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健康保險是落實健康中國、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踐行「保險姓保」的重要載體。為促進北京地區健康保險專業化發展,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醫療保障需求,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聯合北京工商大學於近日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深入考察了北京商業健康保險市場現狀,分析了2015-2019年來北京健康保險市場發展特色、趨勢和熱點等內容。
報告顯示,2015-2019年北京市健康保險穩健發展,健康保險密度連續5年保持全國第一,2019年健康保險密度為1861.65元/人,健康保險深度為1.13%;經營健康險業務的公司由2015年的87家增長至2019年的112家,健康險產品5000餘個,涵蓋醫療、疾病、失能收入損失、護理以及醫療意外保險等五大類,逐步滿足了消費者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需求。
在報告年度內,伴隨著消費者保險意識的提升和行業服務能力的增強,各保險公司「以消費者為中心」,加快了產品創新優化進程,擴展保障範圍,滿足多層次保障需求。健康保險市場呈現出保險責任和覆蓋人群不斷擴大,服務體驗不斷優化,健康管理已成趨勢的特點。
健康保險的投保年齡和門檻不斷放寬。在報告年度內,健康保險的服務對象實現了從「標準體」向「非標準體」的延伸,覆蓋人群因而更加廣泛。保險公司不斷提高首次投保年齡上限,2019年市場上最高投保年齡上限甚至達到了80周歲,續保最高可放寬至100歲;患有三高、糖尿病、心腦血管和風溼等慢性病的客戶也有可以投保的產品,同時針對嬰幼兒、女性及孕產婦、留學生、低收入低保障人群以及70歲以上老年人的保障產品逐年增多,滿足了因年齡和既往病史限制的消費者的健康保險需求,大大降低了投保門檻,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健康保障。
保險產品保障範圍不斷擴展。2015-2019年之間,針對細分人群、帶病人群、特殊病種、特殊用藥的需求,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各公司積極開發個性化產品,不斷擴展保險產品可報銷的醫藥範圍和醫療服務費用,將醫療新技術、新藥品等逐步納入保障範圍,保險責任逐步擴大。將質子重離子治療費用納入報銷範圍,以滿足客戶對部分惡性腫瘤質子重離子治療新技術方面的醫療費用報銷需求;百萬醫療保險,因其相對保費低、不限社保目錄、包含進口藥、100%報銷等特點突破了社保目錄、大病報銷上限和報銷比例;重疾險可多次賠付,2018年數據顯示,北京市所有的重疾險產品中,輕症、中症和重症給付次數最多可超3次,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醫療保障需求。
健康保險服務體驗不斷提升。科技手段的廣泛應用是北京健康保險市場的另一重要趨勢。北京保險業各公司充分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拓展線上服務功能,推進在線投保及出單、在線一鍵式理賠、小額案件快賠等,不斷升級服務,讓「智能」最大程度替代「人工」,實現了保險服務與客戶零距離接觸,最快審核時效從按天計已提升至按秒計,小額賠案到帳時效已從次日、隔日縮短至實時;有的保險公司改變傳統理賠流程,與醫療機構合作實現直賠的一站式結算服務,理賠服務實現前置,將理賠從出院後提前到住院期間,簡化理賠流程,進一步提升理賠服務時效,科技賦能提升了消費者便捷保險服務體驗。
多元化健康管理服務已成趨勢。報告顯示,健康管理逐漸走入百姓生活。越來越多的健康保險公司除為消費者提供在線問診、免費體檢、緊急救援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樣化健康險增值服務外,還與醫療機構合作,實現雙向轉診、遠程醫療、專家會診;同時,各公司還與第三方健康管理機構合作,為消費者提供涵蓋疾病預防、疾病篩查、慢病管理等多元化的健康管理服務,尤其是將中醫的「治未病」理念與現代科技支持的健康管理手段相融合,加強健康管理中的事前預防,逐步實現「被動管理」向「主動健康」的轉變,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保險+醫養」健康管理模式。
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表示,報告的發布為北京保險業提升健康險經營水平、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提供實證參考。下一步,將推動北京保險業積極貫徹「健康北京2030」,踴躍參與北京市各項民生保障項目,積極促進北京健康管理生態圈的構建,不斷完善「保險—健康—醫療—藥品」服務閉環,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多層次和個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編輯:倪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