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
大家好,歡迎來到Driftty的最新內容,雖然本期內容是最新的,不過帶給大家的產品卻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而是發布至今一年之久的Isnta360 GO拇指相機。
相信每天刷抖音逛B站的各位小夥伴對它一定不陌生,這個有著標誌性迷你身材的小傢伙,所記錄獨特視角的畫面,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頻繁出現在各領域創作者的視頻中。
在筆者看來,這些畫面至今依然經典,且很多場景至今無法用其他相機所代替,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個小傢伙,幫大家重拾記憶,看看經過幾次固件升級後的Insta360 GO在今天是個什麼樣子。
本文除了帶大家了解insta360 GO基本特點外,
主要針對在穿越機領域的應用做出討論,看看它為何深受FPV穿越機玩家喜愛?又是如何在數碼圈獲得了第二次熱度?
【開箱】
Insta360 GO包裝方面採用紙質彩盒,正面直接印有手持產品的照片,使我們在開箱前就直觀了解產品外觀與尺寸。
包裝盒背部則是主要功能介紹與接入手機的圖示
包裝盒外側有塑料保護膜包覆,盒子側面則是作為主打穿戴式第一人稱拍攝場景的真人展示照片。
底部標註支持IOS與安卓設備。
閒話少敘,我們直接來開箱。
打開包裝後Insta360 GO的本體直接步入眼帘,下方則是附件盒。
包裝盒內部圖示直觀講解操作方式,以便用戶快速上手。
接下來我們來詳細了解盒內的每件物品,本體方面由於採用類似AirPods的高亮外殼與透明保護罩,所以還有專門的保護膜進行包覆,細節之處滿是驚喜。
盒內清單:Insta360 GO相機本體、充電盒、磁吸掛繩、萬向底座、磁吸膠墊、簡易夾、數據線、貼紙與紙質說明書。
打開充電盒透明保護罩即可取出相機本體,第一次上手實物還是被它的小巧所震驚,比之前想像的要小一圈。
在不用的時候將相機本體置於電池盒內收納,除了起到保護作用外,電池盒會自動為相機充電,將GO充滿需要20分鐘,而給電池盒本身充電則需要1小時。
【性能參數】
【場景實測】
既然Insta360 GO是主打第一人稱拍攝的穿戴式相機,那就必須請來小姐姐為大家演示佩戴方式。
首先來說說攜帶,Insta360 GO的電池盒體積方面與AirPodsi相似,尺寸為50.46*59.76*25.5mm,可以隨便放入口袋或者任何背包中,完全無需顧慮出行負擔這個問題,反而它真的太小了,要記得把它放在哪裡不要弄丟才是你需要考慮的事情。
在不用的時候將GO相機本體置於充電盒內收納,除了起到保護作用外,還會自動為相機充電,將GO充滿需要20分鐘,而給充電盒本身充電則需要1小時。
這就是拇指相機名字的由來,GO的體積正如其名。
【磁吸掛繩】
作為一款第一人稱視角的拍攝設備,為了使GO更便於佩戴與隨時拿取,Insta360工程師巧妙利用了磁吸固定方式,通過一個掛有磁吸板的「項鍊」來實現穿戴。
只需將GO相機本體靠近掛繩上的磁吸片即可瞬間吸附,且吸力非常強,完全不用擔心脫落問題。因為小姐姐穿了一件網紗的上衣所以就不做示範了,在正常使用時我們可以將掛繩戴在衣服裡面,GO隔著衣服吸附就行,這一完全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不知道的還以為就是衣服上的裝飾呢,完全避開路人異樣的眼光,告別頭頂一個運動相機拍攝的尷尬。
實測磁吸力非常強,隔著比較厚的T恤也非常牢靠,完全不用擔心脫落問題。即使跑步、跳躍也完全沒有問題,除了滿足日常出行對Vlog素材的收集,甚至可以在騎行等運動場景使用,可以拍到更多獨特炫酷的畫面。
【簡易夾】
套裝備包含的第二個穿戴配件就是簡易夾,其實就是一個帶夾子的外框配件,同樣採用磁吸方式與GO連接。
我們可以用該配件將GO輕鬆固定在衣領、棒球帽、背包帶上進行拍攝。
【萬向底座】
萬向底座同樣採用磁吸的形式將GO安裝在底座卡槽中,下方通過可任意調節方向的萬向節與底盤相連。
它的底盤則是一個可重複吸附的膠貼,可以將其固定在任何光滑的表面,實測吸附力超級強完全不必擔心跌落,甚至要用很大力氣才能將其拆除。底部膠貼時間久了會沾到一些灰塵,只要用水洗淨即可恢復如初。
萬向底座顧名思義可以隨意轉向,我們可以調整鏡頭角度進行不同方向的取景非常方便。例如上面兩張圖所示,底座吸附在相同位置,可轉動方向分別對窗外與車內進行拍攝。
【傳輸與連接】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insta360 GO在拍攝後的交互,不得不說insta360選擇這樣的連接方式還是非常創新的,充電盒底部設計有一個Lightning插頭,可以直接與iPhone/iPad的充電接口連接進行數據傳輸。而安卓用戶則需通過數據線進行連接。
當充電盒插入手機後,會自動將我們拍攝到的素材傳輸至手機,並可通過APP進行自動剪輯,最終輸出成片。
為何
它能成為
穿越機的最佳搭檔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insta360 GO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除了在平時的生活場景與運動中可以拍攝第一人稱視角的視頻以外,GO的另外一個應用場景是在其發布一年之後,被FPV穿越機領域玩家所發現。相信關注Driftty的朋友一定知道,Driftty除了是十足的數碼發燒友同時也是一名穿越機玩家,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GO與穿越機的碰撞會摩擦出怎樣的火花。
之前所有FPV玩家的痛點:可以掛載運動相機進行拍攝的穿越機輕則3寸涵道機起步,而小巧的室內穿越機又不具備高清錄製功能。
現在將GO安裝在65mm、75mm軸距的迷你室內穿越機上進行拍攝,使GO瞬間燃起新的一波熱度,並迅速在穿越機領域得到普及式的應用。
毫不誇張地說,
基本每個穿越機玩家人手一個GO,
甚至成為無法被替代的穿越機室內拍攝方案。
這樣的小巧體積,可以使穿越機飛過更狹窄的空間,甚至不到100克這樣人畜無害的重量,即使在人群上空也可以大膽放心的飛行,對於特種航拍有需求的玩家而言成為了最佳選擇,也是目前唯一兼顧小軸距與高清畫質的解決方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Driftty為了讓大家了解insta360 GO究竟如何改變了穿越機玩法,
特意製作了上面這個視頻,相信看完後你會得到答案!
甚至如今穿越機廠商都為GO推出了適配機型
上圖為穿越機知名品牌BetaFPV
專為insta360 GO推出的95X V2整機,
可見這個方案在穿越機業內受到了玩家與廠商的一致認可。
【insta360 GO APP】
在了解過insta360 GO的各項功能以及它是怎樣改變了FPV穿越機的玩法後,我們在將目光移至它的APP,為了讓更多小白用戶可以快速製作短片,insta360 GO APP中內置了非常智能的自動剪輯功能。
我們只需將素材傳輸至手機,在APP內選擇預設模板即可,應用程式會通過獨特AI算法為我們找到精彩片斷,選擇後等待成片渲染即可。
什麼裁切、拼接、音樂、特效統統交給APP處理。
另外有著強大用戶基數的insta360自然在社交方面有著優勢,在發現界面中可看到每日用戶精彩作品的推薦,你也可以將自己製作的視頻與照片分享至社區與其他用戶交流。
【總結】
insta360 GO並不是什麼新品,相信大家也都清楚其最初是主打穿戴式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設計理念,性能畫質方面雖然與傳統運動相機有一定差距,但犧牲部分畫質換來的就是超小的體積,在日常拍攝時更加輕鬆,並且戴在身上不容易引起旁人注意,告別路人異樣的目光,多種固定方式也滿足大多數場景需求。
另外insta360 GO APP的AI自動剪輯更是為小白玩家提供了便利,從拍攝、傳輸,到最後自動剪輯並生成視頻,整個流程非常簡單快捷,對於熱愛分享的玩家以及視頻創作者,同時又有第一人稱視角拍攝需求的用戶而言,即使時隔一年,GO仍然值得入手。
近期雙十一GO的價格也在低位,從發布時的1288元到近期的800多元,所以如果你一直在觀望的話,現在確實是入手的理想時機。
缺點:說了半天接下來我們來看看insta360 GO的不足之處,它的畫質確實相比傳統運動相機差不少,所以對畫質要求較高的朋友就要考慮一下了,另外GO本體的續航比較差,在拍攝完幾小段素材後就需要放入充電盒進行充電,充電時長20分鐘,也就是在這期間你沒辦法進行拍攝,比較容易錯失轉瞬即逝的鏡頭。
而對於FPV穿越機玩家而言,直接買就對了!
如今就連穿越機廠商都在推出適配GO的新機型,你還有啥好糾結的。
它改變了一直以大尺寸穿越機掛載運動相機的拍攝方式,可以使用更小更輕的穿越機進行拍攝,在獲取高清視頻的前提下飛越更狹小的空間,甚至在人群上方飛行也更加安全,這點就成為了GO的絕對優勢,即使犧牲與傳統運動相機畫質方面的差距,也依舊是穿越機玩家的最佳選擇,至今都是同類產品無法代替的。
相信insta360公司也看到了穿越機市場,在接下來一定會有性能更強悍、畫質更優秀的迭代產品出現,讓我們共同期待。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感謝大家耐心閱讀,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