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大學哲學學院2017級本科生劉鄭寧因35門課程滿績,並連續三年專業第一上了熱搜。
成績優異的劉鄭寧不僅掌握4門外語,參加各類比賽20多場,榮獲省級及以上獎勵16項,還是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預選拔的唯一一名本科直博生。
而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績,都是因為她身上有一項大多數優秀孩子都具備的特質——自我覺醒力。
事實證明,擁有自我覺醒力的孩子無論走到哪裡,有沒有人監督,他們都始終懷揣夢想上路,哪怕遇到坎坷,也能坦然以對,超越自我,立志做最好的自己。
《自我的覺醒》一書中曾這樣闡述:
「21世紀面對挑戰時,只有認清情況,激勵自我,並且能尋覓新資源,才能改變生活的寬度與深度,創造源源不斷的生命動力。」
作為父母,我們只有培養孩子靈魂上的富足感,讓孩子具備自我覺醒力,他們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沒有自我覺醒力的孩子,
無法掌握自己的人生
不久前,西南交大力學與工程學院清退了6名同學。
被清退的同學中,4名沉迷遊戲,逃課、逃考試,另外2名則因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而產生了厭學情緒。
被清退後,6人的去向也不盡相同,一人轉學,一人被送到網癮中心,有兩人選擇重新參加高考,還有兩名同學提前告別大學,走入社會,成為「打工者」。
能通過高考考上雙一流高校,想必成績非常優異,但到底什麼原因讓他們選擇了放棄呢?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很多孩子在高中時,常常有家長和老師盯著,自律性並不是太強。
到了大學以後,缺少了父母和學校的嚴格掌控,再加上人生目標不明確,有些缺乏自律的孩子便如脫韁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拾。
十幾年苦讀終於考上大學,卻因為玩遊戲而前功盡棄,身為家長,我們在扼腕痛心的同時,更應該好好反思一下:
平時是否對孩子管控包辦太多,以致於他們離開父母視線後,那麼輕易就變得懶散墮落,沒有方向?
孩子終有一天會展翅翱翔,父母要做的不是整日把他們關在鳥籠裡,嚴防死守,而是要為他們的翱翔插上自我覺醒的有力翅膀。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在無人監管的環境中,實現自我突破與自我超越,真正自覺的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而努力。
自我覺醒力
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清華學子何潤琪是抱著母親的遺像去大學報到的,接受採訪時,他說:「只是想帶媽媽到大學看看。」
語氣坦然,卻充滿讓人心酸的遺憾。
但缺少母親陪伴的何潤琪,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深愛他的父親。
高一時,母親的不幸去世,讓何潤琪陷入痛苦和沮喪,是父親用自己的方式讓他明白:人生不能一直消沉,要學會堅強面對。
雖然只是一個普通工人,但每次發了工資,父親都會第一時間帶兒子去城裡的書店買書,喜歡歷史的他還常常跟兒子交流閱讀心得。
即使失去了深愛的母親,即使家庭條件一般,何潤琪也從未自卑過,因為精神上的滋養讓他內心富足。
父親用愛和行動喚醒了何潤琪心底的力量,讓他堅定了腳步,一往無前。
何潤琪始終堅信「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命運只能通過自己去改變。
跟何潤琪同樣幸運的,還有田亮的女兒森碟。
作為奧運跳水冠軍,田亮本來是希望女兒能像他一樣學跳水,但森碟卻喜歡上了網球。
看著腳上傷痕累累還堅持訓練的女兒,田亮妥協了,為了圓女兒的夢,他開始帶森碟去觀看網球大型比賽,並為她找最好的教練。
田亮曾曬過一張森碟在訓練場上練球的照片,照片上的森碟陽光自信,渾身散發著光芒。
擁有自我覺醒力的孩子,會在人生的道路上目標堅定,眼裡有光。
而引導孩子樹立人生目標,支持和尊重孩子的選擇,成為孩子夢想和成功路上最有力的支持者,將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喚醒孩子的自我覺醒力,
讓孩子迸發出無限潛能
有自我覺醒力的孩子通常有嚴格的時間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提升能力,那麼作為父母該如何喚醒孩子自我覺醒力,為孩子的成長助一臂之力呢?
各位家長不妨試著這麼做:
1.尊重孩子的內心需求,讓孩子找到歸屬感
演員陳坤曾寫過一篇長微博為兒子慶生,在這篇生日寄語裡,陳坤稱自己的兒子為「陳尊佑先生」。
在列出自己對兒子的期望後,他又真誠告訴兒子:「請好好地愛自己,尊重你自己。」
並在結尾署名「愛你並尊重你的老爸」。
為兒子祝福生日,還不忘記強調「愛與尊重」,陳坤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明白一個道理:父母只有學會尊重孩子的內心需求,他們才能找到歸屬感。
2.布置任務要循序漸進,給孩子勝任感
前段時期母親陪孩子寫作業,雙雙流淚的視頻上了熱搜。
視頻中輔導功課的母親和不會寫作業的兒子一起崩潰的畫面,讓很多家長深有同感。
但如果仔細看不難發現,其實孩子只是不懂得「空格」是什麼意思,如果家長明白孩子的能力盲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也不至於崩潰到上熱搜。
所以,家長無論是輔導功課,還是給孩子布置任務時,首先應該清楚了解孩子的能力,從而因材施教,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引導和幫助他們,讓孩子擁有對任務的「勝任感」。
擁有「勝任感」的孩子,才會在面對困難時,不逃避,不後退!
3.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讓孩子有成就感
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曾說:
「擺在孩子面前的任務是他們跳起來夠得著的桃子,不是跳起來夠不著的桃子,更不是不跳起來就夠得著的桃子,這便是所謂的『最近發展區』」。
家長在給孩子制定目標時,一定要處於孩子的「最近發展區」,目標要切實可行,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在逐步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擁有成就感的孩子,自我覺醒力才容易被喚醒,才會在正確的自我認知中走向成功。
每個孩子體內都蘊藏著無限潛能,而擁有自我覺醒力的孩子心中往往有著遠大的夢想。
父母要做的便是喚醒孩子自身的這種能力,為他們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引導他們朝著心中的目標勇敢進發。
如果成功是一朵花,夢想就是那顆種子。
願每個父母都能用愛在孩子心中埋下這顆種子,然後慢慢地、慢慢地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