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雲眾數科創始人劉展,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體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劍橋
隨著科技在體育領域的應用逐步發展和產業融合的加劇,體育、健康、保險三者間模式互通和數據互補的效應會得到進一步的擴大,本文結合當前運動數據在體育、醫療健康、保險等領域的應用情況及發展前景,來探尋一條「加強運動數據的探索,促進體育、健康和保險協同發展,實現三者相互促進,並最終反哺體育自身發展」的道路。
近些年,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和體育產業高速發展的雙重背景下,科技在體育領域的應用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中便包括建立了以數據採集為基礎、統計及大數據分析為方法、信息聚合為平臺和決策輔助為目的的運動數據分析體系。該體系的構成使得運動數據能夠更加多樣化與多元化地呈現,從而極大地提高了運動數據的價值,其應用場景也得到了不斷拓展。
本文主要結合當前運動數據在體育、醫療健康、保險等領域的應用情況及發展前景,來探尋一條「加強運動數據的探索,促進體育、健康和保險協同發展,實現三者相互促進,並最終反哺體育自身發展」的道路。
運動數據的定義
運動數據是指運動的參與者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各項數據。具體包括步數、心率、時長、運動能耗、運動姿態等運動中產生的各項動態指標,運動者的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MI)、身高、體重、體脂等身體靜態指標,以及運動成績及個人和團隊可量化表現在內的技術統計與運動損傷數據等。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其具有採集手段豐富、體量大、來源廣、更新快和價值密度低等特點。
由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運動數據上的應用,運動數據分析體系已經實現採集、驗證、存儲和處理的智能化管理。目前,該體系的智能管理主要體現為:在數據收集上已應用多種智能可穿戴設備實現運動者的運動數據多維度採集;在儲存及分析處理上,採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實現海量數據的存儲,並通過構建預測分析模型或信息系統為相應的決策者或使用者提供信息、預判、指導等。
運動數據的應用場景
基於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和可穿戴智能設備而快速發展的運動數據分析體系,不僅在體育事業上得到了廣泛應用,也因其價值的進一步發掘逐步開拓了跨產業的應用場景,例如醫療領域與保險領域對於運動數據的嘗試(如圖1所示)。
運動數據在體育領域的應用
目前,運動數據分析體系在競技體育、職業體育和大眾體育都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應用。
在競技及職業體育領域方面,運動數據分析體系推動了運動訓練和競賽的現代化和科學化發展,顯著提升了競技體育水平與商業價值。從最開始的依靠人工記錄收集數據,發展到如今憑藉智能傳感、光學、雷達、人工智慧自動識別等方式,對專業運動員、運動隊和俱樂部的相關數據,進行廣泛、準確、高效的採集及分析,協助教練員從海量訓練和比賽數據中發現規律,優化運動訓練手段和方法,促進運動選材的科學性,提升比賽的技戰術分析水平及預測能力等。國際上知名的此類公司有Sportradar、Prozone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將運動員傷病史、運動習慣和其他歷史數據進行建模分析並最終預判傷病發生概率,為運動員提供運動損傷篩查及運動康復指導。
在大眾體育領域方面,運動數據分析體系的發展推動了全民健身智能化。運動數據採集對象為一般的運動愛好者和其他對運動健康數據有需求的運動參與者。應用場景包括健身運動及指導、健康監測、運動社交等。其核心技術包括光電測量、生物識別及動作捕捉、運動姿態識別等,採集工具也從大型專業體測設備發展為以智能手環為代表的可攜式可穿戴設備,並進一步和體育專用鞋服帽及配件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對人體及運動狀態的監測和數據採集,最終實現輔助訓練,預防傷病,優化健身策略等具體應用。
運動數據分析體系的發展也直接推動了體育消費。比如,精準的數據支撐將使體育服務和產品定製化成為可能,基於數據的抓取、挖掘、統計、分析和可視化呈現的新型體育報導方式將帶給消費者全新體驗。
運動數據分析體系應用於健康領域
伴隨著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其監測精準性的進一步提高,海量運動數據迅速積累,使得其對健康醫療的賦能成為可能。
首先,依託運動數據體系,可以對個人健康情況進行便捷、高效的評估和預測。比如,在體測中的身體姿勢評估(GPS、EGO等)可反映出肌肉和骨骼存在的隱性或顯性問題,關節活動度分析能準確反映關節活動是否存在功能異常,體能評估可以反映心肺功能及身體柔韌性。步態分析受試者的步態、肌肉長度、表面肌電、受力等數據的量化分析可判斷受試者在骨骼或肌肉上是否存在已有損傷或潛在受損可能。
其次,運動數據分析體系和健康醫療的創新融合,顛覆了傳統的健康管理方式和理念。如醫生可藉助可穿戴設備收集運動者步數、血壓、心率、心電、腦電等數據,為其建立可即時更新的個人健康檔案,利用大數據對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分析,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和康復建議。
最後,有利於提升健康醫療公共管理水平。作為體質健康信息指導服務平臺的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NCHS),通過標準化體檢和個人問卷相結合的方式採集國民有關健康與營養狀況的信息,如體育活動、營養膳食、疾病、生長發育等,跟蹤國民的健康狀況,並結合國民健康保險、吸菸、損傷等情況,定期發布體力活動調查報告。同時,NCHS向醫生提供開具運動處方的輔助信息,而個人也可從NCHS獲取國民體育活動的相關建議。
運動數據分析體系應用於保險領域
運動數據分析體系直接推動了健康險及專業體育保險的發展。
對健康險業務的推動主要體現在:首先,運動數據體系提升對個人健康狀況的評估、預測效果,藉助大數據分析,有效增強保險公司對大眾健康水平的認知和效率,提升產品開發及風險識別能力;其次,保險機構可以將運動場景和運動數據與健康險優惠結合起來拓展獲客渠道和方式;最後,通過為用戶提供科學運動及健康生活指導,提升客戶黏性,增強客戶健康水平,從而降低賠付率等。
運動數據分析體系促進了專業體育保險市場的形成。體育保險是指保險人收取一定的保險費用並承擔相應體育風險的一種保險制度或產品,是保險在體育這一場景的具體應用。在較早之前,因大眾體育保險意識不強導致保險公司缺乏產品開發動力,且運動項目較多、運動場景複雜造成運動及損傷數據收集、整理相對困難等原因,嚴重製約了專業體育保險產品的研發。這方面,發達國家依靠體育產業化時間早、體育保障機制設立早等優勢,較為有效地克服了這一系列問題。如日本體育振興中心,為了研發覆蓋青少年體育風險的保險產品,從1960年開始使用人工進行普查和歷史數據整理,用幾年時間搭建了運動傷害資料庫,並以此為基礎設計了「學校事故互助支付保險」。隨著後續運動數據的不斷更新,保險產品不斷迭代,運作體系日趨成熟,形成了運動風險覆蓋面廣、定價理賠合理和條款靈活性高的產品特徵,至今仍是日本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保障。我們相信隨著運動數據的發展,對我們借鑑國際經驗、創新體育保險將會起到巨大的支撐和促進作用。如運動保、保準牛藉助運動場景和運動數據,進行體育保險的定製化。
運動數據連結體育、健康和保險協同發展
基於對以上應用的深入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得益於科技基礎和協同效應的強化,體育、健康和保險之間的融合創新充滿了無限可能。
運動數據所依賴的科技基礎日新月異
運動數據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得益於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和智能設備等領域的發展。從目前可穿戴及智能設備市場的發展狀況來看,已形成不同硬體形式(手環、手錶、服裝、眼鏡等),滿足受眾不同的體驗感需求。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技術,實現了對不同場景及運動項目中多種數據指標採集;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實現運動與健康數據綜合處理;相信隨著區塊鏈技術、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會逐步形成支持多種軟體的應用與雲端數據共享、互通互融的新平臺。如華為華米其硬體形式包括手錶、手環和運動鞋在內,針對跑步、健走、戶外騎行等11種運動場景,測算運動者的最大攝氧量、心跳、睡眠時間等,並產生提供用戶身體健康、運動效果及健康預測的信息。同時,華為華米已經與多個頂級醫療機構展開深度合作,並且在作業系統上允許和支持多種應用程式(App)的下載與運行。
隨著智能設備的新理念、新技術應用從概念化走向商用化,全球智能設備2030年預計達到2.79億件,會有更多的企業與消費者使用智能設備和開發相關的App,從而幫助體育、健康和保險三者共同打造以可穿戴智能設備為載體、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共享平臺與相互協助的服務模式。
數據互聯共享不斷增強三者的協同效應
健康數據、運動數據和保險數據這三類數據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如圖3所示)。如通過結合運動數據與健康數據的聯合建模,可以有效地幫助個人定製訓練方案,既避免因為過度鍛鍊出現健康損傷,又可以實現根據個體實際情況制訂提升健康水平的鍛鍊方案。保險公司在開發壽險、健康險等保險產品與接納被保險人投保等環節時,個人的健康數據是重要的參照標準,運動數據因其具有預測性等特點,能成為保險公司繼健康數據之後另一個合理參照標準之一。
同時,隨著計算機科學及其他交叉學科(運動生理學、生物力學等)的進步,數據在模型建立、制定策略和編寫算法上都會取得明顯的進步,從而使得運動數據分析體系能更加充分地挖掘數據價值、提供更優決策。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未來基於運動數據連結形成的「體育—健康—保險」協同體系將會孕育出豐富的創新商業模式。
例如,美國UnitedHealth Group旗下有醫療健康和保險兩大支柱業務,其通過手機等行動裝置或可穿戴設備採集用戶運動健康數據,如飲食、生活作息、運動頻率、運動強度等,實時監測個人的生命體徵,並對所採集數據進行分析,實現移動化的醫療護理,同時給予用戶額外福利和保費減免。在其推出的「Gym Check-In」計劃中,邀請健身房在線上登記入駐,合格的計劃參與者通過App到線下健身房鍛鍊,系統即可自動跟蹤參與者對健身房的訪問情況,次數越多,獎勵越大。每月的獎勵將自動存入用戶的銀行帳戶,或以商戶禮品卡的形式發放,或直接減少保費。該計劃激勵客戶參與體育鍛鍊,提升健康水平,雖然由於服務增加了支出,但更多地減少了保險賠付及醫療支出,進而提升保險業務利潤。
隨著相關科技的發展和產業融合的加劇,體育、健康、保險三者間模式互通和數據互補的效應會得到進一步的擴大,從而加強體育、健康和保險三者間相互賦能、協同發展的效應,並逐步形成一個相互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兼容發展的新趨勢。
本文刊發於《清華金融評論》2020年3月刊,2020年3月5日出刊,編輯:秦婷
歡 迎 訂 閱
深刻|思想|前瞻|實踐
專注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
智庫型全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