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頂級保險峰會中獲好評,妙健康如何用數據改變了保險業

2020-12-10 子彈財經

作者 | 俊天明

出品 | 子彈財經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大健康產業正在成為最受矚目的行業之一。保險作為健康產業重要的一環,也在這一年迎來了不小的變革。

在過去的一周,保險行業備受矚目的頂級峰會DIA(全稱:Digital Insurance Agenda)剛剛落下帷幕。這是一場專注於保險行業創新以及國際前沿保險科技的峰會,在全球範圍內頗具影響力,DIA參會企業提出的行業解決方案以及科技產品,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方向。

來自6大洲,超過1000家保險、再保險和保險科技公司的行業領袖出席該會議,這其中,妙健康作為中國大陸地區唯一受邀參加本屆DIA的健康科技公司,受到了更多保險業參與者關注的目光。

圖 / 妙健康官方

在DIA大會開始幾周前,DIA創始人羅傑·佩韋雷利和雷吉·德·費尼克斯發布了一場關於新冠疫情後保險業最新趨勢的概述,其中提到一個重要趨勢:提高數位化。

而在保險數位化方面做出的貢獻,正是妙健康受邀參會的原因。

1、數位化變革下的中國保險業

妙健康正在承擔起中國保險業數位化變革領頭軍的角色。

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傳統保險業在中國的口碑一直不佳,有很多網民調侃稱,中國的保險有兩個不能賠:這也不能賠,那也不能賠。

網友的吐槽只是傳統保險業在中國的發展現狀的一個切面。事實上,不僅消費者對國內的保險不太滿意,保險從業人員也不輕鬆。銷售額提升難,獲客成本高,維繫客戶成本高,巨大的銷售壓力,成為很多保險從業者的夢魘。

從整體來看,過去的四五年間,中國的保險業經歷了一波高峰、低谷,之後再回暖的發展態勢。2016年,中國的保費規模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二,然而在2018年,中國保費增長率僅為3.9%,相比2017年18.16%的增速已大幅下降,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中國保險業又迎來一波發展小高潮,保費同比增長率達到了14.16%。

保險行業不夠穩定,邊發展邊挨罵似乎已經成為常態,這背後的原因很複雜。前弘康人壽總經理,現輕鬆集團CEO張科在一篇專欄文章中曾提到:產品是(中國)保險市場亂象的重要根源之一,「產品捆綁」則是終極問題。

產品是一系列問題的集中體現,而背後的問題我們可以繼續深挖。保險行業之所以要產品捆綁,原因在於新用戶發展困難,只能提高單用戶銷售額,而背後又是因為銷售顧問對用戶的需求不明確,推銷不夠精準。捆綁銷售導致口碑下滑,這又加深了銷售困難,使獲客成本高企,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保險行業需要一個來自外部的力量打破這種循環,而近10年興起的數位化浪潮,已經開始扮演起這個變革者的角色。而在剛結束的DIA峰會中,妙健康和合作夥伴們展示了近一年來,數位化在保險行業變革過程中的巨大作用。

妙健康用來打破保險行業的關鍵武器是數據。通過整合行業內已經趨於成熟的智能穿戴設備,妙健康打造了妙+物聯網健康大數據平臺。

圖 / 妙健康官方

這個平臺能做到什麼呢?

我們知道,保險是基於風險進行定價,而保險行業雖然有醫療行業提供的疾病數據來作為風險計算的依據,但在面對單個用戶時,基於整體概率得來的風險數據,讓用戶個體的風險被平均,用戶自身風險較大的健康隱患沒有得到充分保障,同時也為低風險的部分付出了額外的成本。這導致保單對用戶來說,不經濟,不實惠。

而妙健康在獲得用戶的健康數據以後,可以通過對用戶健康狀況進行量化分級,再通過對用戶健康管理的依從性進行量化分級,預測用戶未來重疾及慢病的發病風險,形成完整用戶健康檔案,制定個性化健康計劃,達到風險控制、費用控制的效果。

數字加持之下,保險的效果提上去了,保費降下來了,保險經紀人對客戶的狀況更為了解,信任感得到提高,惡性循環被打破。這就像是虛竹面對著無崖子的珍瓏棋局,落一子而破全局。

在DIA大會上,妙健康合作方太平洋保險的副總經理李祺分享了雙方合作以來的一些成果。他提到,妙健康幫助太平洋保險的保險代理人進行健康培訓和數據賦能,使代理人的營銷效果以及對客戶的服務水平大大提升。

從用戶端獲取數據,改善保險行業在精準營銷以及動態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弊病,再以更合理和低價的保險產品來反哺用戶。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個比較完善的「健康管理+保險」的數位化體系,而這個體系,需要一個數位化中臺的加持。

2、如何打造一顆保險業的數字大腦

妙健康正在將自己打造成保險行業的數字中臺,而我更傾向於將其稱之為保險業的一顆數字大腦。

從生物學上來看,人類大腦的作用是收集信息,整合處理信息,反饋信息。而妙健康在整個保險體系中,正在起到類似的作用。

我們先來談一下妙健康是如何收集信息的。

傳統的保險行業中,如果獲得有針對性的數據信息,一直是困擾著從業人員的難題。保險公司通常只能依據投保人的年齡,性別以及既往病史等非常粗線條的數據,做出大概的風險估算。

但保險人是為自己的未來投保,而不是過去。且用戶的健康狀況是動態變化的,如果僅以投保時的健康狀況來做作為整體的健康評估數據,無疑是非常不準確的。

數據難採集的原因很簡單,保險代理人的精力有限,而多僱傭保險代理人的成本則太高。保險代理人需要不斷挖掘新的客戶來獲得收入,無暇持續跟進投保人的健康狀況變化。這使得保險通常都成為一錘子買賣,沒有任何的售後服務可言。而投保人吐槽的買之前熱情似家人,買之後冷淡似仇人的狀況,也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數位化以及物聯網技術,讓這種狀況有了改善的契機。

通過整合市面上超過90%的智能穿戴及智能醫療設備,在獲得用戶授權之後,妙健康大大降低了獲取用戶健康數據的門檻。這其中包括運動、睡眠、營養和心理健康行為類數據;也包括心率、血壓、血糖、體重及體溫等身體指標數據,在保險行業中的利用價值極高。

同時,作為一家具有網際網路屬性的健康管理企業,妙健康也深諳網際網路運營方式。通過類似今日頭條的精準推薦機制,以及遊戲化的任務完成機制,妙健康在協助用戶切實完成健康管理目標的同時,也讓低頻的健康服務變成高粘性的服務,這讓他們擁有了獲取動態健康數據的能力。

截止目前,妙健康累計服務的用戶規模已經近億人次,能夠利用的數據量同樣以億為數量級來計量,這讓保險行業利用大數據技術改善行業狀況成為了可能。

圖 / 妙健康官方

我們再來看信息的整合加工。

處理海量的數據,從醫學這樣擁有複雜多維數據的學科中總結出規律,以計算機的算力來說,也是一件非常耗時耗力的任務。

人工智慧技術讓複雜數據的處理成為了可能。為了讓沉睡在用戶智能設備中的數據真正的釋放其價值,妙健康打造了兩個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大數據處理平臺:H-健康風險分級管理平臺和M-人工智慧健康幹預平臺。

H-健康風險分級管理平臺提供了一套健康數據的智能解決方案,通過AI技術,妙健康在H平臺上建立了一個擁有17W+健康醫療及用戶行為標籤的數據標籤系統。再通過自研的醫學規則引擎,妙健康讓這套解決方案能夠準確有效的提供健康檔案管理、個人綜合健康指數評分、異常指標解讀及疾病風險預測等服務。

將用戶健康狀況進行量化分級對於保險公司以及用戶本身都具有極大的價值,它能讓保險公司針對用戶個體的健康狀況,制定合理的保險方案,它也能讓用戶通過對自身健康狀況的了解,選取合適的保險產品,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最後我們再看信息的反饋。

上文提到的M-人工智慧健康幹預平臺承擔起了這一職能,它的作用是以用戶的健康數據為基礎,以遵循醫學原理為原則,結合平臺AI健康管理師,AI運動康復師以及AI營養師的能力,給予用戶千人千面的健康幹預方案。

如果說數據獲取以及數據整合,解決了投保環節中保前和保中的難題,那M平臺解決的就是保險行業此前在保後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它讓此前更多是一錘子買賣的保險,真正成為了一項有長期價值的服務。

我們常說,防範勝過保障,在提出合理健康幹預計劃的基礎上,妙健康讓用戶實現了有效的健康管理,這在保障用戶健康的情況下,也降低了保險公司自身的賠付風險,成為了一項具有雙贏價值的技術。

今年的五月,妙健康聯手OPPO Watch以及泰康保險,聯合推出了新型互動式健康險,讓健康管理實現了閉環,讓保費、保額根據用戶狀態浮動成為了可能。

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對資源的整合以及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妙健康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了一套成熟的保險業數據中臺:它連接保險的上下產業鏈,連接著企業端和消費端,讓真正具有互動性和針對性的保險產品設計成為可能。

這對保險業來說,可能是劃時代的改變。

3、擁抱數據將是保險業的最佳選擇

妙健康改變保險業的方式,是嘗試把健康和保險聯動起來,對於保險業來說,這應該不是什麼太過新鮮的想法。但通過數位技術、AI以及IOT等先進技術讓這一想法真正有效的落地,妙健康顯然是取得成果最為顯著的企業之一。

我們的這個時代,保險消費者的觀念正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隨著電商平臺、外賣平臺和打車平臺等新興網際網路服務的出現和普及,全新的服務理念開始出現,消費者對全方位無縫對接的服務體驗日益看重。

而在服務這一項上,保險業在此前的一段時間內顯然已經落伍了。

消費者對消費體驗期望值的快速提升,與保險公司對數位化的遲滯反應,已經成為了一個越來越明顯的矛盾。如何將消費者的期待轉化為機遇而非問題,已經成了考驗保險公司組織管理能力的一大課題。

而德勤合伙人Andy Lees在一份關於保險公司發展趨勢的報告中則提到:險企所需的生態系統是合作、外包和內部團隊的有機結合。從傳統模式轉向靈活開放的架構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在自建數位化遭遇困難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外包的形式,擁抱像妙健康這樣的數位化解決方案提供商,顯然成為了一個最佳的方案。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我們可以預測,在未來,保險業、健康管理行業和科技行業將愈發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能提供整體技術方案,並將之落地的企業,將在競爭中愈發處於領先位置。

正如我們開篇所說的,通過一系列的技術革新,妙健康正在承擔起中國保險業數位化變革領頭軍的角色。

作為消費者,我們也期待在數位化的大背景下,我們能夠擁有更經濟實惠的保險產品,和更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務,畢竟,健康才是幸福生活最基礎的前提。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相關焦點

  • 大童公估《中國保險業風險管理高級研修班》圓滿結束 百餘位保險...
    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科技在保險行業的應用,對整個行業造成了衝擊,顛覆了傳統理賠流程,並由此催生出「保險科技」的新概念、新機遇。許閒教授以《人工智慧與保險傳統思維變革》為題,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保險科技的發展,保險業數位化與商業模式的轉變,並且穿插了ABCD新科技在保險行業的眾多運用場景。
  • 平安保險到底如何?看數據!
    妙總小妙的投保心法圖為平安金融中心穹頂每到一個時間節點,保險行業就會公布相關數據,比如說經營數據、理賠報告、風險等級、償付能力、服務評級等多個維度。這些數據都能在銀保監會、保險協會的官網裡找到,但是消費者一般都很少留意到這些數據。
  • ...時代健康保險新時代,第四屆亞太區健康險國際峰會即將於上海召開!
    導語:由歐耕資訊主辦的2020第四屆亞太區健康險國際峰會將於11月11日-12日在上海證大美爵酒店召開。
  • 大童保險執行副總裁李曉婧:疫情加速推進保險業數位化創新、保險...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冉學東 見習記者 馬雪飛 北京報導9月4日,由華夏時報社、水皮雜談、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保險業理性與繁榮之路:2020第三屆華夏時報保險科技峰會」在北京召開,大童保險執行副總裁李曉婧受邀出席。
  • 《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2015-2019)》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密度...
    商業健康保險是落實健康中國、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踐行「保險姓保」的重要載體。為促進北京地區健康保險專業化發展,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醫療保障需求,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聯合北京工商大學於近日發布《北京健康保險市場分析報告》,深入考察了北京商業健康保險市場現狀,分析了2015-2019年來北京健康保險市場發展特色、趨勢和熱點等內容。
  • 傳統保險業數位化轉型路上,如何做到「流量」變「留量」
    大多數人平時聽到「保險」話題的時候,心裡多少都會有一種隱隱的排斥。保險業在發展初期大規模使用地推模式、電話營銷,仍然在許多人心中留下了不良印象。因此,人們很難主動搜尋併購買保險,大多數保險都是通過強制險、附贈險的方式進行的。近年來,保險業經過成熟發展,業務和產品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
  • 和訊網銀保事業部總經理吳淨為「第18屆財經風雲榜保險峰會」致辭
    2020年12月9日下午,和訊網主辦的「2020年財經中國年會暨第18屆財經風雲榜保險峰會」在北京盛大舉行。本屆大會以「護航實體經濟 賦能美好生活」為主題,探討中國保險行業在變局中和疫情後的「蓄力 重啟」之策。  和訊網銀保事業部總經理吳淨為本次峰會致辭。
  • 保險公司為什麼要標配數據中臺?
    端上連接的變化肉眼可見,但與此同時,一場以數據中臺為引領的、保險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正在由內而外的深入開展,整個保險行業正在加速擁抱數位化生態,用數據驅動保險的未來發展,用數位化技術來重塑保險的體驗和保險流程「此次戰略合作真正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保險企業融入數位化浪潮 2019年保險業單一科技方面投入近400億元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在發表嘉賓致辭時表示,隨著疫情防空常態化,保險銷售的數位化能力提升,壽險營銷逐步由線下轉往線上,也同樣受到保險客戶的歡迎。當前,已有多家傳統大型保險企業紛紛開始改變自身發展戰略,積極融入數位化浪潮,採取多種舉措開啟數位化轉型。
  • 數學家費馬如何奠定了保險的基礎
    改變歷史的一封信一切都始於帕斯卡寫給費馬的一封信。帕斯卡在信中討論了有關賭博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兩名玩家擲硬幣5次,正面朝上的時候多則A 獲勝,反面朝上的時候多則B獲勝。但由於某種原因,兩人不得不擲3次後就停止。在這種情況下,A、B兩人應如何分配賭注的錢呢?圍繞這個問題,兩人通信討論了4個月。
  • 卓越保險經紀榮獲「2020中國經濟年度峰會暨金融與投資高層論壇...
    11月29日,由中國商報社、《市場觀察》雜誌社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經濟年度峰會暨第四屆中國金融與投資高層論壇」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國際交流中心成功舉辦。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中國商報社副社長陳高宏,中國人民大學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建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保險業著名專家王國軍,中國商報研究院副院長張家銘,中國食品報社總編輯劉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信息》雜誌社原社長王亞東,天津大學遠教學院院長豐紅軍,匯智保險研究院(智庫)院長張恆國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企業家
  • 保險是騙人的嗎?保險到底有沒有用
    說到底就是一種商業驅動的行為讓我們的認知產生了偏差,久而久之,我們看的負面消息多了,對保險的觀念就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轉變。這個數據還真不是空穴來風2013年11月14日,原中國保監會發布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的通知這是我國第一張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為重大疾病保險的費率釐定提供了依據所測算的重疾發生率也是以此為依據的
  • 邢煒:實現保險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
    來源:新浪財經12月9日,2020新時代金融發展峰會暨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新階段 新格局 新作為」,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邢煒出席會議並演講。邢偉表示,實現保險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內因來看,經過多年改革發展我國保險市場和行業監管逐步走向成熟,保險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備了足夠的基礎條件,隨著消費群體風險管理意識的增強,保險將成為人民群眾和企業部門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市場化的風險管理工具。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我國保險業的內在要求。
  • 信美相互保險榮獲「2020保險業線上化技術應用案例三等獎」
    12月18日,由《中國銀行保險報》主辦的「2020中國保險業信息技術年會」在海口舉行。大會現場公布了「2020保險業信息化優秀案例」評選結果,其中,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以下簡稱「信美相互保險」)"整體可回溯管理解決方案」 憑藉靈活的接入方案、完善的系統設計等榮獲「2020保險業線上化技術應用案例三等獎」。
  • 基於模型看傳染病疫情對財產保險業保費收入的影響
    12003年財產保險業務年度保費收入情況由於2003年之後,財產保險公司才開始經營短期意外險和短期健康險業務,因此,為了保證業務數據的可比性,本研究報告所使用的數據為財產保險公司經營的財產保險類業務,不包含短期意健險業務。下表為1999-2005年財產保險類業務行業保費收入數據。
  • 賦能B端,壁虎互助獲評2020年度保險業模式突破獎
    12月4日,第八屆創新創業領袖峰會在深圳舉行。本屆峰會以"改革先鋒·心中有數"為主題,吸引了全國600餘家項目參與評選。其中,定位為中國網絡互助行業基石,北京必互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壁虎互助)憑藉其開創企業互助SaaS賦能B端的創新服務,獲評"2020年度保險業模式突破獎"。
  • 古稀之年還能買到健康險?企業與委員共話老年保險市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面對老齡人口增加、老年群體的健康保障缺口日益凸顯等問題,老年健康保險產品供給和服務亟待加強。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日前在「中國健康保險論壇暨中國健康保險藍皮書發布會」上指出,「商業健康保險是醫療保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在他看來,當前中國商業健康保險還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項,其中最突出的是商業保險供給能力不足,產品和服務同質化嚴重。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健康保險產品發展滯後,想買的保險買不到、買不起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
  • 中再集團袁臨江:加快保險產品創新,助力國內大循環暢通
    聚焦到再保險領域,袁臨江表示,我國保險業總體仍處於國際化初級階段,需要加快雙向開放,加強內外聯動創新,善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提升全球競爭力,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疫情期間,中再集團支持保險公司推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相關保險產品,推進重大公共衛生安全等災害風險管理平臺研究和建設,助力保險業加快提升社會治理保障覆蓋面。三是進一步發揮保險在健康養老領域的保障功能。近年來我國人身保險結構持續優化,理財型產品大幅收縮、保障型產品快速增長;特別是商業健康險成為關鍵增量。
  • 輕鬆保嚴選打造極致保險中介服務體驗 持續提升服務的多樣性和便捷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健康保險保障已經成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普通公眾與保險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緊密。而在保險中介服務領域持續深耕的輕鬆保嚴選,通過精選嚴選高品質的保險產品,為用戶帶來極致的服務體驗,並持續提服務的多樣性和便捷性。
  • 全面推進大健康戰略:星火保全新互動式保險服務上線
    近年來,我國大健康產業日漸呈繁榮發展之勢,根據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有專家預計,到了2020年,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元,成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點工作。一些與之相關的行業產業,比如保險業或將迎來新的發展利好。據悉,被譽為「健康中國」戰略的踐行者,星火保推出了全新的互動式保險服務,為大眾健康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