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山九,很高興和大家再次見面,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農村人農村事。在我國民間有很多經典俗語流傳,這些俗語大多都是老一輩人通過日常生活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其中一部分具有很強的社會實踐性,對於指導人們生產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比如說,有一句話叫做「兄弟不共財,姐妹少往來」,就非常經典。乍一聽這句話總感覺有點不對勁,為什麼兄弟之間不能共財呢?為什麼姐妹之間要少來往呢?但是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聊一聊。
第一,兄弟不共財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幾乎所有人都逃不開一個利字,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的確萬萬不能。在一個家庭,一對兄弟之間,如果合夥做生意或者涉及到金錢利益往來,往往有可能產生經濟利益糾紛。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原本血濃於水的兩個親兄弟,因為利益而撕破臉皮,大打出手,甚至老死不相往來,對簿公堂。
老話說親兄弟明算帳,這句話是很正確的一句話,不管關係如何,一定要把帳目算清楚,否則的話,稀裡糊塗,到最後就是一筆爛帳。兄弟之間投資合夥做生意開始都是衝著有錢一起賺的目的去的,但是不管之後是生意做大了還是生意做賠了,都容易發生矛盾糾紛。因為人性是經受不住考驗的,哪怕是再親的兄弟其實也是如此。這就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第二,姐妹少往來
按照正常的理解,兄弟姐妹之間,哪怕是已經成家立業,也應該多走動。因為親情的維護其實就是在這種走動之間逐漸形成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有相反的情況。過於頻繁的走動,可能會讓親情這道橋梁負擔過重,甚至有可能斷裂和壓垮。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是因為一旦姐妹之間出嫁,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後,多多少少都要考慮到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婆家,看待事情和解決問題的角度就完全不一樣了。尤其是姐妹之間,涉及到兩個家庭或者是三個家庭,就需要慎重考慮,儘量不要參與到對方的家庭生活。不是說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回到娘家,處理問題發表意見,而是要有選擇性的看問題。
凡事要講究一個分寸,少往來,並不是說不往來。大的事情肯定要互相幫忙,守望相助。而對於姐姐或者妹妹夫家的日常生活,最好能不參與就不參與,同時說話也要考慮到夫家的面子,不能再像沒有出嫁以前,在娘家那樣肆無忌憚。就像老話說的一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姐妹之間也是如此,經常走動或者走得太近,就有可能產生一些矛盾,反而不美。
總的來說,這句俗語有一些道理。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相信,因為社會的發展時代在進步,很多事情都要以新的觀點與時俱進的去看待。大家對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