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模型看傳染病疫情對財產保險業保費收入的影響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13個精算師

本研究由中國精算師協會傳染病數學模型研究小組完成,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基於2003年非典型肺炎時期的數據,通過數學模型來研究傳染病疫情對財產保險業保費收入的影響。

1

2003年財產保險

業務年度保費收入情況

由於2003年之後,財產保險公司才開始經營短期意外險和短期健康險業務,因此,為了保證業務數據的可比性,本研究報告所使用的數據為財產保險公司經營的財產保險類業務,不包含短期意健險業務。

下表為1999-2005年財產保險類業務行業保費收入數據。

從數據上可以看到,財產保險業務在2001-2002年期間達到了約13%的年度平均增速,在2003年增速下降到11.5%;然而,財產保險業務在2004年出現大幅增長,保費收入增長率超過25%,在2005年回落到約13%的水平。

從數據表來看,財產保險業務保費收入在2003年的增速只有11.50%,低於此前兩年的12.80%和13.29%。

但是,由於我國產險行業自2003年初開始實施了第一次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因此儘管財產保險業務保費收入在2003年的增速低於此前兩年平均增速1.5%,然而很難從數據上簡單斷定這種差異是由於非典疫情造成的,還是由車險費改造成的。

2

關於年度保費收入的模型擬合

本研究報告主要選擇了指數模型和多項式模型,對2000-2003年財產保險業務行業保費收入數據進行了擬合,得到的擬合圖如下。

從兩個模型的擬合優度指標R2來看,模型的擬合優度是不錯的。

根據這兩個模型的結果,2003年保費收入模型值會在大約873億元。根據2003年模型值數據對應的增速為11.93%,實際值的增速比模型值的增速低大約0.4%。

由此可見,模型顯示的結果表明,2003年財產保險業務保費收入受非典疫情的影響有限。

3

2003年1-12月

財產保險業月度保費收入情況

在研究過年度數據之後,下面細看一下2003年1-12月財產保險業務保費收入的月度數據情況。

由於單獨觀察2003年1-12月的月度數據所反映出的現象有限,下面將2001-2003年各個月份的保費收入佔比分布情況列示如下。

從各個月份的保費收入佔比來看,在2003年,6月份和7月份的保費佔比均比2001年和2002年的同期月份的保費佔比高一點。

由此可見,從數據上來看,在2003年,非典疫情結束後跟隨的6-7月份,財產保險業務保費收入佔比出現一定回升。

4

本研究的結果與啟示

本研究主要基於2003年非典型肺炎時期的數據通過數學模型來研究傳染病疫情對財產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速的影響。不得不指出,數學模型儘管較好地擬合了歷史保費收入數據,但是模型無法捕捉到數據之外的信息與因果關係。

同時還是要強調,本次模型研究只是基於17年前非典型肺炎時期的數據進行研究,儘管數學模型對歷史數據的擬合較好,但是無法真實再現歷史數據中沒有反映的信息與因果關係。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所處的時代與17年前非典發生時已經大不相同,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對財產保險業務保費收入的影響究竟幾何,疫情後的保費收入反彈會有多大,都有待於進一步做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總而言之,我們相信,正如17年前的非典一樣,儘管傳染病疫情會影響我國財產保險業的短期增長,但是它不能改變行業長期向好的發展大勢。

同時,面對疫情結束後可能出現的供需反彈,行業內各家經營主體應理性應對,避免供給和需求過度快速釋放造成的非理性競爭。

本研究報告執筆人:常笑迎、徐嘯、李曉翾

相關焦點

  • 前四月財險網銷保費收入250億元 意健險佔比超40%
    來源:慧保天下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營銷員線下展業逐步恢復,保險市場行情開始向好,銀保監會也於近日表示,3月份後保費收入顯著回暖。疫情下大放異彩的網銷渠道,現在又表現如何呢?從公司來看,眾安在線、泰康在線和安心財險在前4月網銷保費收入中均排名前十,其中眾安以42.65億元的保費收入位居第一,泰康在線36.98億元居第二。而安心財險4月單月保費收入僅僅0.79億元,保費收入排名從一季度的第7位下降到第9位。而近來陷多事之秋的易安財險前4月累計保費收入0.83億元,排名第24位,遠低於其他3家網際網路險企。
  • 累計收入3803億!專業公司崛起 網際網路財險這五年大變樣
    從總體規模和同期增速看,網際網路財產保險經歷了上升發展、下滑萎縮、調整回暖的不同階段。2014—2019年,網際網路財產保險業務保費收入總計3803.84億元。2019年,網際網路財產保險保費收入838.62億元,同比增長20.60%,高出財產保險市場同期增長率近10個百分點。
  • 保險業的營銷雙刃劍
    「首月0元」「會員日補貼」……當保險業也被花式營銷的宣傳標語所席捲時,爭議也隨之而來:是保險業創新還是噱頭?保險產品定價規則也可隨機而動嗎?能真的給消費者帶來實惠嗎?這些問題成了行業焦點。近日,銀保監會消保局對安心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安心財險」)、廣東輕鬆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輕鬆保經紀」)、天津津投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津投經紀」)、保多多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多多經紀」)四家保險機構進行了通報批評,直指華而不實的虛假宣傳模式。並非保險創新?
  • 新一代區塊鏈BIG 讓保險業楊帆起航
    截至2020年11月末,保險業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22萬億元,同比增長6.5%。預測在2021年,保費將同比大幅增長,實現9.8%的增速。保險行業飛速發展得益於高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運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與共識機制,不僅智能合約可將紙質合同轉變為可編程代碼,而且保險理賠在智能合約下自動發生,同時。普華永道估算,保險業採用區塊鏈技術可節省出15%~20%營運費用。
  • 前7月健康險行業保費收入增19.3% 尊享e生百萬醫療險高增速領跑
    (原標題:前7月健康險行業保費收入增19.3% 尊享e生百萬醫療險高增速領跑)
  • 財險市場變革「衝擊」傳統估值模型
    觀點分歧的背後,反映的是財險市場新舊動能轉換和財險市場變革對傳統估值模型的「衝擊」。以傳統估值方法看,證券市場對保險公司進行估值主要有兩種典型的分析方法:絕對估值法和相對估值方法。相對估值法種類較多,也應用較廣,最常用的包括市盈率法(P/E)、市淨率法(P/B)等。其中,歷史市淨率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直接評估保險公司價值的方式,被經常用於財險公司估值。
  • ...實現保費收入1394.4億元,同比增長12.2% 健康險增速「一騎絕塵」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段煉8月14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對外發布《2020年上半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從經營主體、規模保費、產品類型等方面分析了上半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
  • ...保費增速、保費佔比;2019中國在線車主服務白皮書(平安好車主...
    消費金融創新模式研究報告(2019年10月)19.52頁-中國銀保信 -全國農業保險平臺專刊-保險大數據第十五期(2019年4月30日)20.39頁—天風證券研究所—保險2020展望:轉型之年,下一個向上周期的起點(2019年11月)21.31頁— 2019中國在線車主服務白皮書(平安好車主案例分析)22.2009-2018近10年財險公司各險種保費收入
  • 車險綜改直指8000億元市場利益藩籬 七成車主車險保費降逾三成
    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過去,疫情擋不住保險業改革的步伐,車險綜合改革自9月19日正式實施,至今已落地三個月有餘。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車險綜改的影響重大而深遠,近七成車主的車險保費降幅超30%;險企則一邊承受保費收入下降的陣痛,一邊直面更加激烈的角力。
  • 6大健康險企年報透視:保費增超70% 平安健康淨利4億
    專業健康險公司2019年增超70%,一季度健康險保費逆勢增長20%  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猶如平地一聲炸雷席捲整個社會,在徹底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同時,也極大影響了傳統的商業模式,消費者需求心理轉變,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移動互聯技術價值得到充分彰顯等等,無不深刻影響各行各業。  就保險業而言,傳統的線下展業活動受阻,線上成為競爭的主戰場。
  • 在頂級保險峰會中獲好評,妙健康如何用數據改變了保險業
    作者 | 俊天明出品 | 子彈財經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大健康產業正在成為最受矚目的行業之一。保險作為健康產業重要的一環,也在這一年迎來了不小的變革。這是一場專注於保險行業創新以及國際前沿保險科技的峰會,在全球範圍內頗具影響力,DIA參會企業提出的行業解決方案以及科技產品,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方向。來自6大洲,超過1000家保險、再保險和保險科技公司的行業領袖出席該會議,這其中,妙健康作為中國大陸地區唯一受邀參加本屆DIA的健康科技公司,受到了更多保險業參與者關注的目光。
  • 保險業協會:各機構疫情期間應調整業務考核標準;2019年人身險公司...
    保險業協會:各機構疫情防控期間應調整業務考核標準 2月17日,《上海證券報》消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向各會員單位下發《關於疫情防控工作致會員單位的函》指出,在疫情防控期間,要針對保險公司個人保險代理人、中介機構從業人員,靈活調整從業人員業務考核標準,不設定硬性的面訪數量和業績指標,不把業績指標作為維持代理合同
  • 六大上市險企去年保費出爐 增近一成達2.57萬億
    2019年合計原保費收入約2.57萬億元,增長9.58%。這是滬港兩地上市的六大險企——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平、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日前剛剛發布的保費成績單。2019年保險業總資產突破20萬億,行業年度保費有望突破4萬億。
  • 疫情「黑天鵝」促保險業創新 眾安尊享e生再迎迭代
    新冠疫情激發了國民普遍的「健康焦慮」和保險意識。如何「以『險』化險」,成為很多人開始關注的問題,居住湖北的李女士便是其中之一。「處在疫情中心,我第一次因沒有買保險而感到焦慮。」在諮詢電話中,李女士坦言。幸運的是,疫情期間她免費領取了眾安保險向全國人民免費贈送的「眾安福?抗疫保險」,通過這一契機,她不僅收穫了一份安心,也首次了解到了「百萬醫療險」。
  • 2018.08:基於彈性網模型的「中等收入陷阱」問題研究(劉曉倩等)
    基於實際數據的定量研究,學者多是利用計量經濟模型對「中等收入陷阱」問題進行分析。代法濤(2014)運用固定效應、一階差分GMM和系統GMM計量方法,利用17個落入和24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國家的數據,分析影響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18]。
  • 硬核:用區塊鏈技術改進國家級傳染病監測預警網絡
    採用多機構和人員的核實審批,是一種非常保險和穩妥的方式,但對於突發重大傳染病的爆發監測來講,這是一種重大缺陷。傳染病一旦出現早期流行,來自當地政府的維穩,經濟和民眾壓力都可能影響上報過程的順暢。傳染病報告卡本來是為傳染病的預警監測服務的,但其結構本質確有礙於應對突發重大傳染病的監測。3. 國家傳染病預警系統的預警模型本質上是規則模型,只能對已知疾病進行檢測和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