不僅僅是成分和安全性的創新,也可以是體驗的創新,畢竟提升體驗也是面膜品類吸引消費者的有效路徑之一。
知名代工企業歐曼娜今年主推的「0+1純花水有機鮮面膜」,除了做到「0防腐」之外,這款面膜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好玩」。
「0+1純花水有機鮮面膜」裡使用了大馬士革玫瑰做水成的噴霧式的精華液,精華液裡是未添加水稀釋的100%玫瑰花水原液,主打保溼功效。
重要的是,消費者在使用面膜時有更多使用步驟,貼膜布、噴花水讓產品的使用體驗變得更立體,趣味性和感官體驗都增強了不少,花水本身也可以單獨作為護膚品使用。
膜液分離其實並不算一個新的概念,市場上早就有單獨的面膜布出售,而一些化妝水品牌也會建議消費者搭配膜布使用。但隨著技術的進步,膜液分離可以解決防腐、膜布精華液相容性、精華液配方設計限制等多方面的問題,不難看出,經過深度挖掘的膜液分離是面膜品類發展的一大方向。
關鍵詞:只使用一種成分、無添加
許多品牌在做面膜的時候一直都在想怎麼添加新的功能,怎樣玩出新花樣。但今年卻冒出來一些品牌和工廠,嘗試在面膜的配方上做減法,面膜的減法做到極致,就出現了單成分面膜。
1.養生堂樺樹汁面膜
從食品行業跨界過來的養生堂在面膜品類裡著實火了一把。其面膜產品在線下渠道爆紅,一家CS店甚至甚至能在5天之內破紀錄地賣出814盒,在線上直播也做出了1秒賣出50萬元的業績。
這款面膜的神奇之處在於,產品裡只使用一款原料——樺樹汁。面膜產品裡使用的是原汁原味的芬蘭樺樹汁,而且沒有添加任何水分進行稀釋。樺樹汁本身在歐洲一些國家都被當做飲料。而在化妝品領域,樺樹汁是一款不錯的補水原料。
2.全麗發酵原液面膜
想做單成分面膜,除了直接使用天然的原料之外,還可以採用發酵的方式將單一原料或者多種原料發酵後使用提取液來做面膜精華,臺資工廠全麗生技的生物發酵原液面膜也是單成分面膜中的代表產品。
發酵其實是一項極為複雜的工藝,對發酵的菌種和環境有著極為苛刻要求,全麗也是通過多年的研究才在這一領域獲得突破。發酵原液除了能夠保證精華液在發揮原材料功效的同時,還能有效提升產品的吸收率;同時,原液中還會有發酵產物特有的多種功效成分。
單一成分發酵已經不足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全麗在近期推出的是以中醫古方為基礎的複方發酵面膜產品,在產品多樣化和功效提升方面做出了進一步突破。
雖然有不少品牌和代工都在嘗試單一成分的面膜,但這塊處女地,並不那麼好開墾。單一成分面膜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無防腐問題,全麗有自己的專利包裝,而歐曼娜則直接把精華液做成了噴霧,也。
與此同時,面膜的功效、刺激性、精華液的選擇都是一道又一道的難題,做減法也並不那麼容易。
關鍵詞:吸收率更強、精華液直接使用
「醫美」無疑是這兩年化妝品行業最熱門的詞彙,中國最大的本土代工企業諾斯貝爾行政總裁範展華在2018年中國化妝品大會上明確指出,輕醫美/功效性面膜將是面膜行業的大勢所趨,可醫美和面膜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這裡,品觀君要從知名代工企業多美生物的安瓶原液面膜說起。
要說安瓶面膜,得先弄清楚安瓶是個啥。安瓶是無菌真空包裝的護膚品,因其獨特的包裝和處理方式,其中活性成分含量甚至超過了90%,幾乎是常規膏霜產品的12-13倍。
除了擁有高濃度的精華液之外,多美的安瓶原液面膜還使用了「千層微囊包裹技術」,相對於傳統面膜,安瓶精華液的透皮吸收率提高了70倍。在此基礎上,多美使用了小分子玻尿酸、維生素C、洋甘菊三款成分分別在保溼、美白和抗敏3個功效維度推出新品。
在使用產品時,消費者將安瓶原液和面膜精華液混合後就可以敷在臉上;也可以直接將安瓶原液單獨使用。
除了安瓶之外,醫美領域的熱門品類凍乾粉也和面膜發生了交集。雖然這類面膜品牌主要集中在微商領域,但其創新的維度也不失為面膜品類的一個新發展方向。
同安瓶一樣,凍乾粉也有較高的活性物濃度,功效強勁的同時還有具有不錯的吸收性,而凍乾粉的保存模式也讓面膜可以脫離常規的防腐體系,甚至做到不使用防腐劑。
關鍵詞:膜布升級、包裹技術
除了膜液分離、單成分面膜、醫美面膜這些突破傳統格局的技術方向,傳統面膜也有新的技術突破。面膜膜布、精華液本身的技術成長,也讓傳統面膜煥發出新的生機。
1.廣州合眾三層雲霧面膜
國內最大的面膜基布生產商廣州合眾今年在面膜膜布領域推出了一款顛覆性的產品——「三層雲霧面膜」。
這款膜布採用創新三層複合式結構,通過多層而細膩的膜布覆蓋,能暫時隔離大部分空氣,不留一絲空隙。
與此同時,膜布表面兩層纖維只有0.5旦尼爾(9000m長纖維在公定回潮是的質量克數,數字越小,纖維越細膩),其細膩的纖維可以嵌入皮膚的溝壑,強化膜布與皮膚直接養分的傳導能力。另一方面,通過三層超細彈力纖維結構層,這款膜布吸液性能遠超市面常見膜布。
除此之外,這款膜布在柔軟度、彈性等方面均發揮出不錯的表現,為傳統膜布的創新帶來了新的方向。
2.大江生醫LipoMask技術
除了膜布的創新之外,精華液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增效技術。例如大江生醫在今年推出的LipoMask微脂粒面膜技術,其主攻的方向是提升精華液的吸收率。
近年來,通過技術的改良,原本成本較高的包裹技術也被應用到面膜品類中,臺資代工企業大江生醫甚至用LipoMask技術做到了全精華液的包裹。
經大江生醫的實驗驗證,LipoMask微脂粒面膜技術可以使面膜精華液的滲透效果提升約10倍,讓功效成分穿透角質層的時效,從過去的15分鐘縮短為5分鐘。
滲透率更高、吸收速度更快,這意味著傳統的面膜也可以在功效層方面上升到新的高度。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們大致可以將今年面膜的技術發展分為膜液分離、單成分面膜、醫美面膜和傳統膜布、包裹技術4個方向。面膜品類依舊在朝著功效、安全和體驗感3個方向做出技術突破。
另一方面,今年面膜的技術革新大多出現在大品牌和大代工企業中,同時所有的技術和產品都指向了中高端價位的面膜產品。據業內人士透露,中高端的價格帶的面膜才能支撐起創新,而低端的面膜產品已經在成本上很難去引導甚至承載新的技術。
好了,品觀君今天就扒這麼多了,如果大家在面膜技術領域更多的信息需要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