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縣白龍潭洋村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區

2020-12-12 瀟湘晨報

連日來,每當夜幕降臨,寧海縣白龍潭自然村後「老烏巖」山下古樟樹下,吸引不少村民欣賞近日建成的燈光亮化工程。該古樟亮化工程由村「第一書記」牽頭,通過東方日升企業資助而建成,已成為村裡一處靚麗的風景點。躍龍街道白龍潭洋村距離城區約6公裡,2018年創建省級美麗宜居示範試點村。近年來,該村以「打造『龍潭鄉愁谷』,建設城區後花園」為目標,相繼完成了《白龍潭洋村莊規劃》、《白龍潭村老村區塊民宿概念性設計》、《白龍潭村水景及山景開發設計》,全力打造「青山、綠水、民宿、農莊」等四大板塊的美麗新農村。村裡相繼建成了長1000米8道攔水壩、生態公廁、甬臺古道、濱水聊天長廊、3.5公裡登山步道和沿線山中的雲朵觀景平臺、休閒涼亭、室外長凳、攝影小露臺等6處觀景點。此外,除了村莊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還建成了村文化禮堂、鄉村大食堂等實事工程。去年該村又在古樟周邊與村中地下水庫荷花塘周邊環境改造提升工程基礎上,依託中國美術學院師生設計理念打造藝術鄉村,重點對通村公路沿線村民住宅進行庭院綠化,村中低矮磚混結構老房子牆面繪上七彩圖案,村後斷牆殘壁的老房子進行拆除修整,並用各類花草和造型別具一格的藝術缸體點綴在村裡道路與牆上,美化村容村貌。今年,村莊結合幹溪流域整治工程建設,在村口1號橋又建成上千平方米濱溪廣場,不僅提升村莊形象,又方便遊客觀賞,成為美麗鄉村村口景觀標誌。

相關焦點

  • 武陵源區龍尾巴村獲評2019年度 「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
    武陵源區龍尾巴村。(鄧道理 攝)登臨龍尾巴山,視野開闊。(鄧道理攝)境內現有梓山漫居、璞舍、清隱閣等特色中高端民宿。(鄧道理 攝)紅網時刻張家界3月5日訊(通訊員 屈澤清)3月5日,筆者從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於表彰2019年度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通報中獲悉。武陵源區協合鄉龍尾巴村獲評2019年度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
  • 譙城區大楊鎮大王村:建設美麗鄉村 打造宜居環境
    譙城區大楊鎮大王村位於該鎮西南角,大王行政村下轄九連莊、洪山廟、劉莊、西關等11個自然村,其中九連莊中心村2019年底建成,2020年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大王村以九連莊中心村為主抓手,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較大改善人居環境。
  • 郝效冬調研響泉村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平川文旅公眾號 ID: gh_fe0ba9ff83af7月15日,平川區委副書記、區長郝效冬深入寶積鎮響泉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區委副書記李應偉,副區長楊明一同調研。郝效冬指出,要深挖響泉本地文化特色,結合「泉」「館」「民俗」等特色資源稟賦,進一步完善規劃設計,走出一條適合響泉自身發展的美麗鄉村建設新路子,助推響泉美麗鄉村建設提檔升級;要進一步實施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面綠化、亮化、淨化村莊道路,精心設計打造道路兩側景觀帶,提升牆面治理水平;要突出資源特色,有效推動村史館建設和布展工作進程;要加快推進山體綠化和沙河治理,提升美麗鄉村整體水平
  • 濟寧經開區快速落實市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專題會議精神
    近日,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快速落實市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專題會議精神會議召開。傳達市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工作專題會議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就下步工作,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李朋強調,要把民意「5」來聽行動與人居環境整治、美麗宜居鄉村社區建設等重點工作緊密結合,因地制宜開展一次全覆蓋、無縫隙的大走訪活動,及時建立工作檯帳,要在合理利用資金
  • 副區長方軍赴浦陽鎮舜湖村、江南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
    7月1日,副區長方軍帶隊,在浦陽鎮黨委書記顧雲傑,副書記、鎮長候選人郭建達,城建副鎮長沈建偉等陪同下,前往浦陽鎮舜湖村、江南村進行實地調研、查看美麗鄉村建設情況。
  • 副區長方軍調研新街美麗鄉村建設
    6月23日上午,副區長方軍到新街元沙村、芝蘭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區府辦、區美麗辦、區農村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參加調研。街道黨工委書記湯衛、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衛振平陪同調研。
  • 美麗城鎮建設 寧波爭做全省「模範生」
    建設新時代美麗城鎮,旨在推進鄉村振興、加快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美麗寧波更有質量、更加有感。按照實現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的總目標,寧波共有106個鄉鎮街道納入了美麗城鎮建設範圍,分三年開展建設。今年27個鄉鎮街道已開展樣板培育和達標建設。我市正按照總體部署,全面推進美麗城鎮建設。
  • 省檢查組來秀洲開展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年度工作檢查
    17日下午,省檢查組一行聽取了我區2020年度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匯報以及2018-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完成情況。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德威作匯報,秀洲區在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大力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等工作中,重點推進四項工作措施:一是快速動員部署,健全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體制機制 ;二是打造特色亮點,樹立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樣板;三是聚力全域秀美,全面提升新時代美麗鄉村工作底色;四是突出建管並舉,強化新時代美麗鄉村工作保障力度。
  • 雙江鄉:著力打造美麗屋場,建設秀美鄉村
    「現在政策好,政府大力支持搞美麗鄉村建設,我們老百姓也積極響應,大家齊心協力把家門口打造得像個花園,去菜園子都不用踩泥巴路了!」12月2日,雙江鄉方石村木衝屋場的村民興高採烈地告訴婁星區美麗鄉村示範創建考核組。
  •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大興區今年將建16個市級「百村示範」村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池夢蕊)1月7日,記者從大興區「兩會」獲悉,今年年內,大興建16個市級「百村示範」村。今年,美麗鄉村建設將進入全面鋪開的一年,大興區將大力發展農村產業,盤活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推動農村產業轉型升級。
  • 【常德市】美麗鄉村建設再提質 一批特色精品樣板村脫穎而出
    今年來,牌樓村以改善村民生產和生活條件為重點,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總方針為方向,按照省級精品鄉村的標準,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牌樓村成立了農村環境保潔協會,召開了3場村級全體黨員大會、30餘場戶主會(屋場會),大力實施牌樓村村級「三改四化」工程。
  • 我市評選美麗鄉村建設「百佳鄉賢」
    本報訊(記者何任朗)記者近日從市鄉村辦獲悉,為進一步激活鄉賢資源、凝聚鄉賢智慧、匯集鄉賢力量,充分發揮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的獨特作用,結合我市實際,市鄉村辦與市文明辦、市民政局聯合印發《南寧市組織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百佳鄉賢」評選活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美麗鄉村建設
  • 安海前埔村:建微景觀 拓寬硬化村道 美麗鄉村建設迎頭趕上
    如何讓村莊更宜居,去年安海鎮前埔村加入了美麗鄉村建設行列,通過建微景觀、拓寬硬化村道、修繕村史館等一系列舉措。如今的前埔村逐漸迎頭趕上,村莊變美了不少。眼前這個以「世中運」為主題的微景觀是安海鎮前埔村的第一個微景觀,佔地面積200平方米。
  • 三墩北農村的「美麗」建設,鄉村蛻變城市後花園
    2016年底,杭州市西湖區開展「美麗西湖行動」,全力打造「美麗西湖」升級版。杭州三墩北的華聯村和繞城村,曾經是一副小作坊聚集,房屋大片彩鋼棚,河道只剩黑髒臭的模樣,通過幾年的「美麗鄉村」建設,村莊模樣發生了徹底改變,2018年還新建成了蘭裡景區發展農村旅遊業。
  • 鞏義市城管局為美麗鄉村建設保駕護航
    映象網記者 谷豔偉 實習生 陳波 通訊員 溫爽爽為加快建設「三宜」美麗新鞏義,按照鞏義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鞏義市城管局積極配合鄉鎮違法建設拆除工作,為美麗鄉村建設保駕護航鞏義市城管局執法人員到達違建現場,依法對神北村億達培訓基地、南河渡村李智增宅基(佔用基本農田)違法建築、神北村「四河一庫」遺留房屋拆除。
  • 百鄉聯創 千村示範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重點突破、全域推進,打造美麗鄉村大格局 滄州市以實施「百鄉(鎮)聯創、千村示範」活動為綜合抓手,強化示範帶動,重點突破,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打造了「百裏運河圖」「兩環休閒遊」「三沿景觀帶」美麗鄉村大格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亮點紛呈。
  • 常州進一步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增加數量 提升內涵
    常報全媒體訊 昨天,常州市美麗鄉村建設指揮部會議在金壇區召開。會議增補常州經開區、市科技局為我市美麗鄉村建設指揮部成員單位,審議並原則通過金壇區謝橋村片區、武進區太湖灣片區、天寧區黃天蕩片區的美麗鄉村規劃,增補溧陽市南渡鎮慶豐村為全市第二批美麗鄉村示範區(點)。
  • 杭州一批美麗鄉村來了!稻田、糧倉、河塘、禪寺,讓城裡人羨慕!
    分別是提升村—— 瓜瀝鎮鳳升村、眾安村樓塔鎮大同一村靖江街道協誼村整治村—— 瓜瀝鎮八大村衙前鎮南莊王村瓜瀝鎮鳳升村鳳升村作為杭州市蕭山區第一批鄉村口述史調查村,啟動鄉村文化基因解碼工程,山林遊步道實現了白龍潭、白龍溪、防空洞和中山林的貫通,實現了山居漫遊、項目引入、精緻民宿
  • 霑益區「變中生新」打造幸福人居美麗鄉村
    初冬,走進霑益區的村村寨寨,隨處可見的是花海環繞,房前屋後,花木簇擁,青瓦白牆,原來是垃圾、糞草堆放的牆角,搖身變成了一幅幅美麗「畫軸」的文化長廊,村容整潔,彩繪的牆面、清澈的池塘、幽靜的棧道……一幅「潔、暢、美」幸福人居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彌散著濃濃的「鄉韻」,引人入勝。
  • 以美麗鄉村建設實現 新時代精神文明「蝶變」
    王輝 攝大連資訊傳媒集團記者劉福國 瓦房店市元臺鎮,以鄉村振興為契機,以美麗示範村建設為引領,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設,全面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深入開展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全鎮「美麗示範村」「精神文明村」不斷湧現,引領著鄉村發展走向生態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