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中有什麼作用?服用時要注意哪些事項和細節

2020-12-10 何藥師健康科普

01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中的治療效果如何

大量的臨床試驗已經證實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治療中具有無可爭議的地位。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臨床可用於預防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房顫、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瘻或其他手術後的血栓形成。阿司匹林也可用於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是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的基礎用藥。

心絞痛患者每日一次服用阿司匹林75~150mg,可使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無論是疑診或是確診,應立即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最好使用非腸溶片劑,以便快速吸收,儘快發揮抗栓作用,可起到挽救和減少心肌細胞壞死的作用,並可降低死亡率50%,然後每日服用75~150mg,長期維持。

急性心肌梗死後二級預防:急性心梗後長期堅持每日一次服用阿司匹林75~150mg,可使猝死和再次心梗發生率降低25%。因此建議,凡心肌梗死後無禁忌證者,均應長期堅持每日一次服用阿司匹林。

對於心腦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群進行一級預防: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C-反應蛋白明顯升高及無症狀心肌缺血者,都能從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中獲益。由於老年患者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血栓性疾病,故老年高危患者應及早規範的使用阿司匹林。

暫時性腦缺血發作的一級預防,和缺血性腦卒中後的二級預防:長期每日服用阿司匹林75~150mg,與對照組比,可使缺血性腦卒中發生率及再發率減少25%。

透析患者、動靜脈瘻、外周動脈閉塞性疾病、間歇性跛行、深靜脈血栓、房顫及人工心臟瓣膜或其他手術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可以預防血栓形成。

02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及歐洲心臟協會等指南均推薦:如無禁忌症,小劑量阿司匹林應終生應用。使用阿司匹林治療時間越長,生存獲益越大。

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注意事項有:

(1)阿司匹林服後有不良反應,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大劑量和長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隱性出血,加重潰瘍和消化道出血等。若在餐後與適量碳酸鈣同服,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但不宜與碳酸氫鈉同服。

(2)由於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長出血時間,故正在使用肝素及香豆素類抗凝劑者、有嚴重肝病或出血性病變者不可使用,有哮喘病史者禁用。

(3)長期大量應用可出現頭痛、眩暈、耳鳴、視聽力減退、嗜睡、出汗等反應,此為慢性水楊酸鹽中毒的表現,嚴重者有精神錯亂和酸鹼失衡,此時應立即停藥。

(4)患有胃、十二指腸潰瘍者慎用;肝、腎功能不良者慎用;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5)乙醇可加劇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損害作用,服用期間宜戒酒。

03服藥的細節上,需注意哪些問題

(1)每次用量不可超過規定劑量。

(2)按時服藥。

(3)不可將阿司匹林片或緩釋阿司匹林片直接放在牙齒或牙齦上。

(4)糖尿病患者不宜大劑量服用。

(5)牙科、口腔科手術後7天內,如需服用阿司匹林,只能整片吞服,不可咬碎服。

(6)服用泡騰阿司匹林片時,應將其先溶於2/3杯水中,然後再飲盡。

(7)如果服用後,未見療效甚至病情惡化,或用藥後引起發熱持續3天以上,則應及時請醫生診斷治療。

(8)藥物失效,不可再用。

相關焦點

  • 阿司匹林都有哪些作用?醫生:3個慎用事項一定要記牢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阿司匹林是很多老年人都會備在家裡的一種常見藥物。就目前為止,我國的心血管疾病發病機率一直都是排在前幾名的,而許多中老年人都會選擇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然而根據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10%的患者因為不正確的使用阿司匹林,導致發生副作用甚至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 什麼情況下,可服用阿司匹林?醫生給出6個回答,你用對了嗎
    此外,胃潰瘍和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之後,會有出血症狀;孕婦前三個月服用阿司匹林,也會有分娩延期或出血風險;兒童若有病毒性感染伴有發熱症狀時服用阿司匹林,有可能引發罕見的肝功能不全合併腦病症狀。阿司匹林和維生素B合用會增加胃腸道反應;與降糖藥聯用會導致低血糖反應;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合用會誘發潰瘍;和速尿合用會造成水楊酸中毒。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使用阿司匹林易損傷胃腸道黏膜,並有出血穿孔的風險,亦可導致皮下出血,因此服藥期間要注意監測血小板以及凝血功能。
  • 服用阿司匹林的8項注意
    目前公認,低劑量阿司匹林(75~325mg/d)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起到預防各種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作用。但隨著低劑量阿司匹林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且多為長期服用,甚至終生應用,不良反應亦較常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應引起人們的重視。 服用阿司匹林應注意以下8點: 服用適宜的劑量 經大量資料的綜合分析認為,預防應用阿司匹林的劑量,每日50~100mg(大多推薦每日75 mg)長期服用最為適宜。
  • 有心血管病,同時在吃「阿司匹林」和「他汀」,需要複查哪些指標?
    在服用藥物期間,之所以要複查身體指標,主要是因為藥物有副作用。定期複查,有利於評估藥物療效以及避免藥物副作用對身體造成的危害,尤其是肝腎功能等。 那麼同時在吃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需要複查哪些指標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阿司匹林和他汀類都有哪些副作用,才能有針對性的選擇檢查項目。
  • 每天服一片阿司匹林,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嗎?醫生:勸你別亂吃
    醫生還在緊急搶救中,而後的兩天內連續用藥都依然沒止住出血。醫生察覺出不對勁,對家屬進行了十分詳細的問診,當問到老張平時吃的飲食、常服用的 藥時才知道,原來是一種藥「害」了老張,那就是阿司匹林。原來老張因為在1年前曾發生過一次腦出血,出院後害怕自己還會「中招」,聽說阿司匹林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十分好的效果,便自作主張買來阿司匹林天天與三七、丹參等藥材一起服用,達到治病「養生」的效果,結果養生的作用沒達到,人就先倒下了……每天一片阿司匹林,真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嗎?
  • 拜阿司匹林和國產阿司匹林,區別到底在哪?
    阿司匹林化學名,對乙醯水楊酸,是一種應用百年的老藥。隨著用藥過程的不斷深入,發現這個藥有兩種藥理作用,一種是解熱鎮痛,一般需要服用大劑量,500mg左右是常用劑量,一種是低劑量長期服用預防心血管問題。今天還是重點談一下低劑量長期服用的阿司匹林預防動脈粥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問題。
  •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長達2~7天,高血壓人隔天服用好不好?
    口服300~600mg後對環氧酶的抑制作用達24小時之久,其後雖然血漿中水楊酸鹽已消失,但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長達2~7天,這種獨特的長效抑制作用,是因為阿司匹林的不可逆性的乙醯化作用所致。長期服用未見血小板有耐受現象。 阿司匹林對環氧酶的抑制作用也可影響血管壁合成前列環素,這就使前列環素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方面受到削弱,這可能是其預防心肌梗死效果不甚明顯的原因。
  • 長期吃阿司匹林擔心用藥風險,隔天服用更安全?闢謠來了
    因此,有很多有心血管疾病問題或心血管疾病高危風險的中老年朋友,在經過合理評估風險的前提下,都是應該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來進行血栓的預防。長期吃阿司匹林,要注意用藥風險現在低劑量的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發揮的主要是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動脈粥樣硬化之所以會形成血栓,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於動脈硬化斑塊破裂,引起凝血物質聚集所導致,從藥理作用上來說,阿司匹林能夠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從而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斑塊破裂時引發血栓的風險機率
  • 有3項研究證明阿司匹林已經沒有作用?專家闢謠:且看詳細分析
    上周,我就遇到這樣的患者,他是明確的冠心病,我給他開了阿司匹林,可是他要求退藥,因為他說阿司匹林已經沒用了,根本不能治療心血管病,就是騙人的。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上網給我看相關的文章。我一看就是不知道阿貓阿狗寫的什麼亂七八糟的文章,標題很誘人,閱讀量也很大。
  • 瑞舒伐他汀有什麼危害?長期服用要注意什麼?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瑞舒伐他汀是臨床常用的調脂藥,與阿託伐他汀同屬於第3代他汀類藥物,具有調節血脂、穩定斑塊、抗炎等作用,應用於血脂異常、明確診斷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但是每一種藥物都有它的副作用,瑞舒伐他汀也不例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肝功能損害、肌肉損害、血糖異常,臨床上也有一些注意事項以及應對的措施,今天跟大家來講一講。
  • 為什麼拜阿司匹林腸溶片要睡前吃?有哪些注意事項?看專家的理解
    但是關於服藥的時間,並不是一定要在睡前服用,早上或者是晚上服用其實都是可以的。晨起服用,主要的好處其實就是在於一般晨起的時段人的血壓比較的偏高,這個「時段」也是心腦血管類疾病的一個高發因素,所以晨起的時候服用,當然也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心腦血管類疾病的發生。
  • 阿司匹林說明書這麼亂 如何正確使用?
    阿司匹林作為經典的抗血小板藥物,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用不用阿司匹林,及如何服用阿司匹林,關乎患者的生命。但是,小劑量阿司匹林說明書比較亂,該如何進行用藥交待?一、用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易致胃黏膜糜爛、胃潰瘍、胃出血,也可引起致命的顱內出血。
  • 阿司匹林最長可以吃多久?什麼情況下能停藥?醫生告訴注意事項
    並且如果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話,一般情況下都是需要長期服用的。就會有很多患者問醫生什麼時候能停藥?下面醫生跟大家仔細說一下。阿司匹林最長可以吃多長時間?對於一些骨科和心臟方面的手術,也需要停止服用阿司匹林,在手術前7天為宜,以防增加手術中的危險性。除了以上的幾種情況下,可以停藥之外。
  • 退熱藥黑名單:兒童使用阿司匹林注意7個細節
    殊不知阿司匹林用於退熱風險性較高,在18歲以下的兒童中可造成一種叫瑞夷(Reye)症候群的危險疾病。一、再讀瑞夷(Reye)症候群病毒感染(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伴有發熱的兒童和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後,偶見瑞夷綜合症,表現為急性肝脂肪變性-腦病症候群(瑞夷症候群),以肝衰竭合併腦病為突出表現。
  •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有什麼好處和風險?醫生提醒:不要亂服用
    為什麼建議一天一片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作用可以抵抗血小板的聚集,如果血管裡有斑塊破裂時,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減少血小板的凝聚,就可以降低血栓的發生率。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有壽命的,一般血小板的壽命是7天,也就是每天都會有新生的血小板,為了能更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需要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這樣才能抑制新生的血小板聚集。
  • 阿司匹林最常見的副作用是什麼?如何才能有效避免?
    如果要問臨床使用的眾多藥物當中,醫生和患者最熟悉哪些藥物,我想阿司匹林一定會是其中之一。阿司匹林誕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作為在臨床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藥物之一,阿司匹林已經奠定了它在心血管疾病領域的核心藥物地位,至今仍無可替代!
  • 父親胸痛,女兒遞上3片阿司匹林成「送命藥」
    而阿司匹林屬於抗血小板聚集藥,具有緩解疼痛、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主動脈夾層本來就容易出血,如果吃上抗凝、抗血小板的藥物,會加重血管破裂出血的進程,從而加速死亡。三片阿司匹林,就是這樣加重王大伯的病,最後要了他的命。什麼時候胸痛,可以吃阿司匹林救急?
  • 天天吃阿司匹林,但忽視了3點等於白吃,聽醫生講以後別再吃錯
    現在跟以前大不同,很多人都喜歡養生,而吃藥是不少人養生的一種方式,阿司匹林被很多人看作是「萬能藥」,有病可以吃,沒病也可以吃,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與後來的研究,發現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對於心血管方面的問題有不錯的預防效果。阿司匹林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抗血小板藥物,它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預防中風的作用。對於有動脈粥樣硬化和比較嚴重的心臟病的人來說,可以適當服用,規避風險。對於有風溼的人來說,適當服用阿司匹林也有一定的輔助改善作用。
  •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是好事還是壞事?
    而每天一片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液中血小板的凝結作用,尤其是針對患有高血脂的患者,可以促進血液的循環,預防血栓的形成,也就很難造成血管堵塞,對預防急性的心肌梗死有很好的作用。2,預防腦中風。腦中風又稱腦梗,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大腦局部組織因為缺血或者缺氧壞死,或者是有血管被血栓堵住引起的急性腦梗。
  • 阿司匹林、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3大「救心藥」,吃錯了更傷身
    但是,這三種藥有什麼區別、怎麼用、什麼時候用,很多人還是比較迷茫的,關鍵時刻可能會出錯。不僅是患者自己要懂得用,患者家屬也要有所了解,今天我們就專門來說下。 · 服用注意事項 阿司匹林雖然效果好,但是也不可盲目服用,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盲目服用,可能引起出現或胃穿孔;缺鐵性貧血者也不建議服用,因為它在體內的分解產物可影響鐵的吸收,加重病症;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