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認為的2020「體育荒年」,正在深刻改變中國體育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0日電 題:你所認為的2020「體育荒年」,正在深刻改變中國體育

  記者 王禹

  時光呼嘯,轉眼歲末將至。

  回望2020年的中國體育,記憶中定格的鮮活畫面,或有疫情來襲時的茫然,或有空蕩賽場中的寂靜,或有賽事重啟後吸引的巨大關注,或有病毒「圍堵」下健兒們的奮力拼搏……

  放眼全球,東京國立競技場的奧運聖火沒能如期點燃,歐羅巴大陸的足球盛宴偃武休兵,頂尖賽事大面積停擺甚至取消,讓2020年體壇憑空多了些許「荒涼」。

  然而就在這個人們眼中的「體育荒年」,中國體育正在進行著深刻變革。特別是當你將目光從競技場收回,舉目向身邊四望,所能看到、感受到的,正是中國體育潛移默化卻又緊鑼密鼓的「換擋升級」。

資料圖:新疆太極拳協會展示的東嶽太極刀。

中新社

記者 劉新 攝

  逆勢而上,全民健身展現旺盛活力

  疫情初期,全國人民響應號召「宅家戰疫」,居家健身成為網際網路高頻詞,一場關於健身方式的變革由此鋪陳開來。逆勢而上的群眾體育事業,以更豐富、更多元的形式,展現出蓬勃活力。

  針對居家健身運動空間窄、活動氛圍弱、動作幅度小等典型特徵,今年1月30日,國家體育總局下發《關於大力推廣居家科學健身方法的通知》。此後短短二十餘日,全國各省區市、體育總局系統累計發布了1453條居家健身方法,並通過網際網路迅速傳播,「朋友圈體育」一時成為焦點。

  有調研表明,此次疫情暴發後,參加居家健身的人數上升了11%以上。與此同時,民眾參與體育的比例也明顯上升。《2020大眾健身行為與消費研究報告》顯示,有接近6成民眾表示將投入更多時間參與體育鍛鍊。

8月8日,北京廣寧街道冬奧社區舉辦全民健身日活動,花樣輪滑和特別設置的「夏季滑雪場」讓轄區居民感受冰雪運動的樂趣。

中新社

記者 杜洋 攝

  突如其來的疫情喚起了群眾對保持身心健康的進一步重視,體育強身健體的功效得到進一步認同。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健身逐漸從室內走向戶外,需求持續增加並且多元。「網際網路+健身」、社區健身……全民健身出現諸多變化,全民健身順勢邁入新階段。

  今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通過,其中提到在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體育強國。而2019年頒布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曾明確指出,要對標世界體育強國,著眼於建成完善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元化、多層次的體育需求。

  全民健身是全民健康的基礎,沒有全民健康,健康中國無從談起。因此,無論是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機制,還是布局未來15年全民健身發展,今年10月《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頒布,可以說恰逢其時。

  《意見》提出「盤活城市空閒土地」、「加強場館資源高效利用」、「支持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直擊全民健身硬體痛點。此外,從官方始終致力破題的「練什麼」、「怎樣練」、「跟誰練」,到5G加持下的「網際網路+社區體育」,再到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太極拳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注入的強勁動能,全民健身正在以更親民、更潮流的姿態走近普通百姓。

8月8日,北京市天壇體育活動中心舉行了全民健身跑步活動,市民以慢跑的方式迎接「全民健身日」的到來。

中新社

記者 蔣啟明 攝

  百年樹人,體教加速融合影響深遠

  少年強中國強,體育強中國強。在通往體育強國的路上,青少年貢獻著源源不斷的力量。然而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連續20多年下滑,33%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隱患,每天堅持鍛鍊一小時的學生不足30%。增強青少年體質,已逐漸成為中國體育繞不開的話題。

  不久前,官方接連發布了3份重磅文件:《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意義深遠。

  其中,《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8個方面37項政策措施,直擊多年來體育+教育發展痛點、難點。字裡行間,無不透露出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河南省欒川縣獅子廟鎮中心小學,學生們在新的塑膠運動場上上體育課。

中新社

記者 賈天勇 攝

  如果說「體育課留作業」已經成為未來體教融合的風向標,那麼,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列為中考計分科目並逐步提升分值,無疑是用硬性指標給校園體育「兜底」。

  過去,校園體育長期處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尷尬位置,隨著越來越多剛性措施的落地實施,倒逼學校、家長和學生重視體育鍛鍊,將對一代又一代的國人產生深遠影響。

  同時,體教融合步入快車道,同樣是對中國體育這顆「大樹」的固本培元。推進國家隊與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相銜接,將其納入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序列,並選拔優秀運動員進入國家隊……種種措施保障打通專業人才上升渠道,讓養分得以源源不斷地輸入主幹。

  直面挑戰,競技體育強根固本塑「軍魂」

  建設體育強國,競技體育水平是備受關注的環節。這一年,東京奧運會推遲舉行,給各支隊伍備戰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延續和保持良好的訓練狀態和競技狀態成為過去一年最為嚴峻的課題。

  艱難時刻,中國運動隊積極調整備戰策略,將重點瞄準精雕細琢技戰術、惡補短板、狠抓體能。「考驗如火,淬鍊成金」。在隔離防護的背景下,步履不停的運動健兒基本實現「該拿的資格都拿到」的目標,勇於直面挑戰也是鑄就一支勇猛之師的應有之義。

  足籃排「三大球」影響力大、關注度高,《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明確提出要與基礎大項實現均衡發展。這一年,「三大球」再次迎來全面提升的契機。

  以足球為例,「為球員營造健康積極正能量的成長環境」、「確立以球員為核心的發展理念,不以競賽成績為單一考核標準」,在2020年底公布的《中國足協青訓大綱》指導下,明確青訓發展目標理念的中國足球將步入有序、良性的正軌。

  邁向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中國足球改革步伐愈發緊湊。近日,中國足協相繼推出職業聯賽最嚴限薪令和《進一步推進足球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從職業聯賽良性發展、青少年人才儲備和國家隊發展目標等多個角度為中國足球發展謀劃方向。

  疫情之下,CBA、中超和排超的複賽,讓中國體育再次被世界聚焦。中國競技體育和職業體育穩步前進同時,表現出嶄新的精神面貌,2020年或許將成為中國體育未來「軍魂」的塑造之年。

資料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時代全民健身動起來」「全民健身日」活動。

中新社

記者 劉新 攝 (圖文整理 徐曦弋)

  方興未艾,體育產業潛力即將迸發

  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及加快發展體育服務業。而在政策、資本、消費升級等諸多因素推動下,中國體育產業迎來黃金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綱要》首次從國家政策層面提出促進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並給出時間期限——同樣是2035年。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國內體育產業總規模年均增長15.9%,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2.4%,並在2018年實現產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佔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這兩個關鍵指標。

  經官方測算,預計到203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量佔GDP的比重將達到4%左右,屆時將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種種跡象表明,處在快速上升期的體育產業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

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可可託海國際滑雪場,滑雪愛好者從高山雪道滑下。

中新社

記者 劉新 攝

  因此,從這一維度來看,將體育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是中國建設體育強國的必由之路。面對未來15年加速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浪潮,中國體育行業也順勢迎來快速發展的風口。

  推遲了近四個月的中國體博會,將今年的主題定為「科技融合、流動賦能」。而在適應性創新與前沿創新的過程中,完成科技融合,實現轉型升級,也被普遍認為是體育產業突破疫情困境,實現強勁增長的關鍵。

  不過需要認清的是,從世界體育產業發達國家經驗來看,中國如今體育產業發展基礎還比較薄弱,在即將開啟的「十四五」徵程中,面向2025年體育產業5萬億的戰略目標,體育產業可謂發展潛力與挑戰並存。(完)

相關焦點

  • 動因體育:完善體育教育產業鏈,為什麼成為2020年的焦點?
    但目前,中國青少兒的身體素質卻面臨著一系列複雜的問題。  「我國目前青少年健康形勢不容樂觀,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多年下降,33%的兒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隱患,小眼鏡,小胖墩,小糖人和心理衛生等問題較為突出」,政協委員程紅表示到。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國民體質監測報告》也再次證實,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大學生的肥胖率持續上升,每5年提高約2%—3%。
  • 2020年普華永道體育行業調查報告
    導語:本年度調查由體育業務諮詢團隊主導,在2020年6-8月間通過網上問卷的形式開展。受訪對象為主要世界範圍內體育行業的從業人士。通過問卷,我們致力於解析行業現狀,並針對重點問題樹立分析標杆。2、原創內容促進市場繁榮 流媒體巨頭對市場的滲透正在改變用戶的觀看習慣,推動內容點播佔領市場。 儘管體育直播行業深受新冠疫情重創,但體育運動本身具有較強的敘事能力,其對激勵人心故事的強大傳播力(以短視頻或長視頻的形式)不會消失。
  • 盤點2020快手體育大動作:多元內容打造國際化體育社區生態
    2020年可以看做是全球體育歷史上「黑暗」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幾乎全部的大型賽事或延期或停辦,明星運動員被迫暫時告別賽場,人們只能隔著屏幕才能感受到昔日的賽場激情。近期,快手體育與央視網體育合作,通過央視網體育官方快手號「YOUNG視頻」推出#2020體育江湖 年度評選活動,通過全網投票選出網友心中的五大榜單,包括2020體育江湖人物、2020體育江湖事件、2020快手體育年度人物、2020快手體育年度短視頻、2020快手體育新勢力,以此展現出廣大用戶心中2020年值得紀念的體育事件和人物。並且,這也是快手體育首次以用戶投票的形式開展年度評選活動。
  • 體育產業 見證冬去春來(體育記憶·2020)
    SN戰隊選手向濤(Angel)在2020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  賽事官方供圖2020年即將過去,體育產業寒意漸退,暖意陣陣襲來。根據蘇寧易購、蘇寧體育、PP體育聯合發布的體育消費大數據顯示,僅2020年上半年,體育零售銷量同比增長就達到152%,健身器械、跑步機等居家運動器械增幅明顯,分別同比增長280.6%、179%。「雙11」購物節期間,各大運動電商銷售額紛紛迎來兩位數的增長。疫情期間,體育直播、雲健身等新業態的勃興,讓體育產業衍生出更多增長點。
  • 聚焦冰雪產業新未來 2020中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博覽會冰雪產業論壇...
    隨著冰雪旅遊熱度不斷上升,同時在政策利好、2022年冬奧會等利好因素支撐下,我國冰雪產業發展前景無限。值此契機,2020中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博覽會冰雪產業論壇日前在網上順利召開,旨在結合當前的時代機遇和政策紅利,邀請有關管理者、企業家等進行經驗分享,為我國冬季運動、冰雪產業發展提供行之有效的路徑。
  • 2020年山東體育十大新聞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體育系統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體育工作,展現了體育精神、體育力量、體育擔當。回眸過往,山東省體育記者協會與省內主流媒體一起對 2020 年山東體育的重要工作和發生的重大事件逐一梳理,遴選出「2020 山東體育十大新聞」,以饗讀者。
  • 中國體育報和人民日報體育部聯合評出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體育新聞
    由中國體育報和人民日報體育部聯合評出的2020年國內國際十大體育新聞近日發布。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國體育極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一度由中國體育報和人民日報體育部聯合評出的年度國內國際十大體育新聞已開展多年,是體育傳媒重要年終體育盤點。
  • 新華社體育部評出2020年中國體育十大新聞
    新華社體育部評出2020年中國體育十大新聞(以事件發生時間先後為序)1、16家足球俱樂部出局5月23日,中國足協發布兩份公告,在公布旗下三級聯賽參賽俱樂部名單的同時,宣布16家足球俱樂部出局。16家俱樂部中11家被取消註冊資格,5家主動申請退出。
  • 《瞰見中國體育》節目剖析「三大球」發展現狀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 3日,聚焦「三大球」運動的節目《瞰見中國體育》第二期上線,本期節目剖析了「三大球」的發展現狀。隨著國內疫情形勢轉好,CBA、中超、排超等賽事相繼複賽。兩天前,2019-2020賽季中國男排超級聯賽收官,上海男排收穫隊史第16冠。作為排超獨家媒體合作平臺,中國移動咪咕攜手新華網打造《瞰見中國體育》節目,聚焦「三大球」,同時展示5G技術對助力體育行業復甦帶來的影響。
  • 熱搜背後,打開體育老師的2020年
    允許你犯錯,再教你怎樣站起來體育這門課程是中小學的必修課,在成長上,從身體的鍛鍊到性格的影響,乃至人格的進一步完善和對社會的適應來看,對於每一名學生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這樣的改變讓羅益峰很感慨,「現在人們對於體育教育的觀念在不斷改善,我小的時候體育課經常會被佔掉,如今不會了,學校都很重視體育課。」採訪中發現,無論是新近入行的年輕體育教師還是在教育崗位上耕耘了近30年的老教師,都對自己的工作表達了高度的肯定和熱愛。
  •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於網上成功舉辦
    12月21日-23日,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簡稱「兩個博覽會」)在網上成功舉辦。展會期間,網上總觀看量達到1062萬人次。國際奧委會主席託馬斯·巴赫發來視頻致辭,提出2020兩個博覽會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召開,發揮了體育對健康、社會、經濟等領域的帶動作用,從中國向全世界傳遞出了一個強勁的自信訊號——世界已經做好準備從疫情危機中復甦。形象大使、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常昊發表倡議發言。展會同期開展了11場高規格、多維度、深層次的配套雲論壇,匯聚多位中外高端體育管理人員、社會組織代表、專家學者、企業高管、行業精英。
  • "體育+影視"正在進行時:聚焦兩個博覽會體育影視論壇
    隨著影視行業多業態趨勢發展,"體育+影視"已成為新的行業風口,越來越多專業電影人在填補中國體育電影的空白。2020年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聚焦體育影視,於12月22日舉辦線上體育影視論壇,探討當下中國體育影視產業現狀和中國體育題材影視劇未來發展的方向。
  • 禹唐體育一周體育營銷案例|鑫榮懋集團成為中國女排官方供應商
    基於同樣的拼搏精神——「不負天生、無懼挑戰」,中國女排與鑫榮懋集團成功牽手,雙方將在品牌推廣、果業賦能等方面展開更廣泛的深度合作。鑫榮懋集團方面表示,將為消費者們一如既往地履行自己的使命,連結全球優質水果資源。雖然東京奧運會延期到2021年,但是中國女排的商業價值絲毫未打折扣。不久前,作業幫也已經與中國女排籤約。
  • 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網上開幕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子垤 通訊員 付洋)12月21日,2020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 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簡稱「兩個博覽會」)在網上正式開幕。本屆兩個博覽會以「健康中國 體育力量」為主題,會期3天,設置展覽展示、高峰論壇、配套活動、商務對接四大主題板塊,通過「雲展示」「雲觀展」「雲論壇」「雲對接」,展現我國體育文化、體育旅遊發展的豐碩成果,展示全球體育文旅產業的創新趨勢,探討新時代新機遇和新挑戰下體育發展新路徑。
  • 風雲人物續寫體育榮光(體育記憶·2020)
    短暫的41年人生、傳奇的廿載職業生涯,科比不僅以5座總冠軍獎盃和單場81分奇蹟名留青史,更用超越常人的努力和對勝利的渴求激勵了一代籃球熱愛者。  「那些你早起的日子,那些你奮鬥的日子,那些你打球到晚上奮鬥不息的日子,那些你太累了不想打球,但還是拼命熬過去、超越極限的日子,那就是夢想。」如今,那個籃球場上的「小飛俠」已然飛遠,但不懈努力的「曼巴」故事,將永遠成為體育精神的詮釋和註腳。
  • 專家認為電影《我的體育老師》有六大精彩看點
    最近由他執導的寫實電影《我的體育老師》在北京、廣州舉辦了多場試映會。先後邀請了業界專家、教育系統及廣大家長、學生觀摩該片,有6000餘人參加試映觀影活動。大家對影片十分肯定,一致認為影片取材獨到,故事情節流暢,真實接地氣,看後熱血沸騰。更有專家總結,認為該片有六大精彩看點。
  • 數字冰雪與VR體育·邢臺峰會暨城市智慧體育應用大講堂順利召開
    數字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塑造和改變這個世界。當下,以數位技術為核心內容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入發展,不斷激發出新業態和新模式。數位化浪潮正重塑世界經濟發展格局,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新引擎。
  • 融合·創新·升級丨數字冰雪與VR體育·邢臺峰會暨城市智慧體育...
    「智慧冬奧」成為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重點目標,利用數位技術、智能技術為冰雪產業發展賦能,成為了新形勢下的新要求。  《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6000億元;到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0億。
  • 《2020抖音體育生態白皮書》重磅發布,看短視頻如何打造數字體育新...
    文 / 吳 嘉偉編輯 / 殷 豪男2020年12月23日是體育行業值得銘記的一天,ECOTIME體育年會在北京如火如荼舉行,在這個魔幻的光景裡,即將告別2020之際,從業者慕名而來,一起抱團取暖,共同追尋體育之「光」。
  • 《2020抖音體育生態白皮書》發布,短視頻打造數字體育新時代
    《2020抖音體育生態白皮書》發布,短視頻打造數字體育新時代 2020-12-25 12:06  體育產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