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再看馬加爵案,連殺四名舍友的馬加爵,為何反倒成了受害者?

2020-12-16 騰訊網

2004年2月,雲南大學生大四學生馬加爵,在學校宿舍與舍友邵瑞傑等人玩牌。這本該是大學生活中的解壓日常,但卻變成了一場悲劇。

在玩牌的過程中,馬加爵出牌作弊被邵瑞傑發現,一時間成了眾矢之的,邵瑞傑還批評他人品太差。

「連玩牌都玩假,你為人太差了,難怪龔博過生日都不請你」

馬加爵因此而在舍友面前丟了面子,於是對邵瑞傑懷恨在心,想要尋機報復。他買了一把錘子,準備在宿舍裡殺害邵瑞傑。然而,當時寄住在馬加爵宿舍的另一名同學唐學李,卻一直躺在宿舍,不曾出門。雖然唐學李與馬加爵並無過節,但因為他妨礙到了馬加爵殺害邵瑞傑的計劃。於是馬加爵首先對唐學李下手,用錘子將其殺害,並把屍體藏在了衣櫃裡。

第二天晚上,馬加爵終於等到和邵瑞傑獨處的機會,於是便趁著邵瑞傑打水洗腳的時候,掏出那把錘子,將其殺害。而後,馬加爵開始處理現場留下的血跡,結果被從隔壁寢室過來串門的楊開紅髮現。馬加爵因為害怕事情洩露,於是又將楊開紅殺害。當然,事情還沒有結束,馬加爵在連殺三人之後,又跑到隔壁寢室殺害了同學龔博,因為請過生日沒有馬加爵,也被懷恨在心。

這便是2004年,雲大宿舍連殺四人,轟動全國的「馬加爵事件」。在殺人之後,馬加爵並沒有選擇自首,而是潛逃外地。不過,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在公安機關的不懈追捕下,馬加爵於一個月後在海南落網。最後,馬加爵因為犯故意殺人罪,而且情節特別惡劣,被法院判處死刑。

馬加爵案的經過其實並不複雜,就是一次口角之後的過激報復,屬於衝動性殺人。雖然影響惡劣,但兇手馬加爵最終被繩之以法,也算是一個完整的結局。

真正讓我難以接受的是,馬加爵這樣一個病態且手段殘忍的殺人惡魔,硬是被描繪成了校園霸凌的受害者。當初在馬加爵事件被報導之後,我看到最多的,不是對於馬加爵連殺四人的憤怒和譴責,而是滿滿的同情。因為這是一個貧窮的弱者,對於校園歧視和霸凌的反抗。

在當時的大多數人眼中,馬加爵是一個貧民家庭逆襲的天之驕子。他出生在廣西南寧的一個普通農民家裡,家庭貧困。但是馬加爵卻非常刻苦,學習成就優異。他獲得過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二等獎,還曾被預評為「省三好學生」,最後還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雲南大學。

然而馬加爵在大學過得並不好,因為家庭貧窮,他在大學飽受歧視,同學不僅不帶他玩兒,還嘲笑欺負他。所以我們看到玩牌的時候邵瑞傑會說他人品差,龔博過生日也不請他。

這樣的一個出身,使得人們先入為主的認為,馬加爵是個好學生,是弱勢群體,雖然他殺了人,但錯的一定不是他。帶著這樣一個主觀的認知,大家再去看馬加爵的殺人事件,這完全就是一個老實人被欺負久了,最終不堪忍受,將所有的委屈釋放出來,最終造成了這樣一場悲劇。

如此一來,作為兇手的馬加爵,反倒成為了受害者。而被殺害的邵瑞傑四人,則似乎是咎由自取。尤其是批評馬加爵的邵瑞傑,更是被認為瞧不起窮人。

然而,這其實都是來自於媒體的故意引導,根本就沒有什麼老實人的爆發,馬加爵也不是什麼弱勢群體,沒有人欺凌他。他之所以殺人,完全就是因為性格極端,人品差,玩不起。

有記者實地探訪過馬加爵的老家,並且採訪了許多馬加爵身邊的親人、同學和朋友。得出的結論是,馬加爵的學習成績確實很不錯,但他的家境並不差。而馬加爵這個人脾氣比較火爆,時常會仗著自己身體強壯去欺凌同學。像他這種家境不錯,學習成績又好的人,時長是有恃無恐的,畢竟老師總是會偏愛好學生嘛。

但是到了大學之後,馬加爵喜歡欺負人的性格就有些不好使了。畢竟在大學裡面,不是什麼都可以用武力解決的,有衝突可以報警。而馬加爵所謂成績優勢,在這裡也沒有了,不會有老師幫著你。所以,馬加爵的乖張性格,導致他在大學期間沒交到什麼朋友。許多人都認為他人品差,紛紛對其敬而遠之,這也是邵瑞傑說他人品差,以及龔博過生日不請他主要原因。不是人家要欺負他,而是他的性格導致自己沒有朋友。

馬加爵殺害的四人,其實已經算是少數與馬加爵關係還不錯的朋友。尤其是第一個被殺害的唐學李,平日裡都是喊馬加爵「馬哥」。而邵瑞傑則是一同來自廣西農村的老鄉,二人同窗了四年,關係一直都不錯,所以他們才會在一起玩牌。而邵瑞傑批評馬加爵的那些話,雖然有些傷人,但在更多的就是屬於好友之間的玩笑,誰也沒想到馬加爵會如此的玻璃心。

當然,邵瑞傑,自身是存在一定問題的,畢竟拿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但即便如此,因為這樣一句話就去選擇殺人,那也不是正常人該有的舉動。

最為關鍵的是,這四人都是來自農村的貧困學生,家境方面還不如馬加爵,比如楊開紅是苗家子弟,家境十分貧寒,上高中時的不少衣服都是班上同學資助的。而邵瑞傑家境更困難,連學費都是貸款。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瞧不起農村貧困學生的原因。

事實上,中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曾深入研究過馬加爵的犯罪心理,甚至專門到監獄探訪過馬加爵。得出的結論就是馬加爵這個人,沒有罪惡感,且極度的以自我為中心,純粹是為了發洩和報復而殺人,並沒有那麼多的同情因素在裡面。

不論任何原因,殘忍奪取他人生命的行為絕不應被原諒,這是對受害者的不公。所以,通過情緒引導,將馬加爵從殺人兇手變成受害者,如此的顛倒黑白,實在令人作嘔。而即使馬加爵事件過去這麼久了,我依然能夠看到為馬加爵辯解的言論,著實有些驚嘆。

相關焦點

  • 馬加爵連殺4名舍友,出於什麼原因,讓他唯獨放過了一人?
    文/小讀 標題:馬加爵連殺4名舍友,出於什麼原因,讓他唯獨放過了一人? 提到馬加爵,很多人都會覺得毛骨悚然。這個內向的男大學生心裡,蘊藏的是一座火山。他因為和舍友之間發生爭執,所以才會出現殺意,對舍友痛下殺手,最終連續殺害四個人,就連馬加爵本人也被逮捕歸案。然而他們這個宿舍一共住了六個人,除去馬加爵外,還有一個舍友活著,馬加爵為什麼要放過這個舍友,他們之間又存在什麼交情呢?
  • 馬加爵血洗舍友,其背後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放過了唯一一個舍友?
    馬加爵血洗舍友,其背後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放過了唯一一個舍友? 2004年雲南大學男生宿舍發生一起轟動全球的連環殺人案,一位名叫馬加爵的高智商少年血洗宿舍,將自己四個舍友殺害,可能大家對這起案件都記憶猶新。而當年馬加爵其實放過了唯一一個舍友,這是為什麼呢?
  • 16年前,馬加爵因打牌發生口角連殺4人,為何唯獨放過室友林風?
    16年前,馬加爵這個大學生的名字轟動全國,他連殺4個舍友,唯獨放過舍友林風,而他的殺人動機只是一場打牌糾紛…… 馬加爵1981年出生在廣西賓陽,家裡面世代務農,父母除了要種田,晚上還要點著蠟燭燙褲腿,每燙直一個褲腿才賺2毛5分,父母都希望馬加爵努力讀書,不要再像他們一樣一輩子當農民。
  • 從697分的學霸到連殺四人的殺人犯,馬加爵的經歷告訴我們什麼?
    他叫馬加爵,連殺四名同學的學霸殺人犯,家境貧寒的他高考679分,為了節省大學開支的他選擇了雲南大學,是什麼讓昔日的學霸最後成為了殺人犯?2004年的寒假,家境貧寒的馬加爵因為要找工作就一直待在學校沒有回家,而同學邵瑞傑和唐學禮在未到開學時間就提前返回了學校。
  • 回憶馬加爵殺人案,因打牌發生口角,殘殺室友藏屍衣櫃
    大學宿舍可是說算得上是大學校內最溫馨的地方了,來自天涯海角、四面八方的舍友歡聚一堂,在這裡度過4年的風風雨雨,而舍友也可以說是大學這4年裡,比父母還相處得更久的人了。然而對於有些人來說,則是把舍友認為處得好是一輩子患難與共的摯友,處不好就是仇人。
  • 感謝室友不殺之恩背後,馬加爵連殺舍室友4人,為何唯獨放過他?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幾年前馬加爵宿舍殺人案,用及其殘忍的手段連殺舍友四人。但卻放過了唯一的一名室友。才有了當時感謝室友不殺之恩的風波。這個唯一倖存的室友叫林峰,兩人平時並不是最要好的兄弟,為什麼當時馬加爵會放過他呢?林峰做過一件事情,就是在馬加爵重病的時候關心過他,給他送飯。因長期因性格問題受人排斥的馬加爵一直把那一份飯牢牢記在心中,所以放過了林峰。
  • 李玫瑾深度分析馬加爵案件,表示:校外性行為才是馬加爵殺人動機
    作為高考作文經久不息的素材,馬加爵慘案一度引起非常多網友的熱議,老師說:「寫心理壓力類的文章,可以把馬加爵當成反例寫進作文,馬加爵心理崩潰了才殺人的。」,爸媽說:「以後要搞好同學關係,不然要是碰上馬加爵這種室友就糟糕了。」
  • 是何原因讓當年的馬加爵血洗大學宿舍
    2月20日正式開學之後,四人均未報導。雲南省公安廳和昆明市公安局通過現場勘察發現四人的同學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疑。而此時的馬加爵已經消失數天.2004年3月1日,公安部發布A級通緝令追捕馬加爵。在全國公開通緝。
  • 16年前的兇案:殺人犯馬加爵因牌局連殺4人,為何單獨放過了室友林風?
    而在更早之前,2004年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因牌局上的口角狂殺四位同學的消息震驚眾人。 2004年的寒假,為了賺取下一學期的費用,馬加爵沒有回家,留在學校附近打工,而邵瑞傑和另一位同學提前返校。 眾人在其中一天的晚上組了牌局打牌,然而馬加爵當晚的手氣非常好,連連勝出,這讓邵瑞傑懷疑他打牌作弊,因此兩人起了爭執,在爭執期間,邵瑞傑一氣之下稱,之前龔姓同學生日不請馬加爵去,一定是人品有問題。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70年要案縱覽:馬加爵...
    本文原標題:《【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70年要案縱覽:馬加爵故意殺人案》☝ 點擊上方「雲南高院」關注我們圖為馬加爵在庭審中。圖片提供張浩林案情簡介2004年2月上旬,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與同學唐某、邵某、楊某、龔某4人在打牌過程中發生言語衝突,產生了殺害4人的念頭。
  • 馬加爵本打算血洗整個宿舍,其中一人因給他打過飯,結果倖免於難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再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總是會覺得十分的敏感。大概是在2004年,雲南大學的男生宿舍裡面發生了一起連環殺人案後,不管是老師、家長還是同學都格外的重視起來。 而馬加爵,也因為親手將自己的四個室友殘忍殺害,而轟動了全國,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事後,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馬加爵的殺人動機是什麼,又為何會放過宿舍裡唯一的一個室友。
  • 殺人惡魔馬加爵,也是心理健康的受害者!不要忽視孩子心理健康了
    多年前,在雲南大學就讀的馬加爵連續傷害四名同學的事情震驚了全國,那個時候的我剛剛讀高中,大學畢業後,自己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回過頭去重新審視當年的事情,依然覺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深思。俗話說心病還需要心藥醫,馬加爵之所以最終sha人也有許多客觀上的原因。
  • 雲南大學落馬校長吳松離任背後:擺脫不掉馬加爵事件陰影
    當年2月,就讀於雲南大學的馬加爵在學校宿舍連殺4人。雲南大學一名教職工介紹,吳松當時就從校長轉為了主持工作的副校長,「思想壓力、思想負擔是看得出來的。」「如果不是馬加爵事件,我不會離開雲大。」吳松在《失色人生》中介紹。
  • 雲大原校長落馬背後:馬加爵事件是人生陰影
    雲大原校長落馬背後:馬加爵事件是人生陰影
  • 因馬加爵離開雲大!從校長到市長,他迷戀於山珍海味流連於深宅大院...
    直到2004年,「馬加爵事件」震驚全國,把雲南大學推向風口浪尖,也讓吳松的職業生涯遭遇猝不及防的一擊。在《失色人生》鏡頭中,吳松說:「如果不是馬加爵事件,我不會離開雲大。就是一提雲南大學就想到馬加爵,一提到吳松就想到馬加爵,就是我在人生旅途上一個巨大的汙點,或者說是巨大的陰影,老是擺脫不掉。」事件之後,吳松帶著高校的光環和陰影,調任雲南省玉溪市委副書記,從教育系統轉到地方任職。在懺悔書中,吳松反思道:到了地方政府工作以後,學習風氣逐漸發生了轉向,學而不真,學而不勤,學而不思,學而不用。
  • 從「百香果女孩被害案」談起
    復旦投毒案將另一起發生在大學宿舍的案件帶回公眾視野,那就是2004年的馬加爵案。2004年,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因打牌和室友起了矛盾,購置、改裝了美工錘,經過周密策劃與準備,在三個晚上殺死四人,畏罪潛逃。2004年4月,昆明中院一審判處馬加爵死刑,2004年6月,雲南高院裁定核准了馬加爵的死刑判決。
  • 四條人命,懸賞20萬捉拿,A級通緝令,轟動全國的大學殺人案!
    只因一句話,殘忍地奪去了四個同學的生命馬加爵,家裡幾代唯一的大學生,卻在一瞬間,讓5個家庭陷入悲痛馬加爵事件,04年,全國關注,各種猜測和驚嘆這事件,因為家裡比較窮,馬加爵在大學的日子很不好過,大二時,馬加爵借了1600元買了臺二手電腦,這一段時間裡馬加爵經常吃不飽飯,同學們幾乎天天看見他在床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