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深度分析馬加爵案件,表示:校外性行為才是馬加爵殺人動機

2020-12-16 大六學長

作為高考作文經久不息的素材,馬加爵慘案一度引起非常多網友的熱議,老師說:「寫心理壓力類的文章,可以把馬加爵當成反例寫進作文,馬加爵心理崩潰了才殺人的。」,爸媽說:「以後要搞好同學關係,不然要是碰上馬加爵這種室友就糟糕了。」

2004年,雲南大學發生了一件轟動全國的大事,在全網範圍引起了長達一個多月的熱議。一位臨近畢業的大四學生,因為和室友打牌時發生口角,心懷怨恨,在3天內用鐵錘殺害了4名同學,這位犯下滔天罪行的學生就是馬加爵,犯罪時才剛滿23歲。

據媒體報導,在2004年2月的某天晚上,馬加爵約邵瑞傑、龔博、楊開紅三人在宿舍打牌,在打牌過程中,馬加爵作弊被邵瑞傑發現,兩個人發生了口角,邵瑞傑不假思索說道:「沒想到你打牌都玩假的,為人太差,難怪龔博過生日都不請你。」

馬加爵因此懷恨在心,謀劃了一系列殺人藏屍案件,不得不說,龔博、楊開紅是被邵瑞傑這個大嘴巴連累。龔博過生日的時候逃過了一劫,沒想到死在了打牌上。

說到無辜,我們不得不提一下最後一位受害者——唐學李同學。唐學李同學既沒有參加打牌,也沒有得罪過馬加爵,兩個人甚至沒有太多的交集,可是為什麼唐學李同學也沒能逃脫毒手呢?

據馬加爵供詞透露:唐學李對我一直很友好,我也不想殺他的。可是他那幾天在我們宿舍借住,妨礙到我的殺人計劃,只能委屈他了,我用鐵錘一下子敲死了他。

在殺害唐學李的第二天,馬加爵趁邵瑞傑洗腳沒防備的時候,用同樣的作案手法,一錘子敲死了室友;第三天中午,馬加爵打鐵趁熱地殺死了參與打牌的楊開紅,當晚約龔博到宿舍裡面,趁其不備,一錘子結果了龔博。

在殺害室友之後,馬加爵連夜從昆明火車站潛逃,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馬加爵最終還是被繩之以法,這件震驚全國的大學生殺人案件浮現在人們眼前。

和網絡上流傳的原因不同,著名的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認為,馬加爵殺害4位同學另有動機,李玫瑾教授表示:網上流傳的原因是假的,怕對馬加爵家人造成二次傷害。

李玫瑾教授表示,在馬加爵被宣判死刑之後,她曾託人詢問過馬加爵一個問題:馬加爵在校期間,有沒有過性行為。

結果出乎大家的意料,馬加爵回答:有,而且有很多次,都在校外。

李玫瑾教授據此分析,馬加爵本性並不差,從馬加爵給姐姐的錄音帶中了解到,馬加爵內心是迷茫的:「我這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在,我覺得人生的意義到底是為了什麼?我老是鑽牛角尖,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差,馬加爵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高材生,馬加爵獲得過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二等獎、省級三好學生,高考分數線遠遠超過了雲南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最終因為家庭經濟問題選擇了雲南大學。

從馬加爵的履歷上看,寒門貴子的稱號他受之無愧,可惜因為一念之差,殺害了自己的好哥們,毀了5個前途光明的人生。

自卑、敏感是貧困學子的通病,得不到女同學青睞的馬加爵更是把目光放到了校外的特殊職業女性身上。這對於馬加爵來說,是一件難以啟齒,不可告之於眾的私密事情。但是在打牌過程中,被邵瑞傑這個大嘴巴說出來了,為了保住自己的秘密,馬加爵只能痛下殺手,殺人滅口了。

不得不說,李玫瑾教授的推論,比網上流傳的原因可靠多了。要是馬加爵真的因為龔博過生日沒請他就殺人,那馬加爵早就殺人了,何必等到現在?

從馬加爵慘案之中,我們要明白:玩笑要有度,老實人發起瘋來更可怕。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和同事、同學保持良好的關係呢?

說話過腦子這點我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自己有時候不假思索就說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話,不僅讓氣氛尷尬,還讓對方難堪,於是場面妥妥的冷下來了。

2.不要揭開別人的隱私

不論是別人主動傾訴,還是你偶然知道的。只要是關於別人的隱私,我們都不應該像邵瑞傑一樣,像個大嘴巴一樣到處說,不僅讓受害者感到難堪,也讓旁人覺得你不可信。

3.保持不遠不近的關係

很多人分不清同學、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係,覺得同學就是朋友、同事就是朋友,用一種至交好友的身份去對同學指指點點,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這很容易讓人厭煩,據日本心理學家的測試結果顯示,大部分人都對自來熟性格的人產生厭惡的情緒。在日常生活之中,同學、同事之間還是要保持不疏遠、不靠近的關係。

大家覺得校外piaochang是不是馬加爵慘案發生的原因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回頭再看馬加爵案,連殺四名舍友的馬加爵,為何反倒成了受害者?
    而後,馬加爵開始處理現場留下的血跡,結果被從隔壁寢室過來串門的楊開紅髮現。馬加爵因為害怕事情洩露,於是又將楊開紅殺害。當然,事情還沒有結束,馬加爵在連殺三人之後,又跑到隔壁寢室殺害了同學龔博,因為請過生日沒有馬加爵,也被懷恨在心。 這便是2004年,雲大宿舍連殺四人,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事件」。在殺人之後,馬加爵並沒有選擇自首,而是潛逃外地。
  • 是何原因讓當年的馬加爵血洗大學宿舍
    被馬加爵殺害的四個學生,都是和他一樣,都是來自貧困的農村,平時與他的關係都很好,2004年的這個寒假,由於要找工作,馬加爵沒有回家,而邵瑞傑和唐學李早早的就返回學校了。案發前幾天,馬加爵和邵瑞傑幾個同學在打牌的時候,邵瑞傑懷疑馬加爵出牌作弊,兩人發生了爭執,邵瑞傑說:沒想到連打牌你都這樣,你為人太差了,難怪龔博過生日都不請你!這句話深深的傷害到了馬加爵。
  • 回憶馬加爵殺人案,因打牌發生口角,殘殺室友藏屍衣櫃
    16年前,馬加爵這個大學生的名字轟動全國,他連殺4個舍友,唯獨放過舍友林風,而他的殺人動機竟然只是因為一場打牌糾紛。寒門出身的高校生馬加爵1981年出生在廣西賓陽,家裡面世代務農,父母除了要種田,晚上還要點著蠟燭燙褲腿,父母都希望馬加爵努力讀書,不要再像他們一樣一輩子當農民。然而,馬加爵也並未讓父母失望,雖然家庭條件較差,但依然無法阻擋馬加爵學習的恆心。就這樣,馬加爵通過努力成功考取雲南大學。
  • 馬加爵本打算血洗整個宿舍,其中一人因給他打過飯,結果倖免於難
    而馬加爵,也因為親手將自己的四個室友殘忍殺害,而轟動了全國,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事後,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馬加爵的殺人動機是什麼,又為何會放過宿舍裡唯一的一個室友。
  • 馬加爵血洗舍友,其背後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放過了唯一一個舍友?
    馬加爵血洗舍友,其背後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放過了唯一一個舍友? 2004年雲南大學男生宿舍發生一起轟動全球的連環殺人案,一位名叫馬加爵的高智商少年血洗宿舍,將自己四個舍友殺害,可能大家對這起案件都記憶猶新。而當年馬加爵其實放過了唯一一個舍友,這是為什麼呢?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70年要案縱覽:馬加爵...
    本文原標題:《【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70年要案縱覽:馬加爵故意殺人案》☝ 點擊上方「雲南高院」關注我們圖為馬加爵在庭審中。圖片提供張浩林案情簡介2004年2月上旬,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與同學唐某、邵某、楊某、龔某4人在打牌過程中發生言語衝突,產生了殺害4人的念頭。
  • 16年前,馬加爵因打牌發生口角連殺4人,為何唯獨放過室友林風?
    16年前,馬加爵這個大學生的名字轟動全國,他連殺4個舍友,唯獨放過舍友林風,而他的殺人動機只是一場打牌糾紛…… 馬加爵1981年出生在廣西賓陽,家裡面世代務農,父母除了要種田,晚上還要點著蠟燭燙褲腿,每燙直一個褲腿才賺2毛5分,父母都希望馬加爵努力讀書,不要再像他們一樣一輩子當農民。
  • 馬加爵連殺4名舍友,出於什麼原因,讓他唯獨放過了一人?
    提到馬加爵,很多人都會覺得毛骨悚然。這個內向的男大學生心裡,蘊藏的是一座火山。他因為和舍友之間發生爭執,所以才會出現殺意,對舍友痛下殺手,最終連續殺害四個人,就連馬加爵本人也被逮捕歸案。然而他們這個宿舍一共住了六個人,除去馬加爵外,還有一個舍友活著,馬加爵為什麼要放過這個舍友,他們之間又存在什麼交情呢?
  • 《隱秘的角落》:大部分家長都犯這個錯,看育兒專家李玫瑾怎麼說
    李玫瑾分析高材生馬加爵犯罪高材生犯罪不光在電視劇中有,我們的生活中也有相似案例。當時在雲南大學宿舍他連殺四個人,引發了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事件」。大家都說馬加爵的殺人動機是因為大家譏笑他打牌牌品差:「沒想到連打牌你都玩假,你為人太差了,難怪某某過生日都不請你……」他認為室友的這番話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動了殺機。
  • 16年前,雲南23歲大學生連殺四人,被捕後說出動機,值得讓人反思
    在21世紀,發生過許多重大的刑事案件,但是16年前馬加爵的名字,或許更加叫人印象深刻。被捕後說出動機,也值得讓人反思。死者四人分別為邵瑞傑、唐雪李、龔博還有楊開紅,4人都是來自於農村的貧困學生,而他們的死因,竟然只是因為一場牌局。
  • 殺人惡魔馬加爵,也是心理健康的受害者!不要忽視孩子心理健康了
    俗話說心病還需要心藥醫,馬加爵之所以最終sha人也有許多客觀上的原因。2、家長也遠離了自己,父母也是可以成為孩子最好的傾訴對象的,馬加爵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寵愛有加,加上他成績好,因此父母對他寄予厚望,可能是從小比較聽話,馬加爵沒有怎麼經歷過挫折,更沒有受到過大家的冷落,他自己曾後悔的說到,因為一次吵架自己最終決定走sha人這條路,現在看來真是太愚蠢了,說明他自己已經意識到了這是一時衝動,但是因為父母很少對他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引導,
  • 從697分的學霸到連殺四人的殺人犯,馬加爵的經歷告訴我們什麼?
    2月13日,馬加爵和邵瑞傑幾人在317宿舍打牌的時候,邵瑞傑懷疑馬加爵打牌作弊,於是對著馬加爵說:「沒想到連打牌你都玩假,你為人太差了,難怪龔博過生日都不請你」。就在他低頭洗腳的時候,馬加爵用提前藏好的錘子,毫不猶疑的朝邵瑞傑腦袋砸去,活活的將邵瑞傑砸死。第三、四名受害者是龔博和楊開紅。2月15日的中午,馬加爵在宿舍裡處理殺害邵瑞傑留下的血跡。這時楊開紅恰好來到317宿舍找馬加爵打牌,已經殺紅了眼的馬加爵趁楊開紅不注意,用相同的方式殺害了他。
  • 雲南大學落馬校長吳松離任背後:擺脫不掉馬加爵事件陰影
    雲南省紀委監委微信公號「清風雲南」12月7日提供的警示片《失色人生》披露,無論在雲南教育界還是政壇,吳松都算得上一顆備受矚目的明星,然而2004年,一件震驚全國的校園暴力案件把雲南大學推上了風口浪尖。吳松認為,他本來應該順風順水的職業生涯遭遇了猝不及防的一擊。
  • 16年前的兇案:殺人犯馬加爵因牌局連殺4人,為何單獨放過了室友林風?
    而在更早之前,2004年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因牌局上的口角狂殺四位同學的消息震驚眾人。 1981年,馬加爵出生於廣西,他的家中十分貧寒,但是馬加爵卻十分的懂事,不僅經常幫父親幹農活,還十分刻苦的學習。 曾經獲得了全國物理競賽的二等獎,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原本他可以上一個更好的大學,但是他深知大城市學費和花銷更高,於是選擇了對家裡最有利的雲南大學。
  • 雲大原校長落馬背後:馬加爵事件是人生陰影
    雲大原校長落馬背後:馬加爵事件是人生陰影
  • 感謝室友不殺之恩背後,馬加爵連殺舍室友4人,為何唯獨放過他?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幾年前馬加爵宿舍殺人案,用及其殘忍的手段連殺舍友四人。但卻放過了唯一的一名室友。才有了當時感謝室友不殺之恩的風波。這個唯一倖存的室友叫林峰,兩人平時並不是最要好的兄弟,為什麼當時馬加爵會放過他呢?林峰做過一件事情,就是在馬加爵重病的時候關心過他,給他送飯。因長期因性格問題受人排斥的馬加爵一直把那一份飯牢牢記在心中,所以放過了林峰。
  • 因馬加爵離開雲大!從校長到市長,他迷戀於山珍海味流連於深宅大院...
    「如果不是馬加爵事件,我不會離開雲大」吳松,男,1958年8月出生,漢族,雲南鎮雄人,博士研究生學歷。他1978年進入雲南大學讀書,畢業後一直在雲南大學工作,直至2005年10月擔任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2007年12月,他去到地方政府機關任職,先後擔任玉溪市委副書記(正廳級),保山市市長等職。
  • 藍皮書評青少年弒父弒母案件:多由父母管教不當引發殺人動機
    12月17日,《中國犯罪治理藍皮書(2019)》正式發布,北大學子弒母案入選2019年度典型案件研究報告。報告評析指出,青少年弒父弒母犯罪年齡不斷刷新下限,由於父母管教不當而引發殺人動機的情形都佔據了絕大多數。
  • 無差別殺人,一個人的恐怖主義
    對於「無差別殺人」概念,張小虎更傾向於「強調無差別殺人事件的無差別對象與報復社會動機」這一說法。  張小虎解釋說,在是否事先計劃的問題上,儘管不排除臨時起意的案例,但是從許多具體案例來看,無差別殺人並非就是行為人事先沒有計劃,相反在許多場合,犯罪嫌疑人事先均有周密的犯罪準備。例如,汽車縱火行為人攜帶汽油,持刀殺人行為人攜帶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