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展、李劍橋:運動數據體系化閉環 賦能體育、健康和保險協同發展|...

2020-12-22 清華金融評論

文/北京雲眾數科創始人劉展,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體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劍橋

隨著科技在體育領域的應用逐步發展和產業融合的加劇,體育、健康、保險三者間模式互通和數據互補的效應會得到進一步的擴大,本文結合當前運動數據在體育、醫療健康、保險等領域的應用情況及發展前景,來探尋一條「加強運動數據的探索,促進體育、健康和保險協同發展,實現三者相互促進,並最終反哺體育自身發展」的道路。

近些年,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和體育產業高速發展的雙重背景下,科技在體育領域的應用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中便包括建立了以數據採集為基礎、統計及大數據分析為方法、信息聚合為平臺和決策輔助為目的的運動數據分析體系。該體系的構成使得運動數據能夠更加多樣化與多元化地呈現,從而極大地提高了運動數據的價值,其應用場景也得到了不斷拓展。

本文主要結合當前運動數據在體育、醫療健康、保險等領域的應用情況及發展前景,來探尋一條「加強運動數據的探索,促進體育、健康和保險協同發展,實現三者相互促進,並最終反哺體育自身發展」的道路。

運動數據的定義

運動數據是指運動的參與者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各項數據。具體包括步數、心率、時長、運動能耗、運動姿態等運動中產生的各項動態指標,運動者的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MI)、身高、體重、體脂等身體靜態指標,以及運動成績及個人和團隊可量化表現在內的技術統計與運動損傷數據等。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其具有採集手段豐富、體量大、來源廣、更新快和價值密度低等特點。

由於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運動數據上的應用,運動數據分析體系已經實現採集、驗證、存儲和處理的智能化管理。目前,該體系的智能管理主要體現為:在數據收集上已應用多種智能可穿戴設備實現運動者的運動數據多維度採集;在儲存及分析處理上,採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實現海量數據的存儲,並通過構建預測分析模型或信息系統為相應的決策者或使用者提供信息、預判、指導等。

運動數據的應用場景

基於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和可穿戴智能設備而快速發展的運動數據分析體系,不僅在體育事業上得到了廣泛應用,也因其價值的進一步發掘逐步開拓了跨產業的應用場景,例如醫療領域與保險領域對於運動數據的嘗試(如圖1所示)。

運動數據在體育領域的應用

目前,運動數據分析體系在競技體育、職業體育和大眾體育都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應用。

在競技及職業體育領域方面,運動數據分析體系推動了運動訓練和競賽的現代化和科學化發展,顯著提升了競技體育水平與商業價值。從最開始的依靠人工記錄收集數據,發展到如今憑藉智能傳感、光學、雷達、人工智慧自動識別等方式,對專業運動員、運動隊和俱樂部的相關數據,進行廣泛、準確、高效的採集及分析,協助教練員從海量訓練和比賽數據中發現規律,優化運動訓練手段和方法,促進運動選材的科學性,提升比賽的技戰術分析水平及預測能力等。國際上知名的此類公司有Sportradar、Prozone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將運動員傷病史、運動習慣和其他歷史數據進行建模分析並最終預判傷病發生概率,為運動員提供運動損傷篩查及運動康復指導。

在大眾體育領域方面,運動數據分析體系的發展推動了全民健身智能化。運動數據採集對象為一般的運動愛好者和其他對運動健康數據有需求的運動參與者。應用場景包括健身運動及指導、健康監測、運動社交等。其核心技術包括光電測量、生物識別及動作捕捉、運動姿態識別等,採集工具也從大型專業體測設備發展為以智能手環為代表的可攜式可穿戴設備,並進一步和體育專用鞋服帽及配件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對人體及運動狀態的監測和數據採集,最終實現輔助訓練,預防傷病,優化健身策略等具體應用。

運動數據分析體系的發展也直接推動了體育消費。比如,精準的數據支撐將使體育服務和產品定製化成為可能,基於數據的抓取、挖掘、統計、分析和可視化呈現的新型體育報導方式將帶給消費者全新體驗。

運動數據分析體系應用於健康領域

伴隨著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其監測精準性的進一步提高,海量運動數據迅速積累,使得其對健康醫療的賦能成為可能。

首先,依託運動數據體系,可以對個人健康情況進行便捷、高效的評估和預測。比如,在體測中的身體姿勢評估(GPS、EGO等)可反映出肌肉和骨骼存在的隱性或顯性問題,關節活動度分析能準確反映關節活動是否存在功能異常,體能評估可以反映心肺功能及身體柔韌性。步態分析受試者的步態、肌肉長度、表面肌電、受力等數據的量化分析可判斷受試者在骨骼或肌肉上是否存在已有損傷或潛在受損可能。

其次,運動數據分析體系和健康醫療的創新融合,顛覆了傳統的健康管理方式和理念。如醫生可藉助可穿戴設備收集運動者步數、血壓、心率、心電、腦電等數據,為其建立可即時更新的個人健康檔案,利用大數據對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分析,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和康復建議。

最後,有利於提升健康醫療公共管理水平。作為體質健康信息指導服務平臺的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NCHS),通過標準化體檢和個人問卷相結合的方式採集國民有關健康與營養狀況的信息,如體育活動、營養膳食、疾病、生長發育等,跟蹤國民的健康狀況,並結合國民健康保險、吸菸、損傷等情況,定期發布體力活動調查報告。同時,NCHS向醫生提供開具運動處方的輔助信息,而個人也可從NCHS獲取國民體育活動的相關建議。

運動數據分析體系應用於保險領域

運動數據分析體系直接推動了健康險及專業體育保險的發展。

對健康險業務的推動主要體現在:首先,運動數據體系提升對個人健康狀況的評估、預測效果,藉助大數據分析,有效增強保險公司對大眾健康水平的認知和效率,提升產品開發及風險識別能力;其次,保險機構可以將運動場景和運動數據與健康險優惠結合起來拓展獲客渠道和方式;最後,通過為用戶提供科學運動及健康生活指導,提升客戶黏性,增強客戶健康水平,從而降低賠付率等。

運動數據分析體系促進了專業體育保險市場的形成。體育保險是指保險人收取一定的保險費用並承擔相應體育風險的一種保險制度或產品,是保險在體育這一場景的具體應用。在較早之前,因大眾體育保險意識不強導致保險公司缺乏產品開發動力,且運動項目較多、運動場景複雜造成運動及損傷數據收集、整理相對困難等原因,嚴重製約了專業體育保險產品的研發。這方面,發達國家依靠體育產業化時間早、體育保障機制設立早等優勢,較為有效地克服了這一系列問題。如日本體育振興中心,為了研發覆蓋青少年體育風險的保險產品,從1960年開始使用人工進行普查和歷史數據整理,用幾年時間搭建了運動傷害資料庫,並以此為基礎設計了「學校事故互助支付保險」。隨著後續運動數據的不斷更新,保險產品不斷迭代,運作體系日趨成熟,形成了運動風險覆蓋面廣、定價理賠合理和條款靈活性高的產品特徵,至今仍是日本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保障。我們相信隨著運動數據的發展,對我們借鑑國際經驗、創新體育保險將會起到巨大的支撐和促進作用。如運動保、保準牛藉助運動場景和運動數據,進行體育保險的定製化。

運動數據連結體育、健康和保險協同發展

基於對以上應用的深入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得益於科技基礎和協同效應的強化,體育、健康和保險之間的融合創新充滿了無限可能。

運動數據所依賴的科技基礎日新月異

運動數據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得益於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信息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和智能設備等領域的發展。從目前可穿戴及智能設備市場的發展狀況來看,已形成不同硬體形式(手環、手錶、服裝、眼鏡等),滿足受眾不同的體驗感需求。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技術,實現了對不同場景及運動項目中多種數據指標採集;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實現運動與健康數據綜合處理;相信隨著區塊鏈技術、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會逐步形成支持多種軟體的應用與雲端數據共享、互通互融的新平臺。如華為華米其硬體形式包括手錶、手環和運動鞋在內,針對跑步、健走、戶外騎行等11種運動場景,測算運動者的最大攝氧量、心跳、睡眠時間等,並產生提供用戶身體健康、運動效果及健康預測的信息。同時,華為華米已經與多個頂級醫療機構展開深度合作,並且在作業系統上允許和支持多種應用程式(App)的下載與運行。

隨著智能設備的新理念、新技術應用從概念化走向商用化,全球智能設備2030年預計達到2.79億件,會有更多的企業與消費者使用智能設備和開發相關的App,從而幫助體育、健康和保險三者共同打造以可穿戴智能設備為載體、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共享平臺與相互協助的服務模式。

數據互聯共享不斷增強三者的協同效應

健康數據、運動數據和保險數據這三類數據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如圖3所示)。如通過結合運動數據與健康數據的聯合建模,可以有效地幫助個人定製訓練方案,既避免因為過度鍛鍊出現健康損傷,又可以實現根據個體實際情況制訂提升健康水平的鍛鍊方案。保險公司在開發壽險、健康險等保險產品與接納被保險人投保等環節時,個人的健康數據是重要的參照標準,運動數據因其具有預測性等特點,能成為保險公司繼健康數據之後另一個合理參照標準之一。

同時,隨著計算機科學及其他交叉學科(運動生理學、生物力學等)的進步,數據在模型建立、制定策略和編寫算法上都會取得明顯的進步,從而使得運動數據分析體系能更加充分地挖掘數據價值、提供更優決策。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未來基於運動數據連結形成的「體育—健康—保險」協同體系將會孕育出豐富的創新商業模式。

例如,美國UnitedHealth Group旗下有醫療健康和保險兩大支柱業務,其通過手機等行動裝置或可穿戴設備採集用戶運動健康數據,如飲食、生活作息、運動頻率、運動強度等,實時監測個人的生命體徵,並對所採集數據進行分析,實現移動化的醫療護理,同時給予用戶額外福利和保費減免。在其推出的「Gym Check-In」計劃中,邀請健身房在線上登記入駐,合格的計劃參與者通過App到線下健身房鍛鍊,系統即可自動跟蹤參與者對健身房的訪問情況,次數越多,獎勵越大。每月的獎勵將自動存入用戶的銀行帳戶,或以商戶禮品卡的形式發放,或直接減少保費。該計劃激勵客戶參與體育鍛鍊,提升健康水平,雖然由於服務增加了支出,但更多地減少了保險賠付及醫療支出,進而提升保險業務利潤。

隨著相關科技的發展和產業融合的加劇,體育、健康、保險三者間模式互通和數據互補的效應會得到進一步的擴大,從而加強體育、健康和保險三者間相互賦能、協同發展的效應,並逐步形成一個相互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兼容發展的新趨勢。

文刊發於《清華金融評論》2020年3月刊,2020年3月5日出刊,編輯:秦婷

歡 迎 訂 閱

深刻|思想|前瞻|實踐

專注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

智庫型全媒體平臺

相關焦點

  • 動因體育推出體測主題課,構建完整教學閉環,讓孩子因運動而強大
    為應對疫情對青少兒身心健康的影響,增強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彌補孩子們的運動缺陷,動因體育在此前推出"動因少兒運動季"活動,受到家長及孩子們的一致好評。如今,"動因少兒奧運季"活動雖已結束,但"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和健康的體魄"的理念仍在延續。
  • 智慧科技賦能應用生態 中國人壽財險網際網路創新業務協同發展
    12月22日,「重振國壽攻堅突破 網際網路創新業務協同發展」媒體座談會在浙江杭州召開。會上,中國人壽財險向市場展示了「科技財險」的力量。物流領域,成功拓展了順豐、安能、百世、圓通、韻達等業內知名標杆項目,搭建了物流行業全流程線上化業務及風控系統,採用保險+服務的運營模式,從而實現對合作企業的有效賦能。
  • 泛華保網8年沉澱打造服務閉環,保險科技服務未來可期
    疫情加速喚醒人們的健康保障意識,也加速了保險消費和服務向網際網路靠攏。而日前,銀保監下發的《關於推進財產保險業務線上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2年,車險、農險、意外險、短期健康險等業務領域線上化率要達到80%以上,可以說網際網路保險已迎來重大發展契機。
  • 立足行業創新 科技賦能保險 輕鬆籌·輕鬆保嚴選實現穩健快速發展
    重賦能重創新,以科技崛起引領保險行業發展。當下,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的快速發展,也為保險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以這些技術為保險全價值鏈賦能,持續推進以客戶為中心的保險銷售模式升級;優化全鏈條服務流程,加快運營服務向集約化、智能化、生態化轉型升級,已經成為保險行業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
  • 共譜川渝「協奏曲」 賦能合創「健康圈」 區域醫療協同發展論壇...
    今年年初,黨中央又提出了「成渝兩地雙城經濟圈」戰略構想,重慶市與四川省兩省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籤署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川渝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在此背景下,區域醫療協同發展論壇的舉辦受到了來自衛生健康領域的高度重視,國家衛健委、重慶市衛健委相關領導以及眾多區域醫療相關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論壇,論壇分別從 「區域協同 高質發展 」 和「支付改革 雙城聯動 」兩大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在頂級保險峰會中獲好評,妙健康如何用數據改變了保險業
    他提到,妙健康幫助太平洋保險的保險代理人進行健康培訓和數據賦能,使代理人的營銷效果以及對客戶的服務水平大大提升。從用戶端獲取數據,改善保險行業在精準營銷以及動態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弊病,再以更合理和低價的保險產品來反哺用戶。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個比較完善的「健康管理+保險」的數位化體系,而這個體系,需要一個數位化中臺的加持。
  • Keep,引領「科技+體育」的全民運動願景
    來源:時刻頭條健康中國,全民運動。伴隨移動網際網路和社交網絡的蓬勃發展,體育行業也呈現出群體聚合的時代特徵。以往由運動品牌引領的運動風潮,已經轉變為「科技+體育」平臺聯動,通過共享化、社交化的平臺呈現全民健身的群體聚合和群體激勵特徵。
  • 「愛滿大地 健康成長」——中國大地保險開展「希望工程快樂體育...
    10月14日下午,安徽分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閆豐生帶隊,分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蚌埠中支總經理等人員走進懷遠縣淝河鄉錢河村錢河小學開展了「愛滿大地 健康成長」——希望工程快樂體育基金第七季公益活動,與共青團懷遠縣委及當地教育部門領導,學校校長進行體育設施捐贈儀式。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體育學院:守體育初心擔強國使命,探索
    一、服務保障「一體化」中國的專業體育院校歷經60餘年的發展,與競技體育共生共榮,相對具有綜合優勢,建設「訓科醫教培」五位一體訓練基地,通過「基地大學化+大學基地化」,能有效適應開放性的競技體育發展要求,特別是運動員知識化、運動項目智能化發展的需求,彌補傳統訓練基地多為生活服務型的弊端,建立起資源互享
  • 《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2015-2019)》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密度...
    商業健康保險是落實健康中國、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踐行「保險姓保」的重要載體。為促進北京地區健康保險專業化發展,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醫療保障需求,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聯合北京工商大學於近日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深入考察了北京商業健康保險市場現狀,分析了2015-2019年來北京健康保險市場發展特色、趨勢和熱點等內容。
  • 智慧科技賦能體育 湖州市民玩轉體育「碼上」搞定
    智慧科技賦能體育 湖州市民玩轉體育「碼上」搞定 發布時間:2020-08-26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湯晨陽 字體:
  • 慧擇奇點保險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馬瀟:「科技賦能」有效提升保險配給...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李晶晶) 大數據時代,「數據價值化」已成為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保險業也不例外。如何通過數據分析和應用精確抓住用戶需求、減少中間理算過程、提高客戶服務體驗,就成為了當今保險業的發展關鍵。
  • 「孿生.智慧.賦能」 東華醫為建設醫療大健康產業新格局
    他強調,沒有哪個詞能比「數字孿生」更形象的表達出需求、邏輯設計和數據治理這三者之間循環往復、協同共生的過程。當一條條業務線孿生到泛在IT系統後,一個醫療機構、一個城市的智慧醫療IT系統才可能建成。沒有一套與「孿生」理念相匹配的IT系統,這個願景無法實現。
  • 慧擇保險2020年三季報:平臺差異化優勢凸顯,總保費和營收雙位數...
    隨著注重個性化、體驗感的80後、90後年輕用戶逐漸成為保險的主力消費群體,保險定製化是大勢所趨。2017年開始,慧擇開始通過精準的用戶畫像,深度了解和分析客戶的保險偏好,對保險產品進行定製化服務,高效地解決用戶在越來越多場景下的需求,為用戶提供了有價值的保險產品和創新的在線服務體驗。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科技創新賦能財產保險反欺詐分論壇...
    12月6日,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在武漢召開,以下是在「科技創新賦能財產保險反欺詐分論壇」上的圓桌論壇。加強清廉文化建設,就是從思想上引導企業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清廉文化的薰陶、滲透和引導,使員工自覺樹立廉潔的思想意識和健康的價值取向,自覺抵制腐敗行為。進一步加強清廉文化建設,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適應當前反腐倡廉形勢的需要,不僅關係到黨風和社會風氣的好壞,也關係到企業改革發展成敗,意義重大、勢在必行。
  • 三諾攜DPCC與全專協同糖尿病閉環管理模式亮相CHMIA 2020
    由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主辦的2020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暨「數字健康與糖尿病」論壇(簡稱CHMIA)於2020年12月11~13日在南京舉行,大會以「人工智慧、大數據與糖尿病分級診療」為主題。
  • 持續挖掘數據價值 水滴公司再獲保險科技獎項
    金融科技大會是由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金融科技服務專委會和《理財周刊》主辦,聚焦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發展、金融科技和智能數據的應用場景等行業前沿話題。水滴公司憑藉在數據中臺的持續投入,依靠多業務場景的數據整合、模型構建、機器學習以及核心規則提取等技術手段在水滴保險保障和醫療健康等業務版塊中落地應用,從諸多項目中脫穎而出,與平安科技、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眾安科技等企業一同入選「最佳保險科技大數據應用獎」。
  • 「雙輪驅動」+「數字科技賦能」邦邦好朋友大會暨科技賦能生態大會...
    作為每年一度的行業盛會,邦邦汽服圍繞「產業生態」+「數字科技賦能」+「供應鏈深耕」,面向行業協會領導、資方代表、保險與金融行業代表、知名媒體及汽配供應領域上下遊優秀合作夥伴等千餘名現場嘉賓及近20萬直播觀眾,全面展示了2020年的突出成績,並通過一系列創新應用與生態建設規劃,開啟了2021賦能行業生態的新篇章!
  • 大數據建設步入快軌數據管理「國標」賦能天津數位化轉型升級
    特別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其發揮出無可取代的積極作用,健康碼、雲辦公、手機點餐、政務網上辦……大數據廣泛並深度應用於經濟社會各領域,不僅成為助推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還讓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的意義從「賦能企業發展」向著「事關企業生存」 轉變。如何轉型、怎麼升級?
  • 財旅運動家與亞太體育聯合會攜手推動公眾體育與電競產業融合發展
    ▲財旅運動家CEO劉穎霖(左)和亞太體育聯合會總會電子競技運動委員會秘書長曲正超財旅運動家,2019年5月成立,作為國內頂級財經專業媒體——財新傳媒的體育板塊子公司,以「成為體育產業賦能者」為願景,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數字營銷和內容領域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