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曾舒琪 通訊員 韋雲岑 張海瑞)羅袖飄揚拂雕桐,促柱高張散商宮。12月11日-13日,深圳市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活動之寶安區首屆古箏藝術節在西鄉會堂舉行,為期三天的古箏藝術節,5場精彩紛呈的古箏主題活動不僅讓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古箏藝術、感受古箏魅力,更享受了一場精妙絕倫的國樂盛宴。
40臺古箏齊奏盛世國樂現場拉開古箏藝術節序幕
「國樂五音非你不全」40臺古箏齊奏盛世國樂
在寶安區西鄉街道公共服務辦(文體)的指導和支持下,首屆古箏藝術節由深圳市寶安區古箏協會主辦,深圳師師教育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承辦,深圳市五聲藝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陸太喜古箏藝術中心、深圳市寶安區打鐵文藝社等協辦,五音不全古箏製作研究院獨家贊助。藝術節系列活動包括古箏藝術節開幕式、古箏菁英賽、名師講壇、名家名曲音樂會及頒獎典禮等活動。
西鄉街道黨工委委員、總工會主席李金宇參觀指導
12月11日,藝術節開幕拉開帷幕,西鄉會堂廣場40臺古箏錯落排開,古箏協會40位會員齊奏盛世國樂,現場非常震撼,市民拍手叫好。西鄉街道黨工委委員、總工會主席李金宇,西鄉街道桃源居社區文聯主席張玉玲,五音不全古箏製作研究院創始人紅弦,寶安區打鐵文藝社發起人李勁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式。寶安區古箏協會箏團演奏《百花引》《三六》《春江花月夜》等名曲,一首首悠揚的旋律令在場觀眾陶醉不已。開幕式上,李金宇表示,古箏是我國的民樂國粹,蘊含著千年文化內涵,雅俗共賞,古箏藝術節有利於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堅定文化自信,今後會大力支持這種益民惠民活動。
寶安區古箏協會箏團展演
名家演奏古箏名曲觀眾意猶未盡享受國樂盛宴
12月13日,最令人期待的「五音不全築夢鵬城」名家名曲音樂會暨頒獎音樂會在西鄉會堂上演,400多名嘉賓及觀眾共同品味國樂盛宴。五音不全搖指大賽線下全國總決賽人氣王文璽公主領奏、箏團師生代表合奏的《戰颱風》,曲調氣勢磅礴,塑造了老碼頭工人英勇奮戰颱風的英雄形象。上海音樂學院古箏教師、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獲得者鄧翊群領奏、箏團師生代表合奏名曲《漁舟唱晚》,讓人徜徉中安靜的畫面。四川省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秘書長、「金鐘獎」「文華獎」獲得者任洲洋領奏、箏團師生代表合奏的《豐收鑼鼓》,根據傳統山東柳琴戲音調創作而成,表現人們慶祝豐收的歡快情景。
名家名曲音樂會
其它曲目還有《晨興》《秦土情》《四段錦》《蒼歌引》《末代傳奇》《時代》,京韻大鼓的地道北京味兒、熱情奔放的陝西風、小橋流水的山東古曲情致以及燈紅酒綠的大上海都市節奏,通過藝術家的妙手演繹,在鋼琴的黑白鍵上流淌,在古箏的絲弦上宛轉,這也體現了深圳的包容開放。音樂會壓軸的曲子是《末代傳奇》,該曲由鄧翊群親自操刀改編自1987年貝託魯奇導演的傳奇電影《代皇帝》中坂本龍一創作的《 he Last Emperor》rain》兩段經典音樂,該音樂曾獲得1988年奧斯卡最佳配樂獎,作品以宏偉的音樂風格展現了清朝末年的歷史巨變與末代皇帝溥儀悲情交織的一生,激起了聽眾的家國情懷。直至音樂會結束,聽眾意猶未盡,不願離場。
搭建專業展示和競技平臺,藝術節吸引10萬人次觀看
作為古箏藝術節的重要活動,古箏菁英賽吸引了200多名古箏愛好者參與角逐,大賽設立業餘組、專業少年組、專業青年組、重奏組等,最終評選出特金獎1名,金獎11名,銀獎12名,銅獎13名。值得一提的是,名家講壇上,廣東省古箏學會副會長黃梅分享《古箏基本功延展訓練及實用技巧》,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青年文化英才付娜《以<溟山><春到湘江>為例--如何高效備考與備賽》,並現場親自示範指導,到場古箏愛好者受益匪淺。
黃梅、付娜作為名家講壇嘉賓
古箏菁英賽頒獎典禮
承辦方負責人師文娟大學畢業一直從事古箏推廣及教育工作,於2016年創立師文娟古箏藝術中心,她表示,本次活動將藉助創意十二月的力量,打造古箏藝術的活動品牌,搭建專業展示和競技平臺,發現並培養具有一定古箏演奏天賦的優秀後備力量,推動古箏藝術的良好發展。此外,本次藝術節採用線上圖片直播的形式展示活動情況,讓沒有到場的市民也能從視覺上得到美的享受。據統計,共有10萬多人次點擊瀏覽觀看此次藝術節盛況。
圖片直播二維碼,掃碼觀看活動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