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狀況發布159家保險公司16家有問題...

2020-12-22 中國金融新聞網

  編者按

  總體來看,2019年財產險行業經營狀況穩定,良好和正常的公司佔比與去年持平,但A類公司數量與2018年相比有所下降。在79家參評的財產險公司中,A類18家、B類55家、C類6家,佔比分別為23%、70%、8%,沒有D類公司。

  與此同時,2019年人身險公司速度規模、效益質量、社會貢獻情況分化加重,良好的公司與有問題的公司都在增多。人身險行業正在加快業務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中長期保險業務,進一步發揮保險保障功能。

  11月27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布2019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總體來看,159家保險公司經營比較穩定,A類公司36家、B類公司107家、C類公司15家、D類公司1家。

數據資料

  在評價結果中,A類公司是指在速度規模、效益質量和社會貢獻等各方面經營狀況良好的公司;B類公司是指經營正常的公司;C類公司是指某方面存在問題的公司;D類公司是指存在嚴重問題的公司。

數據資料

  自2015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首次公布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人保財險、大地財險、太保產險、平安財險、華泰財險、太平財險6家財產險公司,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太平人壽、泰康人壽5家人身險公司已經連續五年獲得A類公司。

  財產險公司

  綜合費用率四年來最低

  在79家參評的財產險公司中,A類18家、B類55家、C類6家,佔比分別為23%、70%、8%,沒有D類公司。2018年77家參評的財產險公司中,A類、B類、C類佔比分別為26%、66%、8%。

  總體來看,2019年財產險行業經營狀況穩定,良好和正常的公司佔比與去年持平,不過,A類公司數量與2018年相比有所下降。

  2019年類別出現上升的有12家公司,其中,華安財險、亞太財險、安達保險、永誠財險、國壽財險、紫金財險、中原農業保險7家公司由B類公司升至A類;安華農險、長安責任保險、長江財險、中路財險、久隆財險5家公司由C類公司升至A類。

  有進步者就有後退者。2019年類別出現下降的財產險公司有14家,其中,陽光農業相互保險、渤海財險、陽光信用保證保險、安心財險、海峽金橋財5家公司由B類降至C類。信利保險則再次被評為C類公司,四年評價中三次被評C類,說明該公司速度規模、效益質量等方面近幾年一直存在問題。

  在披露2019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的同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還披露了評價險企經營情況主要參考指標的均值和中位數。據《金融時報》記者梳理,從保費增長率來看,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均值分別為9.91%、13.74%、11.36%、11.54%,中位數與均值相差不大,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2019年有66家公司保費收入實現正增長。

數據資料

  從綜合成本率來看,近幾年雖然有升有降,但變化不大。2016年,財產險公司綜合成本率均值為99.71%,2017年小幅下滑至99.56%,到2018年上漲至100.01%,2019年再次上漲至100.16。從中位數來看,2019年,財產險公司綜合成本率達106.31%,這意味著超過一半的財產險公司綜合成本率都高於106.31%。

  從綜合賠付率來看,持續下降的情況在2019年有所改變。2019年財產險公司綜合賠付率均值為61.77%,而2016年到2018年分別為59.64%、59.77%、58.96%。

  與2018年綜合成本率、綜合賠付率出現「一升一降」的不一致變化不同,2019年財險公司這兩項指標同步上升,這意味著綜合費用率指標大概率出現改善。據記者計算,2019年財產險公司綜合費用率為38.39%,為四年來的最低值,這代表著財險市場主體拼費用的競爭手段有所收斂。

  人身險公司

  保單繼續率下降值得關注

  在80家參評的人身險公司中,A類18家,B類52家,C類9家,D類1家,佔比分別為23%、65%、11%、1%。2018年74家參評的人身險公司中,A類13家、B類54家、C類6家、D類1家,佔比分別為18%、73%、8%、1%。相比較而言,2019年人身險公司速度規模、效益質量、社會貢獻分化情況加重,良好的公司與有問題的公司都在增多。

數據資料

  具體來看,在18家A類公司中,一半為老面孔,一半為新面孔。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太平人壽、泰康人壽5家公司已連續五年被評為A類公司,老面孔為友邦人壽上海分公司、中荷人壽、太平養老、中郵人壽4家公司。

  在9家C類公司中,由B類公司降級至此的有信泰人壽、復星保德信人壽、復星聯合健康、信美人壽、愛心人壽、和泰人壽、招商局仁和人壽7家,橫琴人壽連續兩年為C類,華匯人壽則由D類升級至此。

  在80家人身險公司中,有70家保費收入實現正增長。從全行業來看,2019年人身險行業保費增速較2018年增加12.02個百分點,達到12.85%。此前2016年到2018年均值分別為35.75%、20.76%、0.83%,由於2018年監管力促行業轉型,大量中短存續期產品被叫停,長期保障型產品銷售難度較大,當年保費增速斷崖式下滑至0.83%。較低的基點,也為2019年的快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人身險行業加快業務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中長期保險業務,進一步發揮保險保障功能。」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公布數據時分析道。得出這樣的結論,源於2019年人身險行業關鍵數據持續向好。比如,內含價值增速在2019年達到18.63%,同比提高7.58個百分點。再如,消費者長期保障需求穩定,綜合退保率同比下降2.78個百分點。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人身險公司另一個關鍵指標——13個月保單繼續率在2019年出現了明顯下降,中位數仍保持在90%左右,但是均值降至84.31%,為四年來最低。從2016年到2018年,該指標分別為89.71%、88.25%、91.65%。

  「保單繼續率下降是目前壽險公司經營需要面臨的比較大的問題。」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在壽險公司的經營中,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沒有渠道就難以抵達消費者、沒有品牌就難以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但是,隨著市場上保險產品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保險的認知也越來越深,最終留住客戶的,還是產品和服務。

  「沒錢」的中法人壽

  唯一一家D類公司

  2019年度存在嚴重問題的D類公司只有1家——中法人壽。記者查閱了該公司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經營評價結果,均為C類。

  被評為D類公司並不意外,按照人身險公司經營狀況的14項評價指標來看,中法人壽的得分項並不多,「沒錢」是中法人壽近年來最大的問題。

  資料顯示,中法人壽於2006年3月正式開業,最初由中國郵政集團與法國國家人壽保險公司分別持股50%,銀郵系的出生背景,使其成立之初便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但2009年中國郵政集團另起爐灶設立全資壽險公司中郵人壽,也意味著中法人壽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日子進入了倒計時。2015年4月,中國郵政集團退出,兩家民營企業鴻商集團與人濟九鼎接盤中法人壽75%股權,法國人壽持股比例降至25%。然而,新的股東方並未帶來新的起色,中法人壽除了業績每況愈下,幾次發布的增資方案也均無下文。

  在2020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中法人壽這樣描述公司目前面臨的風險:一是償付能力不足,因資本金長期未得到補充,公司經營費用支出導致實際資本持續下降,總體償付能力低於監管要求水平;二是流動性不足,自成立以來,公司資本金從未得到過補充,因持續虧損,資本金已消耗殆盡,現金流持續淨流出,自2017年4月即出現流動性枯竭情形;三是人員不足,因償付能力不足,經營費用管控,導致人員流失,招聘困難,存在部分關鍵崗位人員配備不足。

  今年第三季度,中法人壽保險業務收入為零。11月13日,中法人壽再次發布增資擴股方案,擬將註冊資本由當前2億元增加至30億元,並引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貴州貴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等新股東。

  在此次增資擴股方案中,中法人壽擬新增註冊資本28億元。現有股東鴻商集團將參與此次增資,人濟九鼎、法國國家人壽保險公司不參與此次增資,並擬將所持有全部出資額轉讓給鴻商集團。增資後,鴻商集團將持股33%,寧德時代持股30%,青山控股持股30%,貴州貴星汽車持股7%。

  若此次增資計劃獲批,中法人壽的身份將由中外合資壽險公司變為民營保險公司。「資本金增加會支撐中法人壽業務正常發展,另外,由於第一大股東鴻商集團仍然處於控股地位,雖然公司治理結構可能會有所變化,但依然會相對穩定。」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朱俊生表示,接下來,股東之間的磨合、對於壽險發展理念的認同是中法人壽發展面臨的考驗。

相關焦點

  • 保險公司經營「大考」,15家得C,1家得D
    11月27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布2019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總體來看,159家保險公司經營比較穩定,A類公司36家、B類公司107家、C類公司15家、D類公司1家。在評價結果中,A類公司是指在速度規模、效益質量和社會貢獻等各方面經營狀況良好的公司;B類公司是指經營正常的公司;C類公司是指某方面存在問題的公司;D類公司是指存在嚴重問題的公司。從評價結果來看,存在問題的C類與D類保險公司共有16家。
  • 海峽保險2019年法人機構經營評價拿C 保費未上規模仍陷虧損周期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布2019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海峽金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峽保險」)被評為C級,經營評價體系從速度規模、效益質量、社會貢獻進行評價,按照規章,C類公司是經營存在一定問題的公司。
  • 潤生保險等12家新三板中介設15家科技公司,註冊資本「迷你」成立...
    事實上,傳統保險中介早已進入科技賦能時代,一項重要舉措即是自建或收購科技子公司。藍鯨保險粗略統計,截至目前,約有12家新三板保險中介合計設立15家科技子公司,這類公司多數存在註冊資本「迷你」、營收較低、成立初期虧損等問題。
  • 1月16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網際網路保險監管加碼 多家持牌保險機構...
    原標題:1月16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網際網路保險監管加碼 多家持牌保險機構為違法往事埋單   【證券日報】   年報大考在即深交所前移監管埠
  • 滴滴:聯繫到38家保險機構幫助汽車租賃公司減少成本
    為此,滴滴攜手租賃公司發出倡議,希望可以幫助司機師傅在疫情期間順延車輛租金。滴滴方面表示,湖北的租賃公司率先支持滴滴出行和小桔車服為司機順延車輛租金的倡議,同時也在陸續有其他城市的租賃公司響應。1月23日晚,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為更大範圍切斷病毒傳播途徑,自24日12時起,武漢全市網約計程車停止運營,巡遊計程車實行單雙號限行。1月25日,滴滴出行在武漢組建「醫護保障車隊」和「社區保障車隊」,免費服務醫護人員以及武漢市民。
  • 《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2015-2019)》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密度...
    商業健康保險是落實健康中國、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踐行「保險姓保」的重要載體。為促進北京地區健康保險專業化發展,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醫療保障需求,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聯合北京工商大學於近日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深入考察了北京商業健康保險市場現狀,分析了2015-2019年來北京健康保險市場發展特色、趨勢和熱點等內容。
  •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合眾人壽榮膺「年度經營效率保險公司」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合眾人壽榮膺「年度經營效率保險公司」  作者:  2020-08-04 「年度經營效率保險公司」獎項則主要參照保費收入
  • 保險行業3w是什麼意思 車險更換保險公司利弊
    FYP:First Year Premium(第一年度保費) 的縮寫;指業務人員銷售人身險保險產品或從事人身險保險經濟業務而得到的第一年度的保險費。擴展資料保險主要種類:保險業的組織形式依其經營主體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1、國家經營保險組織又稱公營保險,指國家、地方政府或者其他公共團體所經營的保險機構。
  • 中國保險公司市場價值排行榜最新榜單出爐
    中華保險研究所結合前期研究,不斷優化完善保險業發展基礎資料庫,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準,對在華經營業務的188家保險公司(包括全部保險集團公司、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進行了定價研究。
  • 財聯社保險周報(8月24日)|財險|壽險|保險公司|人保|人保財險|人壽...
    5、銀保監會印發通知,符合農險經營條件險企共29家  銀保監會財險部向業內下發通知,公布了29家符合農業保險業務經營條件的保險公司總公司名單。據了解,存款保險基金公司自2019年5月成立,由央行全資設立,註冊資本100億元。
  • 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市場準入規範再升級
    保險公司分支機構設立審批是保險監管中一項重要的行政許可項目,對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有著較大影響。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獲悉,根據銀保監會2020年立法計劃,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市場準入管理辦法》(下稱《辦法》)進行了修訂,並於日前就修改稿徵求各保險公司意見。
  • 7家保險公司上榜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名一降兩平四升
    其中,7家保險公司繼續上榜《財富》中國500強!而且,中國人壽、中國太平、新華保險、中再集團,四家保險公司的排名均較上年有所提升。2020年,500家上榜的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1%;淨利潤達到了4.2萬億元,較去年增長超16%。
  • 中國第三家保險公司破產,規模高達2萬億,我們買的保單怎麼辦
    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保費規模預計在2019年至2025年間,從4.3萬億元增長至8.6萬億元。 在如此強大的保險市場下,我們國家的保險公司實力也是非常強。截止至2019年,國內有240家正規的保險公司。在最新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全球入圍的29家保險企業,就有8家中國保險企業,其中平安保險和人壽保險位居前二。
  • 961家計劃延期披露2019年度報告 31家新三板公司無力聘請審計機構
    來源:唐三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新三板公司經營拉響警報。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共有961家新三板公司計劃延期披露2019年度報告。其中,由於疫情因素導致生產經營困難、資金鍊斷裂,31家公司無力聘請審計機構,因此無法按期披露年報。
  • 不法分子糾纏退保 13家保險公司聯名舉報 業務員...
    隨著之後越來越多的城市被爆有全額退保黑色產業鏈組織出現,保險公司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記者在調查採訪中獲悉的細節顯示,在大連、蘇州等地,有保險業務員臥底到全額退保黑色產業鏈組織內部,收集證據,然後匯總給保險公司,進而上報至當地監管部門。  從臥底反饋回來的信息來看,這些黑色產業鏈組織及個人在受理業務時警惕性高,有較強反偵察能力。
  • 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發布,區域性理機構最低註冊資本上調至2000萬
    保險代理人是指根據保險公司的委託,向保險公司收取佣金,在保險公司授權的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的機構或者個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及個人保險代理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代理法人機構1776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2萬家、網點22萬個,個人保險代理人900萬人,保險中介機構從業人員300萬人。
  • 提升險資長期投資能力 支持保險資管公司發起設立長期限產品!銀...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  目前我國人均持有人身險保單數不足1件  黃洪指出,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  從市場競爭狀況來看,我國人身保險目前還沒有形成充分競爭的市場格局。從保費收入來看,前5家公司的保費收入佔市場的一半,前10家公司市場份額佔到了市場的將近7成,仍然屬於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從經營結果來看,前5家公司的利潤約佔行業的8成。  從經營管理水平來看,與國外發達國家的保險公司相比,我們的經營管理水平還是有較大的差距。
  • 保險中介「三部曲」終章正式登場
    這份事關1776家專業代理法人機構、3.2萬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1200萬保險從業人員的新規,提高了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註冊資本、強化保險專業代理法人機構的管控責任,同時取消許可證三年有效期設置、完善了退出機制和監管罰則。業內人士認為,《規定》的出爐,不僅解決了保險代理人監管體系不明、管理標準不統一問題,還標誌著保險中介制度頂層設計的搭建完成。
  • 第十八屆中國財經風雲榜 中荷人壽斬獲「年度影響力合資保險公司...
    12月9日,由中國財經網絡門戶和訊網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財經風雲榜保險行業評選結果揭曉,中荷人壽榮獲2020「年度影響力合資保險公司」獎項。 相伴成長十八載 共同見證金融保險行業輝煌 中國財經風雲榜是由中國財經網絡門戶和訊網2003年發起、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SEEC)等機構聯合主辦,自開創以來一直致力於從經營戰略、品牌建設、產品營銷等層面,深度解讀保險企業的成長曆程,宣傳優秀、表彰先進。
  • 財聯社保險早會(1月20日)
    此外,會議要求,下一步繼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導轄內法人機構完善公司治理,鼓勵優質機構集聚,以生存轉型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差異化和高質量發展,貼合上海實際優化金融產品結構,推動金融服務持續回歸本源,不斷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