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兄弟不共財,姐妹少往來」啥意思?親戚常走動不好嗎?

2020-12-08 山九野夫

大家好,我是山九,很高興和大家再次見面,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農村人農村事。在我國民間有很多經典俗語流傳,這些俗語大多都是老一輩人通過日常生活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其中一部分具有很強的社會實踐性,對於指導人們生產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比如說,有一句話叫做「兄弟不共財,姐妹少往來」,就非常經典。乍一聽這句話總感覺有點不對勁,為什麼兄弟之間不能共財呢?為什麼姐妹之間要少來往呢?但是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聊一聊。

第一,兄弟不共財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幾乎所有人都逃不開一個利字,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的確萬萬不能。在一個家庭,一對兄弟之間,如果合夥做生意或者涉及到金錢利益往來,往往有可能產生經濟利益糾紛。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原本血濃於水的兩個親兄弟,因為利益而撕破臉皮,大打出手,甚至老死不相往來,對簿公堂。

老話說親兄弟明算帳,這句話是很正確的一句話,不管關係如何,一定要把帳目算清楚,否則的話,稀裡糊塗,到最後就是一筆爛帳。兄弟之間投資合夥做生意開始都是衝著有錢一起賺的目的去的,但是不管之後是生意做大了還是生意做賠了,都容易發生矛盾糾紛。因為人性是經受不住考驗的,哪怕是再親的兄弟其實也是如此。這就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第二,姐妹少往來

按照正常的理解,兄弟姐妹之間,哪怕是已經成家立業,也應該多走動。因為親情的維護其實就是在這種走動之間逐漸形成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有相反的情況。過於頻繁的走動,可能會讓親情這道橋梁負擔過重,甚至有可能斷裂和壓垮。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是因為一旦姐妹之間出嫁,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後,多多少少都要考慮到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婆家,看待事情和解決問題的角度就完全不一樣了。尤其是姐妹之間,涉及到兩個家庭或者是三個家庭,就需要慎重考慮,儘量不要參與到對方的家庭生活。不是說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回到娘家,處理問題發表意見,而是要有選擇性的看問題。

凡事要講究一個分寸,少往來,並不是說不往來。大的事情肯定要互相幫忙,守望相助。而對於姐姐或者妹妹夫家的日常生活,最好能不參與就不參與,同時說話也要考慮到夫家的面子,不能再像沒有出嫁以前,在娘家那樣肆無忌憚。就像老話說的一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姐妹之間也是如此,經常走動或者走得太近,就有可能產生一些矛盾,反而不美。

總的來說,這句俗語有一些道理。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相信,因為社會的發展時代在進步,很多事情都要以新的觀點與時俱進的去看待。大家對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兄弟不共財,姐妹少往來」:原來這才是親戚之間的真正相處之道
    所以,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都聽到身邊的人說一些有關親戚之間相處的一些俗語,比如:「兄弟和氣金不換,妯娌和氣家不散。」再比如今天想要和大家說的這句俗語:「兄弟不共財,姐妹少來往。」從字面意思我們就可以理解到這句俗語講的道理很簡單:就是說兄弟之間不要有財產之間的過多往來,姐妹之間交往也要注意把我分寸、不要總是經常走動。相信大家看到這個解釋,很多人和我想的一樣,這不胡扯麼?多走動才能有感情,不走動感情就淡了,為啥這句俗語要告誡人們親戚之間要少走動呢?
  • 俗語「兄弟不共財,姐妹少來往」啥意思?老一輩的話有道理嗎?
    李志永國畫九魚圖《連年有餘》作品選自:聚藝上品現代人大都出門在外,很少聽到這些俗話,本期就給大家帶來一句關於兄弟姐妹之間如何才能和睦相處,不撕破臉皮的一句俗語「兄弟不共財,姐妹少來往」。談錢傷感情,兄弟之間,不涉及金錢利益,平時都會客客氣氣,一旦有了金錢和利益上的往來,現實版人性的弱點就會上演,因為人都有私心的。越親近的人,越不要有金錢的往來,生意的往來,因為這樣很容易產生利益糾紛,一旦撕破臉皮,有可能會達到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要記住兄弟成家之後,就形成了兩個家庭,這時候還存在一個複雜的妯娌關係。
  • 農村俗語:「兄弟不共財,姊妹少往來」這是為啥?有道理麼?
    農村俗話:「兄弟不共財,姊妹少往來」,是前人們總結出來兄弟之間、姊妹之間的相處之道。意思是兄弟之間最好不要在經濟上「牽扯」太深,比如共同投資做生意等;姊妹之間不要過於頻繁的走動,要適當少走動。照理說,無論是兄弟,或者是姊妹,都是關係很近的人,為何不能共財?為何要少往來呢?
  • 「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親朋常走動不好?俗語為何這樣說?
    (本篇為俗語之第040期)「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這句俗語出自於《增廣賢文》,大體意思是說:在別人家住得太久,就不再受人家尊敬,身份也就變得卑賤了;來往的太頻繁了,彼此的關係就會降低,變得不再受歡迎了。不過,老人們也常說:親戚、朋友的關係需要勤走動,這樣彼此的關係才會越來越好,那麼古人為何會總結出這句「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的俗語用以告誡後人呢?
  • 親戚現在很多時候不如朋友,為何親戚之間不走動了呢?
    當你成家立業後,原本很親的兄弟姐妹, 關係會慢慢變淡,甚至成為仇人,這都是我們所不想看到的,但卻是一種普遍現象。 是因為利益嗎?還是其他?以前我一直無法理解,但現在似乎慢慢懂了。 成家立業後,我們都是圍著自己的小家。也許因為父母的偏心,導致兄弟關係不夠和睦;也許因為利益相爭,導致關係破裂;也許因為兒媳婦間的口舌之爭,導致兄弟關係變淡。
  • 俗語:「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親朋常走動不好?為何這樣說
    「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這句俗語出自於《增廣賢文》,大體意思是說:在別人家住得太久,就不再受人家尊敬,身份也就變得卑賤了;來往的太頻繁了,彼此的關係就會降低,變得不再受歡迎了。不過,老人們也常說:親戚、朋友的關係需要勤走動,這樣彼此的關係才會越來越好,那麼,古人為何會總結出這句「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的俗語用以告誡後人呢?這個俗語總結得是否有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這句俗語。
  • 農村俗語:「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老」是啥意思?
    在農村,農民根據生活中的一些經驗,千百年的時間沉澱,總結出了很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俗語和老話,大部分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這句「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老」,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1、娘家屋住不久這句話的意思有兩層,一層是說姑娘年紀大了,就該找個婆家嫁了。
  • 表妹結婚,舅媽挖苦我們家去的人多了,這樣的親戚還需要走動嗎?
    以前農村封禮金情況,要少於送禮物的情況,也就是說,過去農村的紅白喜事大多以送禮物為主,以封禮金為輔。而現在做人情封禮金為主,送禮物為輔。過去農村,紅白喜事,人到不到現場是主要的,禮物和禮金送多少倒是其次。作為親戚,特別是同胞兄弟姐妹,即便你的禮物和禮金送得再多,人不到場,主人家裡覺得沒有面子,把他家的紅白喜事當一回事,也就是把他不當一回事,會很不高興。
  • 為何現在親戚之間越來越冷淡了?老祖宗總結了兩句俗語,很現實
    意思就是說,那些居住在自己家旁邊,大家經常往來的鄰居們,可能要比居住在遠方的親戚關係還要好一些。這句古話其實也總結出了古人在生活中得出來的經驗。其實將這句古話和現在的親戚往來狀況進行結合,大家會發現——現在很多親戚之間的往來越來越少了,關係也越來越不親切了。其實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可以從老祖宗留下來的兩句俗話中得以體現。
  • 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啥意思?一生至少明白一個
    比如說「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這句話啥意思?建議一生至少明白一個。酒不護賢眾所周知,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聚會都是離不開酒的助興。但酒少喝才叫助興,多喝卻是傷身了。「酒不護賢」的意思就是說,不管如何賢能之人,一旦沉溺於喝酒,縱然德才兼備,也不能護住名聲。因為,過度喝酒不僅有傷身心,還容易耽誤正事,爛醉之後,只會醜態百出,即便才華卓越,也務必多加注意。
  • 俗語「牛屎不是糞」上一句你知道嗎?居然是我們的親戚,長見識了
    有這樣一句俗語「牛屎不是糞」是何意?上一句你知道嗎?知道後很震驚,居然是我們的親戚「姨夫不是親」,這句鮮為人知。一個是牛糞,一個是姨夫,看起來風牛馬不相及,怎麼就扯到一塊了呢?這先從另一句俗語說起,即「人有三親,還有三不親」。所謂「人有三親三不親」,是指親戚關係之間的親疏遠近。
  • 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啥意思?這3句話有道理嗎
    分別是「酒」、「女色」還有「財」。我們以什麼眼光來看待這三種最常見的東西,也就決定了我們是怎樣的一種人。古人曾有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的真理總結,其實就是在向我們闡述這三種東西的有害一面。弄明白這3句俗語的內在含義後,將會對我們的人生和事業起到非常非常大的作用。那麼這句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說的是啥意思呢?古人的這句俗語說得是否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婚喪嫁娶」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姑舅親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啥意思,什麼是五服?
    由於農村的居住比較集中,所以農村人的親戚體系特別的強大,在每個村子都有這樣的情況,看似毫無關係的兩家人,往上面數兩三代卻是很親近的親戚關係,也正是如此,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關於親戚關係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姑舅親不是親,出了五服成路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今日立秋,農村俗語「雷打秋冬半收」是啥意思?立秋打雷不好嗎?
    立秋不僅代表著秋季的開始,也意味著收穫季節的到來,所以在農村中關於立秋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立秋當天的天氣有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雷打秋,冬半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立秋打雷不好嗎? 在農村中之所以會有很多節氣和天氣相關的俗語,是因為在以前因為生產技術很落後,面對變化無常的天氣,農民往往束手無策
  • 俗語「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何意?有道理嗎?
    文/當年一木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農村人經常愛說一些土話、老話,也就是我們說的「俗語」,這種俗語往往簡單直白又有趣,聽起來還很有道理。農村人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們在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識,還是很豐富的。
  • 在農村,老人常說「家親三代,宗親萬代」,啥意思呢?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生活,平日裡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每天的閒暇時刻坐在村口的木墩上,旁聽村子的老者談笑風生,說著生活的各種趣事,而這其中就包含著不少有趣的農村老話。那時候小,不懂得這其中的意思,但是讀來總是朗朗上口,別有一番風味,而今已經長大,對小時候耳熟能詳的農村老話已經記得不多,但仍能依稀記得幾個,也終於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農村的生活是讓人留戀的,它沒有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也沒有深山荒無人煙的空鏡,它更多的是一種愜意,悠然,自在。說到對農村的記憶,每個人心中都能描繪出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是的,農村的田園生活是所有人的最好記憶。
  • 農村俗語:「女生暴脾氣,男生少主意」是啥意思?
    小李想與女朋友分手的事情被父親老李知道了,待老李問明了原因後是堅決不同意小李與女朋友分手的想法,並諄諄告誡小李說:你遇到這樣一個女朋友可是你自己的福分,待你們結婚之後,你就成了「甩手掌柜」,啥事都不需要操心,多麼幸福的婚姻啊!你還憑什麼要與女朋友分手呢?
  •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說的是啥意思?老話說的在理嗎?
    在農村,聽到最多的莫過於是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老話。而一些流傳甚久的俗語,更是被大家戲稱為「十句俗語九句真「。但其實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活的改變,很多俗語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只能在閒暇之餘被大家津津樂道。